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6例早产儿临床分析
1
作者 任淑颖 谢勇 《新疆医学》 2008年第1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早产儿 临床分析 预后分析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谢勇 海新霞 +2 位作者 任淑颖 邓小红 吴维珍 《新疆医学》 2009年第10期153-155,共3页
支气管哮喘足小儿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严重的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及活动,影响厂儿童的生长发育,许多患儿由于治疗不当最终发展为成人哮喘,导致肺功能受损,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极人负担。因此对哮喘... 支气管哮喘足小儿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严重的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及活动,影响厂儿童的生长发育,许多患儿由于治疗不当最终发展为成人哮喘,导致肺功能受损,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极人负担。因此对哮喘儿童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得到家长的配合,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哮喘的发作次数,提高其生活质量十分必要。我们于近年来对哮喘患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患儿 健康教育 临床疗效 慢性呼吸道疾病 高治疗依从性 哮喘儿童 生活质量 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任淑颖 谢勇 《新疆医学》 2009年第12期35-37,共3页
急性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气道、肺发育不良,易致呼吸系统疾病,最终由于呼吸衰竭死亡,我们对2006~2008年收治的60例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急性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气道、肺发育不良,易致呼吸系统疾病,最终由于呼吸衰竭死亡,我们对2006~2008年收治的60例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衰竭 NCPAP治疗 疗效观察 急性呼吸衰竭 新生儿死亡 呼吸系统疾病 肺发育不良 呼吸中枢
下载PDF
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1~4岁儿童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6
4
作者 韩文 谢勇 +4 位作者 任淑颖 尹丽明 冯晓英 邓小红 海新霞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0-804,共5页
目的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1~4岁儿童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4岁喘息患儿141例(哮喘41例、喘息性支气管炎54例、支气管肺炎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非呼吸道疾病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并观察... 目的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1~4岁儿童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4岁喘息患儿141例(哮喘41例、喘息性支气管炎54例、支气管肺炎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非呼吸道疾病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并观察喘息患儿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TBFV环形态以阻塞性改变为主(65%),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支气管舒张试验后TPTEF/TE、VPEF/VE较试验前明显改善(P〈0.05)。以TFFEF/TE、VPEF/VE任意一个改善率≥15%作为支气管舒张试验的阳性标准,潮气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诊断哮喘的灵敏度为47%,特异度为84%。哮喘组患儿舒张试验前TPTEF/TE≥23%者的阳性率28%,TPTEF/TE〈23%者的阳性率为65%(P〈0.05)。结论1~4岁喘息患儿肺功能损害以阻塞性通气障碍为主;潮气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哮喘气道可逆性特征;在1~4岁儿童中以潮气呼吸支气管舒张试验诊断哮喘的敏感性不高,但在阻塞程度重的患儿中诊断意义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气呼吸肺功能 支气管肺炎 哮喘 喘息性支气管炎 儿童
原文传递
212例儿童哮喘预后的5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韩文 谢勇 +2 位作者 周新龙 尹丽明 任淑颖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0-87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转归和影响发病与预后的因素。方法对随访5年以上的212例哮喘儿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随访中,哮喘停止发作121例(57.1%),哮喘持续91例(42.9%)。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为呼吸道感染(71.7%),其次是过敏原吸入(1...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转归和影响发病与预后的因素。方法对随访5年以上的212例哮喘儿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随访中,哮喘停止发作121例(57.1%),哮喘持续91例(42.9%)。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为呼吸道感染(71.7%),其次是过敏原吸入(17.0%)。由呼吸道感染诱发的哮喘患儿(61.2%)较由过敏原(41.7%)或运动(26.3%)诱发者缓解率高(P<0.05)。湿疹合并过敏性鼻炎、父母哮喘、过敏原诱发的喘息是发展成持续性哮喘的3个危险因素。结论 5年以上的随访中大部分哮喘患儿停止发作。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由呼吸道感染诱发的哮喘转归较好。特应质及有特应质遗传背景的患儿更有可能发展成持续性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预后 随访研究 儿童
原文传递
早期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文 尹丽明 +3 位作者 冯晓英 谢勇 任淑颖 轩永立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2期193-194,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快速拔管后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tubation surfactant extubation,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疗效。方法 NRDS患儿52...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快速拔管后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tubation surfactant extubation,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疗效。方法 NRDS患儿52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28例均早期应用INSURE技术,对照组24例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24h时pa(O2)、pa(CO2)、pa(O2)/吸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FiO2),及nCPAP使用时间与治疗成功率。结果 2组治疗6、24h后pa(O2)、pa(O2)/FiO2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观察组pa(CO2)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pa(C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hpa(O2)、pa(O2)/FiO2及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CPAP使用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早期应用INSURE技术治疗NRDS可改善患儿通气状况及氧合,缩短nCPAP使用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原文传递
血清总胆汁酸在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任淑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102-105,共4页
分析测定血清总胆汁酸对新生儿黄疸诊断的价值。方法 经本研究审核批准后实施此研究,择取我院新生儿科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接诊的380例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观察组内,另择取同期我院健康新生儿380例纳入对照组中,测定两组新生... 分析测定血清总胆汁酸对新生儿黄疸诊断的价值。方法 经本研究审核批准后实施此研究,择取我院新生儿科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接诊的380例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观察组内,另择取同期我院健康新生儿380例纳入对照组中,测定两组新生儿的血清总胆汁酸、直接胆红素、胆红素水平,对患儿的病情加以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BA、TBIL、DBIL、AST、AL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性黄疸比较,病理性黄疸TBA、TBIL、DBIL、AST、AL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对患儿身体造成的伤害存在一定差异,病理性黄疸可能会诱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对患儿生命安全形成威胁,因此鉴别黄疸性质并予以针对性治疗措施,对患儿的预后情况改善具有重要价值。检测血清总胆汁酸可作为一项有效的量化指标,能够对黄疸诊断工作给予可靠的参考价值,对于患儿的病情程度进行更准确地评估,同时对治疗工作也可给予有效信息,值得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总胆汁酸 新生儿 黄疸 胆红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