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辨证四则刍议
1
作者 陈汇 任红华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8-10,共3页
历代医家对"正邪、润燥、通滞、清浊"四者皆有论述,并予以重视,笔者通过临证体会,深感此四者对临床辨证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故将其统而论述,联系成篇,取名"辨证四则"。此四则中,以"正邪"为总则,"润、... 历代医家对"正邪、润燥、通滞、清浊"四者皆有论述,并予以重视,笔者通过临证体会,深感此四者对临床辨证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故将其统而论述,联系成篇,取名"辨证四则"。此四则中,以"正邪"为总则,"润、清、通"为人体健康的表现,为正为常,也为治法;"燥、滞、浊"为人体病变的表现,为邪为变,也为病因。"正邪"辨病证之进退预后;"润燥"辨津液之盛衰亏盈;"通滞"辨气机之畅达滞塞;"清浊"辨气机之升降混沌。此"辨证四则",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病因病理,从而指导临床立方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 四则 正邪 润燥 通滞 清浊
下载PDF
明清云南道教医学文献探析
2
作者 萧霁虹 任红华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2年第1期255-288,共34页
东汉张道陵创教伊始,即援医入道,修养性命、济世利民,以医传道也成为道教重要的传承方式之一。道教医学的传承,主要有两途:一为口传心授,口口相传,不记文字,这种方法多局限于师徒之间;二为有道者将心得记为文字,著成经籍,以传抄或刊刻... 东汉张道陵创教伊始,即援医入道,修养性命、济世利民,以医传道也成为道教重要的传承方式之一。道教医学的传承,主要有两途:一为口传心授,口口相传,不记文字,这种方法多局限于师徒之间;二为有道者将心得记为文字,著成经籍,以传抄或刊刻的形式,得以流通、广传。云南与四川毗邻,张道陵创教之初,道教即已传入云南。云南历代道教医学人士,载于史乘者为数众多,也留下不少医学文献,但因朝代更迭、兵燹不断,甚或毁灭文献之事,也间而有之,故不少珍贵文献已遭毁灭。本文对明清两代云南道教医学文献试作钩沉,并对流传至今的几种重要文献分别予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医学 邵以正 《青囊杂纂》 兰茂 《滇南本草》 李裕达
原文传递
云南省博物馆藏元代朱致远制“霞外瀑声”琴
3
作者 林海楠 任红华 《文物天地》 2019年第7期68-71,共4页
云南省博物馆现藏古琴十余张,有宋元琴,也有明清琴,多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私人捐赠或自民间征集。其中的元代朱致远制“霞外瀑声”琴(图一),是较为出众的一张。此琴斫制者朱致远,是中国琴史上的制琴名手,其琴制式纯正,做工精良,音色出众... 云南省博物馆现藏古琴十余张,有宋元琴,也有明清琴,多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私人捐赠或自民间征集。其中的元代朱致远制“霞外瀑声”琴(图一),是较为出众的一张。此琴斫制者朱致远,是中国琴史上的制琴名手,其琴制式纯正,做工精良,音色出众,价比金玉,历代琴人推崇备至。此琴在晚清民国间,为云南省著名文化名人“滇中三杰”[1]之一的陈古逸先生所藏,“霞外瀑声”之名也为陈古逸所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古琴 元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馆藏 省博物馆 私人捐赠 晚清民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