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与种间距离下大豆/玉米带状套作作物生长特性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1
作者 杨立达 任俊波 +7 位作者 彭新月 杨雪丽 罗凯 陈平 袁晓婷 蒲甜 雍太文 杨文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1-264,共14页
为明确施氮和种间距离下套作作物生长特性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本文以大豆/玉米带状套作系统为研究主体,探究不同氮水平(施氮与不施氮)与种间距离(玉豆间距30、45、60和75 cm、单作100 cm)下作物生长率、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差异,... 为明确施氮和种间距离下套作作物生长特性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本文以大豆/玉米带状套作系统为研究主体,探究不同氮水平(施氮与不施氮)与种间距离(玉豆间距30、45、60和75 cm、单作100 cm)下作物生长率、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差异,并对作物干物质积累过程进行拟合,综合分析作物生长规律和产量效益。结果表明:玉米生长率在抽雄期至乳熟期达最大,不施氮下以间距30 cm(MS30)最高,较玉米单作(MM100)高出34.99%。套作大豆生长率在初花期前显著低于单作(SS100),而初花期后高于SS100,以间距60cm(MS60)最高,盛花期—盛荚期在不施氮下较SS100高出78.91%。Logistic方程可较好的拟合玉米、大豆的干物质积累过程,且R2均在0.95以上。与不施氮相比,施氮推迟了玉米干物质积累高峰,提高了干物质积累量;套作大豆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慢于单作,而生育后期间距45cm(MS45)、MS60干物质积累逐渐与单作持平甚至超过单作。施氮提高了玉米籽粒干物质分配率而显著提高产量,2年间玉米产量分别提高10.05%、40.90%。随种间距离增加套作大豆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以MS60最高,MS30最低,MS60两年间在不施氮与施氮下较MS30分别平均高出23.88%、31.77%。套作下土地当量比均在1.35以上,其中以施氮下MS60最大(1.89)。适宜的种间距离(间距60 cm)可实现套作下玉米和大豆协同生长,提高作物生长率、促进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提高系统产量和土地当量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套作 种间距离 作物生长特性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产量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应急电力系统运维中的应用
2
作者 任俊波 包彬彬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4年第1期136-137,140,共3页
应急电力系统是核电厂关键安全保障系统之一,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核安全评级。应急柴油机是应急电力系统的核心动力,其依靠缸内燃烧过程对外输出功率。燃烧异常使柴油机频发故障,直接影响其做功能力、运行稳定性、排放性能等多方面状态... 应急电力系统是核电厂关键安全保障系统之一,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核安全评级。应急柴油机是应急电力系统的核心动力,其依靠缸内燃烧过程对外输出功率。燃烧异常使柴油机频发故障,直接影响其做功能力、运行稳定性、排放性能等多方面状态特性。对缸内燃烧异常故障进行识别,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防止因各缸做功不均、排温异常、单缸超负荷等问题导致机组出现恶性故障。基于柴油机的多缸特点和燃烧异常气缸表面温度变化规律,利用红外热成像检测各缸表面温度,并通过一致性检测方法识别温度变化异常的气缸,形成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柴油机缸内燃烧异常识别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正常状态下各缸做功均匀性及缸体表面温度变化一致性的机理知识,与柴油机所处运行工况状态无关,因此适用于复杂变工况条件的缸内异常识别。通过柴油机缸内燃烧异常故障模拟试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应急电力系统 运维管理
下载PDF
锆合金浅焊缝熔深超声显微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任俊波 唐月明 +2 位作者 王学权 柴玉琨 许贵平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5年第1期80-82,共3页
核电站燃料元件中采用了大量锆合金材料,燃料元件常采用电子束焊接方式连接,其中某些焊缝熔深为800-1000μm,属于浅焊缝熔深,焊后利用无损检测方式进行焊缝熔深检测。焊缝熔深检测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为超声法,但由于盲区、灵敏度... 核电站燃料元件中采用了大量锆合金材料,燃料元件常采用电子束焊接方式连接,其中某些焊缝熔深为800-1000μm,属于浅焊缝熔深,焊后利用无损检测方式进行焊缝熔深检测。焊缝熔深检测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为超声法,但由于盲区、灵敏度及分辨力等原因,对于小于1mm的焊缝熔深无法达到很高的检测精度,为此通过调研提出了一种新的焊缝熔深检测技术——超声扫描显微(SAM)技术。该技术具有检测频率高、盲区小、灵敏度高以及分辨高等特点。对SAM检测焊缝熔深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实验样品开展了SAM焊缝熔深检测技术研究,经过实验与金相解剖结果比较表明利用SAM技术,采用频率为100MHz的专用探头可以检测800-1000μm的锆合金焊缝熔深,测量精度达到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扫描显微 锆合金 焊缝熔深
下载PDF
核电站压力容器接管端异种金属焊缝超声检测计算机仿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任俊波 唐月明 +2 位作者 刘健 许贵平 王学权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13期5-6,共2页
利用接管安全端异种金属焊缝显微组织分析结果对该焊缝进行了超声检测物理分析。通过CIVA软件对该焊缝进行了计算机超声检测仿真模拟,开发了焊缝超声检测的检测工艺,利用模拟试块实验对仿真结果和检测工艺的可靠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 利用接管安全端异种金属焊缝显微组织分析结果对该焊缝进行了超声检测物理分析。通过CIVA软件对该焊缝进行了计算机超声检测仿真模拟,开发了焊缝超声检测的检测工艺,利用模拟试块实验对仿真结果和检测工艺的可靠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数据表明超声仿真模拟能够得到所需的探头参数及不同角度探头的定位精度,模拟试块实验有效验证了仿真模拟结果,并证明了检测工艺的可靠性。该文对核电站接管安全端异种金属焊缝进行了焊缝物理特性分析,包括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组成,焊缝及母材显微组织分析,焊缝组织对超声波衰减影响分析等,根据分析结果及该类型焊缝的检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异种金属焊缝 超声检测 压力容器接管端
下载PDF
脉冲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壁水下视频检查技术
5
作者 任俊波 王学权 +4 位作者 罗建东 童靖垒 王哲 刘成 许贵平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第21期40-42,共3页
本文描述了脉冲堆的特点及我国脉冲堆发展的历史,详细分析了压力容器内壁水下视频检查技术的相关要求,包括相关法规、检查技术、检查设备、专用试块、检查程序及结果处理的相关要求。脉冲堆是我国重要的研究堆之一,是我国核工业的重要... 本文描述了脉冲堆的特点及我国脉冲堆发展的历史,详细分析了压力容器内壁水下视频检查技术的相关要求,包括相关法规、检查技术、检查设备、专用试块、检查程序及结果处理的相关要求。脉冲堆是我国重要的研究堆之一,是我国核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靠的研究堆专用在役检查技术能够保障脉冲堆的安全运行,有利于我国核工业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堆 水下视频检查 压力容器内壁 间接目视检查
下载PDF
锆合金平板电子束焊接熔合宽度检测技术
6
作者 任俊波 童靖垒 +3 位作者 王学权 罗建东 周猛兵 杨帆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第29期52-54,共3页
本文介绍了锆合金平板焊缝的结构及加工工艺,并描述了工件焊接的真空电子束焊接工艺及参数,通过采用超声脉冲反射法判断焊缝熔合区域的脉冲反射信号以确定超声波束所在焊缝区域的熔合情况,从而测量焊缝的熔合宽度。通过对不同频率探头... 本文介绍了锆合金平板焊缝的结构及加工工艺,并描述了工件焊接的真空电子束焊接工艺及参数,通过采用超声脉冲反射法判断焊缝熔合区域的脉冲反射信号以确定超声波束所在焊缝区域的熔合情况,从而测量焊缝的熔合宽度。通过对不同频率探头的超声实验,得到最适合的探头频率为50MHz;将实验试样焊缝区域金相解剖得到的焊缝熔合宽度与超声检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采用的超声脉冲反射法可有效检测出锆合金平板焊缝熔合宽度,且最大误差小于0.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合宽度 脉冲反射法 真空电子束焊 超声检测
下载PDF
超声显微成像技术在工业产品及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7
作者 任俊波 王学权 +2 位作者 罗建东 李骥 童靖垒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第24期51-53,共3页
本文描述了超声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检测系统的构成及检测原理,介绍了超声显微成像技术的特点和局限性,根据其特点分析了适用于超声显微成像技术的工业产品及材料。对超声显微成像技术在国内工业产品及材料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本文描述了超声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检测系统的构成及检测原理,介绍了超声显微成像技术的特点和局限性,根据其特点分析了适用于超声显微成像技术的工业产品及材料。对超声显微成像技术在国内工业产品及材料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半导体电子元件检测、薄型工件检测、多层复合材料检测、涂层检测等。超声显微成像技术适用于厚度较小,需要较高检测灵敏度的工业产品、薄型工件及复合材料检测。由于采用较高的检测频率,能够发现材料表面或内部存在的微小缺陷,检测灵敏度达到微米级,对于面积型缺陷如结合不良、微小裂纹等特别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显微成像技术 半导体检测 薄型工件检测 多层复合材料检测
下载PDF
光信号和光合产物调控豆科植物根瘤形成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易玲 陈平 +11 位作者 付智丹 罗凯 杜青 高超 任俊波 杨雪丽 刘姗姗 杨立达 袁晓婷 彭新月 雍太文 杨文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30,共10页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并通过共生固氮满足植株氮素营养需求。充分发挥豆科固氮能力对减少氮肥消耗及潜在的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极其耗能,因此植株的能量供应调控着共生及固...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并通过共生固氮满足植株氮素营养需求。充分发挥豆科固氮能力对减少氮肥消耗及潜在的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极其耗能,因此植株的能量供应调控着共生及固氮过程。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关于光通过植株的光形态建成和光合作用控制根瘤形成发育的研究进展。植株叶片通过蓝光受体(CRY1s)感知蓝光信号,并产生从地上移到地下的光受体依赖性转录因子(STFs/FTs),同时整合根毛发育和根瘤菌诱导的共生信号(NIN)途径形成根瘤,环境中根瘤菌的运动和附着能力也受光的刺激。植物与根瘤菌形成共生关系后,植物用光合产物交换根瘤菌同化的NH4+,光合产物(蔗糖)经韧皮部长距离运输至根瘤,在根瘤内经糖酵解等途径代谢成有机酸,为根瘤菌固氮提供碳骨架、能量及还原剂,光合产物的中间代谢产物如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海藻糖-6-磷酸等结合糖信号代谢调控蛋白TOR、SnRK1启动复杂的根瘤皮层细胞生长发育通路。在低氮条件下,光合产物还以类黄酮、有机酸的形式分泌到根际,招募根瘤菌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信号 光合产物 根瘤 根瘤菌 豆科植物
下载PDF
CPR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焊接制造过程中无损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高三杰 唐月明 +2 位作者 李书良 许贵平 任俊波 《装备制造技术》 2013年第8期83-86,共4页
结合驻制造厂的监造经验,针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简称压力容器)关键焊缝,详细介绍焊接制造过程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情况,根据焊接制造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应用重点和注意事项,结合制造过程中焊缝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反应堆压力容器... 结合驻制造厂的监造经验,针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简称压力容器)关键焊缝,详细介绍焊接制造过程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情况,根据焊接制造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应用重点和注意事项,结合制造过程中焊缝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和运行期间的中无损检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V 无损检测 焊缝 堆焊层
下载PDF
铜与不锈钢钎焊水接头的超声波自动检测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学权 任俊波 +1 位作者 柴玉琨 刘彦明 《科技视界》 2017年第10期6-7,共2页
本文讲述了铜与不锈钢异种金属钎焊水接头的检测原理,自动超声水浸检测系统设计,及检测系统各部件结构特点,并将超声检测结果与金相解剖图片进行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本系统已经用于实际工程检测。
关键词 超声检测 水接头 超声水浸法
下载PDF
渗透检测中缺陷开口大小及形式对缺陷检测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尊斌 任俊波 +1 位作者 王伟 王学权 《科技视界》 2020年第8期122-124,共3页
渗透检测是采用带有荧光或红色染料,利用渗透剂的毛细作用原理进行检测的一种针对被检测对象表面开口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本文对毛细现象、常用的渗透检测方法进行了描述。本文通过非贯穿型与贯穿型缺陷毛细能力实验以及不同开口... 渗透检测是采用带有荧光或红色染料,利用渗透剂的毛细作用原理进行检测的一种针对被检测对象表面开口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本文对毛细现象、常用的渗透检测方法进行了描述。本文通过非贯穿型与贯穿型缺陷毛细能力实验以及不同开口大小非贯穿型缺陷毛细能力实验,对工件表面缺陷对渗透检测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表明,对具有相同大小的缺陷进行渗透检查,采用着色型渗透液时,贯穿型缺陷的毛细能力要远大于非贯穿型缺陷;针对非贯穿型缺陷,缺陷开口宽度越小,渗透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检测 渗透能力 贯穿型缺陷 非贯穿型缺陷
下载PDF
种间距离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土壤理化性状及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任俊波 杨雪丽 +5 位作者 陈平 杜青 彭西红 郑本川 雍太文 杨文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03-1916,共14页
【目的】探究玉米-大豆套作种间距离对土壤环境及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以期为作物根系调控养分高效吸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种根系互作方式,其中玉米-大豆套作种间距分别为30 cm(MS30)、45 cm(MS45)... 【目的】探究玉米-大豆套作种间距离对土壤环境及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以期为作物根系调控养分高效吸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种根系互作方式,其中玉米-大豆套作种间距分别为30 cm(MS30)、45 cm(MS45)、60 cm(MS60),单作玉米行间距100 cm(MM100),单作大豆行间距100 cm(SS100),研究玉米-大豆套作下土壤理化性状及根系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玉米蜡熟期(R4)至成熟期(R6)、大豆始粒期(R5)至成熟期(R8),套作处理日平均土壤氧气含量、土壤呼吸速率随种间距离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其中玉米土壤氧气含量MS45处理最高,MS30处理最低,而套作后的土壤呼吸速率均显著低于单作;大豆土壤呼吸速率以MS45处理最高,较SS100处理高130.00%,而套作后的土壤氧气含量均低于单作。与单作相比,套作玉米土壤中>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套作大豆土壤中5—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NO_(3)^(-)-N显著增加,其中均以MS45处理最高,较单作分别显著增加19.26%、4.49%、18.07%。共生期间,与单作相比,套作各处理玉米、大豆根系空间分布呈非对称性,套作玉米根系横向能延伸到大豆行的空间下方,纵向能下扎生长更深,套作大豆根系明显偏向大豆带生长,套作玉米和大豆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重低于单作;玉米收获后,套作大豆根系恢复生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一步延伸,其中MS45处理的根体积高于单作。通过PCA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稳性团聚体指标与根系形态参数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合理的种间距离会促进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增加土壤氧气含量,改善土壤通气环境及土壤养分状况,优化作物根系空间分布,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套作 种间距离 土壤氧气含量 土壤呼吸速率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根系空间分布
下载PDF
小管径钛合金管材内窥镜检测技术
13
作者 黄海翔 任俊波 +2 位作者 许贵平 王学权 阳雷 《科技视界》 2018年第4期144-145,共2页
本文介绍了在对一批小管径钛合金管材实施超声检验时发现大量内伤,为确定缺陷情况,按照ASME第V卷2010的要求对其进行内窥镜检验。本文确定了钛合金管材内窥镜检验工艺,该工艺中对内窥镜及探头的选择、灵敏度试块、被检对象表面照度等方... 本文介绍了在对一批小管径钛合金管材实施超声检验时发现大量内伤,为确定缺陷情况,按照ASME第V卷2010的要求对其进行内窥镜检验。本文确定了钛合金管材内窥镜检验工艺,该工艺中对内窥镜及探头的选择、灵敏度试块、被检对象表面照度等方面均按照ASME第V卷2010的要求进行了规定,通过该批管材内壁的内窥检验检验及样品的金相解剖结果可以证明,管材内窥镜检测技术可以为判断管材内壁腐蚀的严重程度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管径 钛合金管 内窥镜
下载PDF
电站在役设备焊缝的磁粉探伤
14
作者 刘波 乐磊 +2 位作者 赵伟 杨越 任俊波 《科技视界》 2016年第12期264-264,266,共2页
本文介绍电站在役检查的目的 ,在役设备焊缝磁粉探伤方法 ,根据作者在磁粉探伤的现场检查和质量监督、见证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磁粉探伤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简述了磁粉探伤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电站在役设备 焊缝 磁粉探伤
下载PDF
减量施氮对带状套作大豆土壤通气环境及结瘤固氮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西红 陈平 +8 位作者 杜青 杨雪丽 任俊波 郑本川 罗凯 谢琛 雷鹿 雍太文 杨文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99-1209,共11页
为研究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大豆土壤通气环境及结瘤固氮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种植模式:大豆单作(SS)、玉米/大豆带状套作(MS),副区为不同施氮量:不施氮(NN:0 kg hm^(–2))、减量施氮(RN:45 kg hm^(–2))和常量施氮... 为研究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大豆土壤通气环境及结瘤固氮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种植模式:大豆单作(SS)、玉米/大豆带状套作(MS),副区为不同施氮量:不施氮(NN:0 kg hm^(–2))、减量施氮(RN:45 kg hm^(–2))和常量施氮(CN:60 kg hm^(–2)),监测了大豆生育期内土壤的O_(2)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了各处理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容重和孔隙度差异,探讨了大豆生育期内结瘤量、固氮能力的变化特征。2年数据结果表明,与单作大豆相比,带状套作大豆可提高土壤O_(2)含量、>2 mm粒径团聚体的百分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孔隙度、显著增强后期土壤呼吸的速率,显著降低<1 mm粒径团聚体百分含量与土壤孔隙度;R5期根瘤干重差异不显著,但结瘤数量显著增加39.9%,固氮酶活性与固氮潜力也在此时显著高于单作大豆。各施氮量间,土壤O_(2)含量、0.25~1.00 mm粒径的百分含量、带状套作大豆的土壤呼吸速率以RN处理最高,施氮能降低<0.25 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的百分含量、土壤容重,施氮显著抑制单作大豆前期的结瘤量、固氮酶活性和固氮潜力,至R5期氮肥的抑制作用有所缓解,减量施氮可提升带状套作大豆后期的结瘤量,显著增强大豆生育期内的固氮酶活性和固氮潜力。带状套作大豆配施减量施氮会促进大团聚体的形成,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改善大豆土壤的通气环境状况,保持了较高的土壤O_(2)含量,促进土壤呼吸,有利于大豆后期结瘤固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套作大豆 减量施氮 土壤氧气 土壤呼吸速率 孔隙度 根瘤
下载PDF
减量施氮对套作玉米大豆叶片持绿、光合特性和系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易玲 彭西红 +6 位作者 陈平 杜青 任俊波 杨雪丽 雷鹿 雍太文 杨文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49-1762,共14页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下玉米大豆的叶片持绿、光合和系统产量特性。【方法】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种植方式(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玉米套作(IM)、大豆套作(IS))和施氮水平(不施氮(NN)、减量施氮(RN:180 kg N·...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下玉米大豆的叶片持绿、光合和系统产量特性。【方法】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种植方式(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玉米套作(IM)、大豆套作(IS))和施氮水平(不施氮(NN)、减量施氮(RN:180 kg N·hm;)、常量施氮(CN:240 kg N·hm;))对玉米大豆叶片持绿、光合特性以及其干物质积累和系统产量的影响。【结果】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大豆产量随施氮增加先增后降;RN下,IM的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总产量最高,系统生产力指数(SPI)最大。套作下各作物的叶片持绿期更长,光合特性指标均较单作稳定,且在籽粒形成期优于单作;各施氮水平下,套作处理的绿叶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单作,IM的最大绿叶衰减速率出现天数比MM的分别晚7 d、5 d和1 d;IS的则比SS的分别晚7 d、0 d和11 d。相比单作,套作可以显著降低各施氮水平下玉米叶片的平均衰减速率,延长最大衰减速率出现天数,降低绿叶衰减程度。各作物的光合速率表现为套作高于单作,减量施氮高于常量施氮。玉米R2期,IM的叶片光化学淬灭系数(Qp)比MM的高12.78%,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则低21.30%;NPQ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降低,RN比NN降低了17.11%。套作SPAD值波动幅度弱于单作,且呈稳定上升趋势;玉米R2期,IM比MM高34.52%,大豆R2和R6期,IS分别比SS高10.39%、29.48%;RN的SPAD值最高,玉米R2期,IMRN处理比IMNN处理高17.46%,MMRN处理比MMNN处理高35.02%;大豆R6期,ISRN处理比ISNN和ISCN处理分别高7.71%、6.67%,SSRN处理比SSCN处理高10.03%。【结论】减量施氮下,玉米大豆套作显著延长了叶片的持绿期;花后叶片的光合速率、PSⅡ光合机构功能、叶绿素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且比单作稳定,籽粒干物质积累增强,充分发挥了玉米的生产潜力并增加了大豆产量,使得套作系统总产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套作 减量施氮 系统产量 干物质积累 叶片持绿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大豆品种对间作玉米苗期根系生长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雪丽 吴吉英子 +5 位作者 刘凡 刘旭东 任俊波 杜青 陈平 雍太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8,共8页
【目的】为探究不同大豆品种与种植模式对苗期玉米根系的影响,揭示玉米大豆间套作对玉米根系发育的影响。【方法】以46种大豆材料与玉米进行间作,对苗期玉米的根系形态、活力及SOD抗氧化酶活性进行聚类分析。在阈值为8.5时,将供试大豆... 【目的】为探究不同大豆品种与种植模式对苗期玉米根系的影响,揭示玉米大豆间套作对玉米根系发育的影响。【方法】以46种大豆材料与玉米进行间作,对苗期玉米的根系形态、活力及SOD抗氧化酶活性进行聚类分析。在阈值为8.5时,将供试大豆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不同大豆品种对间作玉米苗期的影响不同,类群Ⅰ强于类群Ⅱ、Ⅲ,结合四川省主推品种类型,从类群Ⅰ中选择3个大豆品种与玉米进行间作,进一步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生长及其根系形态、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同单作玉米相比,与“南豆25”“桂夏1号”和“贡秋豆4号”间作条件下,间作玉米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显著提高,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比单作玉米高56.4%、80.5%和32.6%,根系生物量分别比单作玉米高38.2%、57.4%和24.7%;间作玉米苗期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显著提高;间作玉米苗期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提高,根系活力分别比单作玉米高27.7%、25.0%和39.7%;SOD活性分别高97.4%、71.2%和120.9%;CAT活性分别高47.4%、67.5%和44.7%;POD活性分别高28.5%、11.8%和16.2%;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单作。【结论】种植模式对玉米根系生长影响显著,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可以促进玉米苗期根系生长,延缓玉米根系衰老;“南豆25”对间作玉米苗期根系影响小于“桂夏1号”“贡秋豆4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根系生长 间作 抗氧化酶 大豆品种
下载PDF
现代油厂废水处理
18
作者 任俊波 《粮食与油脂》 1999年第1期52-53,共2页
一个通常油厂内每个运行单元产生废水均会污染我们的河流,评价废水的因素应包括每个操作单元出水量及水的质量。为了减少污染,甚至能达到零排放工艺状态,必须注意的是应对工艺本身作出评价,以便日后该怎样加以改进。 任何时侯必须牢记... 一个通常油厂内每个运行单元产生废水均会污染我们的河流,评价废水的因素应包括每个操作单元出水量及水的质量。为了减少污染,甚至能达到零排放工艺状态,必须注意的是应对工艺本身作出评价,以便日后该怎样加以改进。 任何时侯必须牢记运行经济性,若一个废水处理装置运行成本较减少废水产生费用更低,那么,宁可采用废水处理装置来处理产生废水,这样可能更为有利。 油厂加工包括浸出、中和、皂脚分离、脱臭等不同工序,据考察、经历每个操作工序后,污染程度会随之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厂 浸出 精炼 脱溶 碱炼 脱臭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基于软PLC的摩擦式托盘回转装置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宁 何峰 任俊波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0-112,共3页
针对现有发动机装配生产线,托盘回转装置旋转效率低,旋转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易控制的摩擦式托盘回转装置。详细描述了回转装置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的实施。该装置由生产线的控制系统统一控制,控制系统以西门子工控... 针对现有发动机装配生产线,托盘回转装置旋转效率低,旋转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易控制的摩擦式托盘回转装置。详细描述了回转装置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的实施。该装置由生产线的控制系统统一控制,控制系统以西门子工控机IPC677的软PLC模块为控制核心,对该工位的动作(状态)进行监控。软PLC较传统PLC大大增加了控制的灵活性。目前该装置已经成功应用在生产线上,实现了装配工件的高精度角度旋转,提高了生产线效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装配线的自动化程度,促进了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式回转装置 机构设计 软PLC
下载PDF
一种主轴承盖涨开装置机构设计
20
作者 丁厚永 任俊波 孙立琴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119,122,共3页
针对汽车发动机装配过程中,主轴承盖与缸体的拆卸问题,开发了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主轴承盖涨开装置。重点描述了该设备的机械结构、工作过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采用了一种基于西门子工控机IPC677的软PLC控制方式,替代了传统的PLC... 针对汽车发动机装配过程中,主轴承盖与缸体的拆卸问题,开发了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主轴承盖涨开装置。重点描述了该设备的机械结构、工作过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采用了一种基于西门子工控机IPC677的软PLC控制方式,替代了传统的PLC控制。该主轴承盖涨开装置可以在软PLC的控制下,能够稳定可靠,高效地完成主轴承盖的涨开工作,目前已经在发动机装配线上成功应用,且运转良好。整个系统的提出不但提高了发动机装配线的自动化程度,也对自动化装配行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承盖 机械结构 控制系统 软PL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