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黄芩中5个黄酮类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文涛 曹晓燕 +4 位作者 胡苏莹 崔浪军 任火冰 杨磊 强毅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91-1696,共6页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 5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分析花期、采收期、海拔对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及成分含量之间变化关系。方法:收集全国50个产地的56批黄芩样品,采用HPLC法测定上述5个...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 5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分析花期、采收期、海拔对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及成分含量之间变化关系。方法:收集全国50个产地的56批黄芩样品,采用HPLC法测定上述5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利用SPSS 26.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收集的56批黄芩样品中有55批样品的黄芩苷含量>9.0%;大部分采收期样品中黄酮含量高于花期;黄酮含量与海拔呈相关性;黄芩苷与汉黄芩苷、黄芩素与汉黄芩素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来源黄芩质量普遍高于药典标准,成分之间存在协同变化的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为不同产地黄芩质量评价及高品质黄芩药材的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酮类成分 相关性分析 质量比较
下载PDF
北柴胡根部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贾云鹏 杨晓军 +2 位作者 王超 任火冰 杨海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2-408,共7页
目的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成分进行活性筛选,初步评价... 目的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成分进行活性筛选,初步评价了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从北柴胡根部共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蛇床子素(1)、欧前胡素(2)、异补骨脂素(3)、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4)、反式-对羟基桂皮酸(5)、反式-3′,4′-亚甲二氧基桂皮酸(6)、反式-阿魏酸(7)、伞形花内酯(8)、七叶内酯(9)、迷迭香酸(10)、紫花前胡苷(11)、紫丁香苷(12)、5,7,3′,4′-四甲氧基黄酮(13)、5,7,4′-三羟基-6-异戊烯基异黄酮(14)、芹菜素(15)、木犀草素(16)、槲皮素(17)、牡荆素(18)和金丝桃苷(19)。结论化合物3~6、8、10~14、18和19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8~11、16和18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分别为38.07、6.91、29.41、22.86、48.99、15.91和30.8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苯丙素类 黄酮类 抗肝癌活性 异补骨脂素 伞形花内酯 迷迭香酸 金丝桃苷 木犀草素 牡荆素
原文传递
陕北细叶远志中的一个新[口山]酮
3
作者 贾云鹏 刘璐 +2 位作者 杨晓军 王超 任火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672,共6页
采用硅胶和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技术,从陕北细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干燥根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结合现代波谱学方法及其理化性质对其结构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1)、细叶远志皂苷(2)、6-甲氧基香豆... 采用硅胶和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技术,从陕北细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干燥根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结合现代波谱学方法及其理化性质对其结构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1)、细叶远志皂苷(2)、6-甲氧基香豆素(3)、7-苯基-1-羟基-2,3,6-三甲氧基[口山]酮(4)、1,8-二羟基-3,4,7-三甲氧基[口山]酮(5)、芒果苷(6)、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7)、芦丁(8)、丁香醛(9)、水杨酸(10)。其中化合物3、4和5为首次从远志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一新[口山]酮。采用Ellman比色法对化合物3、4和5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5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化合物4的抑制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化学成分 [口山]酮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原文传递
陕北膜荚黄芪中的一个新二苯基丁二酮
4
作者 杨晓军 王超 +2 位作者 贾云鹏 孙悦 任火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30-2434,共5页
采用硅胶和凝胶柱色谱技术,结合现代波谱学方法及其理化性质分析,从陕北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黄芪甲苷(1)、芒柄花素(2)、毛蕊异黄酮(3)、1-(4-羟苯基)-4-(2,4-羟苯基)-2-羟基-1,4... 采用硅胶和凝胶柱色谱技术,结合现代波谱学方法及其理化性质分析,从陕北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黄芪甲苷(1)、芒柄花素(2)、毛蕊异黄酮(3)、1-(4-羟苯基)-4-(2,4-羟苯基)-2-羟基-1,4-丁二酮(4)、反式-4-甲基肉桂酸(5)、槲皮素(6)和尿嘧啶核苷(7)。其中化合物4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系首次从黄芪属中分得。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4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IC_(50)为11.41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化学成分 二苯基丁二酮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