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通货膨胀的威胁论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
1
作者 任峻垠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30-137,共8页
货币流通状况历来是经济运行状况最敏感的指示器。改革11年,货币以其特有的功能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立了大功——无论是经济实力的增长,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面貌的改变,这一切离开货币的适量注入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货币'... 货币流通状况历来是经济运行状况最敏感的指示器。改革11年,货币以其特有的功能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立了大功——无论是经济实力的增长,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面貌的改变,这一切离开货币的适量注入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货币'第一推动力'的作用是有限度的,过分使用这一手段,又会带来灾难。本文试图揭示的,是隐藏在货币流通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提出缓解的办法,并对深化金融改革的思路作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通货膨胀 金融体制改革 货币供给量 银企关系 信贷资金管理
下载PDF
有关金融改革的若干思考
2
作者 任峻垠 《经济科学》 1988年第5期21-23,14,共4页
我国的金融改革,经过九年的历程,已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但面临的问题不可低估。现就一些实际问题和认识问题加以讨论。一、商品经济与金融改革社会生产的商品化过程就是经济的货币化、信用化过程,这已被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所证明。这个... 我国的金融改革,经过九年的历程,已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但面临的问题不可低估。现就一些实际问题和认识问题加以讨论。一、商品经济与金融改革社会生产的商品化过程就是经济的货币化、信用化过程,这已被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所证明。这个过程在改变着一系列关系: ——单一的所有制结构被打破,个体经济、合作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改革 商品经济 金融市场 货币政策 经济的 金融企业 商品化 中央银行 私营经济 所有制结构
下载PDF
关于货币流通的若干问题
3
作者 任峻垠 《经济科学》 1986年第4期8-10,7,共4页
(一)一九七九年以来,市场货币量年年超计划发行,特别是一九八四年,货币的实际投放量相当于计划的三倍多。是计划小了,还是信贷失控?不管那种情况,都表明我们还缺乏驾驭客观经济过程的能力,仍处于听其自然和事后认账的境地。(二)当然,就... (一)一九七九年以来,市场货币量年年超计划发行,特别是一九八四年,货币的实际投放量相当于计划的三倍多。是计划小了,还是信贷失控?不管那种情况,都表明我们还缺乏驾驭客观经济过程的能力,仍处于听其自然和事后认账的境地。(二)当然,就一九八四年增发的货币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中央银行 信贷规模 货币量 经济增长 信贷资金 经济体制改革 货币总量 存款 商品经济
下载PDF
关于协调财政银行关系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任峻垠 《经济科学》 1985年第2期56-59,43,共5页
(一)财政银行关系的新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财政和银行的关系发生了一个崭新的变化:在集中资金上,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三年五年中,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2%,同期银行存款却高达19.8%;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五年下降了5.1%,... (一)财政银行关系的新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财政和银行的关系发生了一个崭新的变化:在集中资金上,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三年五年中,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2%,同期银行存款却高达19.8%;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五年下降了5.1%,银行存款的增加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了5.3%。在资金的分配上,如果将财政和银行用于生产和建设的资金增加额作为一百的话,财政拨款所占的比重从一九七八年的73.5%下降到一九八三年的49.7%,银行贷款却由26.5%升到50.3%。这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拨款 人民银行 财政信贷 财政收入 银行贷款 流动资金 自有资金 银行资金 综合平衡 国民收入
下载PDF
当前财政银行关系中的几个问题
5
作者 任峻垠 沈水根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3年第6期15-18,共4页
为四化建设筹集资金,财政、银行都担负着艰巨的任务。为了适应近几年资金分配情况的新变化,正确处理财政与银行的关系,搞好财政信贷的综合平衡,已成为宏观决策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里仅从银行角度作些分析,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关键词 财政银行关系 综合平衡 财政信贷 筹集资金 资金分配 信贷资金 宏观决策 重要问题 四化建设 流动资金
下载PDF
对当前金融改革面临问题的分析
6
作者 任峻垠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6-71,共6页
十年金融改革总的进程,是遵照小平同志'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的思想进行的,这个路子无疑是正确的,也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的。但是,在我国运用银行管理经济,调节经济和运行,理论上是重大突破,实践上毕竟还是第一次,我们还缺乏一套成... 十年金融改革总的进程,是遵照小平同志'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的思想进行的,这个路子无疑是正确的,也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的。但是,在我国运用银行管理经济,调节经济和运行,理论上是重大突破,实践上毕竟还是第一次,我们还缺乏一套成型的经验;加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也存在一个配套进行的问题,所以当前金融改革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有很多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金融体制 改革
下载PDF
中央银行资金管理与分配的若干问题
7
作者 任峻垠 《新金融》 1992年第4期8-10,12,共4页
目前中央银行体制已经建立,信贷与发行的连动机制已经切断;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已将计划与资金的直接联系切断。因此,在其他金融宏观调节手段尚未硬化的情况下,最有效的调节手段是资金,确切地讲,是中央银行的贷款。这是我国目... 目前中央银行体制已经建立,信贷与发行的连动机制已经切断;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已将计划与资金的直接联系切断。因此,在其他金融宏观调节手段尚未硬化的情况下,最有效的调节手段是资金,确切地讲,是中央银行的贷款。这是我国目前货币政策调节上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强化中央银行的贷款管理,建立一套科学的决策程序,对于提高决策水平,加强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和推动货币政策的有效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体制 资金管理体制 分配 调节手段 贷款管理 货币政策 政策调节 决策程序
下载PDF
有关利率调节的若干问题
8
作者 任峻垠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6-29,共4页
在金融的宏观调控中,利率手段的恰当运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现在,先就几个认识问题作些分析。 (1)对我国利率调节作用的估价。近几年,在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多次使用利率手段进行调节,应当说对于货币政策的贯彻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 在金融的宏观调控中,利率手段的恰当运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现在,先就几个认识问题作些分析。 (1)对我国利率调节作用的估价。近几年,在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多次使用利率手段进行调节,应当说对于货币政策的贯彻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988年四季度以来开办的保值储蓄业务,对推动储蓄存款的迅速增长,对稳定市场和物价,都起了一个明显的作用。也许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使一些人过高地估计了我国利率的调节作用,似乎宏观上的一些难题依靠利率都可以解决,但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事实并非是这样。比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 金融
下载PDF
金融改革的回顾与成就(1979——1988)
9
作者 任峻垠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14,共7页
中国的金融改革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整整10个年头。10年前,中国的金融基本上是财政的一个出纳,社会的一个簿记,尽管货币、价值、交换等都存在,但也仅仅是一个核算的工具,金融在宏观领域没有调节的职能,在微观领域也不可能起到引导企业行为... 中国的金融改革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整整10个年头。10年前,中国的金融基本上是财政的一个出纳,社会的一个簿记,尽管货币、价值、交换等都存在,但也仅仅是一个核算的工具,金融在宏观领域没有调节的职能,在微观领域也不可能起到引导企业行为的作用。从建国到1978年长达30年的过程中,我国的金融体制也进行过几次变革,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改革 中国金融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人口规律和其他经济规律的关系——兼与俞金顺同志商榷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峻垠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14-18,共5页
把人口问题纳入经济理论的范围加以研究,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主张和做法,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经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发表了俞金顺同志《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人口理论》一文,读后颇受启发。但又觉话... 把人口问题纳入经济理论的范围加以研究,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主张和做法,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经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发表了俞金顺同志《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人口理论》一文,读后颇受启发。但又觉话未讲尽,且看法亦有不同。本文也拟从这个角度,着重就社会主义人口规律与其他经济规律的关系作些初步探讨,以就教于诸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经济规律 人口规律 同志 《经济研究》 经济理论 人口问题 经典作家
下载PDF
强化计划在财政与信贷、资金与物资平衡中的作用
11
作者 任峻垠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3期24-24,共1页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从金融的角度来说,计划在宏观平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财政与信贷、资金与物资的平衡问题。
关键词 物资平衡 信贷 财政 资金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调节 计划经济 宏观平衡
原文传递
有关储蓄存款的几个认识问题
12
作者 任峻垠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5期39-42,共4页
到1991年末,我国城乡个人储蓄存款余额已达9100多亿元,占银行体系各项存款的比重,由1978年的13.7%上升到54.%,已构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一个主渠道。从增加额看,1989年突破1000亿元,1990年达1800多亿元,1991年又突破2000亿元,... 到1991年末,我国城乡个人储蓄存款余额已达9100多亿元,占银行体系各项存款的比重,由1978年的13.7%上升到54.%,已构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一个主渠道。从增加额看,1989年突破1000亿元,1990年达1800多亿元,1991年又突破2000亿元,增幅均在30%以上。储蓄存款的迅猛增长,一方面日益加重了它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同时也引起不少人的忧虑。应该怎样看待这一问题呢?这里作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存款余额 认识问题 银行体系 资金来源 宏观经济 主渠道 城乡
原文传递
有关储蓄存款的几个认识问题
13
作者 任峻垠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5期39-42,共4页
到1991年末,我国城乡个人储蓄存款杂颓已达9100多亿元,占银行体系各项存款的比重,内1978年的13.7,%上升到54%,已构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一个主渠道。
关键词 个人储蓄存款 认识问题 银行体系 资金来源 主渠道 城乡
原文传递
十年金融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14
作者 任峻垠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1-5,29,共6页
我国的金融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对这十年的金融改革如何评价?有哪些改革的成果需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发展,又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这些问题不仅在理论界,就是在银行系统内部也存在着不同认识。现就上述问题读一些看法,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 金融体制 改革 银行 货币政策
原文传递
“透支有理”与我国国情
15
作者 任峻垠 《金融研究》 1987年第10期9-11,共3页
回顾八年的改革历程,在银行与财政的关系上不断引起新的争论,如关于中短期设备贷款问题,关于货币发行归谁使用问题,以及最近出现的"透支有理"论。我觉得,只要遵重我国的改革现实,这些争论是不应出现的。既然有人作为一种政策... 回顾八年的改革历程,在银行与财政的关系上不断引起新的争论,如关于中短期设备贷款问题,关于货币发行归谁使用问题,以及最近出现的"透支有理"论。我觉得,只要遵重我国的改革现实,这些争论是不应出现的。既然有人作为一种政策主张提出,那么对问题的讨论就应当有一条规矩,这就是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思想路线,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根据这个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问题 货币政策 透支 财政政策 货币发行 银行体系 信贷收支 中央银行 预算外资金 十一届三中全会
原文传递
改善金融宏观管理的几个问题
16
作者 任峻垠 《经济研究》 1986年第5期45-47,共3页
针对1984年第四季度膨胀起来的过大需求,1985年国家实行了紧缩政策。经过一年的努力,宏观效果已十分明显:一度增长很快的乡镇企业贷款已控制在全年计划之内;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严格按计划执行,没有突破规模;在物价和工资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针对1984年第四季度膨胀起来的过大需求,1985年国家实行了紧缩政策。经过一年的努力,宏观效果已十分明显:一度增长很快的乡镇企业贷款已控制在全年计划之内;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严格按计划执行,没有突破规模;在物价和工资改革迈出重要一步的情况下,全年货市净投放却比1984年大幅度减少;宏观从严控制以后,通过资金的融通、调剂,基本保证了农副产品、出口创汇产品和适销对路产品收购资金的需要。一年的实践说明了什么?至少有三点可以肯定:一是从价值量上对宏观经济加以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银行 中央银行 宏观管理 固定资产投资 金融企业 信贷资金 企业贷款 基本保证 社会总需求 企业化经营
原文传递
日本经济学家谈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17
作者 任峻垠 《金融研究》 1985年第11期63-65,共3页
1985年5月下旬,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第五次年会在东京召开。会上日方的铃木淑夫和小林实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谈了如下看法: (一) 关于搞活金融企业问题他们认为,1979年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论是农业还是工业,都是以扩大自主权,增加... 1985年5月下旬,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第五次年会在东京召开。会上日方的铃木淑夫和小林实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谈了如下看法: (一) 关于搞活金融企业问题他们认为,1979年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论是农业还是工业,都是以扩大自主权,增加经营单位活力为中心的,并取得了成效。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金融企业。应该给金融企业留有一定的利润,并与职工利益相联系,实行独立核算制。奖于建立什么样的金融体制问题,他们认为,从"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出发,关键是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不为情面所左右的银行工作体制,并实行分散的独立经营,减少行政对金融企业的干预。在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之间,在同一银行上下级行之间,实行独立核算都是必要的。同时划分决定贷款的权限,并相应建立经济责任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企业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供应量 专业银行 资金市场 独立经营 日本银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原文传递
有关货币政策的几个问题
18
作者 任峻垠 《金融研究》 1985年第4期20-22,共3页
我国的货币政策,是以现金为主要内容进行考察的,通过控制现金,进而控制信贷规模,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通货的政策目标。现结合近几年的实践谈几个问题。 (一)评价近几年货币政策的标准近几年来货币投放量的增长是很快的。如何评价这个... 我国的货币政策,是以现金为主要内容进行考察的,通过控制现金,进而控制信贷规模,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通货的政策目标。现结合近几年的实践谈几个问题。 (一)评价近几年货币政策的标准近几年来货币投放量的增长是很快的。如何评价这个时期的货币政策?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包括银行系统内部)认识很不一致。在这里,应明确衡量的方法与标准。如果用1978年以前的历史数据作依据,不论从货币流通速度看,还是从货币量与主要经济指标的比例看,当前货币量都太多,应大幅度地紧缩银根。但是,这个结论与经济发展的事实不符:在1978年以前的长期经济建设中,商品经济及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市场、价值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量增长 货币供应量 商品经济 稳定通货 经济发展 政策目标 六十年代
原文传递
信贷收支的期限构成与信贷平衡
19
作者 任峻垠 《金融研究》 1984年第9期39-42,共4页
银行信贷资金的收支,不仅要求总额的平衡,而且要求期限构成的平衡。近几年信贷收支期限构成变化很大,长短期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对应关系明显失调,以致成了平衡信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些分析,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银行信贷资金的收支,不仅要求总额的平衡,而且要求期限构成的平衡。近几年信贷收支期限构成变化很大,长短期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对应关系明显失调,以致成了平衡信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些分析,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一)信贷收支期限构成的新变化在近五年的信贷收支中,从期限构成角度看,有三个明显的变化: 第一,长期资金来源占信贷资金总额的比重下降,短期资金来源所占的比重上升。1978年来,信贷资金来源总额为1884.5亿元,其中长期性资金来源共8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资金来源 信贷收支 银行信贷资金 信贷平衡 自有资金 资金总额 资金运用 期限 相适应 货币量
原文传递
近年来信贷资金为何紧张
20
作者 任峻垠 《金融研究》 1984年第4期60-60,共1页
近四年(1979—1982年)银行存款大量增加,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贷款,而各项贷款在整个信贷资金中的比重又在大幅度下降,按理说银行的信贷资金是很富裕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近四年信贷收支逆差超过过去26年的总和,不得不靠发行货币来平... 近四年(1979—1982年)银行存款大量增加,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贷款,而各项贷款在整个信贷资金中的比重又在大幅度下降,按理说银行的信贷资金是很富裕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近四年信贷收支逆差超过过去26年的总和,不得不靠发行货币来平衡,致使市场货币量的增长大大超过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增长,信贷资金异常紧张。这主要原因是,通过信用渠道集中的资金,并未全部用于扩大信贷范围的开支,而是有相当一部分支持了财政,或者被长期占用,不能参与周转。1982年末,信贷资金总额中可供长期使用的资金,包括银行自有资金、货币发行和各项存款中长期稳定的最低余额,约占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资金 社会商品零售额 银行存款 信用渠道 收支逆差 贷款 增长速度 货币发行 货币量 自有资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