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旋转和曲率影响的SST k-ω湍流模型改进 被引量:23
1
作者 任芸 刘厚林 +2 位作者 舒敏骅 吴贤芳 吴登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3-128,共6页
分析了离心泵中常用湍流模型的优缺点,采用考虑旋转和曲率影响的RNG k-ε模型和Realizable k-ε模型分别对SST k-ω湍流模型进行了改进,生成了两种新的湍流模型。以开源代码库OpenFOAM作为平台对改进的湍流模型实现了程序化,应用新的湍... 分析了离心泵中常用湍流模型的优缺点,采用考虑旋转和曲率影响的RNG k-ε模型和Realizable k-ε模型分别对SST k-ω湍流模型进行了改进,生成了两种新的湍流模型。以开源代码库OpenFOAM作为平台对改进的湍流模型实现了程序化,应用新的湍流模型分别对一低、中、高比转数的离心泵进行数值计算,并将修改前后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从能量性能的角度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湍流模型能成功用于离心泵内流计算中,且计算精度较修改前更接近于试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湍流模型 SST k-ω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2
作者 任芸 顾旭东 +4 位作者 姚云海 顾敏 傅建明 尹汉逵 俞志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7期601-602,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TENS合并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TENS治疗。采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Fugl-Meyer评估量表进行...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TENS合并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TENS治疗。采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Fugl-Meyer评估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加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TENS合并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具有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 运动疗法 肩痛 脑卒中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熵产的离心泵流动损失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任芸 朱祖超 +2 位作者 吴登昊 祝之兵 李晓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6-272,共7页
离心泵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和石油化工领域,其内部的流动损失特征尚未被完全揭示。为了揭示离心泵内部流动损失机理,本文以1台带诱导轮的离心泵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熵产理论和Q准则对不同转速和工况下的离心泵内部各个部件的流动损... 离心泵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和石油化工领域,其内部的流动损失特征尚未被完全揭示。为了揭示离心泵内部流动损失机理,本文以1台带诱导轮的离心泵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熵产理论和Q准则对不同转速和工况下的离心泵内部各个部件的流动损失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局部熵产和壁面熵产值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与湍流耗散熵产和直接耗散熵产相比,壁面熵产所占的比率最高。腔体、蜗壳和叶轮是离心泵内部能量损失的核心区;叶轮内部的大量涡流和流体对叶片的冲击是造成叶轮能量损失的主要因素;叶顶泄漏涡是引起诱导轮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轮 转速 能量损失 熵产 Q准则 涡核 数值计算
下载PDF
离心泵内部不稳定流动的PIV测试 被引量:13
4
作者 任芸 吴登昊 +1 位作者 刘厚林 蒋兰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51,共6页
以一台比转数为74的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外特性试验发现当流量约低于18 m3/h后,泵的扬程随流量变化非常小,然后采用PIV技术探索了该扬程曲线下叶轮流道内不稳定流动涡的发生、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稳定流动在0.6QBEP工况开... 以一台比转数为74的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外特性试验发现当流量约低于18 m3/h后,泵的扬程随流量变化非常小,然后采用PIV技术探索了该扬程曲线下叶轮流道内不稳定流动涡的发生、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稳定流动在0.6QBEP工况开始产生,直到0.4QBEP工况得到发展,最后在0.1QBEP时几乎扩展到整个叶轮流道;叶轮旋转过程中,靠近蜗壳隔舌处的叶轮流道内流动最不稳定,也是最先出现分离涡的流道;随着流量的降低,附着于叶片工作面的分离涡逐渐增多、汇聚,不断发展的漩涡向流道出口移动的同时,也偏向于流道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不稳定流动 外特性 分离涡PIV
下载PDF
湍流模型在离心泵偏工况性能预测中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任芸 刘厚林 +1 位作者 舒敏骅 吴贤芳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22,74,共6页
选取5个不同比转数的优秀离心泵水力模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Fluent软件中的5种两方程湍流模型进行离心泵非设计工况下的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低比转数和高比转数离心泵的非设计工况中,SST k-ω型能够... 选取5个不同比转数的优秀离心泵水力模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Fluent软件中的5种两方程湍流模型进行离心泵非设计工况下的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低比转数和高比转数离心泵的非设计工况中,SST k-ω型能够得到比较小的误差,最小误差不超过1%;对于中比转数离心泵,小流量工况下,RNG k-ε模型的计算结果最接近实验值,大流量工况下,SST k-ω模型的误差最理想,其最小值为0.2%,最大值不超过4%;5种湍流模型所计算的涡量大小分布规律比较类似,但是湍流强度分布有明显区别,RNG k-ε模型在蜗壳扩散段处的湍流强度特征不是十分明显。通过分析,建议在离心泵非设计工况的数值模拟中采用SST k-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非设计工况 离心泵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OpenFOAM的离心泵内部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6
6
作者 任芸 刘厚林 +2 位作者 吴登昊 谈明高 舒敏骅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2-1050,共9页
分析了离心泵内流模拟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开源CFD软件是提高离心泵内流模拟精度的必然选择.通过在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的求解器中添加GGI动静耦合处理程序,实现了OpenFOAM在泵内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应用修改后的OpenFOAM求解程... 分析了离心泵内流模拟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开源CFD软件是提高离心泵内流模拟精度的必然选择.通过在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的求解器中添加GGI动静耦合处理程序,实现了OpenFOAM在泵内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应用修改后的OpenFOAM求解程序对一比转数为117.8的离心泵不同工况下的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叶轮内部流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的计算扬程相对误差最小,约为-3.5%,而小流量工况下误差最大-6.4%;各工况下的计算效率绝对误差范围均在-0.5%以内.这说明设计工况下的模拟结果优于非设计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同时,叶轮内部压力分布和相对速度分布规律符合离心泵内部流动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FOAM 离心泵 内部流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考虑旋转和曲率的湍流模型修正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任芸 吴登昊 +1 位作者 牟介刚 李晓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30,共6页
通过分析湍流模型在模拟旋转和弯曲壁面的旋转机械内流时存在的问题发现,在原有湍流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旋转和曲率效应是提高离心泵内流模拟精度和改善流动不稳定性的必然选择;在k-ωSST模型中通过考虑旋转和曲率修正,同时引入Hellsten的... 通过分析湍流模型在模拟旋转和弯曲壁面的旋转机械内流时存在的问题发现,在原有湍流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旋转和曲率效应是提高离心泵内流模拟精度和改善流动不稳定性的必然选择;在k-ωSST模型中通过考虑旋转和曲率修正,同时引入Hellsten的理查德森数修正模型思想和扩展内秉旋转张量修正,生成了一种新的湍流模型;应用改进后的湍流模型对比转数为34.34的离心泵在不同工况下的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改进前后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对比,由此分析了泵内部流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湍流模型预测的能量性能与试验值更接近;在0.6倍设计流量工况下,改进后湍流模型的扬程预测精度提高了3%,效率预测精度提高了近2%,这一结论在内流场中得到了验证;与原湍流模型相比,改进后湍流模型明显改善了叶轮流道和蜗壳扩散段处的流动情况。该结果可为湍流模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离心泵 理查德森数 旋转和曲率修正
下载PDF
McKenzie技术加牵引、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任芸 顾旭东 +4 位作者 姚云海 顾敏 付建明 尹汉逵 李亮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9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McKenzie技术加牵引、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McKenzie技术加牵引、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中药熏蒸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减轻... 目的:观察McKenzie技术加牵引、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McKenzie技术加牵引、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中药熏蒸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腰椎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McKenzie技术加牵引、中药熏蒸是一种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中医药疗法 中药(复方)/治疗应用 Mckenzie技术 牵引 人类
下载PDF
McKenzie技术加牵引和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任芸 顾旭东 +3 位作者 姚云海 顾敏 付建明 尹汉逵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33期5149-5150,共2页
目的观察McKenzie技术加牵引和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McKenzie技术加牵引和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和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腰... 目的观察McKenzie技术加牵引和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McKenzie技术加牵引和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和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腰椎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McKenzie技术加牵引和超短波是一种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McKenzic技术 牵引 超短波
下载PDF
管道泵不稳定压力及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登昊 袁寿其 +1 位作者 任芸 张金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86,共8页
为了找到引起管道泵振动的原因,该文研究了一比转速为59的管道泵叶轮-蜗壳的动静干涉所引起的压力脉动现象,及其对泵振动特性的影响。该文通过对比数值计算方法与试验方法获得的能量特性曲线,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管... 为了找到引起管道泵振动的原因,该文研究了一比转速为59的管道泵叶轮-蜗壳的动静干涉所引起的压力脉动现象,及其对泵振动特性的影响。该文通过对比数值计算方法与试验方法获得的能量特性曲线,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管道泵蜗壳内的脉动压力场,通过数值计算有效研究了蜗壳周向不同位置处43个监测点在不同流量下的压力脉动幅值,特别在叶片通过频率下,蜗壳内的压力脉动特征与流量及蜗壳内监测点位置的关系。同时,通过振动试验,获取泵4个监测区域内25个监测点在不同流量下的振动幅值,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对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计算和试验结果共同表明,隔舌区域的压力脉动幅值最大,叶片通过频率210Hz是压力脉动的主导频率;压力脉动及泵振动均在叶片通过频率下达到最大峰值,进一步论证了叶片通过频率是管道泵产生振动的主要频率值,由该频率引起的压力脉动冲力是管道泵产生振动的主要作用力;泵的压力脉动幅值和振动幅值均高于设计工况;4个监测区域内的振动幅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管道支撑,电机,泵体,底座。研究结果可为管道泵低振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压力 频率
下载PDF
双流道泵内压力脉动的CFD计算及测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厚林 任芸 +2 位作者 谈明高 陆斌斌 舒敏骅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0年第4期277-281,共5页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应用滑移网格技术,对一比转速为99的双流道泵在设计工况下的内部流场进行非定常计算,得到不同时刻叶轮和蜗壳内监测点的压力脉动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叶轮流道内不同位置处点的压力波动在一个周期内呈现周期...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应用滑移网格技术,对一比转速为99的双流道泵在设计工况下的内部流场进行非定常计算,得到不同时刻叶轮和蜗壳内监测点的压力脉动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叶轮流道内不同位置处点的压力波动在一个周期内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同时从进口到出口逐渐升高,压力出现波峰和波谷的时间间隔大致相同.蜗壳流道内,离隔舌位置越近,压力波动越大,蜗壳出口的压力波动呈周期性变化规律,关于基圆中心对称的两个点的压力波动规律非常相似.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和水下压力传感器测量了蜗壳出口处的压力脉动,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压力结果基本一致,满足压力脉动预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道泵 压力脉动 计算流体动力学 滑移网格
下载PDF
自吸泵内能量损失及非定常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舒欣 任芸 +2 位作者 吴登昊 祝之兵 牟介刚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10-1020,共11页
自吸泵由于其特有的气液分离腔和回流孔结构使得其内部流动更为复杂,本文针对自吸泵内能量损失及非定常流动特性开展实验和数值研究。通过开展模型泵水力性能实验,发现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利用熵产理论和Q准则定量... 自吸泵由于其特有的气液分离腔和回流孔结构使得其内部流动更为复杂,本文针对自吸泵内能量损失及非定常流动特性开展实验和数值研究。通过开展模型泵水力性能实验,发现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利用熵产理论和Q准则定量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自吸泵内不同区域的能量损失特性及涡核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泵内熵产分布特征与水力损失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叶轮、蜗壳和气液分离腔是自吸泵内能量损失的主要区域。蜗壳内部的压力脉动强度在靠近隔舌区域较大,蜗壳中段处变弱,蜗壳出口扩散段处又进一步增强。在小流量工况下,叶轮和蜗壳内部涡核分布面积较大,涡核主要分布在叶轮的进口处和出口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损失 自吸泵 熵产 非定常流 涡核
下载PDF
不同叶片数下管道泵内部流动及振动特性的数值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袁寿其 吴登昊 +1 位作者 任芸 张金凤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15-122,共8页
为研究不同叶片数下管道泵内部的流动特性及振动特性,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在CFX数值计算软件中,分别对6叶片和7叶片的管道泵内部全流场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不同流量下叶轮内部流动特性、蜗壳内部静压特性... 为研究不同叶片数下管道泵内部的流动特性及振动特性,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在CFX数值计算软件中,分别对6叶片和7叶片的管道泵内部全流场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不同流量下叶轮内部流动特性、蜗壳内部静压特性以及叶轮转矩波动特性。对比0.1qV工况下两种叶片数下的数值计算结果,发现6叶片下的'射流-尾迹'效应及静压变化梯度均大于7叶片,6叶片下的转矩波动强度大于7叶片;不同叶片数下,叶轮内部的相对速度变化规律、静压变化规律以及蜗舌附近低压区的发展变化规律与蜗舌和叶轮的相对位置有关。采用振动试验测量不同叶片数下管道泵的振动水平,分析振动试验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流量下,6叶片的振动水平高于7叶片,主要在于6叶片具有较强的压力脉动和不稳定流体力的作用;叶频及其倍频是管道泵产生振动的主要激励频率。因此,可以通过优化叶片设计参数(Z,β2,β1)来改善管道泵内部的不稳定流动状态,进而降低振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数 流动特性 振动特性 管道泵
下载PDF
超高声速飞行器光学窗口气动光学效应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韩炜 赵跃进 +2 位作者 胡新奇 张琳琳 任芸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2-626,共5页
超高声速飞行器在大气中飞行时,由于气动热和气动力的作用,光学窗口会产生严重的气动光学效应,使目标图像发生像偏移、抖动、模糊和能量衰减。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光学窗口的热光效应、弹光效应和窗口热变形进行研究,计算了由热光学效... 超高声速飞行器在大气中飞行时,由于气动热和气动力的作用,光学窗口会产生严重的气动光学效应,使目标图像发生像偏移、抖动、模糊和能量衰减。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光学窗口的热光效应、弹光效应和窗口热变形进行研究,计算了由热光学效应、光学窗口热变形引起的点扩散函数峰值大小及峰值位置(像偏移)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根据对温度场的分布分析,计算了温度梯度对透过率的影响以及透过率与窗口热辐射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可为光学窗口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及后期的图像处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光学效应 光学窗口 热辐射 透过率
下载PDF
叶片几何参数对管道泵径向力及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登昊 袁寿其 +1 位作者 任芸 张金凤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7-283,共7页
为了解决一台比转数为221的管道泵振动问题,在保证能量特性具有较好一致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叶片几何参数Z,β2,β1减小振动烈度.采用CFX数值计算软件分别对不同工况下优化前后的管道泵内部全流场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叶片几何参数Z,... 为了解决一台比转数为221的管道泵振动问题,在保证能量特性具有较好一致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叶片几何参数Z,β2,β1减小振动烈度.采用CFX数值计算软件分别对不同工况下优化前后的管道泵内部全流场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叶片几何参数Z,β2,β1对管道泵压力脉动、径向力及振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叶轮A的压力脉动、径向力及径向力脉动强度均大于叶轮B,叶频及其谐波是压力脉动的主要激励频率.同时,为了进一步研究由叶片几何参数的改变引起的压力脉动及径向力的变化对振动的影响,通过振动试验测量了带有叶轮A,B的管道泵振动速度.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叶轮A的振动强度大于叶轮B,叶频及其谐波是管道泵振动的主要激励频率.对比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压力脉动较大、径向力及径向力脉动较为剧烈的叶轮A,其振动强度也较强;优化后的管道泵在0.4Qd到1.3Qd工作范围内,振动速度小于1.8 mm/s,满足振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泵 叶片几何参数 径向力 振动
下载PDF
不同比转数离心泵设计工况下湍流模型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舒敏骅 刘厚林 +2 位作者 谈明高 任芸 何晓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5,共4页
应用离心泵数值模拟中常用的5种湍流模型,使用Fluent软件对5台不同比转数的离心泵在设计工况下的内部流动进行了叶轮蜗壳耦合数值计算。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这5种湍流模型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研究表明:在设计工况下,5种湍流模型的计算结... 应用离心泵数值模拟中常用的5种湍流模型,使用Fluent软件对5台不同比转数的离心泵在设计工况下的内部流动进行了叶轮蜗壳耦合数值计算。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这5种湍流模型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研究表明:在设计工况下,5种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误差;在低比转数离心泵和中等比转数离心泵中,RNGk-ε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较为接近,而对于高等比转数离心泵,SSTk-ω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对于其他模型来说较为理想;5种湍流模型所计算出的中间截面处的涡量大小和湍流强度分布都比较相似,但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区别,其中RNGk-ε模型相对于其他模型来说差异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离心泵 数值模拟 比转数
下载PDF
叶片参数对离心泵关死点性能影响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贤芳 刘厚林 +2 位作者 谈明高 董亮 任芸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12,共5页
一直以来离心泵关死点扬程和功率都无法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以某比转数为92.7的离心泵为研究对象,试验测试了不同叶片出口角、叶片出口宽度和叶片数下关死点扬程和功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关死点扬程随着叶片出口角的增大变化较小,... 一直以来离心泵关死点扬程和功率都无法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以某比转数为92.7的离心泵为研究对象,试验测试了不同叶片出口角、叶片出口宽度和叶片数下关死点扬程和功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关死点扬程随着叶片出口角的增大变化较小,随着片出口宽度的增加一直增加,随着叶片数增加先减小后增大;3个参数对关死点功率的影响都比较复杂;3个参数对关死点性能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叶片出口宽度最大,叶片数次之,叶片数最小。研究结果对于现代离心泵的设计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参数 离心泵 关死点 试验测试
下载PDF
一种电机轴承卧式安装自动化生产设备 被引量:5
18
作者 丁述勇 丁文洁 +2 位作者 赵武云 张征 任芸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3-636,共4页
针对传统人工装配电机轴承效率低,且立式的电机轴承自动化安装方法存在占地面积较大、通用化程度低、设备复杂且成本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卧式的电机轴承安装自动化方法及设备。该方法采用了电机主体与所安装轴承的定位轴心线同轴水平放... 针对传统人工装配电机轴承效率低,且立式的电机轴承自动化安装方法存在占地面积较大、通用化程度低、设备复杂且成本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卧式的电机轴承安装自动化方法及设备。该方法采用了电机主体与所安装轴承的定位轴心线同轴水平放置方式,利用了电机主体和轴承部件轮廓外圆的特点,选择了V型块水平放置以定位电机主体和轴承,使轴承的上料与定位完全实现了自动化;设计了卧式的轴承上料装置、装配机构、自动传输机构、PLC控制系统。优化结果表明:该卧式电机轴承安装设备通用自动化程度高、机构简单、占地空间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 轴承 自动化生产设备 PLC 上料装置
下载PDF
自吸离心泵蜗壳内瞬态流动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牟介刚 吴振兴 +3 位作者 周佩剑 谷云庆 吴登昊 任芸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1-468,共8页
为了研究自吸离心泵蜗壳内瞬态流动特性,分别对有、无回流孔时的模型泵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得到了蜗壳内压力脉动特性和蜗壳回流孔处的瞬态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回流孔的存在使蜗壳内压力脉动更加剧烈多变;蜗壳内最大幅值... 为了研究自吸离心泵蜗壳内瞬态流动特性,分别对有、无回流孔时的模型泵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得到了蜗壳内压力脉动特性和蜗壳回流孔处的瞬态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回流孔的存在使蜗壳内压力脉动更加剧烈多变;蜗壳内最大幅值监测点处的蜗壳断面上,存在强度较大、位置对称、大小不等的反向二次流漩涡;回流孔向蜗壳的流出口处存在较大的涡量,且在此处的蜗壳断面和其垂直截面内都有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漩涡流动结构;有回流孔时的最大脉动幅值在0.8、1.0和1.2倍设计流量工况下比无回流孔时相应工况下的幅值分别增大35.5%、13.7%和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离心泵 蜗壳 回流孔 瞬态流动特性 压力脉动
下载PDF
凸舌油槽对摆线转子泵空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水华 牟成琪 +3 位作者 谷云庆 牟介刚 任芸 陈真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2-419,426,共9页
为了改善摆线转子泵的空化特性,提出一种增加极限进出油面积的凸舌油槽结构方案,建立摆线转子泵凸舌油槽结构模型,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不同工况下摆线转子泵的内部空化流动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摆线转子泵凸舌油槽结构在不同转速、不同... 为了改善摆线转子泵的空化特性,提出一种增加极限进出油面积的凸舌油槽结构方案,建立摆线转子泵凸舌油槽结构模型,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不同工况下摆线转子泵的内部空化流动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摆线转子泵凸舌油槽结构在不同转速、不同转子位置时的空化特性,并对不同监测点的含气率及轴向含气率不均匀度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旋转速度及不同进口压力条件下摆线转子泵的空化特性进行试验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凸舌油槽结构在3种转速下对空化均有所缓解,改善的空化位置主要位于靠近最大啮合容积处;高转速时凸舌油槽结构对转子区域内含气率改善最为明显,低转速下凸舌油槽结构对空化改善效果较小;空化沿轴向具有不均匀性,在进油侧最小齿间容积处、转子底部空化严重,而在较大的齿间容积处、转子中上部的空化更为严重。摆线转子泵的容积效率模拟值与试验值较为吻合,且变化趋势一致,不同进口压力下凸舌油槽的容积效率均高于原模型,凸舌油槽的空化特性优于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转子泵 凸舌油槽模型 空化 含气率 不均匀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