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癫癎基因与精准医疗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令调文 王天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8-572,共5页
离子通道基因一直是癫癎遗传致病机制及抗癫癎药物开发的研究热点。随着癫癎遗传学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发现,多种非离子通道基因也参与了癫癎的致病过程,提供了离子通道以外抗癫癎药物开发的新靶点。该文综述了可用于指导癫癎精准治疗的... 离子通道基因一直是癫癎遗传致病机制及抗癫癎药物开发的研究热点。随着癫癎遗传学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发现,多种非离子通道基因也参与了癫癎的致病过程,提供了离子通道以外抗癫癎药物开发的新靶点。该文综述了可用于指导癫癎精准治疗的离子、非离子通道基因及其在小儿癫癎精准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识别癫癎相关基因表型及制定精准化治疗方案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 基因 精准医学
下载PDF
二酰甘油激酶家族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亚青 令调文 王天成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9期105-108,共4页
二酰甘油激酶(DGKs)家族主要通过磷酸化甘油二酯(DAG)为磷脂酸来调节细胞内二者的平衡从而参与细胞活动,该蛋白家族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其不同亚型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各自的时空表达特异性和疾病相关性。目前已在哺乳动物体内鉴定出10种DGK... 二酰甘油激酶(DGKs)家族主要通过磷酸化甘油二酯(DAG)为磷脂酸来调节细胞内二者的平衡从而参与细胞活动,该蛋白家族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其不同亚型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各自的时空表达特异性和疾病相关性。目前已在哺乳动物体内鉴定出10种DGKs亚型,根据调控域的不同将其主要分为5种亚型。根据其亚型特异性发现这些不同同工酶在脑内的表达模式和功能各有不同,参与神经元细胞周期调节、形态发育、突触可塑性以及神经元刺激等过程,同时与特定神经精神疾病如癫痫、双向情感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亨廷顿病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酰甘油激酶家族 甘油二酯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PRRT2基因突变致病机制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鹏鹏 刘亚青 +3 位作者 令调文 宫玉哲 党小利 王天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1-364,共4页
富含脯氨酸的跨膜蛋白2(Proline-rich transmembrane protein 2,PRRT2)是位于16号染色体的一个小基因,内部包含4个外显子,2~4号外显子编码包含340个氨基酸的多域蛋白,是由国内学者鉴定出的第一个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致病基因[1]... 富含脯氨酸的跨膜蛋白2(Proline-rich transmembrane protein 2,PRRT2)是位于16号染色体的一个小基因,内部包含4个外显子,2~4号外显子编码包含340个氨基酸的多域蛋白,是由国内学者鉴定出的第一个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致病基因[1]。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PRRT2基因突变与多种发作性疾病相关。PRRT2存在多样突变类型,包括移码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多数突变可导致PRRT2截短蛋白的出现,这种短截蛋白极易被细胞中的蛋白酶体降解,造成功能缺失,从而致病[2]。无论是在散发性还是家族性病例中,对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epilepsy,BFIE)、发作性舞蹈动作性婴儿惊厥(infantile convulsions with paroxysmal choreoathetosis,ICCA)等患者基因筛查都可见PRRT2突变,这三种综合征是PRRT2相关疾病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表型[3]。鉴于PRRT2基因突变多样性、蛋白功能多样性、疾病表型多样性,尽可能阐明其致病机制对于相关疾病诊治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T2基因 突变 致病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癫痫住院患者抗癫痫药物和病因及发作形式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军强 刘鹏鹏 +4 位作者 令调文 宫玉哲 田璐 凡振玉 王天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6-271,共6页
目的了解癫痫住院患者病因、发作形式及抗癫痫药使用情况。方法收集癫痫住院患者5563例,分析其病因、发作形式及抗癫痫药物的种类、数量及使用频度。结果病因不明(40.80%),脑外伤(13.64%)、海马硬化(11.52%)、脑卒中(5.24%)、神经系统感... 目的了解癫痫住院患者病因、发作形式及抗癫痫药使用情况。方法收集癫痫住院患者5563例,分析其病因、发作形式及抗癫痫药物的种类、数量及使用频度。结果病因不明(40.80%),脑外伤(13.64%)、海马硬化(11.52%)、脑卒中(5.24%)、神经系统感染(4.98%)、围生期损害(5.28%)等为常见病因,发作形式以部分性发作最常见(45.43%),抗癫痫药物以传统药物卡马西平和丙戊酸为主,卡马西平和丙戊酸平均使用率分别为36.88%和30.80%,新型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和左乙拉西坦使用频度呈上升趋势,拉莫三嗪从16.16%上升到28.44%,左乙拉西坦从0.61%上升到20.87%,奥卡西平和托吡酯的使用频度变化不明显,分别稳定在15.07%和9.42%左右。结论癫痫病因复杂,发作形式多样,抗癫痫药物种类繁多,新型抗癫痫药物在临床中越来越多的被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住院患者 抗惊厥药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与癫痫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鹏鹏 宫玉哲 +1 位作者 令调文 王天成 《医学综述》 2020年第9期1690-1695,共6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作为非编码RNAs的重要一类,功能多样,参与多种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癫痫是一种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一种长期慢性病,对患者神经功能有永久影响且不断加重。lncRNAs可通过调控神经发育和突...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作为非编码RNAs的重要一类,功能多样,参与多种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癫痫是一种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一种长期慢性病,对患者神经功能有永久影响且不断加重。lncRNAs可通过调控神经发育和突触重塑、影响神经兴奋性相关通道和受体参与癫痫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lncRNAs可作为调控工具、生物标志物、治疗靶点,分别为癫痫的病理生理研究、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深入认识lncRNAs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角色,对控制癫痫发作和改善癫痫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长链非编码RNA 调控 突触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