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系统》整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张静 林旭 +3 位作者 王冬梅 赵自刚 任君旭 吴靖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4-56,共3页
从提高教师整合课程授课水平、有效整合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方式等方面对《消化系统》整合课程的建设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思考。《消化系统》整合课程可有效提高教师整合课程的授课能力,促进学科相关知识的衔接,有效培养... 从提高教师整合课程授课水平、有效整合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方式等方面对《消化系统》整合课程的建设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思考。《消化系统》整合课程可有效提高教师整合课程的授课能力,促进学科相关知识的衔接,有效培养学生整合课程的学习和思维能力,但也存在知识点遗漏或过度整合的问题。整合课程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整合课程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课程 消化系统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探讨黄芪-柴胡对甲亢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陈帆 任君旭 张静 《神经药理学报》 2023年第5期6-13,共8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黄芪-柴胡治疗甲亢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以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类药指数(drug-likeness,DL)≥0.18筛选出黄芪-柴胡的活性成分及相对应的靶点,通过GeneCards、...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黄芪-柴胡治疗甲亢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以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类药指数(drug-likeness,DL)≥0.18筛选出黄芪-柴胡的活性成分及相对应的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TTD和Drugbank数据库以“Hyperthyroidism”为关键词检索相关靶点;获取中药与疾病交集靶点,并用Cytoscape软件中的“Degree”“Betweenness”“Closeness”选取关键靶点,在DAVID平台获取关键靶点的信息从而构建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Tools 1.5.7软件将活性成分和与之有关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黄芪20个活性成分,224个靶点;柴胡17个活性成分,193个靶点;甲亢相关靶1358个;交集映射获得交集靶点76个。通过插件筛选出18个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306个条目,包括生物过程条目244个,细胞定位条目20个,分子功能条目42个。通过KEGG通路注释得96条信号通路,如HIF-1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AKT1、IL-6、TNF、IL-1β与对应活性成分都有较好亲和力。结论:中药黄芪-柴胡治疗甲亢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起效,该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柴胡 甲状腺功能亢进 网络药理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益母草、当归注射液对大鼠淋巴循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君旭 刘艳凯 +3 位作者 张利民 于永强 姜华 张静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益母草、当归注射液对淋巴循环的作用。方法:采用淋巴微循环观察、淋巴引流和淋巴流变学研究方法,观察测定益母草、当归注射液对大鼠淋巴循环的作用。结果:益母草、当归注射液能扩张肠系膜淋巴管(ML)口径、延长淋巴管舒张期时... 目的:探讨益母草、当归注射液对淋巴循环的作用。方法:采用淋巴微循环观察、淋巴引流和淋巴流变学研究方法,观察测定益母草、当归注射液对大鼠淋巴循环的作用。结果:益母草、当归注射液能扩张肠系膜淋巴管(ML)口径、延长淋巴管舒张期时间和提高ML收缩性指数。此外,益母草、当归注射液还具有增加肠淋巴流量,明显降低淋巴粘度作用。结论:益母草、当归注射液可通过增强淋巴管收缩性、增加淋巴循环转运功能和降低淋巴液粘度作用,有效改善淋巴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当归 淋巴液 淋巴循环 淋巴管 粘度
下载PDF
当归注射液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淋巴微循环的影响
4
作者 任君旭 刘艳凯 +4 位作者 杜舒婷 张利民 张玉平 于永强 张静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53-754,761,共3页
目的:探讨当归注射液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淋巴微循环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成2组(n=8),用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 500)诱导大鼠急性微循环障碍,观察当归注射液对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影响。结果:大鼠注射Dextran 500后,肠系... 目的:探讨当归注射液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淋巴微循环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成2组(n=8),用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 500)诱导大鼠急性微循环障碍,观察当归注射液对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影响。结果:大鼠注射Dextran 500后,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出现明显障碍;当归注射液可明显扩张肠系膜淋巴管,增强淋巴管收缩幅度,延长舒张期时间,其作用明显优于NS(P<0.05)。此外,当归注射液可使肠系膜淋巴管收缩指数L.D-Index明显升高。结论:当归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的淋巴微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注射液 DEXTRAN 微循环 淋巴管
下载PDF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窦粘膜β-内啡肽阳性细胞图象分析
5
作者 任君旭 高增贺 周济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430-431,共2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胃粘膜 Β-内啡肽
下载PDF
β-内啡肽与溃疡病关系研究
6
作者 任君旭 周济远 +2 位作者 高增贺 薄爱华 王仲涛 《神经药理学报》 1999年第4期29-31,共3页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5例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Du组 n=15)及36例浅表性胃炎患者(Con组n=36)血浆及胃窦粘膜β-内啡肽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图象分析和免疫金标电镜观察胃窦粘膜β-内啡肽阳性细胞灰度变化以及超微结构特点。结果发现...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5例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Du组 n=15)及36例浅表性胃炎患者(Con组n=36)血浆及胃窦粘膜β-内啡肽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图象分析和免疫金标电镜观察胃窦粘膜β-内啡肽阳性细胞灰度变化以及超微结构特点。结果发现,Du患者胃窦粘膜β-EP含量为62.80±19.81ng/g,高于Con组,37.42±12.64ng/g,有显著性差异(P<0.01);β-EP阳性细胞灰度密度增大为0.22±0.04μm-2,与Con组0.14±0.04μm-2相比,差异显著,(P<0.01);细胞内内质网和线粒体丰富,基质密度增高,5nm胶体金标记的颗粒散在于细胞基部。结果提示,β-EP阳性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提示其可能参与十二指肠溃疡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β-EP阳性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吴靖芳 周济远 +2 位作者 郑慧娥 任君旭 张国权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 ,胰岛胃泌素免疫反应细胞 (gastrin ,G)和生长抑素细胞(somatostatin ,SSorD)的变化。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技术。 结果 大部分G细胞免疫反应深浅不一 ;溃疡术后 4、10d ,胰岛G细胞面数密度增...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 ,胰岛胃泌素免疫反应细胞 (gastrin ,G)和生长抑素细胞(somatostatin ,SSorD)的变化。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技术。 结果 大部分G细胞免疫反应深浅不一 ;溃疡术后 4、10d ,胰岛G细胞面数密度增高 ,与正常或盐水组相比P <0 0 5。D细胞面数密度于 4d增加 ,P <0 0 5。 结论 成年大鼠胰岛细胞呈胃泌素免疫反应阳性 ;胰岛G细胞和D细胞可能以内分泌或旁分泌调节的途径间接或直接参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实验性胃溃疡 自愈期间 胰岛 胃泌素 生长抑素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大鼠视上核、室旁核肠三叶因子表达与实验性胃溃疡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吴靖芳 史宝林 +3 位作者 张静 郑慧娥 张耕 任君旭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0-665,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肠三叶因子(ITF)在下丘脑视上核(SON)、室旁核(PVN)的表达及其与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检测溃疡组(42只)和正常组(6只)大鼠下丘脑和血清及ITF的表达...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肠三叶因子(ITF)在下丘脑视上核(SON)、室旁核(PVN)的表达及其与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检测溃疡组(42只)和正常组(6只)大鼠下丘脑和血清及ITF的表达及含量变化,RT-PCR检测ITFmRNA的转录情况。结果 ITF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视上核和室旁核大细胞部。溃疡1d视上核和室旁核ITF积分吸光度略增高,2d、4d和6d逐渐升高,6d达高峰(P<0.01),10~23d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血清ITF的变化与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相似;溃疡组ITF/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吸光度比值在溃疡2~23d均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结论胃溃疡自愈期间可能通过下丘脑和血清ITF的高表达参与溃疡愈合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三叶因子 视上核 室旁核 实验性胃溃疡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大鼠
下载PDF
肠三叶因子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凤玉 吕洋 +2 位作者 刘博 李秀娟 任君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6441-6444,共4页
目的研究肠三叶因子(ITF/TFF3)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21例结直肠腺瘤及1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TFF3、Wnt1a、... 目的研究肠三叶因子(ITF/TFF3)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21例结直肠腺瘤及1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TFF3、Wnt1a、β-Catenin的表达变化;分析TFF3、Wnt1a、β-Catenin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应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它们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TFF3、Wnt1a、β-Catenin在结直肠癌和腺瘤组织中均有表达,Wnt1a、β-Catenin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则均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而TFF3呈阳性表达,各标记物在不同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均<0.05);2Wnt1a、β-Catenin的表达均与患者的TNM分期相关,TNM分期越高的患者Wnt1a、β-Catenin的表达越强;β-Catenin与TFF3的表达则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二标记物的阳性率高;Wnt1a、TFF3的表达还与患者的肝转移情况相关,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Wnt1a、TFF3的阳性率高;3Wnt1a、β-Catenin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8)。β-Catenin在Wnt1a阳性组中的表达(阳性率92.6%)明显高于在Wnt1a阴性组中的表达(阳性率65.9%)(P=0.010);4Cox单因素法分析TFF3、Wnt1a、β-Catenin的表达对患者肿瘤死亡的影响,结果显示,TFF3、Wnt1a可影响患者的肿瘤死亡(P均<0.05),阳性患者生存时间短,而β-Catenin的表达对结肠癌患者肿瘤死亡无影响(P>0.05)。结论 TFF3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三叶因子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大鼠胃溃疡自愈期间三叶因子2的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静 吴靖芳 +3 位作者 任君旭 王志勇 王浩宇 张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358-136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三叶因子2(trefoil factor family 2,TFF2)在血清、胃液和胃黏膜组织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溃疡组(n=42)、盐水组(n=42)、正常组(n=6),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三叶因子2(trefoil factor family 2,TFF2)在血清、胃液和胃黏膜组织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溃疡组(n=42)、盐水组(n=42)、正常组(n=6),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TFF2的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血清及胃液TFF2变化趋势。结果胃黏膜、血液及胃液检测结果显示在溃疡术后早期(1、2、4、6 d)TFF2增多较为明显。胃黏膜TFF2原位表达以溃疡术后6 d阳性细胞最多(24.50±5.68)(P<0.01),表达强度较强,可见以壁细胞、颈黏液细胞为主的阳性表达;血清TFF2以溃疡2 d含量最高(338.62±58.72)pmol/L(P<0.01);胃液TFF2含量以溃疡术后1 d最高(5 021.65±291.69)pmol/L。胃黏膜、血液、胃液TFF2表达量自溃疡术后10 d有所下降,但均高于相应盐水组及正常组(P<0.05,P<0.01)。结论 在胃溃疡自愈早期,TFF2在胃黏膜、血液和胃液表达水平均较高,其通过不同的表达途径参与了胃溃疡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三叶因子2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大鼠
下载PDF
益母草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圣君 任君旭 +1 位作者 刘艳凯 姜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益母草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5/07在河北北方学院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完成。益母草注射液主要成份益母草碱,1mL注射液中含益母草5g,由深圳联合制剂公司生产。选用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数字... 目的:观察益母草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5/07在河北北方学院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完成。益母草注射液主要成份益母草碱,1mL注射液中含益母草5g,由深圳联合制剂公司生产。选用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数字法选取16只大鼠用于微循环观察和器官微区血流量测定,剩余24只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益母草注射液组,每组6只,用于血液流变学观察。麻醉后静脉注射肝素钠(700U/kg)全身抗凝,颈动脉插管放血,血压稳定30min后,放血至血压为33.9mmHg,造成失血性休克模型,益母草组(30mL/kg)按10.0g/kg以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给药,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肠系膜微血管的一级细动脉、一级细静脉以及回肠下段肠系膜微淋巴管的口径和流态变化,测定不同器官固定部位微血流量和血液流变学,观察益母草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转归时血流动力学的调节作用。结果:40只大鼠纳入结果分析。①失血性休克时,微循环明显障碍,表现为微血管收缩、微血流变慢和血细胞聚集,经益母草注射液治疗后,微血管明显扩张,其流态和血细胞聚集积分值分别为1.02±0.32和1.12±0.29,生理盐水组流态和血细胞聚集积分值分别为1.82±0.42和1.89±0.3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益母草注射液组和生理盐水组胃、肠、肝的微区血流量均得到改善,但益母草注射液组效果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③益母草注射液治疗后,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且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增强(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时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休克 出血性 微循环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1,25-维生素-D3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最适浓度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洋 吕洋 +3 位作者 王浩宇 李娇 任君旭 王海萍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0-588,607,共10页
目的探讨1,25-维生素D3(1,25-vitamin-D3)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最适浓度。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应用3、6、12、24 nmol/L 1,25-vitamin-D3对第2代BMSCs进行定向诱... 目的探讨1,25-维生素D3(1,25-vitamin-D3)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最适浓度。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应用3、6、12、24 nmol/L 1,25-vitamin-D3对第2代BMSCs进行定向诱导,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细胞生长状况。运用流式细胞仪对BMSCs进行鉴定。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诱导后4周的BMSCs原肌球蛋白(TPM)、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情况。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化细胞与心肌细胞类似的超微结构。在诱导后1、2和4周这3个时间点,以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4(GATA4)、Nkx2.5的表达。结果 1.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细胞培养72 h后,大部分细胞呈短梭形;培养1周后,细胞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诱导4周的BMSCs,相邻细胞间联系紧密,排列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不同浓度1,25-vitamin-D3诱导后的BMSCs,其数量及形态存在差异。2.流式细胞术的鉴定结果显示,CD29、CD45、CD9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4%、3.3%和91.4%。3.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1,25-vitamin-D3诱导4周后的BMSCs均可见TPM、Cx43及cTnT的阳性表达,其中6 nmol/L组的表达均最高,而未诱导组细胞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诱导培养至4周,胞质内可见较多平行排列的肌丝及线粒体、核糖体、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GATA4及Nkx2.5基因于诱导后1周表达增强,2周表达减弱,4周表达增强;4个诱导组相比较,6 nmol/L组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 1,25-vitamin-D3可以诱导BMSCs获得心肌分化表型,其诱导分化最适浓度为6 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1 25-维生素-D3 心肌样细胞 细胞分化 免疫印迹法 大鼠
下载PDF
夏至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利民 姜华 +3 位作者 任君旭 张学锋 张万明 刘艳凯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16,共3页
目的 :观察夏至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方法 :用 10 %高分子右旋糖酐 (Dextran 5 0 0 )以 10ml/kg经静脉注射 ,复制大鼠微循环障碍血瘀证模型 ,造模后夏至草治疗组按 9 0、 3 0、 1 0 g/kg (含生药 )静脉注射夏至草提取... 目的 :观察夏至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方法 :用 10 %高分子右旋糖酐 (Dextran 5 0 0 )以 10ml/kg经静脉注射 ,复制大鼠微循环障碍血瘀证模型 ,造模后夏至草治疗组按 9 0、 3 0、 1 0 g/kg (含生药 )静脉注射夏至草提取物 ,益母草治疗组按 5 0 g/kg静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 ,对照组给等量的生理盐水 ,通过显微电视录像观察肠系膜微血管口径、流态和微淋巴管 (ML)收缩性的变化。结果 :夏至草提取物可明显扩张微血管 ,促进血流 ,使ML自主收缩频率、收缩活性指数 (IndexⅠ )、总收缩活性指数 (IndexⅡ )、淋巴动力学指数 (L .D -Index)显著增高。结论 :夏至草提取物对血液和淋巴微循环障碍有良好改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至草提取物 大鼠 微循环障碍 微淋巴管 微血管
下载PDF
“互联网+医学教育”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以《口腔组织病理学》为例 被引量:17
14
作者 白美玲 李玉珍 +4 位作者 贾巨才 张国徽 焦宏 田醒东 任君旭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推动下,医学高等教育的网络化进程进一步被推广应用。依托毕博网络教学平台,在《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中实施混合式教学。通过与传统教学效果进行比较,混合式教学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激发... 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推动下,医学高等教育的网络化进程进一步被推广应用。依托毕博网络教学平台,在《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中实施混合式教学。通过与传统教学效果进行比较,混合式教学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交互性与时效性,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团队精神和临床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医学教育 毕博平台 口腔组织病理学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互联网+精准医疗”推动医学课程整合与信息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白美玲 贾巨才 +4 位作者 金春亭 李玉珍 任君旭 赵自刚 张林西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3期427-430,共4页
在医学高等教育与信息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依托毕博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医学课程混合式教学。以"精准医疗"理念为导向,按照学生专业特点不同个体化教学设计;同时定位于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模式,通过混合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临... 在医学高等教育与信息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依托毕博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医学课程混合式教学。以"精准医疗"理念为导向,按照学生专业特点不同个体化教学设计;同时定位于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模式,通过混合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临床病例资料来整合医学各学科相关知识;并制定学生考核方案,运用大数据综合分析学生考核结果。以此推动以学生个体为中心的"精准教学"信息化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精准医疗 课程整合 精准教学
下载PDF
404例结肠癌的临床病理及随访 被引量:7
16
作者 吕洋 刘博 +3 位作者 任君旭 吴靖芳 赵坡 薛刚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7-511,共5页
目的通过对404例结肠癌患者的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3—2003年间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04例结肠癌患者(其中209例获得完整的随访资料)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404例结肠癌患者的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3—2003年间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04例结肠癌患者(其中209例获得完整的随访资料)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发病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腹腔及远处转移情况、肿瘤的病理分期及患者术后是否进行放化疗等均为影响预后的因素。(2)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腹腔及远处转移以及肿瘤的病理分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预后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胃黏膜三叶因子3的改变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洋 侯勇 +3 位作者 张江兰 张静 任君旭 吴靖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8-551,共4页
三叶因子家族(trefoil factor family,TFF)是一群主要由胃肠道黏液细胞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目前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三叶肽(trefoil peptide)有3种,即乳癌相关肽(pS2或TFF1)、解痉多肽(SP或TFF2)和肠三叶因子(ITF或TFF3)。其... 三叶因子家族(trefoil factor family,TFF)是一群主要由胃肠道黏液细胞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目前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三叶肽(trefoil peptide)有3种,即乳癌相关肽(pS2或TFF1)、解痉多肽(SP或TFF2)和肠三叶因子(ITF或TFF3)。其中TFF3是在1991年由Suemori等从大鼠空肠中发现的,分子仅由59个氨基酸组成,含有1个P结构域。质谱分析表明,TFF3存在单聚体及二聚体2种形式,其同源二聚体通过2个C末端半胱氨酸(Cys58)形成分子间二硫键连接而成。三叶因子对胃肠道黏膜的保护和损伤后修复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未见胃溃疡形成及愈合过程胃黏膜TFF3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3 胃黏膜 大鼠 溃疡期 实验性 同源二聚体 小分子多肽 胃肠道黏膜
下载PDF
结合科研课题的PBL模式在组织学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静 吴靖芳 +4 位作者 张文静 任君旭 吕洋 王志勇 张江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4-726,共3页
组织学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有助于医学生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结合科研课题的PBL教学模式应用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并能完成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具有双赢的效果。此种模式的应用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PBL 组织学技术 教学 医学院校
下载PDF
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自愈期间胰腺组织三叶因子3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亚伟 吴靖芳 +5 位作者 连雅君 张慧芹 蔡倩楠 王志勇 张静 任君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胃溃疡(GU)期间大鼠胰腺组织中三叶因子3(TFF3)的表达及变化。方法:SD大鼠共30只,随机分为GU1、GU4、GU10、GU23和正常组5组,每组6只。GU1、GU4、GU10和GU23组通过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GU模型,并分别于造模后1、4... 目的:探讨实验性胃溃疡(GU)期间大鼠胰腺组织中三叶因子3(TFF3)的表达及变化。方法:SD大鼠共30只,随机分为GU1、GU4、GU10、GU23和正常组5组,每组6只。GU1、GU4、GU10和GU23组通过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GU模型,并分别于造模后1、4、10和23d取材。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胰腺组织TFF3蛋白和胰岛素的表达,RT-PCR法检测胰腺TFF3mRNA,ELISA法检测血清TFF3水平。结果:5组大鼠胰腺组织TFF3蛋白和胰岛素的表达水平、胰腺TFF3mRNA和血清TFF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9.276、12.362,166.600,21.316,P均<0.001)。造模4、10d后胰腺组织TFF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23d时仍处于较高水平(P<0.05);胰岛素变化趋势与TFF3一致;造模4d后,胰腺组织中TFF3与胰岛素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826,P<0.05)。胰腺TFF3mRNA和血清TFF3水平在造模4d后达最高,10d时略有下降,23d时进一步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胰岛TFF3与胰岛素共同释放入血,参与GU自愈期间胃黏膜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胰腺组织 三叶因子3 胃溃疡 胰岛素
下载PDF
以教改和科研为载体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靖芳 刘卫平 +3 位作者 张静 薛刚 任君旭 王树松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8期1148-1150,共3页
医学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涵盖了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等科研素质的培养。我们在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的过程中通过教学与科研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医学本科生 创新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