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4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2
1
作者 顾华丽 王一卓 +7 位作者 黄东生 张谊 张伟令 周燕 李楠 高亚楠 任卫山 王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TRB)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我院诊断为TRB的患儿临床特征及随访情况。结果4例TRB患儿中,1例有家族史(1/4);3例为双眼发病(3/4),l例为单眼发病(1/4);鞍旁占位1例,... 目的分析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TRB)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我院诊断为TRB的患儿临床特征及随访情况。结果4例TRB患儿中,1例有家族史(1/4);3例为双眼发病(3/4),l例为单眼发病(1/4);鞍旁占位1例,松果体占位2例,蝶鞍区占位1例;3例患儿首次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得值升高,治疗后迅速降至正常。4例患儿中,2例经含有PECV方案化疗的规范治疗后病情均好转,其中1例颅内病灶消失,达完全缓解(CR),1例颅内病灶缩小,达部分缓解(PR);2例患儿因病情进展放弃治疗。截至随访日期,2例获随访患儿1例无事件生存,1例PR。结论TRB在临床上较为罕见,预后差,PECV方案化疗对其有效,但需更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三侧性 双眼 肿瘤
下载PDF
左颞部婴儿型纤维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顾华丽 王一卓 +7 位作者 黄东生 张伟令 张谊 胡慧敏 周燕 任卫山 王群 高亚楠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目的了解婴儿型纤维肉瘤(IFS)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5年12月我科病房收治的1例左颞部婴儿型纤维肉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进行规范化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经6周... 目的了解婴儿型纤维肉瘤(IFS)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5年12月我科病房收治的1例左颞部婴儿型纤维肉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进行规范化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经6周期规范化疗后,患儿原发部位稳定,无复发,远处无转移,随诊无肿瘤复发。结论婴儿型纤维肉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的、仅发生于婴幼儿的一类软组织肉瘤,缺乏特异性,最终需病理确诊;术后化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型纤维肉瘤 病理 化疗 预后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对恶性实体肿瘤患儿围化疗期血液系统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凡 张伟令 +5 位作者 任卫山 朱霞 胡慧敏 支天 张谊 黄东生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2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恶性实体肿瘤患儿围化疗期的血液常规指标及血液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肠内营养在改善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化疗相关血液系统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3—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收治的103例恶性实... 目的通过分析恶性实体肿瘤患儿围化疗期的血液常规指标及血液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肠内营养在改善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化疗相关血液系统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3—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收治的103例恶性实体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患儿分为肠内营养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肠内营养组患儿在常规饮食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饮食,分析各组患儿化疗前后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观察化疗后感染发生率以及红细胞、血小板输注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肠内营养组与对照组患儿化疗前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均显著高于化疗后(肠内营养组:Z=-5.91、-5.59、-5.54、-5.66;对照组:Z=-6.14、-5.84、-5.75、-4.75,均P<0.05);肠内营养组患儿化疗前的血红蛋白水平、化疗后最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t=5.68、5.62,均P<0.05),肠内营养组与对照组患儿化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前:Z=-0.71、-0.12、-1.29;化疗后:Z=-0.39、-0.86、-0.94,均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儿,肠内营养组患儿的化疗前、后贫血程度均改善(χ^(2)=10.45、6.12,均P<0.05),两组患儿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前:χ^(2)=1.17、0.10、0.49;化疗后:χ^(2)=0.18、1.10、0.97,均P>0.05);肠内营养组输注红细胞的患儿数低于对照组(χ^(2)=14.06,P<0.05),感染、输注血小板的患儿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0.29,均P>0.05);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患儿围化疗期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化疗前后贫血的严重程度,减少化疗后输注红细胞的概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儿童 肿瘤 贫血 化学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