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药物对全身麻醉外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阿拉木斯 任德辰 《海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评估和比较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和雷莫司琼对全身麻醉下进行的外科手术后的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 90例被确诊为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I和II级患者,年龄20~65岁,预定在全身麻醉下进... 目的评估和比较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和雷莫司琼对全身麻醉下进行的外科手术后的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 90例被确诊为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I和II级患者,年龄20~65岁,预定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外科手术。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全部患者分成3组,每组30例。昂丹司琼组:昂丹司琼0.1 mg/kg,格拉司琼组:格拉司琼40μg/kg,雷莫司琼组:雷莫司琼0.3 mg,用5 ml生理盐水稀释药物后在麻醉前5 min通过静脉给药。在术后的第1个24 h,记录所发生的恶心、呕吐和干呕等症状情况。如没有发生恶心、呕吐、干呕和使用紧急止吐药则为完全发挥药效,以此评估药物的作用。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对获得的数据进行观察。结果术后0~3 h期间,所有实验组之间没有明显区别(P>0.05);在术后3~24 h期间,雷莫司琼和昂丹司琼有明显的区别,昂丹司琼组70%的患者无恶心、呕吐和干呕,雷莫司琼组93%的患者无恶心、呕吐和干呕,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同样的时期格拉司琼和雷莫司琼之间没有区别(P>0.05)。结论术后0~3 h内,所有的研究药物对预防恶心、呕吐和干呕的作用没有明显的区别。在术后3~24 h阶段,格拉司琼和雷莫司琼与昂丹司琼相比能更好的预防PON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外科手术 恶心呕吐 昂丹司琼 格拉司琼 雷莫司琼
下载PDF
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唐博 韩春 +2 位作者 魏宁 黄硕 任德辰 《海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58-561,共4页
目的明确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从解放军第四○六医院档案室整理出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行子宫切除术的840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术式包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otal abdominal h... 目的明确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从解放军第四○六医院档案室整理出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行子宫切除术的840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术式包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LH)和阴式子宫切除术(vaginal hysterectomy,VH),记录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及术后的实验室检查数据、妊娠等。结果 840例患者中,TAH占63. 2%(n=531)、LH为21. 6%(n=181)及VH为15. 2%(n=128)。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3. 7%(n=31),其中,TAH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是4. 5%,LH为1. 7%,VH为3. 1%,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相关的因素包括较高的BMI、术前及术后低红细胞压积、术后低血红蛋白,术后血小板计数较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结论高BMI、术中失血量过多、低红细胞压积及贫血增加了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在不同类型的子宫切除术中,LH与TAH和VH相比,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子宫切除术 手术切口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