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泪囊炎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任生刚 苏鸣 +3 位作者 陈璐 滑会兰 李彦存 张宝利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4期275-276,共2页
关键词 泪道冲洗 泪道探通术 新生儿 泪囊炎 治疗
下载PDF
新生儿泪囊炎44例分泌物细胞培养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任生刚 苏鸣 +2 位作者 滑会兰 陈璐 郭映辉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3期211-211,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泪囊炎 分泌物 细胞培养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瞬目异常儿童48例眼部检查结果报道
3
作者 任生刚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7期601-601,共1页
关键词 瞬目异常 儿童 眼部检查
下载PDF
调节性内斜视弱视儿童治疗前后多焦VEP与多焦ERG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滑会兰 苏鸣 +4 位作者 任生刚 陈璐 尚李娅 李彦存 张保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26-27,共2页
目的 探讨内斜视性弱视儿童多焦VEP(mfVEP)和多焦ERG(mfERG)的特征及治疗后的改变.方法 对30例4~8岁内斜视弱视儿童治疗前及治疗后行mfVEP和mfERG检测,并与同龄正常儿童比较.结果 治疗前内斜视弱视眼mfERG及mfVEP各环P1波振幅密度... 目的 探讨内斜视性弱视儿童多焦VEP(mfVEP)和多焦ERG(mfERG)的特征及治疗后的改变.方法 对30例4~8岁内斜视弱视儿童治疗前及治疗后行mfVEP和mfERG检测,并与同龄正常儿童比较.结果 治疗前内斜视弱视眼mfERG及mfVEP各环P1波振幅密度降低,中心区域差异显著;mfVEP峰潜时延长,且鼻颞侧存在差异.治疗后,mfERG及mfVEP P1波振幅密度上升,mfVEP峰潜时较治疗前缩短,鼻颞侧差异缩小.结论 治疗后较治疗前内斜视弱视眼多焦电生理结果改善,其可作为弱视疗效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ERG 多焦VEP 斜视 弱视 儿童
下载PDF
学龄前弱视儿童屈光状态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滑会兰 苏鸣 +3 位作者 张保利 李彦存 任生刚 陈璐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3970-3971,共2页
目的:分析学龄前弱视儿童的屈光状态特点,探讨不同程度弱视与屈光程度的关系。方法:对752例3~6岁屈光性弱视患儿经阿托品散瞳后检影验光,记录并统计屈光度及弱视情况。结果:弱视眼屈光类型以远视性屈光不正为主,屈光程度以轻、... 目的:分析学龄前弱视儿童的屈光状态特点,探讨不同程度弱视与屈光程度的关系。方法:对752例3~6岁屈光性弱视患儿经阿托品散瞳后检影验光,记录并统计屈光度及弱视情况。结果:弱视眼屈光类型以远视性屈光不正为主,屈光程度以轻、中度屈光不正为主,散光普遍存在,轴位以顺规散光为主;随屈光度增大,弱视程度加重。结论: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与弱视形成密切相关,及时矫正屈光不正是防治弱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学龄前儿童 屈光状态
下载PDF
早产儿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璐 郑微 +5 位作者 王超英 苏鸣 李彦存 任生刚 滑会兰 郭红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73-877,共5页
目的观察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中的变化及其评价早产儿视网膜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4~12周龄早产儿84例(168眼),其中ROP(+)组30例,ROP(-)组54例。在睡眠状态下进行F-ERG检查,记录视杆反应、最大混合反应... 目的观察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中的变化及其评价早产儿视网膜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4~12周龄早产儿84例(168眼),其中ROP(+)组30例,ROP(-)组54例。在睡眠状态下进行F-ERG检查,记录视杆反应、最大混合反应以及视锥反应。成人组为健康成年人15例(30眼)。F-ERG的记录遵循ISCEV2000年修订的临床视觉电生理国际标准化程序。结果 F-ERG各反应波形发生率3组比较,ROP(+)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视杆反应:χ2=50.710,P=0.000;最大混合反应:χ2=32.002,P=0.000;视锥反应:χ2=23.992,P=0.000)。ROP(+)组和ROP(-)组视杆反应波形发生率低于视锥反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306,P=0.000;χ2=12.706,P=0.000)。3组F-ERG各反应a波、b波隐含时及振幅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视杆反应:b波隐含时F=66.405,P=0.000;b波振幅F=180.496,P=0.000。最大混合反应:a波隐含时F=9.536,P=0.000;a波振幅F=189.150,P=0.000;b波隐含时F=89.851,P=0.000;b波振幅F=278.984,P=0.000。视锥反应:a波隐含时F=37.526,P=0.000;a波振幅F=67.182,P=0.000;b波隐含时F=32.470,P=0.000;b波振幅F=145.631,P=0.000)。除视锥反应a波振幅和b波隐含时ROP(+)组与ROP(-)组比较以及最大混合反应a波隐含时ROP(-)组与成人组比较外,ROP(+)组余各反应a波、b波隐含时明显延长,振幅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后4~12周早产儿的视网膜功能仍处于发育过程中,视杆细胞较视锥细胞成熟晚;而ROP对其视网膜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且主要影响视杆细胞功能,其影响与病变程度有关。F-ERG可以作为评价早产儿视网膜功能的检测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功能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单眼剥夺大鼠外侧膝状体n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苏鸣 刘丽 +3 位作者 陈璐 张亚娟 任生刚 滑惠兰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7期803-804,共2页
目的观察单眼剥夺大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治疗前后外侧膝状体背核(dorsal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dLGN)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改变。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 目的观察单眼剥夺大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治疗前后外侧膝状体背核(dorsal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dLGN)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改变。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单眼剥夺组(MD)、单眼剥夺脑室内注射NGF组(MD+NGF)和注射生理盐水组(MD+NS),每组随机分为2个亚组。剥夺自14 d龄开始,分别于28、42 d龄处死,脑室注射分别于14、28 d龄开始。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dLGN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nNOS阳性神经元在dLGN散在分布,单眼剥夺和年龄增长可致其阳性神经元数密度降低。N组及MD+NGF组分别与MD组和MD+N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 d龄处死大鼠dLGN阳性神经元数密度N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42 d龄与28 d龄比较,dLGN阳性神经元数密度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视觉发育具有可塑性,弱视治疗具有时效性。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内,外源性提供NGF,可以促进dLGNnNOS增多,从而拮抗剥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外侧膝状体 单眼剥夺 大鼠
下载PDF
调节性内斜视弱视儿童多焦视诱发电位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滑会兰 苏鸣 +4 位作者 任生刚 陈璐 张保利 李彦存 尚李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内斜视弱视眼多焦视诱发电位(mfVEP)的特征性改变。方法对30例4~8岁调节性内斜视弱视儿童行mfVEP检测,并与同年龄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内斜视弱视眼各环N1、P1波振幅密度值降低、峰潜时延长,在中心区存在显著性差异;鼻颞侧... 目的探讨内斜视弱视眼多焦视诱发电位(mfVEP)的特征性改变。方法对30例4~8岁调节性内斜视弱视儿童行mfVEP检测,并与同年龄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内斜视弱视眼各环N1、P1波振幅密度值降低、峰潜时延长,在中心区存在显著性差异;鼻颞侧反应峰潜时存在差异。各组上半视网膜N1、P1波较下方振幅密度降低、峰潜时延长,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内斜视弱视眼在中央及鼻侧区域视功能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诱发电位 斜视 弱视 儿童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调查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苏鸣 任生刚 +5 位作者 张保利 刘晓瑜 赵敬聪 杨素玲 陈璐 滑会兰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9期54-56,共3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探讨学龄前儿童所在地域、父母屈光不正史及年龄与其屈光不正的关系。方法使用美国Sure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对石家庄市区及石家庄市山区部分幼儿园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外眼及眼底检查,并按年龄组进行统计。...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探讨学龄前儿童所在地域、父母屈光不正史及年龄与其屈光不正的关系。方法使用美国Sure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对石家庄市区及石家庄市山区部分幼儿园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外眼及眼底检查,并按年龄组进行统计。结果学龄前受检儿童1550例,资料完整的共1139例,屈光不正发生率为12.29%(140/1139)。2~5岁各组间屈光不正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931,P=0.115)。屈光不正类型主要为复合远视散光、单纯远视、混合性散光,不同性别、地域及家族史儿童屈光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P=0.537;χ2=3.115,P=0.078;χ2=2.440,P=0.118)。排除屈光状态异常者后,各年龄组双眼球镜、柱镜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61,P=0.674;F=1.132,P=0.297;F=0.999,P=0.468;F=0.945,P=0.537)。结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与年龄、性别、地域及家族史无关,屈光不正类型以复合远视散光、单纯远视、混合性散光为主,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对早期发现屈光不正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龄前 屈光不正 自动验光仪 调查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滑会兰 任生刚 +3 位作者 宋艳霞 王伟 王海洲 杨素玲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30例足月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HIE组(n=51)、中度HIE组(n=43)、重度HIE组(n=36),另选取30例同期足月健康新生儿作为...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30例足月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HIE组(n=51)、中度HIE组(n=43)、重度HIE组(n=36),另选取30例同期足月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出生1个月内、出生6个月后测定F-VEP。采用视力筛查仪测定130例HIE患儿屈光度,比较屈光异常组(n=41)与屈光正常组(n=89)患儿F-VEP;根据弱视诊断标准,将130例HIE患儿分为弱视组(n=38)与视力正常组(n=92),比较两组患儿F-VEP。结果:F-VEP P主波潜伏期测定结果显示,出生1个月内,3组HIE患儿均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HIE组、中度HIE组、重度HIE组依次升高(P<0.05);出生6个月后,对照组较出生1个月内无明显变化(P>0.05),3组HIE患儿有所降低(P<0.05),轻度HIE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HIE组、重度HIE组仍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6个月后,屈光异常组患儿F-VEP P主波潜伏期高于屈光正常组(P<0.05),弱视组患儿F-VEP P主波潜伏期高于视力正常组(P<0.05)。结论:HIE患儿存在视觉神经通路损伤,F-VEP测定可作为新生儿HIE的辅助检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屈光度 眼部发育
下载PDF
调节性内斜视弱视儿童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滑会兰 苏鸣 +3 位作者 任生刚 陈璐 张保利 李彦存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959-1962,共4页
目的:探讨内斜视弱视眼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的改变。方法:对20例4~8岁调节性内斜视弱视儿童行mfERG检测,并与同年龄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①内斜视弱视眼各环N1、P1波振幅密度值降低,在中心环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各组上半视... 目的:探讨内斜视弱视眼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的改变。方法:对20例4~8岁调节性内斜视弱视儿童行mfERG检测,并与同年龄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①内斜视弱视眼各环N1、P1波振幅密度值降低,在中心环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各组上半视网膜N1、P1波较下方振幅密度降低、潜伏期延长,存在统计学差异,鼻颞侧视网膜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内斜视弱视眼mfERG存在异常改变,提示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可能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斜视 弱视 多焦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 儿童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5年临床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璐 苏鸣 +2 位作者 任生刚 滑会兰 郑微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1019-1020,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1至2012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情况,并观察5年变化。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进行筛查的早产儿资料,自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检查眼底至周边网膜血管化。并与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调查结果比较...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1至2012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情况,并观察5年变化。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进行筛查的早产儿资料,自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检查眼底至周边网膜血管化。并与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调查结果比较。结果受检儿数量较5年前增加177.46%。筛查患儿除剖腹产比例增加外,孕周、出生体重、性别构成、单胎多胎构成、失访比例均与5年前无显著差别。ROP发生率12.73%,较5年前显著下降,仍以轻度病变为主,严重ROP发生率无显著变化(P>0.05)。孕周、出生体重和机械辅助呼吸仍与ROP发生密切相关;与5年前比较,多胎不再与ROP发生有关,而分娩方式成为其发生的新的相关因素,顺产婴儿发生ROP可能性较剖腹产儿大(P>0.05)。结论随着医学进步,ROP预防和筛查逐渐受到重视,其发生率显著下降。ROP宣教应引起关注,减少失访率,避免可预防盲的发生。剖腹产是否是ROP发生率下降的因素仍有待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发生率 筛查
下载PDF
3~10岁儿童散光与弱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璐 苏鸣 +2 位作者 张保利 李彦存 任生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9期1076-1077,共2页
关键词 散光 弱视
下载PDF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学龄前儿童散光状态分析
14
作者 苏鸣 任生刚 +11 位作者 张保利 赵敬聪 陈璐 滑会兰 王伟 栾红晶 陈少华 魏云硕 尚李娅 郑微 刘晓瑜 杨素玲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8期2836-2838,共3页
学龄前儿童处于视功能发育敏感期内,异常屈光状态极易导致弱视。弱视是儿童时期可治疗的视力缺陷,散光性屈光不正是儿童弱视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了了解学龄前儿童散光屈光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散光作为弱视危险因素所占的比例,我们对石家庄市... 学龄前儿童处于视功能发育敏感期内,异常屈光状态极易导致弱视。弱视是儿童时期可治疗的视力缺陷,散光性屈光不正是儿童弱视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了了解学龄前儿童散光屈光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散光作为弱视危险因素所占的比例,我们对石家庄市区及石家庄市山区部分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及外眼、眼底检查,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学龄前 屈光不正 散光 弱视 自动验光仪
下载PDF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63例
15
作者 滑会兰 苏鸣 +3 位作者 任生刚 陈璐 李彦存 张宝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外斜视 手术
下载PDF
不同调节幅度对配戴角膜塑形镜轻中度近视儿童控制效果及角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宋艳霞 苏鸣 +5 位作者 陈璐 王建仓 任生刚 赵敬聪 杨素玲 王伟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4期18-21,25,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调节幅度对配戴角膜塑形镜轻中度近视儿童控制效果及角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8例(128眼)轻中度近视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均配戴角膜塑形镜。计算所有患儿戴镜前调节幅度的平均值,根据戴镜前调节幅度是否高于平均值分为两组... 目的观察不同调节幅度对配戴角膜塑形镜轻中度近视儿童控制效果及角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8例(128眼)轻中度近视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均配戴角膜塑形镜。计算所有患儿戴镜前调节幅度的平均值,根据戴镜前调节幅度是否高于平均值分为两组,其中A组62例(62眼),戴镜前调节幅度低于平均值,B组66例(66眼),戴镜前调节幅度高于平均值。记录并比较两组戴镜前及戴镜12、24个月的调节幅度、眼轴长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面积。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戴镜前调节幅度与戴镜24个月眼轴长度增长量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儿完成24个月随访。两组戴镜12、24个月的调节幅度均较戴镜前增长(P均<0.05);B组戴镜前及戴镜12、24个月调节幅度均较A组大(P均<0.05),且A组戴镜24个月的调节幅度增长量大于B组(P<0.05)。A组戴镜前及戴镜12、24个月的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戴镜12、24个月的眼轴长度较本组戴镜前及A组同时点长(P均<0.05)。两组戴镜12、24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面积较戴镜前均无明显变化,且两组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戴镜前调节幅度与戴镜24个月眼轴长度增长量呈正相关(r=0.645,P<0.05)。结论调节幅度低的轻中度近视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在控制眼轴长度增长上较调节幅度高患儿具有优势,角膜功能未受明显影响,这可能与前者的调节幅度明显改善且调节功能主导近视眼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角膜塑形镜 调节幅度 眼轴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眼病的诊疗
17
作者 尚李娅 王建仓 +2 位作者 唐广贤 任生刚 滑会兰 《国际眼科纵览》 2023年第6期558-563,共6页
儿童自身免疫病具有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受累的特点,包括对视觉系统的损害。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等,可不同程度地造成眼部各组织的免疫性病损,可导致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干眼症、巩膜炎... 儿童自身免疫病具有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受累的特点,包括对视觉系统的损害。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等,可不同程度地造成眼部各组织的免疫性病损,可导致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干眼症、巩膜炎、眼睑病变、结膜炎等。治疗多采用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自身免疫病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塞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 葡萄膜炎 巩膜炎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及其相关因素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鸣 任生刚 +3 位作者 张保利 刘晓瑜 杨素玲 尚李娅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22期3403-3404,共2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生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年龄3~6岁儿童1888例,采用儿童图形标准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并对各不同年龄组儿童视力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了解引起儿童发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结...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生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年龄3~6岁儿童1888例,采用儿童图形标准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并对各不同年龄组儿童视力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了解引起儿童发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四个年龄组儿童视力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其视力也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88例儿童中,380例(20.0%)发生视力不良。随着年龄的增加,视力不良发生率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有胎龄、出生时体质量、户外活动时间、每天看电视时间、看电视时距离及母亲文化程度;与室内采光及遗传因素无关。结论学龄前期儿童视力发育不良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儿童家长及幼儿园老师应避免或消除各种危险因素,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不良 危险因素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