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意象的审美文化内涵
- 1
-
-
作者
任灵华
-
机构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社科纵横》
2008年第3期110-111,116,共3页
-
文摘
意象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更嬗积淀而形成的,具有广泛的文化意义和深刻的美学内涵。"意象"一方面具有无限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幅度,审美意义具有多层次性;另一方面其理论在"意"与"象"、"形"与"神"、"意"与"境"等二元互动关系中构成,赋予其文论内涵及其审美理论的意义。
-
关键词
古代美学
意象
审美内涵
-
分类号
J120.9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意象的审美特征
- 2
-
-
作者
任灵华
-
机构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许昌
-
出处
《文教资料》
2008年第17期5-7,共3页
-
文摘
意象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征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极大地丰富了意象的内涵,增强了意象的艺术魅力.
-
关键词
意象
特征
含蓄美
自然美
朦胧美
新奇美
-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谈虚实手法在小说创作中的运用
- 3
-
-
作者
任灵华
-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3X期45-47,共3页
-
文摘
谈虚实手法在小说创作中的运用任灵华相传宋徽宗主持翰林图画院时,常用考画取仕。一次,他出一个题目:"深山藏古寺",有的考生画了深山峻岭中的一座古庙,有的在山腰画了庙的残垣断壁,有的画庙的一角......,只有一位考生没有在庙上作文章,只是画了一个老态龙...
-
关键词
小说创作
虚实结合
手法的作用
诸葛亮
以实出虚
联想和想象
《三国演义》
打字员
孔明
艺术效果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试论散文诗主体形象的创造
- 4
-
-
作者
任灵华
-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S1期54-56,共3页
-
文摘
散文诗——诗化的散文,散文化的诗,一种崭新的独立的文学样式,由于具有主观性、内向性、表现性、抒情性的特点,因此它在创造作家的主体形象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主体形象作为自我意识的表现,已不再是对社会生活作冷静、客观、表层的再现,而是用作家的自我实现去拥抱现实。
-
关键词
散文诗
主体形象
表现方法
-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关于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 5
-
-
作者
任灵华
-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S1期233-235,共3页
-
文摘
对写作学科现代化、科学化的讨论,为写作理论的完善和写作教学改革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从总体上讲,目前的写作教学还存在教学的随意性,写作理论的陈旧性、技巧训练的孤立性等问题,因此我们应从完善和更新写作理论,加强写作训练的科学性等方面着手。
-
关键词
写作
存在问题
教学改革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应变素质
- 6
-
-
作者
任灵华
-
机构
许昌教育学院
-
出处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0年第4期34-34,共1页
-
文摘
1.厚实的知识基础.知识是应变的基础,教学活动中,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学生语言行为的正误,并作出正确的处理,没有广博的知识是不行的.有了厚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科学知识,教学中才能融汇贯通,深入浅出,才能针对学生中偶然出现的问题,娴熟自如地处理和解决.有人说,语文教师应当是个“杂”家,此话是很有道理的.
-
关键词
语文教师
应变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简论语文教学中的应变艺术
- 7
-
-
作者
任灵华
封景彦
-
机构
许昌教育学院
-
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61-63,共3页
-
文摘
课堂教学是个复杂的智力和心理活动过程。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水平不一、性格各异的学生,因此教学过程中就会经常出现教师事先预想不到的问题,出现教师备课中难以逆料的教学情景.这就需要教师遇惊不乱,以良好的心态和高超的应变能力给以巧妙的处理.
-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应变艺术
语文教师
课堂教学
心理素质
兴趣爱好
具备的条件
教学艺术
突发事件
教学情景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师生语文素质培养之我见
- 8
-
-
作者
任灵华
庆志远
-
机构
许昌教育学院
-
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57-58,62,共3页
-
文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近百年来教育发展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近两年考上中师的学生,正面临着这一转变,他们将成为新世纪之初的小学教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所以,培养他们的语文素质,是十分重要而且迫切的事情.如何培养中师生的语文素质,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
-
关键词
语文素质培养
中师生
联想和想象
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
课外阅读
小学教师
培养跨世纪人才
教育思想
应试教育
-
分类号
G658.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试论新时期我国文学理论的基础与建设
- 9
-
-
作者
任灵华
-
机构
许昌教育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6-8,共3页
-
文摘
社会功利论和艺术审美理论,概括了二十世纪近80年中国文学理论思想的发展轨迹。它为新时期文学新的理论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一些历史的参量。从历史角度看。
-
关键词
文学理论
社会功利
艺术审美
新的综合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加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之管见
- 10
-
-
作者
王晓
任灵华
-
机构
新乡医学院
许昌教育学院
-
出处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88-89.9,共3页
-
文摘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求新、求实 ,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只有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摆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 ,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得到改进和加强。
-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高等教育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