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任红旗 钟逸斐 +5 位作者 李艳 蔡青 韩淑静 郝小可 王瑞 李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40-1345,共6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他克莫司(TAC)联合雷公藤多苷(TW)治疗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SRN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肾活检并结合临床诊断为系膜增生性肾炎(MesPGN)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经泼尼松[1 mg/(kg.d),最大60 mg/d]治疗3个... 目的观察小剂量他克莫司(TAC)联合雷公藤多苷(TW)治疗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SRN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肾活检并结合临床诊断为系膜增生性肾炎(MesPGN)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经泼尼松[1 mg/(kg.d),最大60 mg/d]治疗3个月无效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小剂量TAC+TW组:TAC首次使用0.05 mg/(kg.d),分2次、间隔12 h于餐后2 h服用,服药3 d后检测TAC浓度,维持血药浓度1.5~4 ng/ml;同时加用TW治疗剂量60 mg/d,分3次餐前口服。TW组:单用TW,治疗剂量60 mg/d,分3次餐前口服。观察各组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TAC的浓度变化。结果(1)符合入组条件的SRNS患者共20例,小剂量TAC+TW组11例,TW组9例。入组基线年龄、性别分布、发病时间、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肾脏病理类型及服用泼尼松时间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小剂量TAC+TW组治疗1个月后尿蛋白开始下降,随访至12个月时有8例完全缓解(72.7%),2例部分缓解(18.2%),1例无效(9.1%),总有效率(90.9%)。而TW组同样治疗1个月后尿蛋白开始减少,但随访至12个月时仅有2例完全缓解(22.2%),部分缓解4例(44.5%),无效3例(33.3%),总有效率(66.7%)。随访至终点小剂量TAC+TW组完全缓解率高于TW组。(3)小剂量TAC+TW组治疗后患者血浆蛋白明显升高,治疗至6个月时血浆蛋白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而TW组血浆蛋白升高却不明显。两组患者血肌酐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4)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剂量TAC+TW能有效减少SRNS患者蛋白尿,临床缓解率较高;并且患者耐受性好,是治疗SRNS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 他克莫司 雷公藤多苷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64
2
作者 任红旗 何群鹏 +3 位作者 贾凤玉 李川 徐斌 龚德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分析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血液透析患者首次和目前血管通路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15年7月~2015年12月间在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结果:294例患者,男性189例(64.3%),女性105例(35.7%),年... 目的:分析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血液透析患者首次和目前血管通路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15年7月~2015年12月间在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结果:294例患者,男性189例(64.3%),女性105例(35.7%),年龄53.2±15.1岁(15~87岁),透析龄6.2年(0.3~32)年。首次透析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56例(19.0%),无涤纶套导管235例(79.9%)。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占91.8%,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占6.1%。年龄>65岁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率开始减少,导管使用率增加。无涤纶套导管置管部位主要以颈内静脉为主,感染发生率为0.52/1 000导管日。自体动静脉内瘘部位主要以左桡动脉-头静脉为主(75.4%),早期并发症主要是术后血栓形成,晚期并发症包括内瘘堵塞、动脉瘤样扩张/动脉瘤形成及肢体水肿等。结论:首次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以无涤纶套导管为主,维持性血液透析阶段血管通路以动静脉内瘘为主。导管置管部位主要以颈内静脉为主,且感染发生率较低。动静脉内瘘部位以左侧桡动脉-头静脉为主,早期并发症主要是术后血栓形成,晚期并发症包括内瘘堵塞、动脉瘤样扩张/动脉瘤形成及肢体水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 无涤纶套导管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
下载PDF
先兆子痫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转归 被引量:12
3
作者 任红旗 唐政 +4 位作者 刘志红 陈惠萍 曾彩虹 周虹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总结19例先兆子痫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肾活检病理改变特征及转归。方法:19例先兆子痫肾病患者,15例为初产妇,4例为经产妇,平均年龄23~40(28.1±4.5)岁。观察指标包括病程、临床表现、肾功能、尿液检查、肾活检病理、临床与... 目的:总结19例先兆子痫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肾活检病理改变特征及转归。方法:19例先兆子痫肾病患者,15例为初产妇,4例为经产妇,平均年龄23~40(28.1±4.5)岁。观察指标包括病程、临床表现、肾功能、尿液检查、肾活检病理、临床与病理联系及临床转归。结果:临床表现为高血压(100%)、蛋白尿(100%),少部分患者伴有镜下血尿(15.8%)和肾功能不全(21.1%)。肾活检组织改变表现为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肿胀(94.7%),系膜细胞增多、系膜基质增加(89.5%),周边袢弥漫或节段双轨(78.9%),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31.6%)。内皮细胞增生指数与终止妊娠时间有关,随着终止妊娠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增生、肿胀逐渐消退(P<0.05)。小管间质损害较轻,但是,病理表现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样损害的患者,小管间质损害较重。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小动脉透明变性(36.8%)、内皮肿胀(26.3%)、内膜增厚(26.3%)、弹力层增厚分层(26.3%),严重患者血管壁呈纤维素样坏死(5.3%)。终止妊娠后绝大部分患者,血压下降,尿蛋白减少至转阴,但病理表现FSGS、血管病变较重者尿检异常持续存在。结论:先兆子痫肾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部分患者出现镜下血尿,血肌酐升高。肾脏病理特征性表现以内皮细胞病变为主,其他表现包括系膜细胞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患者 先兆子痫 临床病理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内皮细胞增生 终止妊娠时间 小管间质损害 局灶节段硬化 病理表现 血管病变 FSGS 内皮细胞病变 临床表现 镜下血尿 细胞增多 系膜基质 主要表现 肾活检病理 肾功能不全
下载PDF
肾淀粉样变性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任红旗 吕梅月 +4 位作者 蔡青 李艳 韩淑静 王瑞 郝小可 《东南国防医药》 2011年第4期348-349,共2页
目的探讨肾淀粉样变性肾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淀粉样变性肾脏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肾淀粉样变性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0例肾淀粉样变性年龄(61.0±9.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浮肿、大量蛋白尿,其中4例血压降低。尿κ... 目的探讨肾淀粉样变性肾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淀粉样变性肾脏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肾淀粉样变性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0例肾淀粉样变性年龄(61.0±9.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浮肿、大量蛋白尿,其中4例血压降低。尿κ、λ链升高,尿本周蛋白均阴性,骨髓细胞学检查排除多发性骨髓瘤。肾脏病理刚果红染色呈阳性,其中AL型肾淀粉样变性9例,AA型肾淀粉样变性1例。结论淀粉样变性肾脏易受累,临床表现多样,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活检刚果红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淀粉样变性 肾活检 肾脏损害
下载PDF
尿毒症肌少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被引量:30
5
作者 任红旗 龚德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1-185,共5页
肌少症是以骨骼肌质量、力量以及功能降低为主要特征的退行性综合征。年龄与肌少症密切相关,然而,慢性肾脏病尤其终末期肾病可加速肌肉消耗,增加肌少症发生率。导致尿毒症肌少症因素较多,如激素、免疫和肌细胞的改变,代谢性酸中毒,蛋白... 肌少症是以骨骼肌质量、力量以及功能降低为主要特征的退行性综合征。年龄与肌少症密切相关,然而,慢性肾脏病尤其终末期肾病可加速肌肉消耗,增加肌少症发生率。导致尿毒症肌少症因素较多,如激素、免疫和肌细胞的改变,代谢性酸中毒,蛋白质摄入减少及运动减少等。尿毒症合并肌少症发生率高,且死亡率高,因而,需要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肌少症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被引量:10
6
作者 任红旗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3-567,共5页
血管通路的选择对血液透析治疗至关重要,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可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由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包括左室肥大、容量负荷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等,在AVF建立后,使已经较为复杂的病理生理学变... 血管通路的选择对血液透析治疗至关重要,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可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由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包括左室肥大、容量负荷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等,在AVF建立后,使已经较为复杂的病理生理学变得更为复杂。AVF可引起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改变,导致了心脏结构、功能和肺循环的适应失调等,进而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全面了解AVF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为AVF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心血管并发症
下载PDF
放射性肾病 被引量:5
7
作者 任红旗 唐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873-877,共5页
放射性肾病是指肾经电离辐射后肾实质和血管受损。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氮质血症、贫血和高血压等。病理上主现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增厚、系膜细胞溶解、上皮细胞肿胀、基膜双轨形成、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肾间质纤维化等。放射... 放射性肾病是指肾经电离辐射后肾实质和血管受损。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氮质血症、贫血和高血压等。病理上主现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增厚、系膜细胞溶解、上皮细胞肿胀、基膜双轨形成、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肾间质纤维化等。放射性肾病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肾固有细胞损伤、尤其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某种程度上激活、氧化应激反应增加等因素有关。有研究认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治疗放射性肾病的有效药物。作者就上述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肾病 临床病理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肾血管性高血压 被引量:3
8
作者 任红旗 唐政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95-400,共6页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入院 尿检 患者 病史 男性 发现
下载PDF
先兆子痫肾病患者肾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任红旗 唐政 +4 位作者 刘志红 陈惠萍 周虹 曾彩虹 黎磊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9期510-513,共4页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先兆子痫肾病患者肾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先兆子痫肾病临床和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正常肾组织为对照,采用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19例先兆子痫肾病患者肾组织中VEGF分布及...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先兆子痫肾病患者肾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先兆子痫肾病临床和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正常肾组织为对照,采用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19例先兆子痫肾病患者肾组织中VEGF分布及其强度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其与内皮细胞增生、蛋白尿之间的关系。结果:先兆子痫肾病患者肾组织中VEGF表达在妊娠终止后早期阶段无论在强度变化上,还是在分布上与正常人相比均有明显差异,随着妊娠终止后时间的延长,VEGF的表达逐渐减弱并恢复至正常表达水平(P<0.01)。先兆子痫肾病患者肾组织VEGF的表达还与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程度关系密切,VEGF表达增强组患者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程度明显高于VEGF正常表达组(P<0.05)。此外,还发现VEGF表达增强组患者蛋白尿程度明显高于VEGF正常表达组(P<0.05)。结论:先兆子痫肾病肾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内皮细胞损伤所致的形态学改变、蛋白尿之间关系密切,且肾组织VEGF的表达随着妊娠终止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并恢复至正常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肾病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病理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肾病患者 先兆子痫 临床意义 肾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细胞增生程度 内皮细胞增生 妊娠终止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合并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红旗 唐政 +3 位作者 李艳 韩淑静 蔡青 吕梅月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合 白质病变 可逆性 24H尿蛋白定量 双下肢浮肿 系膜增生性病变 尿检异常 无肉眼血尿
下载PDF
利尿剂在慢性肾脏疾病5期和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红旗 谢红浪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5期270-273,共4页
关键词 利尿剂 慢性肾脏疾病 终末期肾病 腹膜透析 肾小球滤过率 肾功能
下载PDF
短距离剧烈运动相关的急性肾衰竭的病理及转归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红旗 赵勇 +4 位作者 李艳 韩淑静 李玲 蔡青 吕梅月 《现代临床医学》 2009年第6期425-426,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5例短距离剧烈运动相关的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2005年9月至2009年3月解放军第97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短距离剧烈运动相关的急性肾衰竭患者5例,分析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肾活检病理及临床转归。结... 目的:回顾性分析5例短距离剧烈运动相关的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2005年9月至2009年3月解放军第97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短距离剧烈运动相关的急性肾衰竭患者5例,分析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肾活检病理及临床转归。结果:起病前均有剧烈运动史,运动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腰痛症状。实验室检查尿液轻度蛋白尿、滤过钠排泄分数大于1%,肾衰指数均>1。BUN、SCr明显升高。给予大黄制剂、充分水化治疗后尿检迅速好转,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短距离剧烈运动相关的急性肾衰竭预后相对良好,一旦明确诊断,应避免再次剧烈运动,以防病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烈运动 急性肾衰竭 低尿酸血症
下载PDF
周期性特发性水肿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3
作者 任红旗 胡伟新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5年第5期713-717,共5页
周期性特发性水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可能并非单一机制所致。继续研究其发病机制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控制这种非炎性水肿综合征。
关键词 水肿
下载PDF
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僵硬度与炎症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关系
14
作者 任红旗 周璇 +5 位作者 栾智勇 骆晓梅 韩淑静 蔡青 李艳 李玲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脉僵硬度与体内微炎症状态及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技术测定颈总动脉硬化参数β作为评价大动脉僵硬度指标,根据有无动脉粥样硬化(CAS)将MHD患者分为CAS组和非CAS组。常规检测两组... 目的:探讨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脉僵硬度与体内微炎症状态及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技术测定颈总动脉硬化参数β作为评价大动脉僵硬度指标,根据有无动脉粥样硬化(CAS)将MHD患者分为CAS组和非CAS组。常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钙、磷、总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血糖、尿素氮(BUN)、肌酐(SCr)、C反应蛋白等。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8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F2α水平。结果:(1)CAS组患者42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7.2±7.8岁(45~73岁),透析龄3~61月(中位数34月);非CAS组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6.2±8.7岁(47~76岁),透析龄3~56月(中位数32月);(2)两组患者在年龄、透析龄、舒张压、BUN、SCr、CH、TG、HDL、LDL、血红蛋白方面无明显差异。CAS组收缩压高于非CAS组(P<0.05);(3)CAS组8-isoprostane水平高于非CAS组[(68.8±45.9)pg/mlvs(25.6±27.5)pg/ml,P<0.01]。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TNF-α、IL-6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但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MHD患者体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炎症因子可能参与动脉硬化形成过程,但高血压和氧化应激所起作用可能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动脉僵硬度炎症细胞因子8异前列腺素
下载PDF
加强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肺46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红旗 曹琅琳 《淮海医药》 2002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 分析采用加强血液透析 ,辅以营养支持治疗尿毒症肺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 6例尿毒症肺患者采用瑞典产 Gambro AK- 10 0、Gambro AK- 90血液透析机 ,GFE- 11铜仿膜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 ,每周透析 4~ 6次 ,每次透析时间 5 h。同时... 目的 分析采用加强血液透析 ,辅以营养支持治疗尿毒症肺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 6例尿毒症肺患者采用瑞典产 Gambro AK- 10 0、Gambro AK- 90血液透析机 ,GFE- 11铜仿膜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 ,每周透析 4~ 6次 ,每次透析时间 5 h。同时对低蛋白血症 ,严重贫血患者适当输注全血 ,红细胞悬液、血浆、白蛋白。结果 治疗 1~ 2周后所有患者症状、体征消失 ,X线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加强血液透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尿毒症 尿毒症肺 并发症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血管钙化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19
16
作者 贾凤玉 徐斌 +4 位作者 任红旗 王泰娜 龚德华 章海涛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观察1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影响因素及与血管钙化和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 方法:检测血清全段FGF23水平,钙、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25羟维生素D及常规实验室指标,... 目的:观察1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影响因素及与血管钙化和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 方法:检测血清全段FGF23水平,钙、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25羟维生素D及常规实验室指标,记录调节钙磷代谢的用药情况,螺旋CT检测冠脉钙化评分(CACS),腹部侧位平片检测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ACS),心脏超声检测心脏指标. 结果:所有患者的血清FGF23水平显著升高,根据FGF23水平用四分位法将患者分为四组:组1 FGF23为77.7~1 260.8 pg/ml,组2 FGF23为1 290.9~5 934.6 pg/ml,组3 FGF23为6 969.8~27 219.7 pg/ml,组4 FGF23为27 487.3~234 869.2 pg/ml,随着组间FGF23水平升高,患者年龄更大,踝臂指数更低,血红蛋白更低,血磷更高(P<0.05),FGF23与血磷的相关系数为0.435(P<0.01).同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呈下降趋势,lgiPTH、活性维生素D的处方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LVH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除了AACS≥5的患者随FGF23升高腹主动脉钙化的患病率增加外(P=0.048),其余各组血管钙化患病率及严重程度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血清FGF23水平在MHD患者中明显升高,与血磷升高正相关.高FGF23水平的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ACS≥5)的患病率增加,未发现血清FGF23与冠状动脉钙化、LVH患病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冠状动脉钙化 腹主动脉钙化 左心室肥厚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重度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7
作者 贾凤玉 任红旗 +1 位作者 龚德华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重症烧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7例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和(或)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在接诊24h内实施CBP治疗。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重症烧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7例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和(或)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在接诊24h内实施CBP治疗。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肾损伤指标,炎症指标、28d及6个月死亡率。结果:7例患者平均烧伤总面积达91.1%,28d死亡率28.6%(2/7),6个月死亡率42.9%(3/7)。患者血压、体温、炎症指标、血糖、血钠、尿量等与预后密切相关的指标相对稳定。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及早实施CBP治疗能减轻SIRS/脓毒症、改善内环境、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连续性血液净化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下载PDF
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分子机制及意义
18
作者 任红旗 陈朝红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06年第4期42-47,共6页
在肾脏疾病的进展过程中,转分化机制是重要的致纤维化机制,上皮细胞可能转分化为间充质细胞。本文综述间充质细胞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分子机制、病理意义和治疗干预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间充质细胞 慢性肾脏疾病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被引量:9
19
作者 唐政 杨光 +4 位作者 任红旗 杜宏 王金泉 刘志红 黎磊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8期711-715,i0014,共6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报告2例SLE合并TTP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由于TTP的临床表现有时与SLE相似,临床需注意鉴别。外周血红细胞碎片的检测有助于TTP的早期诊断... 目的:回顾性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报告2例SLE合并TTP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由于TTP的临床表现有时与SLE相似,临床需注意鉴别。外周血红细胞碎片的检测有助于TTP的早期诊断。TTP在临床上应与溶血尿毒综合征鉴别;在病理学方面则需排除恶性高血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系统性硬化或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所导致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结果:2例SLE合并TTP患者均有少尿(无尿)、血栓性微血管病变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药物是SLE合并TTP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置换
下载PDF
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抗嘌呤霉素氨基核苷诱导的足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翔 任红旗 +9 位作者 杨阳 戴德淑 柳云 李向阳 颜超 华慧 刘瀛 戴春 尹忠诚 汤仁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2-329,共8页
目的研究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SPE)在体内和体外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肾病大鼠足细胞以及PAN诱导小鼠足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 (1)建立PAN肾病大鼠动物模型,给予SPE和他克莫司干预,分别在第5、10、15、21天留取肾组织标本,... 目的研究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SPE)在体内和体外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肾病大鼠足细胞以及PAN诱导小鼠足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 (1)建立PAN肾病大鼠动物模型,给予SPE和他克莫司干预,分别在第5、10、15、21天留取肾组织标本,WT1染色计数足细胞数目,免疫荧光观察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荧光强度。(2)体外采用PAN致足细胞损伤模型,PAN作用小鼠足细胞24h,分别加入含SPE、丹酚酸B(SalB)、迷迭香酸(RA)及他克莫司的培养基培养6、12、24、48h,观察足细胞骨架相关蛋白F-actin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内活性氧(ROS)荧光强度。结果 (1)肾小球WT1细胞计数结果显示,PAN组第5天时足细胞数已开始下降,第15天达(14.4±0.7)个/肾小球切面,较正常组(37.2±1.5)个/肾小球切面减少(P<0.05),SPE组与阳性对照组(他克莫司组)各时间点足细胞数量高于PAN组;第15天时,阳性对照组肾小球WT1细胞计数与SPE高剂量组较为接近(P>0.05)。第5天时PAN组大鼠肾组织8-OHdG荧光强度较正常组增强,第10天上升至高峰,而后开始减弱,第15天时仍高于正常组;给予药物干预后,大鼠肾组织的8-OHdG荧光强度降低,其中阳性对照组与SPE高剂量组8-OHdG荧光强度较为接近。(2)体外研究发现,PAN作用24h后,F-actin几乎完全解聚,少数细胞尚有残存的被切断的丝状结构,给予SPE、SalB、RA及他克莫司治疗后,PAN诱导的足细胞损伤明显减弱,细胞内重新出现极性分布的微丝。与正常组相比,PAN作用小鼠足细胞24h后ROS荧光强度增加(P<0.05)。给予药物干预后足细胞内ROS荧光强度降低,24hSPE低剂量组、SalB高剂量组和RA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足细胞内ROS的荧光强度降低程度相近(P>0.05),24hSalB降低足细胞内ROS荧光强度效果优于RA,且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从体内及体外证实,SPE对PAN所致足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霉素氨基核苷 足细胞 甘西鼠尾草 总酚酸提取物 丹酚酸B 迷迭香酸 8-羟基脱氧鸟苷 活性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