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艾滋病认知及相关行为调查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琳 任美橙 +3 位作者 吕欣桐 商宁宁 刘宏宇 周令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1-573,共3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及相关行为情况,为大学生健康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10月—2016年5月,对辽宁省大连市某语言类学校发放问卷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与性行为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校大学生对艾...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及相关行为情况,为大学生健康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10月—2016年5月,对辽宁省大连市某语言类学校发放问卷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与性行为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情况较好,平均知晓率为86.5%,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情况有待加强,平均知晓率为52.65%。55.2%的人介意同艾滋病患者有身体接触。大学生性行为存在安全隐患,如安全套使用率低,无固定性伴侣等。结论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了解不全面,危险行为普遍存在,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注重艾滋病预防技能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大学生 知晓率 性行为
原文传递
大连市某语言类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歧视现状 被引量:5
2
作者 任美橙 吕欣桐 +5 位作者 欧枢 商宁宁 李琳 王璇 周令 姜珍霞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5期679-681,共3页
目的了解大连市某语言类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态度及歧视情况,为在高校开展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某语言类高校的大学生... 目的了解大连市某语言类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态度及歧视情况,为在高校开展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某语言类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为97.6%,有87.8%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有一定的同情,但存在着56.5%的大学生对其感到恐慌,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尤其是蚊虫叮咬)知晓率低,仅为43.2%。结论该学校的学生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对其传播方式的了解不足,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是改善他们对艾滋病歧视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艾滋病 歧视 态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