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TDA/PMDA-TDI/MDI四元共聚聚酰亚胺的制备和表征
1
作者 任煜栋 胡祖明 +2 位作者 于俊荣 陈蕾 诸静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3年第5期20-26,共7页
着重介绍了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利用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BTDA)、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四元体系(其中,TDI和MDI的摩尔比为80:20,BTDA和PMDA的摩尔比分别为9... 着重介绍了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利用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BTDA)、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四元体系(其中,TDI和MDI的摩尔比为80:20,BTDA和PMDA的摩尔比分别为95:5、90:10、85:15、80:20)合成聚酰亚胺(PI)的方法;并对聚合得到的产物的特性粘度、傅利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热失重分析(TGA)等、力学性能等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当BTDA:PMDA=95:5时特性粘度最大,为0.937 5 dL/g;在红外光谱中,波数为723 cm^(-1)、1364 cm^(-1)、1723cm^(-1)、1779 cm^(-1)处有酰亚胺的特征吸收峰;核磁共振氢谱图证实加入第四单体PMDA;TGA曲线及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聚合产物具有优良的耐热及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热性能 四元共聚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三元共聚聚酰亚胺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能 任煜栋 +3 位作者 陈蕾 于俊荣 诸静 胡祖明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2年第6期34-36,42,共4页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声速取向、热重分析仪(TGA)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对湿法纺丝制备的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BTDA)—二异氰酸甲苯酯(TDI)/二异氰酸二苯甲烷酯(MDI)三元共聚聚酰亚胺纤维结...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声速取向、热重分析仪(TGA)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对湿法纺丝制备的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BTDA)—二异氰酸甲苯酯(TDI)/二异氰酸二苯甲烷酯(MDI)三元共聚聚酰亚胺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对纤维结构无明显影响;热处理使纤维表面更加致密,提高了纤维的取向度;与初生纤维相比,热处理之后纤维力学性能提高了近3倍,模量提高了2倍,同时热稳定性能得到了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纤维 热处理 结构 性能 影响
下载PDF
基于Power BI和Python的汽车内饰纺织材料零件智能化管理
3
作者 袁国玉 陈岳鹏 +1 位作者 张少甫 任煜栋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24年第4期52-55,共4页
为了保证企业实验室工作环境的安全与效率,实现实验室汽车内饰纺织材料零件存储和试验设备运行信息的实时监测,提出了基于Power BI和Python的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管理系统。系统采用Python进行实验室汽车内饰纺织材料零件的数据采集... 为了保证企业实验室工作环境的安全与效率,实现实验室汽车内饰纺织材料零件存储和试验设备运行信息的实时监测,提出了基于Power BI和Python的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管理系统。系统采用Python进行实验室汽车内饰纺织材料零件的数据采集和刷新,数据采集后进行数据清洗,处理完成的后台数据由PBI进行数据建模和交互式可视化分析,最后将可视化的PBI报表上传至网页进行信息资源共享。通过该实验室智能化管理系统,推动了质保实验室汽车内饰纺织材料零件检测的效率和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内饰 纺织材料 Power BI PYTHON 数据可视化 实时监控 实验室智能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