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不孕症女性宫腔菌群特征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任姝晴
宋殿荣
+3 位作者
张继雯
怀其娟
赵琳
张崴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04-710,共7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poor endometrial receptivity,PER)不孕症女性宫腔菌群特征,找出其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5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我院)妇科就诊的不孕症女性共63例。根据超声评估子宫内膜容...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poor endometrial receptivity,PER)不孕症女性宫腔菌群特征,找出其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5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我院)妇科就诊的不孕症女性共63例。根据超声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结果分为PER组(40例)和子宫内膜容受性良好的对照组(23例)。采集2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比较2组宫腔菌群特征及差异。结果:2组患者宫腔菌群α多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R组宫腔菌群个体间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R组宫腔优势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50.52%vs.19.35%);2组优势菌属均为乳杆菌属,PER组宫腔优势菌属乳杆菌属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21.76%vs.45.96%),罗尔斯通菌属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18.01%vs.0.48%);PER组宫腔优势菌种未分类的罗尔斯通菌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18.01%vs.0.48%),卷曲乳杆菌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3.82%vs.23.78%)。PER组宫腔菌群门、科、属水平的生物标志物分别为变形菌门;伯克霍尔德菌科、弧菌科等;罗尔斯通菌属、弧菌属等。结论:PER不孕症女性存在宫腔菌群失调,其中乳杆菌相对丰度的下降以及特征致病菌(伯克霍尔德菌、罗尔斯通菌等)相对丰度的增加可能与PER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女(雌)性
子宫内膜
胚胎植入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微生物群
伯克霍尔德杆菌科
乳杆菌属
子宫内膜容受性
宫腔菌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菌群移植在妇产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任姝晴
郭洁
宋殿荣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5期41-45,共5页
人体微生物组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菌群之间及其与人类宿主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的共生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发生紊乱时,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病理改变。目前有关微生物与疾病表型的相关性...
人体微生物组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菌群之间及其与人类宿主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的共生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发生紊乱时,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病理改变。目前有关微生物与疾病表型的相关性研究越来越多,通过菌群移植的方法能够验证微生物组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此外,菌群移植还能够调节患病个体微生物群,帮助恢复良好微生态环境。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仍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其在临床中的研究尚少,还面临很多挑战。本文就近年来菌群移植在妇产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肠道菌群移植
阴道菌群移植
菌群
微生物组
妇产科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宫腔菌群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薄文嘉
任姝晴
+1 位作者
宋殿荣
郭洁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3期71-75,共5页
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是导致胚胎着床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缺乏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了宫腔菌群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存在着一定关系,菌群或能通过影响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酶...
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是导致胚胎着床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缺乏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了宫腔菌群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存在着一定关系,菌群或能通过影响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酶的活性来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本文主要总结了宫腔菌群的基本特征、宫腔菌群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宫腔菌群失调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菌群
子宫内膜容受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宫腔菌群调控宫腔微环境影响胚胎着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4
作者
任姝晴
郭洁
宋殿荣(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65-569,584,共6页
目前研究表明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在维持正常妊娠和影响生殖结局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宫腔菌群(宫腔共生菌群)可维持宫腔内环境稳态,为胚胎着床提供良好的条件,然而其与宿主在胚胎着床期的相互作用机制仍知之甚少。当宫腔共生菌群发...
目前研究表明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在维持正常妊娠和影响生殖结局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宫腔菌群(宫腔共生菌群)可维持宫腔内环境稳态,为胚胎着床提供良好的条件,然而其与宿主在胚胎着床期的相互作用机制仍知之甚少。当宫腔共生菌群发生紊乱时,可能通过破坏抗菌屏障、引起免疫细胞失衡、促进炎症因子释放以及产生异常代谢产物等改变宫腔微环境,进而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胚胎着床失败。因此,研究宿主-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异常的宫腔菌群对局部子宫内膜微环境生理和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综述正常宫腔共生菌群的构成、不孕症患者宫腔菌群特征及宫腔菌群与宿主在胚胎着床期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期为今后研究宫腔菌群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微生物群
胚胎植入
不育
女(雌)性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殖道微生物组学在胚胎移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任姝晴
张崴(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58-162,共5页
胚胎移植(ET)技术是当代治疗不孕症的核心技术,目前ET的临床妊娠率仅有29.7%~43.4%。ET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生殖道感染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生殖道微生物组是人体重要的微生态体系之一,与宿主、环境之间构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协...
胚胎移植(ET)技术是当代治疗不孕症的核心技术,目前ET的临床妊娠率仅有29.7%~43.4%。ET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生殖道感染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生殖道微生物组是人体重要的微生态体系之一,与宿主、环境之间构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微生态平衡,在维护女性生殖道健康中起着关键作用。临床上通过评价ET前生殖道微生态状况,可及时发现生殖道疾病的危险因素,提高ET成功率。生殖道微生物组影响ET成功率的机制可能与宫腔定植菌群改变引起异常炎症及免疫反应进而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本文通过对生殖道微生物组学在ET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提高ET成功率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
生殖道感染
不育
女(雌)性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发性流产患者生殖道菌群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蔺凯丽
郭洁
+5 位作者
任姝晴
宋殿荣
张继雯
赵琳
鲁娣
王润景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77-183,共7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正常早孕女性和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的生殖道菌群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3—9月在我院拟行清宫术的37例RSA患者为RSA组,同期拟行人工流产术的25例正常早孕女性为正常早孕组。对其阴道分...
目的:分析和比较正常早孕女性和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的生殖道菌群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3—9月在我院拟行清宫术的37例RSA患者为RSA组,同期拟行人工流产术的25例正常早孕女性为正常早孕组。对其阴道分泌物及子宫蜕膜组织进行16S rRNA测序,比较2组阴道和宫腔菌群的特征及差异。结果:与正常早孕女性相比,RSA患者阴道菌群多样性显著增多(P<0.05),个体间菌群结构相似度较低,但优势菌未改变,仍为乳杆菌属,而乳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且加德纳菌属、普雷沃菌属、巨型球菌属、李斯特菌属和厌氧球菌属丰度显著增加(P<0.05);RSA患者宫腔菌群多样性及个体间菌群结构相似度无显著变化(P>0.05),但优势菌种发生改变,正常早孕女性宫腔优势菌种为卷曲乳杆菌,RSA患者宫腔优势菌种为惰性乳杆菌,RSA患者宫腔菌群中两歧双歧杆菌和不能培养的不动杆菌丰度显著减少(P<0.05),而拟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和瘤胃菌属团显著增加(P<0.05)结论:正常的阴道和宫腔存在微生物菌群,宫腔比阴道的菌群多样性更高,但宫腔优势菌丰度较低。阴道细菌的上行定植可能与宫腔菌群的形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宫腔特有菌群的存在,尤其是宫腔优势菌种的改变和致病菌的出现,可能与RSA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习惯性
生殖道感染
微生物群落
阴道
子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寿汤调节miR-744-3p降低内皮细胞损伤干预复发性流产的研究
7
作者
徐广立
李彦茹
+4 位作者
李会娟
张晨雨
王晶
任姝晴
陈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97-2803,共7页
目的探讨丹寿汤调节微小RNA-744-3P(miR-744-3p)降低内皮细胞损伤干预复发性流产的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复发性流产模型组和丹寿汤干预组小鼠胎盘组织,称重胚胎并计算胚胎吸收率,Real-time PCR检测胎盘组织中miR-744-3p的表达...
目的探讨丹寿汤调节微小RNA-744-3P(miR-744-3p)降低内皮细胞损伤干预复发性流产的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复发性流产模型组和丹寿汤干预组小鼠胎盘组织,称重胚胎并计算胚胎吸收率,Real-time PCR检测胎盘组织中miR-744-3p的表达;转染miR-744-3p,模拟物(mimics)或抑制物(inhibitors)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通过CCK-8法、划痕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来检测miR-744-3p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的影响;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iR-744-3p对TLR4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来验证miR-744-3p对TLR4的靶向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丹寿汤治疗可显著抑制复发性流产小鼠胚胎吸收率并上调miR-744-3p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744-3p可显著增强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而抑制miR-744-3p时结果则与之相反;miR-744-3可通过靶向TLR4来抑制其表达。结论丹寿汤通过诱导miR-744-3p表达来靶向抑制TLR4的表达,从而降低内皮细胞损伤并缓解复发性流产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丹寿汤
内皮细胞损伤
微小RNA-744-3p
TOLL样受体4
原文传递
题名
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不孕症女性宫腔菌群特征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任姝晴
宋殿荣
张继雯
怀其娟
赵琳
张崴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出处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04-710,共7页
基金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21ZD027)。
文摘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poor endometrial receptivity,PER)不孕症女性宫腔菌群特征,找出其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5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我院)妇科就诊的不孕症女性共63例。根据超声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结果分为PER组(40例)和子宫内膜容受性良好的对照组(23例)。采集2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比较2组宫腔菌群特征及差异。结果:2组患者宫腔菌群α多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R组宫腔菌群个体间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R组宫腔优势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50.52%vs.19.35%);2组优势菌属均为乳杆菌属,PER组宫腔优势菌属乳杆菌属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21.76%vs.45.96%),罗尔斯通菌属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18.01%vs.0.48%);PER组宫腔优势菌种未分类的罗尔斯通菌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18.01%vs.0.48%),卷曲乳杆菌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3.82%vs.23.78%)。PER组宫腔菌群门、科、属水平的生物标志物分别为变形菌门;伯克霍尔德菌科、弧菌科等;罗尔斯通菌属、弧菌属等。结论:PER不孕症女性存在宫腔菌群失调,其中乳杆菌相对丰度的下降以及特征致病菌(伯克霍尔德菌、罗尔斯通菌等)相对丰度的增加可能与PER有关。
关键词
不育
女(雌)性
子宫内膜
胚胎植入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微生物群
伯克霍尔德杆菌科
乳杆菌属
子宫内膜容受性
宫腔菌群
Keywords
Infertility,female
Endometrium
Embryo implantation
High-throughput nucleotide sequencing
Microbiota
Burkholderiaceae
Lactobacillus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Intrauterine microbiota
分类号
R711.6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菌群移植在妇产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任姝晴
郭洁
宋殿荣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妇科
出处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5期41-45,共5页
文摘
人体微生物组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菌群之间及其与人类宿主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的共生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发生紊乱时,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病理改变。目前有关微生物与疾病表型的相关性研究越来越多,通过菌群移植的方法能够验证微生物组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此外,菌群移植还能够调节患病个体微生物群,帮助恢复良好微生态环境。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仍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其在临床中的研究尚少,还面临很多挑战。本文就近年来菌群移植在妇产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综述
肠道菌群移植
阴道菌群移植
菌群
微生物组
妇产科疾病
Keywords
Review
Intestinal flora transplantation
Vaginal flora transplantation
Microbial group
Bacterial flora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iseases
分类号
R7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宫腔菌群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薄文嘉
任姝晴
宋殿荣
郭洁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
出处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3期71-75,共5页
基金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21ZD027)。
文摘
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是导致胚胎着床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缺乏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了宫腔菌群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存在着一定关系,菌群或能通过影响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酶的活性来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本文主要总结了宫腔菌群的基本特征、宫腔菌群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宫腔菌群失调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诊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宫腔菌群
子宫内膜容受性
作用机制
Keywords
Uterine cavity flora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Mechanism of action
分类号
R71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宫腔菌群调控宫腔微环境影响胚胎着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4
作者
任姝晴
郭洁
宋殿荣(审校)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
出处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65-569,584,共6页
基金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21ZD027)。
文摘
目前研究表明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在维持正常妊娠和影响生殖结局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宫腔菌群(宫腔共生菌群)可维持宫腔内环境稳态,为胚胎着床提供良好的条件,然而其与宿主在胚胎着床期的相互作用机制仍知之甚少。当宫腔共生菌群发生紊乱时,可能通过破坏抗菌屏障、引起免疫细胞失衡、促进炎症因子释放以及产生异常代谢产物等改变宫腔微环境,进而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胚胎着床失败。因此,研究宿主-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异常的宫腔菌群对局部子宫内膜微环境生理和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综述正常宫腔共生菌群的构成、不孕症患者宫腔菌群特征及宫腔菌群与宿主在胚胎着床期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期为今后研究宫腔菌群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子宫
微生物群
胚胎植入
不育
女(雌)性
妊娠结局
Keywords
Uterus
Microbiota
Embryo implantation
Infertility,female
Pregnancy outcome
分类号
R714.8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殖道微生物组学在胚胎移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任姝晴
张崴(审校)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
出处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58-162,共5页
文摘
胚胎移植(ET)技术是当代治疗不孕症的核心技术,目前ET的临床妊娠率仅有29.7%~43.4%。ET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生殖道感染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生殖道微生物组是人体重要的微生态体系之一,与宿主、环境之间构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微生态平衡,在维护女性生殖道健康中起着关键作用。临床上通过评价ET前生殖道微生态状况,可及时发现生殖道疾病的危险因素,提高ET成功率。生殖道微生物组影响ET成功率的机制可能与宫腔定植菌群改变引起异常炎症及免疫反应进而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本文通过对生殖道微生物组学在ET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提高ET成功率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
微生物群
生殖道感染
不育
女(雌)性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
Keywords
Microbiota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
Infertility,female
Fertilization in vitro
Embryo transfer
Endometrium
分类号
R714.8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发性流产患者生殖道菌群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蔺凯丽
郭洁
任姝晴
宋殿荣
张继雯
赵琳
鲁娣
王润景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
出处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77-18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81704106)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21ZD027)。
文摘
目的:分析和比较正常早孕女性和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的生殖道菌群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3—9月在我院拟行清宫术的37例RSA患者为RSA组,同期拟行人工流产术的25例正常早孕女性为正常早孕组。对其阴道分泌物及子宫蜕膜组织进行16S rRNA测序,比较2组阴道和宫腔菌群的特征及差异。结果:与正常早孕女性相比,RSA患者阴道菌群多样性显著增多(P<0.05),个体间菌群结构相似度较低,但优势菌未改变,仍为乳杆菌属,而乳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且加德纳菌属、普雷沃菌属、巨型球菌属、李斯特菌属和厌氧球菌属丰度显著增加(P<0.05);RSA患者宫腔菌群多样性及个体间菌群结构相似度无显著变化(P>0.05),但优势菌种发生改变,正常早孕女性宫腔优势菌种为卷曲乳杆菌,RSA患者宫腔优势菌种为惰性乳杆菌,RSA患者宫腔菌群中两歧双歧杆菌和不能培养的不动杆菌丰度显著减少(P<0.05),而拟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和瘤胃菌属团显著增加(P<0.05)结论:正常的阴道和宫腔存在微生物菌群,宫腔比阴道的菌群多样性更高,但宫腔优势菌丰度较低。阴道细菌的上行定植可能与宫腔菌群的形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宫腔特有菌群的存在,尤其是宫腔优势菌种的改变和致病菌的出现,可能与RSA的发生相关。
关键词
流产
习惯性
生殖道感染
微生物群落
阴道
子宫
Keywords
Abortion,habitual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
Microbial consortia
Vagina
Uterus
分类号
R714.2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寿汤调节miR-744-3p降低内皮细胞损伤干预复发性流产的研究
7
作者
徐广立
李彦茹
李会娟
张晨雨
王晶
任姝晴
陈萍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97-280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4167)。
文摘
目的探讨丹寿汤调节微小RNA-744-3P(miR-744-3p)降低内皮细胞损伤干预复发性流产的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复发性流产模型组和丹寿汤干预组小鼠胎盘组织,称重胚胎并计算胚胎吸收率,Real-time PCR检测胎盘组织中miR-744-3p的表达;转染miR-744-3p,模拟物(mimics)或抑制物(inhibitors)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通过CCK-8法、划痕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来检测miR-744-3p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的影响;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iR-744-3p对TLR4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来验证miR-744-3p对TLR4的靶向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丹寿汤治疗可显著抑制复发性流产小鼠胚胎吸收率并上调miR-744-3p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744-3p可显著增强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而抑制miR-744-3p时结果则与之相反;miR-744-3可通过靶向TLR4来抑制其表达。结论丹寿汤通过诱导miR-744-3p表达来靶向抑制TLR4的表达,从而降低内皮细胞损伤并缓解复发性流产疾病进程。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丹寿汤
内皮细胞损伤
微小RNA-744-3p
TOLL样受体4
Keywords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Danshou Decoction
Endothelial cell damage
miR-744-3p
TLR4
分类号
R285.6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71.41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不孕症女性宫腔菌群特征研究
任姝晴
宋殿荣
张继雯
怀其娟
赵琳
张崴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菌群移植在妇产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任姝晴
郭洁
宋殿荣
《医药前沿》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宫腔菌群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薄文嘉
任姝晴
宋殿荣
郭洁
《中国性科学》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宫腔菌群调控宫腔微环境影响胚胎着床的研究进展
任姝晴
郭洁
宋殿荣(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生殖道微生物组学在胚胎移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任姝晴
张崴(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复发性流产患者生殖道菌群特征的初步研究
蔺凯丽
郭洁
任姝晴
宋殿荣
张继雯
赵琳
鲁娣
王润景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2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丹寿汤调节miR-744-3p降低内皮细胞损伤干预复发性流产的研究
徐广立
李彦茹
李会娟
张晨雨
王晶
任姝晴
陈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