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药芯芭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郭佳佳 刘海 +2 位作者 朱燕红 任佳秀 梁永红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考察蒙药芯芭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将96只KM小鼠或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水),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5 g/kg),芯芭醇提物(70%乙醇提取)低、中、高剂量组(0.325、0.650、1.300 g/kg,以生药计)和芯芭醇提后残渣水提物低、... 目的:考察蒙药芯芭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将96只KM小鼠或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水),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5 g/kg),芯芭醇提物(70%乙醇提取)低、中、高剂量组(0.325、0.650、1.300 g/kg,以生药计)和芯芭醇提后残渣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0.325、0.650、1.300 g/kg,以生药计),每组12只;ig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测定小鼠耳肿胀度和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法测定大鼠致炎1、2、4、6 h后的足跖肿胀度,以考察芯芭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取96只KM小鼠同法分组、给药,采用乙酸扭体法测定小鼠20 min内扭体次数;另取64只KM小鼠,同法分组,每组8只,除阳性对照组小鼠ig盐酸曲马多(0.5 g/kg)外,其余各组小鼠同法给药,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给药前及给药30、45、60、90 min后的痛阈值,以考察芯芭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芯芭提取物可降低小鼠耳肿胀度和蛋清致炎6 h后大鼠足跖肿胀度,除芯芭醇提后残渣水提物高剂量组大鼠足跖肿胀度降低不显著外,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芯芭提取物可显著减少小鼠20 min内扭体次数,延长给药30、60、90 min后的小鼠痛阈值(P<0.05)。结论:芯芭醇提物及其醇提残渣水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芯芭 提取物 抗炎 镇痛 小鼠 大鼠
下载PDF
CYP2C19基因检测与血药浓度监测在伏立康唑临床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肖飞 任佳秀 +4 位作者 庄星星 江彬彬 李萌 倪受东 苗仁华 《安徽医学》 2021年第12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建立伏立康唑药物基因检测与血药浓度监测方法,指导伏立康唑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血液内科接受伏立康唑治疗或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的10例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原位杂交... 目的建立伏立康唑药物基因检测与血药浓度监测方法,指导伏立康唑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血液内科接受伏立康唑治疗或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的10例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使用酶联免疫放大法测定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根据基因型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制定或者调整伏立康唑临床治疗方案。结果10例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为快代谢型3例、中间代谢型5例和慢代谢型2例;酶联免疫放大法测定伏立康唑血药浓度,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回收率均符合相关要求。根据基因型调整伏立康唑剂量后,患者血药浓度均在推荐范围内(0.5~5.0μg/mL)。结论CYP2C19基因检测联合血药浓度监测,可以指导伏立康唑临床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CYP2C19基因检测 血药浓度监测 个体化用药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槐耳多糖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贵文 王思雨 +3 位作者 孙启娜 任佳秀 钱雯 梅申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31期38-38,共1页
目的:选择DM301大孔吸附树脂对槐耳提取液中的多糖进行富集纯化,优化影响树脂吸附多糖的多个因素,提高树脂的吸附量。方法:运用正交实验对影响多糖吸附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得到了最佳的吸附工艺参数,即:在浓度为0.5mg/m L,PH5.0,吸附... 目的:选择DM301大孔吸附树脂对槐耳提取液中的多糖进行富集纯化,优化影响树脂吸附多糖的多个因素,提高树脂的吸附量。方法:运用正交实验对影响多糖吸附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得到了最佳的吸附工艺参数,即:在浓度为0.5mg/m L,PH5.0,吸附温度40℃,吸附流速1BV/h下,多糖吸附量达到了10.9mg/g。结论:提高了树脂的吸附量,树脂可重复使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 多糖 大孔吸附树脂
下载PDF
半夏曲炮制过程中优势微生物的鉴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佳佳 苏明声 +3 位作者 王立元 任佳秀 杨明 谢小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027-3031,共5页
研究半夏曲不同发酵时间点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变化以及优势菌种的分离鉴定,为探讨半夏曲炮制机制奠定基础。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半夏曲发酵过程中5个时间点(0,18,36,54,72 h)样品中的细菌、霉菌、酵母菌分别进行培养、菌落计数、分离纯化... 研究半夏曲不同发酵时间点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变化以及优势菌种的分离鉴定,为探讨半夏曲炮制机制奠定基础。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半夏曲发酵过程中5个时间点(0,18,36,54,72 h)样品中的细菌、霉菌、酵母菌分别进行培养、菌落计数、分离纯化优势菌种;采用16S rDNA,26S rDNA序列分别对优势细菌、优势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半夏曲发酵过程中细菌数量少、变化平缓,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发酵至54 h时迅速增加,至发酵结束时达1×10~7CFU·mL^(-1)以上;通过NCBI同源性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出半夏曲炮制过程中的优势细菌为Streptomyces sp.,Bacillus pumilus,B.subtilis,B.aryabhattai,Bacillus sp.;优势酵母菌为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优势霉菌为Paecilomyces variotii,Byssochlamys spectabilis,Aspergillus niger。提示半夏曲的发酵过程涉及多种微生物共同参与,其中以酵母菌和霉菌为主。M.guilliermondii,P.variotii,P.variotii,A.niger和Bacillus sp.等优势菌种可能在半夏曲炮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曲 发酵 优势菌种 16S rDNA和26S RDNA 系统发育树 菌种鉴定
原文传递
应用柱前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淡豆豉中γ-氨基丁酸含量 被引量:14
5
作者 任佳秀 黄越燕 +6 位作者 梁永红 陈青峰 翁美芝 王立元 苏明声 杨安金 谢小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900-3904,共5页
目的:测定淡豆豉中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前体物质谷氨酸(Glu)的含量。方法:通过单因素设计考察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料液比对淡豆豉中GABA、Glu提取率的影响,应用柱前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 目的:测定淡豆豉中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前体物质谷氨酸(Glu)的含量。方法:通过单因素设计考察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料液比对淡豆豉中GABA、Glu提取率的影响,应用柱前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淡豆豉中GABA、Glu含量分别为5.48、17.98mg/g,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水提法、料液比1∶12提取40min、提取2次,在0.0125~0.400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分别为99.69%、97.34%,RSD(n=6)分别为4.99%、4.51%。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淡豆豉中存在较高含量的GABA、Glu,高于目前已报道的大多数中药材和传统食用发酵豆制品,并建立了适合淡豆豉中GABA、Glu的提取工艺和柱前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Γ-氨基丁酸 谷氨酸 提取工艺 柱前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伏立康唑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任佳秀 倪受东 +2 位作者 李萌 苗仁华 庄星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7期1545-1548,共4页
伏立康唑是多种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但其药动学复杂、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且其血药浓度易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性别、年龄、联合用药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为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进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十分重要。就伏立康... 伏立康唑是多种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但其药动学复杂、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且其血药浓度易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性别、年龄、联合用药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为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进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十分重要。就伏立康唑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影响因素如个体差异大、CYP2C19基因多态性、药物间相互作用多、年龄因素、其他因素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伏立康唑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个体差异 CYP2C19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淡豆豉炮制中影响γ-氨基丁酸富集的主次因素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青峰 任佳秀 +6 位作者 周姝含 熊京京 苏明声 王立元 翁美芝 谢卫华 谢小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83-2588,共6页
目的对淡豆豉炮制中影响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富集的主次因素进行初步研究,为揭示淡豆豉高含量GABA的形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常规方法测定淡豆豉炮制过程中pH值、温度、水分、蛋白酶和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 目的对淡豆豉炮制中影响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富集的主次因素进行初步研究,为揭示淡豆豉高含量GABA的形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常规方法测定淡豆豉炮制过程中pH值、温度、水分、蛋白酶和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柱前在线衍生法测定各样本GABA含量,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各指标与GAB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淡豆豉炮制过程中水分和酸性蛋白酶与GABA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211和-0.340,P值分别为0.324和0.228,相关性较小且无统计学差异;比较回归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可知,其他各指标在GABA形成中的主次地位为pH值(-0.375)>温度(-0.284)>GAD(0.140)>碱性蛋白酶(0.047)>中性蛋白酶(-0.030),其中pH值、温度和中性蛋白酶与GABA具有负相关性,GAD活力和碱性蛋白酶与GABA存在正相关性。结论淡豆豉炮制过程中温度、pH值、GAD、中性及碱性蛋白酶是影响GABA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Γ-氨基丁酸 谷氨酸脱羧酶 相关性分析 炮制
原文传递
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产γ-氨基丁酸微生物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17
8
作者 熊京京 任佳秀 +5 位作者 周姝含 苏明声 王立元 翁美芝 谢卫华 谢小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66-2273,共8页
课题组前期发现淡豆豉中存在较高含量的γ-氨基丁酸(GABA),该研究对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样本进行产GABA微生物的筛选和鉴定,为研究淡豆豉炮制机制奠定基础。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制备淡豆豉,获取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 课题组前期发现淡豆豉中存在较高含量的γ-氨基丁酸(GABA),该研究对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样本进行产GABA微生物的筛选和鉴定,为研究淡豆豉炮制机制奠定基础。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制备淡豆豉,获取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样本;用选择性培养基分别对不同时间点样本中的细菌、真菌进行培养、分离纯化,挑选优势菌种;将各优势菌分别接种在指定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制备各优势菌发酵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各菌株发酵液GABA进行定性初筛,对初筛中有GABA斑点的发酵液采用该实验室已建立的柱前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检测,从优势菌中筛选产GABA的微生物;应用16S rDNA,18S rDNA序列分别对产GABA的细菌和真菌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通过NCBI同源性比对、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实验筛选并鉴定出9种产GABA微生物,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鸟肠球菌Enterococcus avium,溜曲霉Aspergillus tamarii,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极细支孢霉Cladosporium tenuissimum,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白腐菌Phanerochaete sordida。该研究首次从淡豆豉中筛选出9种产GABA微生物,多种产GABA的优势微生物在淡豆豉GABA的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Γ-氨基丁酸 优势微生物 系统发育树 菌种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