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至民国3件书法裱件的分析研究
1
作者 罗雁冰 黄怡凡 +4 位作者 陈昊坤 曹玥 杨钦怡 任梦佳 陈利纬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566,共10页
四川博物院馆藏3件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原装原裱书法作品,因存在不同病害亟待保护修复。本文对三件作品揭取下来的裱件样品,检测及分析进行了包括纸张纤维观察、超景深观察、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结果表明:3... 四川博物院馆藏3件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原装原裱书法作品,因存在不同病害亟待保护修复。本文对三件作品揭取下来的裱件样品,检测及分析进行了包括纸张纤维观察、超景深观察、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结果表明:3件裱件样品中虽然有宣纸和机制纸的使用,但仍以手工竹纸作为主要装裱用纸,以淀粉为粘接材料,以黄檗(又称黄蘗)为黄色染料,施加动物胶等措施仍然沿用了传统装裱技艺。样品年代历经了中国古代手工纸逐渐被机制纸代替的历史时期,其制作工艺、纸张用原材料以及染料的使用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中国社会现状与对外交流的一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裱件 书法作品 晚清至民国 传统手工纸 机制纸
下载PDF
冷鲜猪肉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任梦佳 丁城桥 +2 位作者 Naoshi Kondo 吴华林 崔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434-3438,共5页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冷鲜猪肉三维荧光光谱特征,主要探讨了不同温度存储条件下冷鲜猪肉荧光峰的位置和荧光峰所处区域内荧光强度平均值随存储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初步判断了荧光物质的种类,为实现基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快速、无损...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冷鲜猪肉三维荧光光谱特征,主要探讨了不同温度存储条件下冷鲜猪肉荧光峰的位置和荧光峰所处区域内荧光强度平均值随存储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初步判断了荧光物质的种类,为实现基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快速、无损检测冷鲜猪肉新鲜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存储条件下样本的三维荧光光谱图中均含有2个明显的荧光峰(Peak A和Peak B),它们所在位置的激发波长(λ_(ex))/发射波长(λ_(em))范围分别为:λ_(ex)/λ_(em)约为250~310nm/300~400nm和约为300~450nm/400~550nm。其中,Peak A为类蛋白荧光,Peak B为脂质氧化产物荧光。此外,实验还发现,两个荧光峰在各自所处区域内荧光强度的平均值随存储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受存储温度影响,均是Peak A在λ_(ex)/λ_(em)=250~310nm/300~400nm区域内荧光强度的平均值(IA)逐渐下降,Peak B在λ_(ex)/λ_(em)=300~450nm/400~550nm区域内荧光强度的平均值(IB)逐渐上升。但I_A和I_B的变化速率受存储温度影响,冷藏条件下比室温条件下变化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冷鲜猪肉 荧光特性
下载PDF
西瓜品质LDV测振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宗梅 张文 +2 位作者 任梦佳 吴华林 崔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34-140,共7页
西瓜的内部品质与其振动特性紧密相关。激光多普勒测振(LDV)技术可以准确、非接触地测量农产品组织的真实振动,从而获取农产品的内部品质信息。基于激光多普勒测振系统开展了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加速度振幅、扫频速率、检测点位置3个因素... 西瓜的内部品质与其振动特性紧密相关。激光多普勒测振(LDV)技术可以准确、非接触地测量农产品组织的真实振动,从而获取农产品的内部品质信息。基于激光多普勒测振系统开展了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加速度振幅、扫频速率、检测点位置3个因素对西瓜振动频谱响应特性的影响。然后,针对以上因素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共27个参数组合,每个组合重复3次。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加速度振幅和扫频速率对西瓜振动频谱影响显著,但检测点位置影响不显著。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各参数组合中加速度振幅2.5 g、扫频速率1 000 Hz/min、阳面赤道检测点为较优的振动参数组合。本研究的结果为准确无损检测西瓜内部品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内部品质 无损检测 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AT LISA 809M双焦点及Proming A1-UV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的对照研究
4
作者 王道光 马元孝 +2 位作者 王玉成 任梦佳 蔡可丽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视功能。方法对59例(118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类型分为双焦点组以及单焦点组。术后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视功能。方法对59例(118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类型分为双焦点组以及单焦点组。术后3个月随机记录双眼裸眼远、近距离视力及近立体视功能,测定暗环境中不同空间频率(1、2、5、10 cpd)下的对比敏感度,并绘制离焦曲线图。采用VF-14-CN量表进行主观问卷调查,统计脱镜率以及是否有眩光和夜间光晕。结果与单焦点组相比,双焦点组术后在裸眼近距离视力、矫正远视力基础上的近距离视力、脱镜率以及近立体视功能方面具有更优的满意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在矫正远距离视力和裸眼远距离视力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4,P=0.699);而当空间频率在10 cpd时,双焦点组的左、右眼具有更低的暗视对比敏感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2,P=0.037)。两组均有夜间光晕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眩光不适也是两组的共同特点,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结论与Proming A1-UV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AT LISA 809M双焦点人工晶状体能够帮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获得更好的近视力及近立体视功能,术后视觉质量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焦曲线 近立体视 对比敏感度 视觉质量 双焦点人工晶状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