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细胞病毒肺炎诊断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任仪荪 吴明昌 +2 位作者 熊进英 申昆玲 徐赛英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6-57,共2页
巨细胞病毒肺炎诊断标准的探讨任仪荪吴明昌熊进英申昆玲徐赛英生后14天内的新生儿有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证据,则可诊断为先天性CMV感染。但90%为隐性感染,临床并无症状和体征。当患肺炎时,能否诊断CMV肺炎,尚难... 巨细胞病毒肺炎诊断标准的探讨任仪荪吴明昌熊进英申昆玲徐赛英生后14天内的新生儿有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证据,则可诊断为先天性CMV感染。但90%为隐性感染,临床并无症状和体征。当患肺炎时,能否诊断CMV肺炎,尚难定论。为此,于1992年3~4月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巨细胞病毒肺炎 诊断
下载PDF
新生儿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119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任仪荪 吴明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72-73,共2页
新生儿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119例临床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100045)任仪荪,吴明昌新生儿的病理性黄疸容易误认为生理性黄疸,一旦延误发生核黄疸,可终身致残。识别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病因,... 新生儿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119例临床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100045)任仪荪,吴明昌新生儿的病理性黄疸容易误认为生理性黄疸,一旦延误发生核黄疸,可终身致残。识别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病因,及早诊治,预防核黄疸是产科、儿科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结合型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亚娟 王慧欣 +2 位作者 林影 邵芳 任仪荪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07-509,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 ,评价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2 4例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儿 ,监测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检测Ig系列 ,详细记录患儿入院后情况及患儿家属情况 ,并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 目的 探讨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 ,评价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2 4例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儿 ,监测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检测Ig系列 ,详细记录患儿入院后情况及患儿家属情况 ,并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结果 在同期住院的 10 5 2例新生儿中 ,2 4例 (2 .3% )患儿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占 2 9.2 % ,中度增高 5 4 .2 % ,重度增高 16 .7%。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时间为入院后 0~ 2 0d不等 ,其中 2 5 .0 %患儿入院当时即发现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 9.2 %患儿为入院后 1d发现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在恢复期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Ig系列中 ,IgA增高 6例 (2 5 .0 % ) ,IgE增高 2例 (8.3%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儿的恢复时间为 2~ 2 1d。患儿出院后 ,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 ,其中 3例(12 .5 % )患儿有湿疹存在。截止至随访日期 ,尚未发现有过敏及哮喘发作。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新生儿期并不少见 ,常见的原因与新生儿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新生儿
下载PDF
新生儿ABO溶血病10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钟雁 任仪荪 吴明昌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9-92,共4页
分析了1992年1月至1995年3月新生儿ABO溶血病住院病例102例。母血型O子血型B52例,母血型O子血型A48例,母血型A子血型AB2例。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51例(50.0%)。轻度黄疸的总胆<256.5... 分析了1992年1月至1995年3月新生儿ABO溶血病住院病例102例。母血型O子血型B52例,母血型O子血型A48例,母血型A子血型AB2例。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51例(50.0%)。轻度黄疸的总胆<256.5μmol/L者37例(37.0%),256.5μmol/L~24例(26.0%),307.8μmol/L~13例(13.0%),>342μmol/L~26例(26.0%)。入院时合并贫血者19例(18.6%),无晚期贫血。合并高直胆血症者共25例(24.5%),1例合并胆汁淤积。换血3例,83例进行了光疗。讨论了ABO溶血病的临术诊断,及早治疗、高直胆血症及晚期贫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症 ABO溶血病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任仪荪 吴明昌 《新生儿科杂志》 1996年第3期112-114,共3页
1960~1992年北京儿童医院病理诊断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14例,其中9例作临床分析。男7例,女2例,均为足月儿,发病日龄在11天以内(<3天者6例),以哭后或吃奶后突然气急,面色发青而入院。入院时有重度循环衰竭者6例,有心脏杂音8例... 1960~1992年北京儿童医院病理诊断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14例,其中9例作临床分析。男7例,女2例,均为足月儿,发病日龄在11天以内(<3天者6例),以哭后或吃奶后突然气急,面色发青而入院。入院时有重度循环衰竭者6例,有心脏杂音8例,肺有罗音及肝大者8例。X线胸片示心脏明显扩大伴肺血增多,心电图示右房室肥大及T波改变。入院3天内死亡8例,10天1例,均死于心源性休克。心脏B超诊断2例,9例病理均有左心室发育不良伴有主动脉瓣和(或)二尖瓣闭锁或狭窄。本文讨论了诊断及心脏移植可获成功,为优生目的,若宫内诊断者建议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良育不良 综合征 新生儿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亚娟 钟雁 +5 位作者 林影 王慧欣 何建平 杨彩云 杨学芳 任仪荪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 分析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CRS)临床特征及预后 ,探讨血清特异性风疹IgM抗体的诊断价值 ,提高对预防CRS的认识。方法 对 6例新生儿期CRS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并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6例CRS患儿的母亲均未接种风疹疫... 目的 分析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CRS)临床特征及预后 ,探讨血清特异性风疹IgM抗体的诊断价值 ,提高对预防CRS的认识。方法 对 6例新生儿期CRS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并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6例CRS患儿的母亲均未接种风疹疫苗 ,其中 3例母亲孕早期有感染病史。 6例患儿平均入院日龄为 13d ,有 2例患儿为早产儿 ,1例患儿为过期产 ,1例患儿为小于胎龄儿。 6例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惊厥、黄疸及肝脾肿大。所有 6例患儿及母亲血清风疹IgM抗体均阳性 ,其中 2例患儿脑脊液IgM抗体亦阳性。头颅CT异常 5例 ,脑电图异常 2例 ,脑干测听异常 2例 ,眼底检查异常 1例 ,心脏彩超异常 1例。 6例患儿中 1例死亡 ,2例有神经行为异常 ,1例正常 ,2例失访。结论 CRS的临床表现是多样的 ,特异性风疹IgM抗体检测可以作为先天性风疹感染的诊断依据 ,接种风疹疫苗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临床表现 新生儿 宫内感染 风疹病毒IgM抗体
原文传递
背奶妈妈 为爱坚持
7
作者 任仪荪 《时尚育儿》 2013年第4期47-47,共1页
母乳喂养这条路上,你需要正确的知识、实用的经验和一颗为爱坚持的心。本期起,我们特邀儿科专家任仪荪大夫,为你提供营养资讯、哺乳知识,同时将你的忐忑和担心,一一解答。
关键词 母乳喂养 母乳量 抵抗力 坚持 乳清蛋白 营养食品 酪蛋白 婴幼儿 婴儿 添加辅食
原文传递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145例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何建平 吴明昌 任仪荪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 了解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方法 对1991年~1997年新生儿病房所收治的145例先心病进行分析,并随访24例非青紫型先心病患者3个月~7年。 结果 非青紫型先心病93例(64.1... 目的 了解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方法 对1991年~1997年新生儿病房所收治的145例先心病进行分析,并随访24例非青紫型先心病患者3个月~7年。 结果 非青紫型先心病93例(64.1% ),青紫型52例(35.9% ),最常见者依次为室间隔缺损(44.1)% 、动脉导管未闭13.8% 、大动脉转位(9.7% )。13.1% 合并有心外畸形,以染色体畸形居首位31.6% 。比较青紫型与非青紫型的临床表现(青紫型% 、非青紫型% ):生后24小时内出现青紫(42.0% 、0% )、气促(70.0% 、59.0% )、心率快(40.0% 、23.0% )、心力衰竭(48.0% 、14.0% )、心脏杂音(76.0% 、89.0% )、低氧血症(82.6% 、9.8% )、代酸(21.7% 、8.5% )、住院时的病死率(36.5% 、0% )、2例青紫型先心病在新生儿期作了手术,放弃治疗(51.9% 、11.8% )。随访非青紫型者24例,2例死亡、5例手术、12例自愈、5例未愈无合并症。 结论 先心病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国外已用胎儿超声心动图作产前诊断并对重症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 病因
原文传递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14例新生儿Rh溶血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慧欣 吴明昌 +3 位作者 杨彩云 熊进英 钟雁 任仪荪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简称丙球 )治疗新生儿 Rh溶血病 14例的疗效。 方法 丙球组 14例 ,除常规治疗外 ,加用丙球 40 0 mg/ (kg· d) ,1~ 5次。对照组 16例为日龄匹配未用丙球者 ,仅予常规治疗 ,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 目的 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简称丙球 )治疗新生儿 Rh溶血病 14例的疗效。 方法 丙球组 14例 ,除常规治疗外 ,加用丙球 40 0 mg/ (kg· d) ,1~ 5次。对照组 16例为日龄匹配未用丙球者 ,仅予常规治疗 ,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 两组共 2 7例换血 ,其中 2 5例 (丙球组 12例 ,对照组 13例 )因高胆红素血症 (简称高胆 )换血 ,换血前用丙球治疗的 12例 ,平均治疗 10 .5 h后 ,12例总胆红素 (简称总胆 )均下降 ;而对照组 13例 ,平均治疗 16 .5 h后 ,总胆下降者仅 5例 (χ2 =8.2 ,P<0 .0 1)。换血次日总胆回升≥ 34 2 μm ol/ L,或达换血前水平的例数 (胆汁瘀积者除外 ) ,丙球组 10例中无一例 ;,对照组 12例中有 7例总胆达上述水平 (χ2 =6 .1,P<0 .0 5 )。早期及晚期贫血 (2 8d内 )的例数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但 >2 8d的贫血者丙球组中有 5例 ,对照组则无。 结论 丙球可以降低 Rh溶血病的总胆水平 ,但重症高胆仍需换血。丙球宜在 Rh溶血病确诊后尽早应用 ,以期减少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类 RH-HR血型系统 新生儿 RH溶血病 丙种球蛋白 静脉注射
原文传递
新生儿黄疸中碳氧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慧欣 吴明昌 +5 位作者 王亚娟 林影 杨彩云 钟雁 任仪荪 张美和 《新生儿科杂志》 2003年第6期241-243,249,286,共5页
为探讨常见新生儿黄疸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检测的临床价值,以德国800系列生化血气分析仪附加的270-血氧仪检测动脉化毛细血管血COHb,同步取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STB)。病例选自本院新生儿病房2001年7月~2002年6月收治的伴有常见黄... 为探讨常见新生儿黄疸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检测的临床价值,以德国800系列生化血气分析仪附加的270-血氧仪检测动脉化毛细血管血COHb,同步取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STB)。病例选自本院新生儿病房2001年7月~2002年6月收治的伴有常见黄疸原因的足月新生儿157例[新生儿溶血病75例、感染51例、晚发性母乳性黄疸31例]。对照组101例为日龄匹配无病理性黄疸者,其中≤7天者52例,检测不同日龄的COHb,共测120例次。结果对照组中COHb生后5天内较高,峰值在1~2天,一周后接近成人正常水平。COHb与STB无相关性;溶血组COHb及ST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感染、母乳性黄疸组COH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提示COHb可用于证实新生儿黄疸中有无胆红素产量的增多,有助于黄疸病因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碳氧血红蛋白 临床意义 血清总胆红素 病因
原文传递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碳氧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11
作者 王慧欣 吴明昌 +5 位作者 王亚娟 林影 杨彩云 钟雁 任仪荪 张美和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溶血病中碳氧血红蛋白 (COH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德国产80 0系列生化血气分析仪附加的 2 70 血氧仪检测动脉化毛细血管血COHb ,以COHb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比 ( % )表示。同步取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 (STB)。病... 目的 探讨新生儿溶血病中碳氧血红蛋白 (COH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德国产80 0系列生化血气分析仪附加的 2 70 血氧仪检测动脉化毛细血管血COHb ,以COHb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比 ( % )表示。同步取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 (STB)。病例选自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 (溶血组 ) 75例 (其中ABO溶血病 71例 ,Rh溶血病 4例 )。对照组 4 0例为日龄匹配无病理性黄疸者。 结果  ( 1)溶血组与对照组比较 ,COHb :[3 7± 0 8与 2 4± 0 4 ) % (t =9 3,P <0 0 0 1) ];STB :[( 333 8± 130 6与 130 6± 76 2 ) μmol/L(t =10 0 ,P <0 0 0 1)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 2 )ABO溶血病 :生后 1~ 2dCOHb达 ( 3 5± 0 5 ) % ,已明显增高 ;STB并不高 ,为 ( 184± 4 5 8)μmol/L ,两者无相关性 (r =- 0 1,P =0 7) ;但随黄疸加重STB≥ 2 5 7μmol/L时两者呈正相关 (r =0 5 ,P <0 0 0 1) ;胆红素脑病者COHb均 >3 7%。 ( 3) 6 1例直接Coombs试验 ( + )及 10例 ( - )两组的COHb均增高 ,差异无显著性 [( 3 7± 0 9与 3 6± 0 6 ) % (t =0 5 ,P =0 6 ) ]。 ( 4 ) 31例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IVIG) 1g/ (kg·d) ,仅用 1d ;2 5例予小剂量IVIG 4 0 0mg/ (kg·d) ,连用 3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碳氧血红蛋白 检测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危重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的新材料——冷冻血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玉珍 吕秋霜 +10 位作者 王春荣 王振平 张志 孙芸 田东明 李志 任仪荪 赵亚萍 王汝琪 高峰 黄醒华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1990年第4期145-148,共4页
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以下简称HDN)时有发生。稀有抗体所致者大多病情凶险,需及时换血才能挽救生命。但稀有血型的新鲜血来源困难,不能满足急需。我们用深低温保存的冷冻血代替新鲜全血做换血材料,通过14例重症 HDN 治疗观察,认为冷... 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以下简称HDN)时有发生。稀有抗体所致者大多病情凶险,需及时换血才能挽救生命。但稀有血型的新鲜血来源困难,不能满足急需。我们用深低温保存的冷冻血代替新鲜全血做换血材料,通过14例重症 HDN 治疗观察,认为冷冻血可做稀有抗体所致 HDN 换血治疗的首选材料。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血 换血治疗 新生儿溶血病 新鲜全血 稀有血型 血型不合 深低温保存 红细胞盐水悬液 总胆红素 红细胞比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