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能源供需结构问题及趋势预测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钟晓青 纪秀江 +2 位作者 朱海燕 易霞俊 任舫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0-623,共4页
针对广州市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与供给的紧张局面,分析了广州市能源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部门分析法、时间序列法对广州市2005~2010年的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得出了2010年能源总需求的预测值为4534.7×100t标准煤,能源... 针对广州市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与供给的紧张局面,分析了广州市能源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部门分析法、时间序列法对广州市2005~2010年的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得出了2010年能源总需求的预测值为4534.7×100t标准煤,能源供需差额为4500×100t标准煤.根据实证分析,结合全国和广东省能源供应和消费的大环境,认为广州市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应该包括以下要点:①立足于国家的整体能源发展规划即依靠“西电东送”、三峡的并网水电、核电和新能源;②停止建立或扩充目前污染较重、能耗物耗较高且布局在广州夏季上风方向上的黄埔火力发电厂;③不应该完全依靠广东的贫困山区的煤炭和小水电但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能源需求 能源供给 能源结构 发展预测
下载PDF
美国Zion国家公园红层地貌发育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潘志新 彭华 +1 位作者 任舫 John ENCARNACION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126,共11页
随着中国红层和丹霞地貌研究逐步走向国际,国内学者走出国门去认识和了解国外的红层及其地貌发育显得尤为必要。Zion国家公园是美国西部红层的典型代表,在干旱气候环境下发育了高原-峡谷景观。本文通过野外考察和岩样分析,从地质构造、... 随着中国红层和丹霞地貌研究逐步走向国际,国内学者走出国门去认识和了解国外的红层及其地貌发育显得尤为必要。Zion国家公园是美国西部红层的典型代表,在干旱气候环境下发育了高原-峡谷景观。本文通过野外考察和岩样分析,从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和外动力等方面来探讨Zion公园的红层地貌发育机制。研究表明:Zion公园为科罗拉多高原西部边缘的断块山地,公园内褶皱很少,断层稀疏,但节理密集,控制了峡谷群的发育。公园内地貌发育的主体地层为红层,主要形成于侏罗纪,其沉积环境复杂多变,兼具滨/浅海、河流、湖泊和沙漠等。岩性特征上,Zion公园的红层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其中,形成崖壁的主要为风成相石英砂岩,但各段岩石的胶结特性不同,导致其岩石强度和颜色有较大差异。此外,还发现Zion公园红层的岩石强度和山体坡度并不呈正相关关系,它还与岩性是否均一有关。细粒均一的风成相砂岩和河流相Springdale段砂岩发育成陡崖,其余含有软岩夹层的岩层只能形成缓坡。外动力方面,流水下切是主导因素,同时流水侧蚀和地下水的基蚀作用等对Zion公园的地貌发育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on国家公园 红层 丹霞地貌 发育机制
下载PDF
陕北丹霞地貌特征及国内外对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潘志新 任舫 +2 位作者 陈留勤 吴昊 占义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69-1078,共10页
通过野外考察,并结合地质资料和样品分析,对陕北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红层岩性、形态特征、演化过程等进行系统阐述,并与中国东南部湿润区及国外的典型丹霞地貌进行对比,总结其共性和差异。结果表明:陕北丹霞地貌形成的构造环... 通过野外考察,并结合地质资料和样品分析,对陕北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红层岩性、形态特征、演化过程等进行系统阐述,并与中国东南部湿润区及国外的典型丹霞地貌进行对比,总结其共性和差异。结果表明:陕北丹霞地貌形成的构造环境为大型内陆坳陷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主要成景地层为洛河组紫红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形成于早白垩世的干旱沙漠环境,发育大型交错层理,其碎屑颗粒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好,但结构松散,胶结程度较弱,颗粒表面有碟形撞击坑等典型风成砂岩特征。陕北丹霞地貌最显著的特征是顶部有第四纪黄土盖层,形成覆盖型丹霞,地貌发育总体上处于青年期,整体为高原-峡谷景观,发育密集的沟谷群和连续的丹霞崖壁,但孤立的单体地貌较少。陕北丹霞地貌演化过程可划分为早白垩世红层沉积-晚白垩世红层盆地构造抬升和古丹霞发育-古近纪以来间歇式抬升-第四纪黄土覆盖等4个阶段。国内外对比方面,陕北丹霞与中国东南部湿润区的丹霞地貌在构造环境,物质基础,地貌特征等方面差异较显著,但与美国西部的丹霞地貌存在许多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丹霞地貌 陕北
下载PDF
地质调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路径浅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采 郭朝斌 +3 位作者 李霞 杨利超 任舫 何庆成 《中国地质调查》 2021年第4期1-12,共12页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2020年我国提出的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以当前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及能源结构现状,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形势十分严峻。介绍了全球碳循环过程,阐述了碳源与碳汇对于大气CO_(2)浓度的贡献,从减源与增...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2020年我国提出的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以当前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及能源结构现状,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形势十分严峻。介绍了全球碳循环过程,阐述了碳源与碳汇对于大气CO_(2)浓度的贡献,从减源与增汇2个方面,初步分析了地质调查在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作用与可能的贡献,并提出了地质解决路径。生态碳汇固然非常重要,但仍不能完全消除人为CO_(2)排放,且其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地质调查作用、挖掘地质碳汇潜力,使其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地质调查 路径
下载PDF
美国西部丹霞地貌特征及演化过程研究——以犹他州Zion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志新 任舫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0-221,共12页
丹霞地貌是一种重要的风景地貌,研究其地貌特征和演化过程可以为保护与利用这一地质遗迹提供科学支持。中生代红层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在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高原亦有大量分布。为增进国内同行对美国西部红层与丹霞地貌的了解... 丹霞地貌是一种重要的风景地貌,研究其地貌特征和演化过程可以为保护与利用这一地质遗迹提供科学支持。中生代红层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在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高原亦有大量分布。为增进国内同行对美国西部红层与丹霞地貌的了解,以犹他州Zion国家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岩样理化性质测试,并结合GIS和DEM分析,对其地貌特征和演化过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区域构造方面,Zion公园红层沉积于大型的弧后盆地——西部内陆盆地,盆地抬升时形成的节理群对丹霞地貌发育具有控制作用;红层岩性方面,Zion公园发育丹霞地貌的红层以风沙沉积为主,岩性为细砂—粉砂岩,但不同段的风成砂岩在胶结特性和岩石强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地貌特征方面,Zion公园整体为高原—深切峡谷景观,其中高程为1800~2000 m的部分占比最大,公园南部比北部切割侵蚀程度更高,形成的单体地貌以块状山崖—沟谷组合为主,同时还因地下水的基部渗流侵蚀和风蚀作用在崖壁上发育有各种洞穴景观;演化过程方面,Zion公园丹霞地貌发育经历了构造盆地形成—红层堆积—地壳隆升—外力塑造四个阶段,三叠纪末期形成的西部内陆盆地为红层堆积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侏罗纪期间干旱的气候环境下形成了大规模的风沙沉积,白垩纪末期科罗拉多高原的抬升及形成的节理裂隙为外力侵蚀提供了条件。其中,强烈的流水下切是该地区丹霞地貌发育的主导外营力,并一直持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丹霞地貌 地貌特征 演化过程 Zion国家公园
下载PDF
走向世界的丹霞地貌学术盛会——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地貌工作组第一次会议暨第二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韶关成功召开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华 侯荣丰 +3 位作者 潘志新 齐德利 任舫 欧阳杰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39,共6页
1会议概况 由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支持,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地貌工作组和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主办,广东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
关键词 国际学术讨论会 世界自然遗产 丹霞地貌 地貌学 工作组 协会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 韶关
原文传递
美国西部红层地貌发育及与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的对比 被引量:13
7
作者 潘志新 任舫 彭华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99-2410,共12页
美国西部和中国东南部都是世界上中生代红层的主要分布区,形成了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对比研究价值。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野外考察,对美国西部红层的分布和形成年代,地质构造背景,岩性和地貌特征等进行梳理,并和中国东... 美国西部和中国东南部都是世界上中生代红层的主要分布区,形成了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对比研究价值。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野外考察,对美国西部红层的分布和形成年代,地质构造背景,岩性和地貌特征等进行梳理,并和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美国西部红层地貌和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都是发育在红层基础上的侵蚀地貌,都有显著的红色陡崖坡,但受控于区域地质构造、物质基础、及主导外营力等因素的差异,两地具体的地貌特征并不完全一致。美国西部红层主要形成于三叠纪和侏罗纪,红层堆积的构造环境为大型弧后盆地,沉积环境复杂多变,以陆相为主,尤以风沙沉积最为典型,岩性以细砂—粉砂岩和泥岩为主,砾岩很少,主导外营力为流水下切,红层发育的地貌类型相对单一,总体以高原—峡谷景观为主。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的红层多形成于白垩纪,构造环境为内陆中小型断陷/拗陷盆地,沉积环境全部为陆相,以粗碎屑混杂堆积为主,主导外营力以流水冲刷侧蚀为主,发育的地貌类型较为多样,整体以簇群式峰丛—峰林景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丹霞地貌 美国西部 中国东南部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