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肚菌多糖纯化、结构分析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4
1
作者 范三红 贾槐旺 +2 位作者 张锦华 任嘉兴 白宝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71,共7页
对羊肚菌多糖(Morchella esculenta polysaccharides,MEP)进行分离纯化,对多糖组分进行纯度鉴定及结构分析。利用DEAE-52纤维素层析柱和Sephadex G-100层析柱纯化得到2种组分(MEP-2和MEP-3),均为均一多糖。利用红外图谱(fourier transfo... 对羊肚菌多糖(Morchella esculenta polysaccharides,MEP)进行分离纯化,对多糖组分进行纯度鉴定及结构分析。利用DEAE-52纤维素层析柱和Sephadex G-100层析柱纯化得到2种组分(MEP-2和MEP-3),均为均一多糖。利用红外图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刚果红实验分析内部结构,MEP-2是一种吡喃环多糖且具有双螺旋结构,MEP-3含有甘露糖无双螺旋结构。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2种组分分子量及单糖组成,MEP-2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2.97∶13.69∶1∶2.60,分子质量为8.3 kDa。MEP-3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8.25∶0.84∶1∶1.53,分子质量为11.6 kDa。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ee microseope,AFM)对MEP-2和MEP-3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MEP-2呈现不同大小的球形构象,MEP-3主要为球状和片状。MUP-3清除DPPH自由基、·OH、ABTS·的能力、还原力优于MUP-2,清除O-2·的能力弱于MU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多糖 纯化 结构分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羊肚菌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 被引量:24
2
作者 范三红 任嘉兴 +2 位作者 张锦华 金晓弟 白宝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9-185,192,共8页
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羊肚菌多糖,探讨液料比、酶解pH、酶解时间、超声时间、酶用量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液料比22∶1 mL/g、酶解pH4.0、酶解时间60 min、超... 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羊肚菌多糖,探讨液料比、酶解pH、酶解时间、超声时间、酶用量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液料比22∶1 mL/g、酶解pH4.0、酶解时间60 min、超声时间19 min、酶用量0.8%为最佳提取条件,此时多糖实际得率为7.79%。TCA法蛋白脱除率为77.27%、多糖保留率为72.62%。AB-8大孔树脂的脱色率为84.25%,多糖保留率为95.71%。羊肚菌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最高分别为60.67%、70.77%、72.76%。综上所述,提取的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本实验为羊肚菌开发成新型膳食补充剂或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多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羊肚菌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任嘉兴 张锦华 +1 位作者 白宝清 范三红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1199-1203,共5页
以山西省安泽县野生羊肚菌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羊肚菌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41∶1(m L/g)、提取温度88℃、提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多糖理论得率为4.24%,实际得率为4.24%±0.17%。... 以山西省安泽县野生羊肚菌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羊肚菌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41∶1(m L/g)、提取温度88℃、提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多糖理论得率为4.24%,实际得率为4.24%±0.17%。抗氧化结果表明,当多糖质量浓度为1 mg/m L时,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2.21%和79.77%,且具有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多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藜麦糠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多 白宝清 +2 位作者 张锦华 任嘉兴 范三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93-198,共6页
以藜麦糠为原料,以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4个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黄酮得率为考察对象,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藜麦糠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并对藜麦糠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 以藜麦糠为原料,以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4个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黄酮得率为考察对象,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藜麦糠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并对藜麦糠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藜麦糠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6%,液料比20∶1 m L/g,超声时间14 min,超声温度58℃,在此条件下藜麦糠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0.802%。藜麦糠黄酮类化合物有较为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且能力强弱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藜麦糠黄酮样品质量浓度为0.5 mg/m 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64%,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77%。藜麦糠作为藜麦的副产品,有一定的开发利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糠 黄酮类化合物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