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吲哚美辛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任登鹏 张赛 《武警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445-447,共3页
关键词 吲哚美辛 环氧化酶 重型颅脑创伤 颅内压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9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振林 张赛 +1 位作者 张文彬 任登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32-532,536,547,共3页
关键词 胶质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增殖细胞核抗原 侵袭 增殖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3
3
作者 任登鹏 周新管 +2 位作者 原睿智 朱家宝 梁晓波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1期1485-1486,共2页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外科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手段.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中,选择47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外科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手段.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中,选择47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手术治疗 外侧裂 显微镜 入路 岛叶 高血压脑出血 脑出血患者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miR-34a、miR-16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病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任登鹏 周新管 王磊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 研究血清微小RNA(mi R)-34a、miR-16及纤维蛋白原(FIB)与颅脑损伤程度、预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组,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miR-34a、mi... 目的 研究血清微小RNA(mi R)-34a、miR-16及纤维蛋白原(FIB)与颅脑损伤程度、预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组,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miR-34a、miR-16相对表达水平及FIB值,对比不同病情、不同预后患者与其血清miR-34a、miR-16相对表达水平和FIB值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4a、miR-16相对表达水平及FIB值对颅脑损伤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miR-34a、miR-16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FIB值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miR-34a、miR-16相对表达水平较轻中度组升高(P<0.05),重度组血清FIB值较轻中度组降低(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miR-34a、miR-16相对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FIB值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miR-34a、miR-16相对表达水平与颅脑损伤病情及预后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FIB值与颅脑损伤病情及预后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iR-34a、miR-16及FIB联合评估颅脑损伤预后的AUC是0.948(95%CI:0.908~0.988),灵敏度是83.31,特异度是96.02。结论 血清miR-34a、miR-16及FIB水平与颅脑损伤病情程度、预后转归关系密切,3项指标水平联合检测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4a 微小RNA-16 纤维蛋白原 颅脑损伤 病情程度 预后转归 相关性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任登鹏 周新管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91-92,共2页
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动脉瘤,是常见的颅内动脉瘤类型之一,占到整体颅内动脉瘤的40%左右[1]。根据MCA动脉瘤的病理、解剖特征,多数需采取直视手术治疗,很多大脑中动脉瘤患者发现时动脉瘤已破裂出血,一旦破裂则会形... 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动脉瘤,是常见的颅内动脉瘤类型之一,占到整体颅内动脉瘤的40%左右[1]。根据MCA动脉瘤的病理、解剖特征,多数需采取直视手术治疗,很多大脑中动脉瘤患者发现时动脉瘤已破裂出血,一旦破裂则会形成颅内血肿,从而对脑组织产生较大的损伤,导致该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瘤 显微手术 翼点入路 动脉瘤夹闭术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介入围术期血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石光玉 任登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第8期1041-1046,共6页
颅内动脉瘤是先天遗传或后天获得性因素作用下,动脉壁内弹力层破坏导致颅内动脉壁向外病理性膨出形成的瘤样结构。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显微外科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随着介入医学技术不断发展,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为主流治疗... 颅内动脉瘤是先天遗传或后天获得性因素作用下,动脉壁内弹力层破坏导致颅内动脉壁向外病理性膨出形成的瘤样结构。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显微外科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随着介入医学技术不断发展,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为主流治疗方法,相较显微外科夹闭,适应范围广、创伤小、恢复迅速,但仍然存在围术期血栓的可能。本文就颅内动脉瘤介入围术期血栓形成机制、预防和无创监测做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 围术期 血栓形成
下载PDF
脊髓栓系综合征32例临床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太红 薛国强 任登鹏 《实用医技杂志》 2011年第12期1316-1317,共2页
脊髓栓系综合征是由各种先天和(或)后天因素导致脊髓圆锥受到牵拉压迫造成脊髓传导束以及脊髓低位中枢病变,并产生一系列征候群。其病理生理基础是:由于脊髓受到异常牵拉压迫,导致脊髓缺血缺氧,代谢受损,从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本文... 脊髓栓系综合征是由各种先天和(或)后天因素导致脊髓圆锥受到牵拉压迫造成脊髓传导束以及脊髓低位中枢病变,并产生一系列征候群。其病理生理基础是:由于脊髓受到异常牵拉压迫,导致脊髓缺血缺氧,代谢受损,从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本文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32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临床手术治疗 病理生理基础 神经功能障碍 脊髓圆锥 后天因素 缺血缺氧 传导束
下载PDF
浅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再出血的原因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新管 任登鹏 +2 位作者 朱家宝 原睿智 梁晓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0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再出血的原因。方法:对2008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3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300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有100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的患者,有200例行微创穿...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再出血的原因。方法:对2008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3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300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有100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的患者,有200例行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的患者。我们根据是否发生了再出血将这30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再出血组有60例患者,未出血组有240例患者。我们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发生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在这300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在术后发生了再出血,其发生率为20.0%。这60例患者均具有出血量大于60ml、凝血块不规则、凝血功能异常、从初次出血到进行手术的时间大于6h的特点。导致这60例患者发生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包括:有43.3%的患者为脑内动脉的原有基础疾病发生病变,有23.3%的患者为血压波动频繁,有20%的患者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有13.4%的患者为血肿周围的组织出现过度灌注水肿。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其从初次出血到进行手术治疗的时间小于6h可能是导致其发生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另外,患者的凝血块不规则、凝血功能发生异常、出血量过大及手术操作不当等也可导致其术后发生再出血。对此,临床上应尽快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以防患者发生再出血,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原因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卫仲军 张保臣 +2 位作者 薛国强 任登鹏 朱家宝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4期75-75,77,共2页
目的:对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应用弹簧圈栓塞技术的经验总结。方法:选取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应用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技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 目的:对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应用弹簧圈栓塞技术的经验总结。方法:选取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应用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技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颅内动脉瘤,采用弹簧圈栓塞技术比开颅动脉瘤夹闭技术更安全更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圈栓塞技术 颅内动脉瘤 经验总结
下载PDF
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卫仲军 薛国强 +3 位作者 王静波 张保臣 任登鹏 朱家宝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351-352,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探讨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有垂体腺瘤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鼻蝶入路手术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法。对比两种手术的手术灵活性,疼痛指数和手术后的痊愈时间... 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探讨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有垂体腺瘤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鼻蝶入路手术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法。对比两种手术的手术灵活性,疼痛指数和手术后的痊愈时间。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灵活性更高(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愈合时间长于观察组,观察组对患者的伤害程度更小(P>0.05),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手术方法都能有效切除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手术法的手术灵活性更好,出血少,痛苦少,没有疤痕,对患者的损伤程度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蝶入路 垂体腺瘤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脑中央回区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37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李太红 薛国强 +2 位作者 任登鹏 王静波 卫仲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826-827,共2页
脑胶质瘤位居颅内肿瘤发病率首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对于脑重要功能区的胶质瘤,既要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又要尽可能保留脑重要的神经功能,以提高生存质量.现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显微手术治疗的37例中央前、后回... 脑胶质瘤位居颅内肿瘤发病率首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对于脑重要功能区的胶质瘤,既要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又要尽可能保留脑重要的神经功能,以提高生存质量.现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显微手术治疗的37例中央前、后回区域的脑胶质瘤病例予以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手术治疗 中央回区 临床分析 颅内肿瘤 生存质量 神经功能 发病率
下载PDF
活性因子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登鹏 李晓红 +6 位作者 涂悦 孙洪涛 王景景 王丽娜 陈翀 栾佐 张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43-847,共5页
目的探讨活性因子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只暴露硬脑膜,不接受液压冲击)、活性因子组(假手术大鼠给予活性因子治疗)、TBI组... 目的探讨活性因子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只暴露硬脑膜,不接受液压冲击)、活性因子组(假手术大鼠给予活性因子治疗)、TBI组[采用液压冲击仪(2.5atm)建立大鼠单侧重型TBI模型]和TBI+活性因子组(TBI后即刻对侧脑室穿刺并注射活性因子治疗),每组10只大鼠。TBI后7d,40g/L多聚甲醛灌流取材切片或断头取损伤侧海马匀浆,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溴化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和神经元核抗原(NeuN)的表达,选用连续5张切片进行阳性细胞计数,采用Westernblot检测海马区核转录因子-KB(NF—KB)p65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伤后7d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BrdU+和NeuN+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与TBI组比较,TBI+活性因子组BrdU+和NeuN+细胞明显增加[(207.7±22.5):(115.9±13.3)](P〈0.05)。而假手术组和活性因子组BrdU+和NeuN+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伤后7d海马区NF—KBp65表达增强,而TBI+活性因子组减弱[(0.81±0.09):(1.46±0.13)](P〈0.05),但假手术组和活性因子组海马区NF—KBp65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活性因子可促进大鼠TBI后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神经元分化,可能与激发神经元生成及降低TBI后海马区NF—KBp65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神经干细胞 活性因子
原文传递
Scepter球囊保护下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登鹏 涂悦 +1 位作者 薛德友 张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在Scepter球囊保护下应用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4例球囊保护下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治疗的TCCF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在Scepter球囊保护下应用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4例球囊保护下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治疗的TC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21-65岁[(42.6±6.8)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分。均为单侧病变。其中右侧13例,左侧11例。伴发颅内杂音23例,搏动性突眼伴球结膜充血水肿22例,眼球运动障碍19例,视力减退9例。术中通过微导管造影明确TCCF瘘口的位置及回流特点。将保护球囊置于颈内动脉瘘口处,再沿微导管在海绵窦内近瘘口处填入少量弹簧圈后分次推注Onyx胶,直至瘘口闭塞。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颅内杂音、搏动性突眼、视力障碍、眼球运动障碍改善情况,术后复查数学减影血管造影(DSA)了解颈内动脉通畅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2周,24例TCCF患者原有颅内杂音、搏动性突眼、球结膜水肿症状均消失,19例眼球活动障碍患者中2例改善不明显,9例视力障碍患者中2例改善不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Onyx胶与保护球囊粘连,将球囊连同导引导管送至颈外动脉后撤出球囊,术后患者无并发症。随访6-12个月,临床症状未见复发,无手术相关并发症,DSA示瘘口均完全闭塞,且颈内动脉均保持通畅。结论Scepter球囊保护下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治疗TCCF可闭塞瘘口,消除眼部症状,维持颈内动脉通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栓塞 弹簧圈
原文传递
影响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卫仲军 张保臣 +3 位作者 薛国强 王静波 任登鹏 任少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18期2842-2845,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脑动静脉畸形(cAVM)栓塞术后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畸形血管团栓塞治疗的230例脑动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3 d 内颅内出血的发生情况,采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法统计分析术后颅内出血的高... 目的:探讨影响脑动静脉畸形(cAVM)栓塞术后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畸形血管团栓塞治疗的230例脑动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3 d 内颅内出血的发生情况,采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法统计分析术后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术后共有15例患者出现颅内出血,治疗后畸形血管团面积为(2.18&#177;0.91)cm,与治疗前(6.67&#177;1.56)cm 相比患者畸形血管团面积明显缩小(t =9.627, 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史、癫痫史、SM分级及 cAVM大小与术后颅内出血无关(均 P >0.05),单次栓塞面积≥36.5%(P =0.031)和患者有既往高血压史(P =0.025)是栓塞术后患者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患者单次栓塞面积过大(≥36.5%)或术前有高血压史可诱发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颅内出血,密切观察血管栓塞情况,术后3 d 内严格降低患者血压对预防患者术后继发颅内出血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颅内出血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丙氨酰谷氨酰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TNF-α和Hsp-70血浆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任登鹏 卫仲军 梁晓波 《社区医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热休克蛋白(Hsp-70)血浆水平的变化。方法将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Ala-Gln组(32例)和常规组(30例),Ala-Gln组接受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常规组使用...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热休克蛋白(Hsp-70)血浆水平的变化。方法将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Ala-Gln组(32例)和常规组(30例),Ala-Gln组接受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常规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分别于入院当天及治疗第7天测定TNF-α和Hsp-70血浆水平。结果 Ala-Gln组治疗第7天血浆TNF-α水平由入院当天的(45.13±2.96)pg/ml下降至(30.12±2.14)pg/ml,也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0.55±2.5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a-Gln组治疗第7天血浆Hsp-70水平由入院当天的(2.15±0.13)g/L增高至(15.48±1.54)g/L,也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58±0.5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可使血浆Hsp-70水平升高,TNF-α下降,从而降低炎症反应,增强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抑制细胞凋亡,提高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丙氨酰谷氨酰胺 肿瘤坏死因子 热休克蛋白
原文传递
血肿抽吸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新管 王磊 +2 位作者 任登鹏 杨世峰 李太红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探讨血肿抽吸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手术组(血肿抽吸术)和联合治疗组(微创血肿抽吸术+高压氧),每组10只。通过Longa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干湿重量法... 目的探讨血肿抽吸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手术组(血肿抽吸术)和联合治疗组(微创血肿抽吸术+高压氧),每组10只。通过Longa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干湿重量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海马组织病理变化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数目,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Bax、Bcl-2、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脑组织出血,细胞固缩、间隙变大,胶质细胞增多,神经元减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水平升高(P<0.05);AQP4和p-JAK2、p-STAT3表达升高,而BDNF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手术组和联合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下降,脑组织损伤情况均得到改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水平降低(P<0.05);AQP4、p-JAK2和p-STAT3表达下降,而BDNF表达升高(P<0.05)。与手术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下降,细胞固缩、水肿等现象明显消退,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水平降低(P<0.05);AQP4、p-JAK2和p-STAT3表达下降,而BDNF表达升高(P<0.05)。结论血肿抽吸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大鼠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JAK2/STAT3信号通路被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抽吸术 高压氧 脑出血 JAK2/STAT3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尼莫地平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原睿智 周新管 +2 位作者 任登鹏 朱家宝 粱晓波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运城市中心医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止血、营养神经、脱水降颅内压等...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运城市中心医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止血、营养神经、脱水降颅内压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推行尼莫地平疗法,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于治疗第3、6、14天,实验组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 VmMCA )[(91.31±22.65) cm/s vs (109.41±21.85)cm/s,(95.82±30.42)cm/s vs(116.45±38.43)cm/s,(68.23±20.23)cm/s vs(81.54±22.75)cm/s]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14天GCS评分及3个月后GOS评分[(13.01±2.17)分vs(10.44±3.81)分,(4.42±1.07)分vs(3.52±1.18)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指数高,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重度颅脑损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