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索非布韦的方案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肝移植后HCV基因1型肝炎受者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江啸 姜晓娟 +3 位作者 苏锐良 任志俭 杨金伟 李玉民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0-577,共8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以索非布韦(SOF)为基础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联合利巴韦林(RBV)(联合RBV)治疗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1型(GT1)肝炎受者能否获益。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根据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文献...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以索非布韦(SOF)为基础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联合利巴韦林(RBV)(联合RBV)治疗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1型(GT1)肝炎受者能否获益。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根据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将文献按肝移植术后HCV-GT1肝炎受者接受联合RBV或只用SOF的DAAs不联合RBV(不联合RBV)治疗分为两组。采用Rev Man 5.3和R3.4.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对治疗结束后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的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检索文献2 195篇,按纳入标准筛选共纳入6篇英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联合RBV组和不联合RBV组两组间SVR12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但是联合RBV组贫血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联合RBV或不联合RBV治疗方案对肝移植术后HCV-GT1a和HCV-GT1b两个亚型同样有效,两基因亚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将肝移植术后HCV-GT1肝炎受者的疗程从12周延长至24周的SV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结论采用基于SOF的DAAs方案治疗肝移植术后HCV-GT1肝炎受者时,联合RBV不仅不能提高病毒的清除率,反而增加了受者发生贫血的风险,不能从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索非布韦 利巴韦林 META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 感染 贫血 持续病毒学应答
下载PDF
硫酸长春新碱靶向缓释制剂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辉年 陈刚 +4 位作者 刘涛 何雯婷 李榆 任志俭 李玉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72-575,共4页
目的:测定硫酸长春新碱靶向缓释制剂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该缓释制剂的药效学和临床研究提供相关参数。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硫酸长春新碱缓释制剂在Wistar大鼠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利用液-液萃取法提取药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 目的:测定硫酸长春新碱靶向缓释制剂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该缓释制剂的药效学和临床研究提供相关参数。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硫酸长春新碱缓释制剂在Wistar大鼠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利用液-液萃取法提取药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结果:硫酸长春新碱靶向缓释制剂在120h时达到最好平衡点,质量浓度为2.50,5.00,10.00,20.00,40.00和80.00mg.L-1的缓释制剂,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5.91%,40.01%,35.79%,32.55%,39.24%和41.34%。结论:硫酸长春新碱靶向缓释制剂中的高分子材料降解缓慢,故内部包裹药物可长期释放,同时,由于该制剂吸附和包裹药物的释放速率不同,导致血浆蛋白结合率在初期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浆蛋白结合率仍可达到稳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硫酸长春新碱 血浆蛋白结合率 平衡透析法
原文传递
肝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玉民 任志俭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41-1145,共5页
肝包虫病是流行于世界畜牧业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肝包虫病的主要诊断手段是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药物治疗也在肝包虫病的治疗上起一定作用。笔者... 肝包虫病是流行于世界畜牧业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肝包虫病的主要诊断手段是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药物治疗也在肝包虫病的治疗上起一定作用。笔者从肝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为肝包虫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肝包虫病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两种D2淋巴结清扫方案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永锋 罗孔亮 +4 位作者 蔡磊 张小昭 王桁扬 韩冰 任志俭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874-877,共4页
目的比较开腹和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方案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采用开腹和腹腔镜D2淋... 目的比较开腹和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方案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采用开腹和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淋巴结清扫数目、切缘长度,随访3年生存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进流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PaC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和切缘长度相当(P均>0.05);两组患者随访3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45%vs 21.82%,P<0.05)。结论两种D2淋巴结清扫方案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临床疗效接近;但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方案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在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加快病情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开腹D2淋巴结清扫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 腹腔镜 远端胃癌 进展期 D2淋巴结清扫 无瘤生存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内外联合营养与完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郭永锋 罗孔亮 +4 位作者 韩冰 乔伟 李祎龙 王桁扬 任志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内外联合营养与完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营养组与...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内外联合营养与完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营养组与胃肠外营养组。联合营养组患者接受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胃肠外营养组患者接受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其他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营养指标,与治疗前比较,联合营养组和胃肠外营养组患者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2周的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及总淋巴细胞计数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2周,同时点联合营养组和胃肠外营养组患者的BMI、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及总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其他相关指标。联合营养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胃肠外营养组,且治疗费用也少于胃肠外营养组(P<0.05)。3并发症发生率。联合营养组的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4/35),胃肠外营养组为20.0%(7/35),2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使用肠内外联合营养与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能够促使患者更快康复,且费用更低,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外联合营养 胃肠外营养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