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的空间评价 被引量:38
1
作者 任学慧 林霞 +1 位作者 张海静 张文忠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3-692,共10页
为创造更好、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选择城市的生活方便性、健康性、居住安全性、环境舒适度和出行方便性等为指标,在问卷调查量化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Q型聚类分析方法,从行政区和不同功... 为创造更好、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选择城市的生活方便性、健康性、居住安全性、环境舒适度和出行方便性等为指标,在问卷调查量化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Q型聚类分析方法,从行政区和不同功能片区两个角度,进行了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空间评价,以期为大连城市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以位于市区政治经济商业中心的区域得分最高,西、北部市郊结合部排名最后,部分远郊区宜居性虽然较好,但各指标分值差异却很大。总体而言,大连城市宜居性在空间格局上体现出由中心城区向外围逐渐降低、差异程度变大的特性,该空间特征分析结论与行政区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 城市 居住适宜性 空间评价
下载PDF
城市绿地的小气候效应空间差异性——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14
2
作者 任学慧 田红霞 付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4,共4页
基于大连市气候指标与绿地进行的相关分析,并根据其城市小气候观测结果发现:城市绿地的气候调节效应在市区范围影响微弱,然而在市内局部区域上表现突出,即绿地对城市小气候调节效应存在着空间差异性;进一步分析表明,其原因在于绿地自身... 基于大连市气候指标与绿地进行的相关分析,并根据其城市小气候观测结果发现:城市绿地的气候调节效应在市区范围影响微弱,然而在市内局部区域上表现突出,即绿地对城市小气候调节效应存在着空间差异性;进一步分析表明,其原因在于绿地自身不够完善———绿地面积少、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加之城市化进程加快,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绿地 小气候 调节效应 大连市
下载PDF
滨海城市旅游安全预警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设计 被引量:53
3
作者 任学慧 王月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3-128,共6页
针对滨海城市旅游的特点,以4S技术与TIS集成构建滨海城市旅游安全预警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该系统具有旅游环境和事故安全预警、应急事故处理决策及应急救援网络组织互动等功能,实现了旅游管理的科学化、可视化、智能化,它不仅能为政府... 针对滨海城市旅游的特点,以4S技术与TIS集成构建滨海城市旅游安全预警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该系统具有旅游环境和事故安全预警、应急事故处理决策及应急救援网络组织互动等功能,实现了旅游管理的科学化、可视化、智能化,它不仅能为政府机构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且是旅游及其相关管理部门实施旅游安全管理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城市 旅游安全 预警 应急决策
下载PDF
大连市近50年气温变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被引量:19
4
作者 任学慧 李元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7,共4页
以大连市1950年以来气温指标及城市化进程为分析基础,运用函数关系确立代表城市化进程的综合参数,生成大连市年均温变化趋势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图,从图中发现气温变化与城市化进程有着密切联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气温变化的因子... 以大连市1950年以来气温指标及城市化进程为分析基础,运用函数关系确立代表城市化进程的综合参数,生成大连市年均温变化趋势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图,从图中发现气温变化与城市化进程有着密切联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气温变化的因子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影响气温变化的主导因子为:城市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和下垫面的性质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城市化 大连市
下载PDF
植被覆盖调节气候空间差异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任学慧 田红霞 刘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806-810,共5页
以大连市区为例,通过对其区域气候指标与植被覆盖面积的相关分析,利用区内局地小气候观测结果,得出植被覆盖对区域气候调节效应在空间具有差异性,即植被调节效应在大范围影响微弱,但在局地范围表现明显;初步研究发现:植被群落生物多样... 以大连市区为例,通过对其区域气候指标与植被覆盖面积的相关分析,利用区内局地小气候观测结果,得出植被覆盖对区域气候调节效应在空间具有差异性,即植被调节效应在大范围影响微弱,但在局地范围表现明显;初步研究发现: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植被面积、植被结构等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植被覆盖 气候 效应
下载PDF
大连市生态质量气象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任学慧 王其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4-106,共3页
针对大连市区域特点,选取了5个主要指标即湿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灾害指数作为主导因子,通过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进行大连市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结果表明;2001-2006年的6年间,大连市生态环境质量比较稳... 针对大连市区域特点,选取了5个主要指标即湿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灾害指数作为主导因子,通过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进行大连市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结果表明;2001-2006年的6年间,大连市生态环境质量比较稳定,均属于一般类.区域内部比较而言,南部(旅顺口区)最好,东北部次之.该结果可为大连市的城市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市 生态质量 气象评价
下载PDF
沿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演变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学慧 李付宽 付万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0年第4期306-308,381,共4页
根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涵义,综合考虑沿海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选取了大连市1997—2007年8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在评价基础上结合大连城市发展特征,分析了城市土地集... 根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涵义,综合考虑沿海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选取了大连市1997—2007年8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在评价基础上结合大连城市发展特征,分析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演变趋势和阶段性。结果表明,大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逐年提高,且具有缓慢的连续性和骤增的阶段性特征。连续性提高是由于城市人口、经济聚集、经济容量增大、人口密度增加、城市设施局部优化完善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阶段性提高是由于建成区土地面积扩张期伴随大幅度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城市设施的整体完善过程,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城市 土地集约利用 水平 演变
下载PDF
自然环境变化后的气候生态效益评价──以突泉县“三北”防护林工程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任学慧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123-125,共3页
采用遥感影像目视解译与野外考察、气候常规分析、地学相关分析和定点防护林小气候观测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护林工程的生态效益研究.指出自然环境的变化—防护林建成后,气候资源的生态效益亦发生了显著变化,文中并给出了生态效益估算... 采用遥感影像目视解译与野外考察、气候常规分析、地学相关分析和定点防护林小气候观测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护林工程的生态效益研究.指出自然环境的变化—防护林建成后,气候资源的生态效益亦发生了显著变化,文中并给出了生态效益估算数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环境 气候 生态效益
下载PDF
缺水城市水资源补偿恢复能力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任学慧 田红霞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6年第3期69-70,共2页
针对城市水循环系统特征,借鉴恢复生态学观点,采取适度人工干预模式,从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探讨城市水资源补偿恢复;以滨海缺水城市大连城市区为例,通过可再生性测算确定其自然补偿恢复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大连的金州区自然补偿恢复能力最... 针对城市水循环系统特征,借鉴恢复生态学观点,采取适度人工干预模式,从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探讨城市水资源补偿恢复;以滨海缺水城市大连城市区为例,通过可再生性测算确定其自然补偿恢复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大连的金州区自然补偿恢复能力最强,市内4区次之,旅顺口区最低;在社会补偿恢复、污水回用,海水及雨水利用等方面仍有余地,适度人工干预有利于整个城市水循环系统的良性运行,可使系统在水量、水质和生态3方面相互协调,达到系统循环所要求的合理水平和恢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水循环 补偿恢复
下载PDF
区域气候灾害管理分析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学慧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72-76,共5页
将已建立的区域气候灾害管理分析系统应用于三江平原丘陵区的研究工作中,初步实现了数据共享和区域气候灾害分析自动化与半自动化.
关键词 区域 气候灾害 ACDMAS 回归分析 防灾 减灾
下载PDF
大连沿海区蒸发力的研究
11
作者 任学慧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74-76,共3页
自然蒸发与沿海区海盐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密切.本文用数理统计、谐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大连海盐区的自然蒸发规律,分析与之相关的影响因子.其结果有助于指导和制订海盐生产规划,合理、有效地利用海洋资源.
关键词 海盐 蒸发 变化规律
下载PDF
广阔水面蒸发模式
12
作者 任学慧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71-73,共3页
广阔水面蒸发力的强弱可以通过实测的蒸发量数据来表示,从而用来研究过去的蒸发过程.预测今后蒸发趋势则需蒸发量的计算.本文讨论了在广阔水面条件下,通过建立数据库,得到蒸发计算模式.
关键词 广阔水面 蒸发 可能蒸发量
下载PDF
海洋安全管理决策系统设计
13
作者 任学慧 王月 《海洋信息》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系统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安全放到海洋管理的首位,利用3S技术的无缝集成构建了海洋安全管理决策系统。该系统利用人机交互功能,为用户提供界面操作,集图、像、表、文字等多媒体功能于一体,从可视化角度反映海洋安全信息,实现了海洋信... 系统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安全放到海洋管理的首位,利用3S技术的无缝集成构建了海洋安全管理决策系统。该系统利用人机交互功能,为用户提供界面操作,集图、像、表、文字等多媒体功能于一体,从可视化角度反映海洋安全信息,实现了海洋信息时空分布综合分析、安全事故监测预警、应急救助决策等功能,为快速、有效、合理地处理突发安全事故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管理 安全管理 决策系统 设计
下载PDF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壤水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宁 顾卫 +3 位作者 杜子璇 史培军 任学慧 Kevin Levy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以2002—2003年连续两年自行观测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二连浩特、乌拉特中旗和乌海的土壤水分为基础,重点分析了沙尘暴发生季节反映下垫面特征的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化以及大气影响对不同土壤类型(棕钙土,灰漠土,栗钙土)水分的作用。土壤水... 以2002—2003年连续两年自行观测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二连浩特、乌拉特中旗和乌海的土壤水分为基础,重点分析了沙尘暴发生季节反映下垫面特征的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化以及大气影响对不同土壤类型(棕钙土,灰漠土,栗钙土)水分的作用。土壤水分的变化被分为3个阶段进行分析,分别是解冻期至沙尘暴开始的春季、雨期的秋季和冰雪覆盖的冬季。土壤水分受气象条件和土壤类型的影响较大。在气象条件的影响下,土壤水分含量在土壤融化期最低,在雨季达到最大值,其中以栗钙土受的影响最明显。沙尘暴发生依赖于土壤融化时间、土壤融化期的土壤条件和上年冬季的冻土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风速 沙尘暴 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下载PDF
1956—2010年辽西地区玉米气候适宜度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15
作者 宋英男 李颖 +1 位作者 任学慧 林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6-315,共10页
以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及辽西地区4市8站近50 a(1956—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空间插值、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OF)和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玉米全生育期及各主要生育时期气候适宜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气... 以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及辽西地区4市8站近50 a(1956—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空间插值、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OF)和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玉米全生育期及各主要生育时期气候适宜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气候变化过程中辽西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对玉米生长的适宜程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0 a,辽西地区玉米全生育期的降水、日照及综合气候适宜度呈逐年下降趋势,除开花期综合气候适宜度呈上升趋势外,播种、出苗、成熟期综合气候适宜度均呈下降趋势;2)在空间分布上,辽西玉米全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日照适宜度,播种、成熟期的综合气候适宜度分别表现出由南向北、由西向东、由西向东南和东北、由东北向西南递增,而出苗期综合气候适宜度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和东北递减;全生育期的降水适宜度、综合气候适宜度和开花期的综合气候适宜度由北向南均呈现"低-高-低-高"的带状分布特征,播种、出苗和开花期限制因素分别为降水、日照和日照;3)EOF分析发现,辽西地区玉米全生育期综合气候适宜度距平百分率在空间上表现为西南向东北微幅递减;在时间上,小波分析发现辽西玉米综合气候适宜距平百分率第1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存在14-30 a、8-14 a、3-7 a的3类尺度的震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育期 气候适宜度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OF) 小波变换 辽西地区
下载PDF
区域性土地资源评价与应用研究
16
作者 任学慧 《国土开发与整治》 1999年第1期38-41,共4页
本文利用网格评价法进行县级土地资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它考虑了地方气候的限制作用,特别是气候灾害问题,可以提高土地资源评价的质量及其实用性,且有助于解决县级以下为单位的土地资源评价基础图件问题。
关键词 土地资源 评价 气候灾害 土地利用 评价质量
下载PDF
基于GIS的辽宁省气象灾害与保险风险管理系统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万 任学慧 +1 位作者 张海静 林霞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1-363,共3页
根据辽宁省气象灾害特点和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基于GIS建立辽宁省气象灾害与保险风险管理系统.系统以Mapinfo7.0为基础平台、ArcGIS9.2为高级操作平台,采用内置属性表和外部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r2000,2种方式共同存储管理数据,模型... 根据辽宁省气象灾害特点和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基于GIS建立辽宁省气象灾害与保险风险管理系统.系统以Mapinfo7.0为基础平台、ArcGIS9.2为高级操作平台,采用内置属性表和外部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r2000,2种方式共同存储管理数据,模型数据主要是气象灾害的灾害危险度模型、保险风险评估,具有灾害危险度分析、灾害保险风险评估、灾害和保险风险管理等主要功能,可为相关部门的防灾减灾、灾情评估分区以及保险企业防灾定损与保险费率的厘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气象灾害 保险风险 管理系统
下载PDF
统筹县域土地利用及其分区研究——以兴化市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林霞 任学慧 张海静 《资源与产业》 2008年第2期31-34,共4页
本文以江苏省兴化市为例,根据兴化市区位特点和功能定位,分别从宏观土地利用、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4个方面,确定土地利用分区指标,对兴化境内34个乡镇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基于统筹土地利用的4个分区:西部生态涵养区、城市核心功能... 本文以江苏省兴化市为例,根据兴化市区位特点和功能定位,分别从宏观土地利用、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4个方面,确定土地利用分区指标,对兴化境内34个乡镇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基于统筹土地利用的4个分区:西部生态涵养区、城市核心功能区、南部重点建设区和中部现代农业产业区。该研究结果可为兴化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 县域 土地利用 分区 兴化
下载PDF
三江平原低山丘陵区气候立地类型研究——以依兰县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学慧 杨美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3期167-174,共8页
本文以依兰县低山丘陵区为研究区,采用立地类型分类系统,通过对研究区内气候立地类型的划分,为探讨如何遵循资源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进一步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低山丘陵 气候要素 模糊聚类 气候立地分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辽宁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付宽 任学慧 +1 位作者 李澜涛 邱建涛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0,共5页
选取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10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利用SPSS13.0软件,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各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指数差异性明显,经济水平较高... 选取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10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利用SPSS13.0软件,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各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指数差异性明显,经济水平较高的辽中南地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数较高,而辽西、辽东地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数较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619,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评价 辽宁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