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闪回击的微秒级辐射场特征及近地面连接过程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郄秀书 郭昌明 +7 位作者 张翠华 刘欣生 渡边贞司 王道洪 河崎善一郎 仲野贡 中村光一 牛尾知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4-54,共11页
利用1μs时间分辨率的慢天线电场变化仪在甘肃中川地区雷暴过程中测量得到的大量地闪辐射波形资料,对地闪回击辐射场特征及回击的慢前沿过程进行分析,发现18次正地闪和85次负地闪首次回击前沿过程上升时间分别为19.2μs(... 利用1μs时间分辨率的慢天线电场变化仪在甘肃中川地区雷暴过程中测量得到的大量地闪辐射波形资料,对地闪回击辐射场特征及回击的慢前沿过程进行分析,发现18次正地闪和85次负地闪首次回击前沿过程上升时间分别为19.2μs(方差6.1μs)和9.4μs(方差3.9μs),84次负地闪继后回击的前沿过程为4.3μs,方差为3.1μs;正地闪首次回击的前沿过程占回击峰值的30%~70%,负地闪首次回击和继后回击前沿过程分别占回击峰值的20%~60%和10%~30%。正地闪首次回击的峰值电流和闪击距离均大于负地闪首次回击,前者分别为56.08kA和137.2m,后者分别为16.92kA和62.8m,因此正地闪对地面物体危害较大。对回击前沿过程进行简单分析后,认为它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可能开始于向下的先导接近地面时连接过程开始的瞬间,之后电流波在连接点处同时沿相反方向上下传播,直到向下的电流波接近地面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回击 辐射场 闪击距离 地闪 近地面连接过程
下载PDF
中国内陆高原正极性雷电的观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欣生 郄秀书 +11 位作者 张义军 王才伟 董万胜 肖庆复 张广庶 郭昌明 陈明理 渡边贞司 仲野贡 中村光一 河崎善一郎 角绅一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共9页
叙述了1997年夏季中日两国科学家在甘肃平凉地区合作进行的有关正极性雷电的综合观测实验情况,包括场地布局、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主要结果。实验中采用了人工引发雷电技术并取得了两次成功,其中一次是利用“空中触发”方式... 叙述了1997年夏季中日两国科学家在甘肃平凉地区合作进行的有关正极性雷电的综合观测实验情况,包括场地布局、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主要结果。实验中采用了人工引发雷电技术并取得了两次成功,其中一次是利用“空中触发”方式,即火箭拖带的细钢丝下端不直接接地,而是通过一段绝缘尼龙线与接地的另一段细钢丝相连。用这种方式可以更真实地再现自然雷电的初始过程。实验中观测到了空中导线两端先导的双向传输现象;电流、电场变化的同步测量以及高速摄像的光学测量揭示出下行正先导激发后在0.7ms内和上行迎面负先导会合。实验还表明,利用人工引发雷电技术,配合多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综合观测,不但有助于揭示中国内陆高原雷暴过程中正极性放电的机理和特征,而且也是今后雷电研究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性雷电 人工引发雷电 中国 内陆高原 雷电
下载PDF
中川地区一次负地闪的起始过程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郄秀书 余晔 +8 位作者 张广庶 刘欣生 郭昌明 渡边贞司 河崎善一郎 仲野贡 中村光一 王道洪 牛尾知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4-43,共10页
利用GPS同步的多点慢天线电场变化仪在甘肃中川地区雷暴过程中测量得到的资料,对一次负地闪的起始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地闪首次回击发生之前常有持续170~300ms的云内放电过程发生,它可有数量不等的K变化组成。利用到达... 利用GPS同步的多点慢天线电场变化仪在甘肃中川地区雷暴过程中测量得到的资料,对一次负地闪的起始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地闪首次回击发生之前常有持续170~300ms的云内放电过程发生,它可有数量不等的K变化组成。利用到达不同测站的时间差,对K变化过程中的一系列脉冲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定位后发现,K变化以负流光的形式起始于云中部的负电荷区,并以1.5×107m/s的速度向下部正电荷区域传播。正、负电荷离地高度分别为2.5~3.5km和5.0~6.0km,其间云内放电过程建立的良好电离通道对地闪先导-首次回击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梯级先导离开云底向地面传播的速度为2.7×105m/s;直窜先导开始以2×107m/s的速度沿回击的电离通道传播,接近地面时则需重新击穿空气,传播较慢,接近梯级先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 云内放电过程 非线性 最小二乘拟合 负地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