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晓明 陈震宇 +2 位作者 孙静莉 仲莞 金珈汐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01-605,共5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适合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结局的预测模型,以期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有1次剖宫产史行阴道试产的149例产妇... 目的:建立并验证适合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结局的预测模型,以期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有1次剖宫产史行阴道试产的149例产妇作为模型开发组,收集产妇的临床资料。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对VBAC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可能影响VBAC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预测模型,应用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准确度。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的产妇作为模型外部验证组,通过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成功率预测,与实际观测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并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孕妇86例,阴道分娩成功率为57.72%(86/149);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经阴道分娩62例,阴道分娩成功率为82.67%(62/75),均无产妇及新生儿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产妇体质量指数(BMI)、入院时宫颈Bishop评分、自然临产、子宫下段瘢痕肌层厚度、新生儿体重<3500g是阴道分娩成功的显著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821、1.633、4.790、7.255、4.221)。构建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预测模型,阴道试产成功率=exp(W)/[1+exp(W)],W=-2.516-0.197×入院时BMI(kg/m 2)+0.491×入院时宫颈Bishop评分+1.566×是否自然临产(自然临产为1,引产为0)+1.982×子宫下段肌层厚度(mm)+1.44×新生儿体重(<3500g为1,≥3500g为0)。该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灵敏度75.6%,特异度92.1%。经外部验证,该模型预测总准确率为88%,检验模型校准能力的H-L检验,P>0.05。结论:入院时产妇BMI低、宫颈Bishop评分高、自然临产、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较厚、新生儿体重<3500g是阴道分娩成功的有利因素,利用该5项指标建立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准确的预测能力,并得到了验证,该模型的建立可辅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选择分娩方式,以期提高阴道试产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预测模型 验证
下载PDF
超声测量宫颈角对早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金珈汐 仲莞 +1 位作者 孙静莉 陈震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角预测早产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304例妊娠28~32周先兆早产孕妇,其中发生早产104例为早产组,未早产200例为足月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以测量宫颈长度及宫颈角,比较两组经阴道超声测量...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角预测早产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304例妊娠28~32周先兆早产孕妇,其中发生早产104例为早产组,未早产200例为足月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以测量宫颈长度及宫颈角,比较两组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及宫颈角对早产的预测效能。结果早产组孕妇宫颈长度为(2.06±0.25)cm,显著小于足月产组的(2.58±0.3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孕妇宫颈角为(110.77±5.42)°,显著大于足月产组的(96.69±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长度预测孕妇早产风险的最佳阈值为2.34 cm,曲线下面积为0.893;宫颈角预测孕妇早产风险的最佳阈值为106.15°,曲线下面积为0.948。结论与宫颈长度相比,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角对预测早产具有更高的效能。当测量宫颈角≥106.15°时,应高度警惕早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超声检查 产前 宫颈长度 宫颈角 预测
下载PDF
“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及现状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金珈汐 仲莞 +1 位作者 陈震宇 孙静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分析"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剖宫产指征变化趋势及现状,从而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根据我国全面实施二胎政策开放的时间为节点,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住院患者,以政策开放前(2014.1-2016.12)为对照组,政策开... 目的分析"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剖宫产指征变化趋势及现状,从而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根据我国全面实施二胎政策开放的时间为节点,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住院患者,以政策开放前(2014.1-2016.12)为对照组,政策开放后(2017.1-2019.1)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间的患者一般情况、产妇体重增长情况、新生儿体重、剖宫产率变化情况、剖宫产指征构成比等指标。结果剖宫产患者终止妊娠的孕周较后推移;新生儿体重降低;近6年剖宫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前5位剖宫产手术指征顺位发生了变化,以瘢痕子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升至第1位,社会因素剖宫产比呈下降趋势,高危及双胎妊娠产妇较前增加。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尤其是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仍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点,加强产前检查、规范的产程处理、鼓励低危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等一系列措施可有效控制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二胎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阴道分娩
下载PDF
硬膜外自控镇痛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金珈汐 仲莞 +1 位作者 陈震宇 孙静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9期1237-1238,1242,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行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TOLAC)产妇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为镇痛组及对照组。镇痛组(n=20)在宫口扩张2~4cm时应...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行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TOLAC)产妇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为镇痛组及对照组。镇痛组(n=20)在宫口扩张2~4cm时应用PCEA,对照组(n=20)未采用任何镇痛手段。比较两组产妇和新生儿体情况。结果:两组第二、三产程和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镇痛组第一产程时间(278.5±83.6min)短于对照组(337.3±95.1min),会阴侧切率(60%)低于对照组(100%)(均P<0.05)。结论: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应用PCEA,镇痛效果确切,不仅可缩短第一产程时间,也可降低会阴侧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 分娩镇痛 自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程
下载PDF
足月超重产妇产程特点及围产期结局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金珈汐 陈震宇 +2 位作者 艾默 仲莞 孙静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9期1458-1462,共5页
目的分析单胎超重产妇产程特点以及围产期结局。方法以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提出针对我们国家的BMI标准,18.5≤BMI<23.9为正常体重,24.0≤BMI<27.9为超重,BMI≥28.0为肥胖,将孕前超重24.0≤BMI<27.9的310例妊... 目的分析单胎超重产妇产程特点以及围产期结局。方法以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提出针对我们国家的BMI标准,18.5≤BMI<23.9为正常体重,24.0≤BMI<27.9为超重,BMI≥28.0为肥胖,将孕前超重24.0≤BMI<27.9的310例妊娠晚期(28-42周)单胎妊娠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650例孕前正常体重18.5≤BMI<23.9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活跃期起点、活跃期时限、宫口扩张速度、产程时间、分娩结局等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产妇分娩孕周、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产检次数、孕期运动、新生儿体重、产后42天体重滞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长于研究组;各组产妇活跃期起点分布、观察组/对照组3cm 98例(31.6%)/395例(60.8%),4cm 90例(29.0%)/118例(18.2%),5cm 83例(26.8%)/68例(10.4%),≥6cm 28例(9.1%)/31例(4.8%);研究组产妇临产后宫口每进展1cm所需时间中位数高于对照组产妇。6cm之前对照组1cm进展时间较研究组更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诺前列酮栓与球囊引产,研究组产妇引产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BMI的增加,超重产妇会发生延期妊娠,引产宫颈成熟有效率低,通常于4-6cm进入活跃期,超重影响了第一产程时间,但对第二产程无影响,对于超重产妇孕期产前检查时即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分娩时更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应对产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活跃期起点 产程 围产期结局
下载PDF
以血常规指标的变化评估产后出血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震宇 蒋艺莎 +2 位作者 金珈汐 仲莞 李巨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7期1480-1483,共4页
目的根据分娩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变化估算产后出血量,并与目测法相比,评价产后出血量估计的准确性,了解产后出血的真实发生情况,并对现有的产后出血诊断标准进行评价,为产后出血标准的重新界定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2... 目的根据分娩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变化估算产后出血量,并与目测法相比,评价产后出血量估计的准确性,了解产后出血的真实发生情况,并对现有的产后出血诊断标准进行评价,为产后出血标准的重新界定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于该院日间分娩的汉族产妇1 318例,入院后于分娩前及胎儿娩出24 h测定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采用目测法、血红蛋白计算法、红细胞比容计算法估算产后出血量,其中血红蛋白计算法按产后血红蛋白每下降10 g/L出血量为400 ml计算24 h产后出血量,红细胞比容法按公式计算:出血量=0.75×[身高(英寸)×50+体质量(磅)×25]×(产前红细胞比容-产后红细胞比容)/产前红细胞比容。结果 1 318例产妇中阴道分娩295例,剖宫产1 023例。按3种不同方法估算产后出血量,其中目测法最少,为(250.3±111.3)ml,血红蛋白法为(321.0±121.4)ml,红细胞比容法最高,为(381.0±19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采取何种方法估算,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均高于剖宫产分娩(P<0.01)。目测法产后出血发生率仅为3.5%,血红蛋白估算法所得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5.2%,红细胞比容法估算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5%,均明显高于目测法(均P<0.001);无论采用血红蛋白法还是红细胞比容法,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剖宫产分娩(P<0.05)。结论以红细胞比容法所计算的产后出血量为衡量标准,证实目测法估计产后出血量误差很大,往往会低估,为提高准确性,可联合应用多种方法估算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实际发生率要远高于临床诊断中产后出血发生率。是否有必要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制定不同的产后出血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商榷,产后出血的定义和诊断应有更为科学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血红蛋白 红细胞比容
原文传递
438例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7
7
作者 仲莞 陈震宇 金珈汐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年第2期50-54,共5页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0二医院住院分娩的4 09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①...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0二医院住院分娩的4 09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①流产史、超重、巨大儿、阴道分娩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P <0. 05);②年龄≥35岁、有流产史、孕前超重、巨大儿及前置胎盘与剖宫产产后出血有独立相关性(P <0. 05);③流产史、孕前超重、巨大儿、第三产程超过15 min、侧切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有独立相关性(P<0. 05)。结论重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有针对性采取措施预防产后出血,提高助产技术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剖宫产 阴道分娩
原文传递
超声测量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对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仲莞 陈震宇 +1 位作者 孙静莉 金珈汐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期198-202,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测量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对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6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分院住院择期重复剖宫产(ERCD)孕妇323例,于术前1~3 d应用经腹高频超声测量子宫下段肌层... 目的评价超声测量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对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6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分院住院择期重复剖宫产(ERCD)孕妇323例,于术前1~3 d应用经腹高频超声测量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与术中肉眼所见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对比,通过ROC曲线确定预测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最佳截断值,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结果 323例ERCD产妇术中所见子宫瘢痕愈合Ⅰ级者263例占81.4%,Ⅱ级者52例占16.1%,Ⅲ级者8例占2.5%,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发生率为18.6%。ROC曲线显示超声测量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可以较好地预测子宫瘢痕愈合不良,计算得出最佳截断值为1.2 mm。子宫下段肌层厚度≤1.2 mm、此次新生儿体质量偏大、前次剖宫产为早产是影响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晚期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可以帮助判断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并为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提高TOLAC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剖宫产 子宫下段 剖宫产瘢痕 高频超声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子宫下段厚度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仲莞 陈震宇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年第12期32-35,45,共5页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剖宫产分娩的妇女面临着再次妊娠及分娩,瘢痕子宫成为了剖宫产常见的手术指征.然而择期再次剖宫产( 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delivery, ERCD)术后并发症较多,最常见的为盆腔粘连,其发生...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剖宫产分娩的妇女面临着再次妊娠及分娩,瘢痕子宫成为了剖宫产常见的手术指征.然而择期再次剖宫产( 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delivery, ERCD)术后并发症较多,最常见的为盆腔粘连,其发生率超过 1/3,不仅可引起慢性盆腔疼痛[1-2] ,也使再次手术时出血、感染及损伤的发生率增加[3] .而且瘢痕妊娠、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植入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增加了输血、子宫切除的风险,这些风险随着剖宫产次数的增加而增高,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2,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超声 瘢痕厚度
原文传递
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的影响因素及其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震宇 孙静莉 +2 位作者 陈晓明 仲莞 金珈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3期278-287,共10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OLAC)产妇的妊娠结局,以及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住院分娩,既往有1次剖宫产术分娩史,并自愿选择TOLAC的19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OLAC)产妇的妊娠结局,以及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住院分娩,既往有1次剖宫产术分娩史,并自愿选择TOLAC的19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最终分娩方式,将其分别纳入TOLAC成功组(n=122,VBAC者)与TOLAC失败组(n=71,TOLAC失败后,中转剖宫产术分娩者)。进一步将TOLAC成功组产妇,以2017年1月本院对有剖宫产术分娩史产妇开展TOLAC为时间节点,分为开展前亚组(n=25,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择VBAC产妇)与开展后亚组(n=97,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选择VBAC产妇)。回顾性分析这193例TOLAC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本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术分娩间隔时间、入院时宫颈评分、是否自然临产、新生儿出生体重等。采用成组t检验、χ^2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对VBAC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合已有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以及单因素分析结果,将可能影响产妇VBAC的9项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成组t检验、χ^2检验,对TOLAC成功组与TOLAC失败组,开展前亚组与开展后亚组产妇妊娠结局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病例收集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并获得批准(审批文号:202H2019PJ039)。TOLAC成功组与TOLAC失败组产妇年龄、学历构成比、孕次及产次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孕妇TOLAC率为5.01%(193/3851),VBAC率为63.21%(122/193);自2017年1月开展TOLAC后,VBAC率由2017年1月前的47.17%(25/53),上升至2017年1月后的69.29%(97/14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86,P=0.004)。②影响VBAC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OLAC成功组产妇孕期体重增加值、分娩前产妇人体质量指数(BMI)、本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术分娩间隔时间、分娩孕龄、分娩巨大儿所占比例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显著低于或短于TOLAC失败组,入院时宫颈评分、自然临产率及早产率,均显著高于TOLAC失败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将上述可能影响产妇VBAC的9项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入院时宫颈评分>6分(OR=2.806,95%CI:1.290~6.105,P=0.009),自然临产(OR=2.650,95%CI:1.137~6.175,P=0.024)及新生儿出生体重<3750 g(OR=2.928,95%CI:1.193~7.185,P=0.019),均为VBAC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余各项,则均非VBAC的独立影响因素。④TOLAC成功组产妇产后出血(PPH)量及发生率,均显著高于TOLAC失败组,产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均显著短于或低于TOLAC失败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91、P<0.001,χ^2=4.555、P=0.033,t=-11.487、P<0.001,t=-14.774、P<0.001)。193例TOLAC产妇及其新生儿均未发生死亡。⑤TOLAC成功组产妇中,开展前亚组产妇孕期体重增加值、分娩前BMI、分娩孕龄、新生儿出生体重,产程中使用缩宫素、分娩镇痛、阴道助产率,以及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及产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小于或短于开展后亚组,而入院时宫颈评分、自然临产率、早产率及新生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比例,则均显著高于开展后亚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制定规范化管理措施,可以提高TOLAC安全性及VBAC率。宫颈成熟、自然临产、新生儿出生体重<3750 g,均为VBAC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剖宫产术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 妊娠结局 宫颈成熟 影响因素 产妇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胎儿生长受限效果及对围生儿结局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列 申健 +4 位作者 王冰冰 宋佳 仲莞 高璐 李思思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221-1223,1228,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对胎儿生长受限(FGR)的治疗效果及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进行FGR治疗的3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150例。常规...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对胎儿生长受限(FGR)的治疗效果及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进行FGR治疗的3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150例。常规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静脉注射硫酸镁进行干预。比较治疗前后母体腹围差、胎儿生长状况相关指标,孕妇的羊水指数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以及围生儿结局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孕妇平均每周腹围增长值及胎儿生长状况相关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脐动脉血流S/D值低于常规组,孕妇的羊水指数及生物物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胎龄均高于常规组,足月小样儿、早产儿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FGR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硫酸镁 胎儿生长受限 围生儿结局 预后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妊娠结局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震宇 孙静莉 +2 位作者 陈晓明 仲莞 金珈汐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0年第5期58-63,68,共7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产妇的产时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VBAC的12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VBAC组),按1∶2配对病例对照设计,选择与VBAC产妇同时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产妇的产时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VBAC的12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VBAC组),按1∶2配对病例对照设计,选择与VBAC产妇同时期分娩的重复性剖宫产(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section,ERCS)产妇244例(ERCS组)及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244例(对照组),比较3组产妇的母婴结局,分析VBAC组的产时特点。结果①ERCS组年龄最大、孕次最多,对照组年龄最小、孕次最少;对照组受教育程度高于其他两组;ERCS组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分娩前BMI高于其他两组;VBAC组孕期增重低于其他两组,入院时宫颈Bishop评分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VBAC组分娩孕周(38.47±1.82)周,低于对照组(P<0.05);VBAC组早产发生率最高、新生儿体重最低、巨大儿发生率最低(P<0.05);VBAC组产后出血量最多,对照组次之,ERCS组最少(P<0.05),VBAC组及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ERCS组(P<0.05);VBAC组、对照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少于ERCS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转入NICU率、输血率、产褥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均无产妇及新生儿死亡。③VABC组中自然临产率、阴道助产率、会阴侧切率高于对照组,引产率、分娩镇痛率、产程中应用缩宫素比例低于对照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体重,降低新生儿出生体重,更好地理解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 delivery,TOLAC)产程特点,加强监测,有助于降低TOALC的风险,提高VBAC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妊娠结局 产程
原文传递
跨膜蛋白16A通过激活AKT1信号通路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侵袭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列 申健 +4 位作者 高璐 仲莞 李思思 白莹 张文竹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798-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16A(TMEM16A)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初步探索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从公共在线数据库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下载卵巢癌的转录组及临床数据,根据TMEM16A和AKT1基因表达的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16A(TMEM16A)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初步探索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从公共在线数据库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下载卵巢癌的转录组及临床数据,根据TMEM16A和AKT1基因表达的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过表达TMEM16A后卵巢癌SKOV3细胞中蛋白激酶AKT1及磷酸化AKT1水平。应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SKOV3卵巢癌细胞转染过表达TMEM16A质粒及应用AKT1抑制剂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应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过表达TMEM16A及加入AKT1抑制剂后卵巢癌细胞的侵袭情况。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MEM16A高表达的卵巢癌患者预后生存期显著缩短,TMEM16A与AKT1联合高表达组生存期显著短于联合低表达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TMEM16A促进磷酸化AKT1蛋白表达。CCK-8结果显示,过表达TMEM16A后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加入AKT1抑制剂后可以阻断其增强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结果表明,TMEM16A高表达明显促进卵巢癌细胞侵袭,而AKT1抑制剂可影响其侵袭能力。结论过表达TMEM16A可以激活卵巢癌SKOV3细胞中AKT1蛋白,TMEM16A可能通过激活AKT1促进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跨膜蛋白16A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