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精的精制及辣椒素的HPLC测定 被引量:26
1
作者 任召言 张慧 刘玉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2年第1期75-76,86,共3页
根据物理化学性质对辣椒油树脂进行精制,以得到结晶物;由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结果推定该结晶物中含有较高纯度的辣椒素。
关键词 辣椒素 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测定
下载PDF
羟氨强化硫自养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协同脱氮效果
2
作者 张雨彤 郭进周 +6 位作者 杨永霞 斯绍雄 任召言 刘力嘉 孙志超 刘春爽 刘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8-224,共7页
针对硫化物基质对硫自养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协同脱氮体系的抑制问题,采用UASB反应器,通过逐渐增加进水羟胺质量浓度实现耦合体系高效脱氮。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t HRT)为4 h,进水NH^(+)_(4)-N和NO^(-)_(3)-N质量浓度分别为60和125 m... 针对硫化物基质对硫自养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协同脱氮体系的抑制问题,采用UASB反应器,通过逐渐增加进水羟胺质量浓度实现耦合体系高效脱氮。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t HRT)为4 h,进水NH^(+)_(4)-N和NO^(-)_(3)-N质量浓度分别为60和125 mg/L条件下,实现总氮去除负荷达1.05 kg/(m^(3)·d),其中厌氧氨氧化贡献率达76%~95%,是未投加羟胺时的1.55倍;羟胺的投加能够促进耦合系统污泥heme c合成和EPS(胞外聚合物)的分泌,NH_(2)OH与S^(2-)质量比超过0.024时有助于提高SAA(最大比厌氧氨氧化活性)值;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_Kuenenia丰度和活性在羟胺存在时明显提高,从而与硫自养反硝化菌Thiobacillus、Thiothrix、Sulfurimonas、Sulfurovum和Sulfuritalea协同作用实现高效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胺 硫自养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脱氮 群落结构
下载PDF
金银花药材对照指纹图谱的建立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21
3
作者 马成俊 李桂生 +2 位作者 任召言 刘珂 范晓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目的建立金银花药材指纹图谱分析法,研究不同产地金银花的质量。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中国药典委员会推荐“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比较分析,构建金银花药材对照指纹... 目的建立金银花药材指纹图谱分析法,研究不同产地金银花的质量。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中国药典委员会推荐“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比较分析,构建金银花药材对照指纹图谱。结果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在对照指纹图谱中确定了5个共有峰。结论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控制药材的指纹图谱,该方法重现性好,用于金银花的质量评价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相似度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川芎挥发油中Z-藁本内酯及川芎内酯A的含量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达磊 李桂生 +1 位作者 任召言 曲桂武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95-897,共3页
目的:建立川芎挥发油中 Z-藁本内酯和川芎内酯 A 的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法。方法:采用 SE-54(50 m×0.2 mm)石英毛细管柱,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内标,柱温240℃,汽化室及检测器温度均为280℃,分流比1:30,检测器 FID。结果:Z-藁本内酯、... 目的:建立川芎挥发油中 Z-藁本内酯和川芎内酯 A 的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法。方法:采用 SE-54(50 m×0.2 mm)石英毛细管柱,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内标,柱温240℃,汽化室及检测器温度均为280℃,分流比1:30,检测器 FID。结果:Z-藁本内酯、川芎内酯 A 线性范围分别为5.23~26.15 mg·mL^(-1)(r=0.9999)及3.25~16.26 mg·mL^(-1)(r=0.9987);精密度实验的 RSD(n=5)分别为0.72%和1.0%;重复性实验的 RSD(n=5)分别为0.81%和2.1%;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100.2%(RSD=2.0%)和97.29%(RSD=2.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可用于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挥发油 气相色谱法 Z-藁本内酯 川芎内酯A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下载PDF
突发性油田污水“异味”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
5
作者 任召言 王雨 +2 位作者 王兴华 罗晓静 赵增义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1年第22期21-23,共3页
针对油田污水突发“异味”,为确定污水中突发“异味”来源,建立油田污水突发“异味”快速检测方法。经过研究确定采用吹扫捕集、液液萃取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定量测定。采用该快速检测方法检测发现,“... 针对油田污水突发“异味”,为确定污水中突发“异味”来源,建立油田污水突发“异味”快速检测方法。经过研究确定采用吹扫捕集、液液萃取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定量测定。采用该快速检测方法检测发现,“异味”水中主要存在2类挥发性有机物:笨系物、硫醚类。经过分析该处理站“异味”成分来源于脱硫剂废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 油田污水 异味 快速检测 除硫剂
下载PDF
GC-MS分析稠油处理站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任召言 王兴华 +1 位作者 王华鹏 斯绍雄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1年第28期19-21,共3页
为确定稠油处理站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通过建立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离及检测方法,得到不同监测点主要挥发性有机物组分浓度。试验结果表明,主要VOCs成分有8种:正己烷、正庚烷、苯、甲苯、二曱苯、丙酮、二氯曱烷、氣仿... 为确定稠油处理站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通过建立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离及检测方法,得到不同监测点主要挥发性有机物组分浓度。试验结果表明,主要VOCs成分有8种:正己烷、正庚烷、苯、甲苯、二曱苯、丙酮、二氯曱烷、氣仿,通过该试验得出净化油罐、污水沉降罐、暂存池是该处理站VOCs减排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 稠油处理站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征 VOCS
下载PDF
突发性油田污水“异味”快速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召言 罗晓静 +2 位作者 王兴华 吴永花 单元杰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1年第16期16-18,共3页
针对油田污水突发“异味”,为了快速找到“异味源”,建立油田污水中突发“异味”快速检测方法,经过研究确定采用吹扫捕集方法对样品进行吹脱、吸附、烘烤,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定量测定。采用该快速检测方法检测发现,“异味”... 针对油田污水突发“异味”,为了快速找到“异味源”,建立油田污水中突发“异味”快速检测方法,经过研究确定采用吹扫捕集方法对样品进行吹脱、吸附、烘烤,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定量测定。采用该快速检测方法检测发现,“异味”污水中主要存在3类挥发性有机物:苯系物、酮类、硫醚类。经过分析,该处理站“异味”成分来源于油田化学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 油田污水 异味 快速检测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检测地下水中微量石油污染物
8
作者 任召言 张珍珠 +2 位作者 斯绍雄 罗晓静 赵增义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1年第34期19-21,共3页
为检测地下水中的微量石油污染物,须建立地下水中微量石油污染物检测方法。经研究确定,不采用萃取,直接用荧光光谱法定量检测地下水中石油污染物。采用荧光光谱法检测发现,在12.1~60.5吨/L质量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 为检测地下水中的微量石油污染物,须建立地下水中微量石油污染物检测方法。经研究确定,不采用萃取,直接用荧光光谱法定量检测地下水中石油污染物。采用荧光光谱法检测发现,在12.1~60.5吨/L质量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2。经试验得出:荧光光谱法适用于测量地下水中低浓度石油污染物,需选择与待测样品组成近似的油样作为标准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地下水 石油污染物 微量
下载PDF
吹扫捕集GC-MS分析油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特征
9
作者 任召言 吴永花 +3 位作者 王兴华 罗晓静 包思聪 刘涛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1年第40期11-14,共4页
为确定油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特征,通过建立油田土壤中VOCs检测方法,以某稠油处理站内储油罐附近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监测点土壤中的VOCs进行试验,得到不同监测点的VOCs组分浓度。结果表明:该稠油处理站内11个土壤监测点中仅检出... 为确定油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特征,通过建立油田土壤中VOCs检测方法,以某稠油处理站内储油罐附近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监测点土壤中的VOCs进行试验,得到不同监测点的VOCs组分浓度。结果表明:该稠油处理站内11个土壤监测点中仅检出苯、曱笨2种VOCs;得出该稠油处理站内土壤中VOCs是由油水样遗撒、滴漏造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 处理站 挥发性有机物 特征
下载PDF
新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及破乳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0
作者 斯绍雄 宫兆波 +4 位作者 严忠 王雨 任召言 刘鹏飞 卜四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9-143,共5页
为了明确新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乳化和破乳机理,研究了采用驱油剂(弱碱Na_2CO_3、表面活性剂KPS和聚合物HPAM)和破乳剂室内配制的三元复合驱模拟乳液的乳化和破乳情况。结果表明,弱碱Na_2CO_3浓度对模拟乳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影... 为了明确新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乳化和破乳机理,研究了采用驱油剂(弱碱Na_2CO_3、表面活性剂KPS和聚合物HPAM)和破乳剂室内配制的三元复合驱模拟乳液的乳化和破乳情况。结果表明,弱碱Na_2CO_3浓度对模拟乳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影响最为明显,当Na_2CO_3、KPS和HPAM浓度均为400 mg/L时,油水界面张力从13.957 mN/m降至0.018 mN/m。表面活性剂KPS对模拟乳液的Zeta电位降低作用明显,当表面活性剂加量为600 mg/L时,乳液的Zeta电位从-31.5 mV降至-53.6 mV;聚合物HPAM对模拟乳液的黏度影响显著,而碱和表面活性剂对模拟乳液的黏度影响不明显。低的界面张力、强的负电性、高的乳化程度和大的水相黏度共同导致三元复合驱乳液稳定性增强。在三元复合驱乳液的破乳过程中,油水界面张力和Zeta电位均显著升高,且升高程度与破乳效果的好坏呈现正相关性。AR型破乳剂对新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驱采出液 稳定性 破乳 新疆油田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检测油田废水中多环芳烃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永花 郭进周 +3 位作者 王雨 张琦 任召言 王兴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2-67,共6页
建立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油田废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并比较不同萃取方式、浓缩方法和净化与否对加标回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检测方法为1 000 mL油田废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真空旋转蒸发浓缩有机相,离心浓缩进行溶剂转换后用液相色... 建立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油田废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并比较不同萃取方式、浓缩方法和净化与否对加标回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检测方法为1 000 mL油田废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真空旋转蒸发浓缩有机相,离心浓缩进行溶剂转换后用液相色谱进行分析。液相色谱条件为:Waters多环芳烃专用柱;安捷伦VWD检测器。结果表明:16种多环芳烃线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线性相关系数>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06~0.019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在65.9%~109%之间。该方法实用性强,回收率和检出限均能满足样品检测质量控制要求,可为油田废水中多环芳烃的快速、准确分析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液相色谱 油田废水 定量分析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油田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
12
作者 任召言 罗晓静 +3 位作者 斯绍雄 阿丽娜扎尔·阿不来提 吴永花 赵增义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1年第50期17-20,共4页
为了检测油田土壤中多环芳烃,确定油田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残留特征,以某油.井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建立油田土壤中16种PAHs的加压流体萃取-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得到不同监测点的PAHs组分浓度。结果表明:在该油井周围8个土壤监测点中,仅... 为了检测油田土壤中多环芳烃,确定油田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残留特征,以某油.井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建立油田土壤中16种PAHs的加压流体萃取-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得到不同监测点的PAHs组分浓度。结果表明:在该油井周围8个土壤监测点中,仅检出萘、蔥2种PAHs。结论:油区土壤中PAHs残留以低环为主,在新疆干旱炎热环境下,不易向地下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油田土壤 多环芳烃
下载PDF
新疆油田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探索
13
作者 任召言 斯绍雄 +2 位作者 王兴华 林莉莉 任敏红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1年第32期12-14,共3页
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如何提升能力建设,为环保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是环境监测机构不断努力和追求的目标。以新疆油田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具体实践为依据,就人才队伍、仪器设备、检测方法、信息化技术、科学研究等方面... 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如何提升能力建设,为环保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是环境监测机构不断努力和追求的目标。以新疆油田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具体实践为依据,就人才队伍、仪器设备、检测方法、信息化技术、科学研究等方面展开归纳和总结,为石油行业环境监测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油田 环境监测 能力建设
下载PDF
GC/MS检测油田土壤中半挥发性有机物
14
作者 吴永花 任召言 +2 位作者 郭建江 谢勇剑 郭印兴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1年第39期21-23,共3页
为检测油田土壤中半挥性有机物,建立油田土壤中11种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采用加压流体萃取法提取油田土壤样品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定量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4〜0.11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0.8%〜11%,... 为检测油田土壤中半挥性有机物,建立油田土壤中11种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采用加压流体萃取法提取油田土壤样品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定量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4〜0.11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0.8%〜11%,加标回收率为57%〜129%。检测某油田作业区土壤中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均满足土壤质量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 油田土壤 半挥发性有机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