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非司酮在宫外孕保守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任玮琦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10期4641-4642,共2页
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手术治疗中米非司酮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40例实施腹腔镜单纯保守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回顾分析相关资料。结果治疗后两组β-HCG水平... 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手术治疗中米非司酮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40例实施腹腔镜单纯保守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回顾分析相关资料。结果治疗后两组β-HCG水平均有下降表现,但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输卵管切除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外孕保守治疗中加用米非司酮应用,可有效降低输卵管切除率,提高预后,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宫外孕 保守手术 作用
下载PDF
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肌力及结构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任玮琦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19期3549-3552,共4页
目的观察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治疗的1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治疗的1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疗程为3个月。分析两组患者盆底肌恢复情况(盆底肌前静息平均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混合肌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评价两组患者子宫脱垂程度(0度、Ⅰ度、Ⅱ度、Ⅲ度及Ⅳ度)、尿失禁(0级、Ⅰ级、Ⅱ级及Ⅲ级)、性生活水平(性兴奋、性欲望强度、性满意度、性唤起、性交痛及阴道痉挛)及盆底结构参数(前腔室结构和肛提肌裂孔指标)变化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后静息平均肌电值低于对照组,其他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脱垂0度率为50.00%(31/62),对照组为14.52%(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尿失禁的0级率分别为80.65%(50/62)、64.51%(40/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性生活改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前腔室结构与肛提肌裂孔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用于产后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盆底功能的恢复,缓解产后子宫脱垂和尿失禁症状,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盆底肌 子宫脱垂
原文传递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局部免疫和阴道菌群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任玮琦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21期3914-3918,共5页
目的 探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局部免疫和阴道菌群分布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检查的160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为A组,同期在该院检查的160例非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为B组,160例无HPV... 目的 探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局部免疫和阴道菌群分布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检查的160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为A组,同期在该院检查的160例非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为B组,160例无HPV感染妇女为C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局部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2及TNF-α)及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和阴道菌群指标(乳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炎及滴虫),并比较A组中不同高危型HPV感染者的检测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局部免疫和阴道菌群指标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CD8^(+)水平[(26.71±3.01)%]显著高于B组[(23.63±2.66)%]和C组[(19.96±2.21)%],B组则高于C组,A组患者CD3^(+)、CD4^(+)及CD4^(+)/CD8^(+)[(40.19±4.91)%、(30.01±3.35)%及(0.91±0.12)]显著低于B组[(47.36±5.36)%、(36.16±3.63)%及(1.20±0.16)]和C组[(53.63±5.61)%、(40.63±3.93)%及(1.39±0.20)],B组则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60.774、257.483、341.509及350.600,均P<0.05)。A组患者IL-1β和TNF-α水平[(3.91±0.50)pg/ml、(3.15±0.36)ng/ml]显著高于B组[(2.96±0.39)pg/ml、(2.13±0.30)ng/ml]和C组[(1.33±0.36)pg/ml、(0.79±0.10)ng/ml],B组则高于C组,A组患者IL-2水平[(21.61±3.03)pg/ml]显著低于B组[(25.02±3.19)pg/ml]和C组[(28.30±3.31)pg/ml],B组则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7.077、298.780及177.198,均P<0.05)。A组患者乳酸杆菌异常率、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检出率(25.00%、24.38%、21.87%、35.00%及21.87%)均显著高于B组(13.13%、12.50%、11.25%、18.75%及7.50%)和C组(4.37%、5.00%、3.12%、10.00%及1.25%),B组则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201、25.430、26.632、30.882及39.047,均P<0.05)。A组患者IgA、IgG及IgM水平[(18.06±1.63)g/L、(93.39±6.10)g/L及(15.61±1.26)g/L]均显著高于B组[(16.35±1.52)g/L、(86.16±5.66)g/L及(12.30±1.19)g/L]和C组[(14.01±1.31)g/L、(80.16±5.32)g/L及(10.13±1.06)g/L],B组则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6.881、215.939及885.720,均P<0.05)。A组不同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CD8^(+)、IL-1β、TNF-α、IgA、IgG及IgM水平,乳酸杆菌异常率、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检出率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与CD3^(+)、CD4^(+)、CD4^(+)/CD8^(+)及IL-2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局部免疫和阴道菌群分布显著异常,且高危型HPV感染与局部免疫和阴道菌群分布的关系密切,应重视对局部免疫和阴道菌群分布的监测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局部免疫 阴道菌群
原文传递
臭氧液对细菌性、滴虫性和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任玮琦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1535-1536,共2页
阴道炎分为真菌性、细菌性、滴虫性、病毒性、衣原体和支原体性阴道炎等,传播途径包括性行为和其他间接方式。目前常用的阴道炎治疗方法有中药或西药水冲洗阴道、阴道局部放药、口服用药等,治愈率为50%-85%。本研究对比分析了臭氧... 阴道炎分为真菌性、细菌性、滴虫性、病毒性、衣原体和支原体性阴道炎等,传播途径包括性行为和其他间接方式。目前常用的阴道炎治疗方法有中药或西药水冲洗阴道、阴道局部放药、口服用药等,治愈率为50%-85%。本研究对比分析了臭氧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 臭氧液 疗效 支原体性阴道炎 治疗方法 传播途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