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杜威教育理论到中国英语教育 被引量:2
1
作者 任小池 《英语教师》 2008年第8期4-6,共3页
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阐述了"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这三个命题是杜威对教育基本问题最概括的表述,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核心命题。本文通过对杜威这三个核心命题理论的阐述,旨在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 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阐述了"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这三个命题是杜威对教育基本问题最概括的表述,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核心命题。本文通过对杜威这三个核心命题理论的阐述,旨在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生活 经验 素质教育 任务型教学
下载PDF
阅读的心理认知图式与英语阅读教学
2
作者 任小池 《英语教师》 2008年第3期50-52,共3页
我国英语课程标准规定,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笔者通过阐述心理认知图式与阅读的关系,分析了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对英语... 我国英语课程标准规定,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笔者通过阐述心理认知图式与阅读的关系,分析了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对英语阅读教学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 心理认知图式 阅读教学
下载PDF
基于改良急诊严重指数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预警评分模型护理路径的构建及临床应用
3
作者 杨仕容 汪江 +5 位作者 王秀萍 任小池 苏梅 文迪 陈兰 朱珠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0-734,共5页
目的通过改良急诊严重指数(ESI)评分的方式提高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分诊效率,实现对AHF患者的分层及分层护理;进一步提高急诊分层评分与分层护理的结合度,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方法选择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 目的通过改良急诊严重指数(ESI)评分的方式提高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分诊效率,实现对AHF患者的分层及分层护理;进一步提高急诊分层评分与分层护理的结合度,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方法选择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收治的120例AHF患者进行回顾性巢式队列研究,根据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A亚组(71例,治疗后恢复正常,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B亚组[35例,治疗后出院,治疗期间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等严重并发症]、C亚组(14例,治疗期间出现心源性死亡);纳入本院2022年1月1日至12月30日收治的106例AHF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分层护理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分层护理组患者接受基于ESI评分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分层护理.以危险阈值作为预警信号构建老年AHF患者早期预警评分模型.采用改良的ESI评分标准对AHF患者进行评分,总分25分,评分越高表示风险程度越高.0~10分为Ⅰ级风险,>10~20分为Ⅱ级风险,>20分为Ⅲ级风险,分别实行Ⅲ、Ⅱ、Ⅰ级护理.观察A亚组、B亚组、C亚组患者改良ESI评分的变化,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评价改良ESI评分与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分层护理组和对照组不同护理方案设计的风险阈值分级方法的有效性,比较分层护理组和对照组急诊护理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急诊科停留时间,以及治疗期间出现MODS、ARDS、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C亚组患者改良ESI评分最高,明显高于B亚组和A亚组(分:19.6±1.7比17.8±1.5、15.3±1.3,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改良ESI评分与并发症的发生、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治疗后恢复正常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3、0.635、0.322,P值分别为0.004、0.003、0.012).因此,改良ESI评分对患者并发症和心源性死亡有一定预警作用.ROC曲线分析显示:分层护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常规护理,AUC分别为0.710和0.620,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620~0.750、0.580~0.690,P值别为0.023和0.034,说明两种护理方式的差异有显著性,进一步说明研究设计的风险阈值分级方法是有效的.随着风险等级的增加,两组抢救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均逐渐延长,抢救成功率逐渐降低,Ⅲ级风险的抢救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最长,抢救成功率最低,但分层护理组的抢救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min:59.6±6.3比76.5±7.2和57.6±5.4比68.2±7.1,均P<0.05),抢救成功率明显升高[(68.7±6.1)%比(54.6±5.2)%,P<0.05],其中Ⅰ级风险和Ⅱ级风险的抢救时间差异最大,Ⅲ级风险的抢救成功率和急诊停留时间差异较大.分层护理组MODS、ARDS、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ODS发生率:13.2%(7/53)比18.9%(10/53),ARDS发生率:15.1%(8/53)比22.6%(12/53),休克发生率:13.2%(7/53)比20.8%(11/53),均P<0.05],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性、舒适度、及时性等患者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服务态度:28.3%(15/53)比18.9%(10/53),操作技术性:30.2%(16/53)比20.8%(11/53),舒适度:32.1%(17/53)比24.5%(13/53),及时性:32.1%(17/53)比24.5%(13/53),均P<0.05].结论基于改良ESI评分划分早期风险预警阈值并进行分层护理有利于及时介入AHF,有效保证患者医疗措施实施期间的临床护理价值,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 早期预警评分模型 护理路径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非人工气道患者痰培养标本规范化采集管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仕容 陈兰 +4 位作者 汪江 王秀萍 任小池 王露 李亚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18期1685-1688,共4页
目的对非人工气道患者痰培养标本实施基于循证的规范化采集管理,以提高痰培养标本的质量。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肺部感染需留取痰培养标本检查的82例非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区将患者分... 目的对非人工气道患者痰培养标本实施基于循证的规范化采集管理,以提高痰培养标本的质量。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肺部感染需留取痰培养标本检查的82例非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急诊内科一病房,41例)和对照组(急诊内科二病房,41例)。对照组对痰培养标本采用常规采集管理,观察组则采用基于循证的规范化采集管理,对2组患者的痰标本合格率、对痰培养标本采集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同时比较2组护理人员的对痰培养标本采集证据的知晓率、接受率、执行率。结果观察组的痰标本合格率、对痰培养标本采集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痰培养标本采集证据的知晓率、接受率、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非人工气道患者痰培养标本实施循证采集管理,可提高痰培养标本的质量,减少不合格情况的发生,同时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技能,促进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工气道 痰培养标本采集 循证实践 合格率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蒙脱石散在二期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兰 王秀萍 +2 位作者 李群 任小池 杨仕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3期25-28,共4页
分析康复新液联合蒙脱石散在二期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院外带入及院内发生的II期压力性损伤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康复新液;实验组采取康复新液联合蒙脱... 分析康复新液联合蒙脱石散在二期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院外带入及院内发生的II期压力性损伤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康复新液;实验组采取康复新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等。结果:实验组患者II期压力性愈合情况由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损伤面愈合速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更高,康复新液联合蒙脱石散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两组治疗满意度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二期压力损伤患者采用康复新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有利于提高创面的愈合速度,具有极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换药次数以及愈合时间都有所下降,因此康复新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具有极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蒙脱石散 二期压力损伤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急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6
作者 杨仕容 王秀萍 +2 位作者 任小池 陈兰 莫朝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99-99,101,共2页
研究分析急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对策。方法:时间截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对本院急诊科收治1011例患者设立为对照组,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实施相关对策,将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急诊收治患者1200例设立为实验组... 研究分析急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对策。方法:时间截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对本院急诊科收治1011例患者设立为对照组,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实施相关对策,将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急诊收治患者1200例设立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结果:经统计对比,实验组开展护理相关处理对策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使急诊科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总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并开展相关处理对策,能够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提高急诊护理实施效果,可见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不良事件 发生原因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