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生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卢文婷 宋美 +14 位作者 赵天宇 郭世杰 黄凡凡 刘不凡 陈欢 任若佳 杨丽 高媛媛 吴治锋 史广玉 王锃 刘大鹏 潘忠启 杜春超 王学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目的:调查早年创伤与家庭教养方式对医学生的抑郁情绪影响。方法:使用互联网自评问卷进行横断面研究,对河北省某高校医学本科生大一至大三年级9902名学生,用一般状况调查表收集年龄、性别、家庭教养方式、运动习惯及兴趣爱好等社会人口... 目的:调查早年创伤与家庭教养方式对医学生的抑郁情绪影响。方法:使用互联网自评问卷进行横断面研究,对河北省某高校医学本科生大一至大三年级9902名学生,用一般状况调查表收集年龄、性别、家庭教养方式、运动习惯及兴趣爱好等社会人口学资料,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评估受访者的抑郁情绪及创伤。结果:筛查出存在抑郁情绪的2258例(22.8%);抑郁情绪组CTQ-SF及ASLES得分高于无抑郁情绪组,吸烟饮酒及学习成绩排名后50%的学生比例均高于无抑郁情绪组(均P<0.05)。专制型、忽视型及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是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OR=1.32、1.35、1.61);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兴趣爱好是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OR=0.76、0.75)。结论:医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较高,早年创伤、负性生活事件及不良家庭教养方式可能是发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运动习惯及兴趣爱好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情绪 医学生 早年创伤 家庭教养方式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炎性因子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严重程度之间的中介作用
2
作者 陈欢 王冉 +10 位作者 黄凡凡 刘不凡 卢文婷 赵天宇 郭世杰 杨丽 任若佳 高媛媛 于鲁璐 安翠霞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严重程度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方法纳入92例抑郁症患者,48名健康对照者。根据童年期创伤问卷评估结果,将抑郁症患者分为创伤组(n=50)和无创伤组(n=42)。采用多因子蛋白检测(Luminex)平台检测受试...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严重程度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方法纳入92例抑郁症患者,48名健康对照者。根据童年期创伤问卷评估结果,将抑郁症患者分为创伤组(n=50)和无创伤组(n=42)。采用多因子蛋白检测(Luminex)平台检测受试者血浆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8、IL-10和IL-18水平。结果三组比较,IL-1β、IL-6、IL-8和IL-1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创伤组的IL-10水平[1.60(0.29,2.39)pg/mL]与对照组[0.10(0.04,0.42)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童年期创伤与抑郁严重程度存在正关联(β=0.423,R^(2)=0.187,P<0.001),与IL-10存在负关联(β=-0.226,R^(2)=0.048,P=0.003),IL-10在童年期创伤和抑郁严重程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44,R^(2)=0.217,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40%。结论IL-10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严重程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童年期创伤可直接影响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也可能通过降低IL-10水平间接影响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期创伤 抑郁症 白介素10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白介素8 白介素18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医学生日间嗜睡状况及相关因素
3
作者 宋美 卢文婷 +14 位作者 赵天宇 郭世杰 黄凡凡 刘不凡 陈欢 任若佳 杨丽 高媛媛 吴治锋 史广玉 王锃 刘大鹏 潘忠启 杜春超 王学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8-463,共6页
目的:调查医学生日间过度嗜睡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河北省某医学院校1~3年级本科生7202名,采用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 目的:调查医学生日间过度嗜睡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河北省某医学院校1~3年级本科生7202名,采用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进行调查。ESS得分≥11分为日间过度嗜睡(EDS)。结果:EDS学生743名,检出率为10.3%;EDS组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和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率均高于非EDS组(均P<0.05)。年龄<20岁(OR=1.29),低年级(OR=1.22)、饮酒(OR=1.37)、服药史(OR=1.50)、做过心理咨询(OR=1.60)、抑郁症状(OR=1.80)、焦虑症状(OR=1.64)和睡眠质量差(OR=1.29)是医学生EDS的危险因素。结论:医学生日间过度嗜睡的检出率较高,日间过度嗜睡与多个危险因素有关,有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过度嗜睡 医学生 睡眠障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室内光照辅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4
作者 任若佳 卢文婷 +11 位作者 高媛媛 李娜 杨丽 赵天宇 郭世杰 黄凡凡 刘不凡 林泉 许月航 靳娜 杨兮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20-726,共7页
目的探讨室内光照辅助治疗能否快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以及光照治疗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抗抑... 目的探讨室内光照辅助治疗能否快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以及光照治疗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光照治疗,每日室内光照30 min,连续2周,光照治疗结束后继续原有抗抑郁药物治疗2周。对照组规律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4周。基线及治疗每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定疗效。安全性评价采用患者不良事件自我报告和眼前节照相检查及视力检测。结果共入组8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9例脱落患者资料按照末次结转法进行缺失值处理后纳入统计学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周末(20.0%vs.0.0%)及2周末(45.0%vs.17.5%)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期间,HAMD17评分时点与组别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9.66,P<0.01),试验组治疗后各时点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1周末HAMD17总分减分率[中位数与四分位数:33.3%(25.0%,43.3%)vs.13.9%(9.9%,19.8%)]和HAMA总分减分率[中位数与四分位数:22.4%(16.5%,35.3%)vs.14.2%(4.4%,26.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5%vs.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试验组光照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无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眼科检查无异常。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室内光照联合药物治疗能够快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缩短抑郁症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治疗 室内光照 抑郁症 辅助治疗 快速起效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抑郁症自杀意念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不凡 赵天宇 +8 位作者 卢文婷 郭世杰 陈欢 黄凡凡 任若佳 杨丽 安翠霞 于鲁璐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 探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变化与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关联。方法 对42例抑郁症患者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问卷中文版(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BSI-CV)评估并分组,伴有自杀意念组23例,无自杀意念组19例。采用汉密... 目的 探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变化与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关联。方法 对42例抑郁症患者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问卷中文版(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BSI-CV)评估并分组,伴有自杀意念组23例,无自杀意念组19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并行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计算静息态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fALFF)值,将两组差异脑区作为种子点,进行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提取差异脑区fALFF值为因变量,建立多因素线性回归方程,分析自杀意念与fALFF值的关联性。结果与无自杀意念抑郁症组相比,伴自杀意念组右侧岛叶fALFF值升高(t=4.49,P<0.05,GRF校正),岛叶与右侧眶部额下回(t=4.28,P<0.05,GRF校正)、左侧眶内额上回(t=4.53,P<0.05,GRF校正)连接增强。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得分与右侧岛叶fALFF值呈正关联(β=0.49,P=0.01)。结论 伴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显示右侧岛叶自发神经活动增加,且与眶额叶的功能连接增强,岛叶的异常活动可能与自杀意念强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意念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低频振幅 岛叶 眶额叶
下载PDF
伴情感虐待抑郁症患者脑灰质体积及静息态功能连接异常研究
6
作者 赵天宇 刘不凡 +7 位作者 卢文婷 李娜 高媛媛 郭世杰 黄凡凡 杨丽 任若佳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3-488,共6页
目的探讨伴情感虐待的抑郁症患者脑灰质体积及静息态功能连接异常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方法纳入单次或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66例,根据童年期创伤量表情感虐待评分是否≥13分,分为情感虐待组32例和无虐待组34例,另外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 目的探讨伴情感虐待的抑郁症患者脑灰质体积及静息态功能连接异常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方法纳入单次或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66例,根据童年期创伤量表情感虐待评分是否≥13分,分为情感虐待组32例和无虐待组34例,另外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被试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检测受试者大脑灰质体积,将患者灰质体积存在显著组间差异的脑区作为种子点,进行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并探查异常灰质脑区体积与抑郁情绪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情感虐待组右侧(0.301±0.007 vs.0.352±0.008)与左侧(0.217±0.014 vs.0.260±0.008)背外侧额上回灰质体积小于无虐待组(P<0.01),右侧额中回(0.344±0.026 vs.0.443±0.022)、右侧眶额皮质(0.056±0.003 vs.0.071±0.002)灰质体积小于对照组(P<0.01),无虐待组患者的右侧额中回灰质体积(0.358±0.020)小于对照组(P<0.01)。与无虐待组相比,情感虐待组患者双侧背外侧额上回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增强(P<0.01)。情感虐待组患者右背外侧额上回的灰质体积与情感虐待分数呈负相关(r=-0.38,P<0.01)。结论童年期经历情感虐待的抑郁症患者存在双侧背外侧额上回结构与功能连接异常,且双侧背外侧额上回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异常与童年期情感虐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虐待 抑郁症 脑灰质体积 静息态 功能连接 功能磁共振
下载PDF
童年期创伤与抑郁症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关联研究
7
作者 黄凡凡 刘不凡 +11 位作者 赵天宇 李娜 卢文婷 汪维 陈欢 王冉 高媛媛 杨丽 任若佳 于鲁璐 安翠霞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探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症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抑郁症患者121例,健康对照39名(对照组)。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SF)评估童年期虐待和忽视经历,根据CTQ-SF评分将抑郁症患者分为创伤... 目的探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症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抑郁症患者121例,健康对照39名(对照组)。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SF)评估童年期虐待和忽视经历,根据CTQ-SF评分将抑郁症患者分为创伤组(n=53)和无创伤组(n=68)。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_(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分别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试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创伤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3.82(2.44,4.92)μg/mL]低于无创伤组[4.64(2.98,6.43)μg/mL,P=0.01]和对照组[6.29(4.54,7.51)μg/mL,P<0.01],无创伤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童年期创伤呈负相关(r=-0.34,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抑郁症患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与童年期创伤得分呈负关联(β=-0.05,P<0.01)。结论经历过童年期创伤的抑郁症患者具有更低的血浆脂联素水平,抑郁症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下降可能与童年期创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期创伤 抑郁症 脂联素 酶联免疫吸附法 关联性
下载PDF
光照治疗抑郁症现状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杨丽 任若佳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98-701,共4页
光照治疗(light therapy),简称光疗,是通过定期暴露于日光或特定强度、波长的人造光且持续一定时间,来达到特定治疗目的的非侵入性疗法[1]。1980年临床研究首次报道光疗可以有效地治疗抑郁症,但目前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1-2]。研究显示,... 光照治疗(light therapy),简称光疗,是通过定期暴露于日光或特定强度、波长的人造光且持续一定时间,来达到特定治疗目的的非侵入性疗法[1]。1980年临床研究首次报道光疗可以有效地治疗抑郁症,但目前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1-2]。研究显示,视网膜接收的光信号可以影响脑内相关神经回路和神经递质,这可能是光疗发挥抗抑郁效应的机制[3]。光疗的抗抑郁作用受诸多因素影响,不同光照方案的抗抑郁作用效果不同。本文就光疗在抑郁症中的应用现状及疗效进行总结,并综述与光疗抗抑郁有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光照治疗 机制
下载PDF
深部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的探索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丽 任若佳 +9 位作者 卢文婷 赵天宇 郭世杰 刘不凡 黄凡凡 陈欢 靳娜 林泉 许月航 王学义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深部经颅磁刺激(deep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dTMS)辅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招募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18~60岁,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 目的探讨深部经颅磁刺激(deep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dTMS)辅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招募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18~60岁,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TMS联合药物治疗组(dTMS组,28例)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药物治疗组(rTMS组,28例)。2组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dTMS或rTMS,每周5次,共治疗2周。在基线及治疗第2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采用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32-Item Hypomania Checklist,HCL-32)评估治疗后的转躁风险。以HAMD17及HAMA的减分及减分率为主要评估指标,HAMD17反应率、不良事件及转躁风险为次要评估指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等比较疗效差异。结果2组基线HAMD17和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末,dTMS组HAMD17减分及减分率高于r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P=0.02;t=2.11,P=0.04),dTMS组HAMA减分及减分率有高于rTMS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P=0.31;t=0.76,P=0.45)。dTMS组和rTMS组HAMD17反应率分别为52.2%(12/23)和38.5%(10/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P=0.34)。dTMS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3%(4/28),rTMS组为7.1%(2/28),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67),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主观不适在治疗结束3 d内均可自行缓解,且无轻躁狂或躁狂发生。结论2种经颅磁刺激方案辅助治疗抑郁症的抑郁焦虑情绪安全有效,且辅助dTMS较rTMS更能显著改善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经颅磁刺激 有效性研究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某高校医学生焦虑症状检出率及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泉 卢文婷 +16 位作者 宋美 赵天宇 郭世杰 黄凡凡 刘不凡 任若佳 杨丽 许月航 靳娜 高媛媛 吴治峰 史广玉 王锃 刘大鹏 潘忠启 杜春超 王学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3年第3期196-202,共7页
目的调查分析在校医学生的焦虑症状检出情况及其风险因素。方法于2021年10月19—28日选取河北医科大学大一至大三的全部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医学生的年级、体育锻炼、个性特征、家庭教养方式、学习压力,采用广泛... 目的调查分析在校医学生的焦虑症状检出情况及其风险因素。方法于2021年10月19—28日选取河北医科大学大一至大三的全部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医学生的年级、体育锻炼、个性特征、家庭教养方式、学习压力,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医学生的焦虑症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焦虑症状的风险因素与医学生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医学生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以及风险因素数量对医学生焦虑症状的预测作用,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医学生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以及风险因素数量对医学生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990份,回收有效问卷9625份,有效回收率为87.6%。结果9625名医学生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29.4%(2826/9625),其中轻度焦虑症状占83.7%(2364/2826),中度焦虑症状占13.4%(377/2826),重度焦虑症状占3.0%(85/2826)。不同焦虑症状医学生的年级、是否进行体育锻炼、家庭教养方式、个性特征和学习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体育锻炼、家庭教养方式、个性特征与医学生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064、-0.120、-0.061;P<0.01),学习压力与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27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育锻炼、个性特征、学习压力、家庭教养方式及风险因素数量均是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在校医学生焦虑症状以轻度为主,缺乏体育锻炼、性格内向、学习压力、非民主家庭会增加医学生出现焦虑症状的风险,且风险因素的数量越多,产生焦虑症状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医科 焦虑 检出率 风险因素
原文传递
医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靳娜 卢文婷 +16 位作者 宋美 赵天宇 郭世杰 黄凡凡 刘不凡 任若佳 杨丽 许月航 林泉 高媛媛 吴治峰 史广玉 王锃 刘大鹏 潘忠启 杜春超 王学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3年第9期620-625,共6页
目的调查医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0月11日—11月7日选取河北医科大学7201名大二至大四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一般资料,采用中文版网络成瘾量表(IAT)、匹兹堡睡眠指... 目的调查医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0月11日—11月7日选取河北医科大学7201名大二至大四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一般资料,采用中文版网络成瘾量表(IAT)、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医学生的网络成瘾状况、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情绪。将IAT评分为20~39分的医学生纳入无网络成瘾组、40~69分纳入疑似成瘾组、70~100分纳入成瘾组。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医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结果共24.8%(1788/7201)的医学生存在网络使用问题(IAT≥40分),其中疑似成瘾者占23.9%(1721/7201),成瘾者占0.9%(67/7201)。3组医学生的性别、性格、恋爱情况、家庭教养方式、校园霸凌经历、饮酒、日常体育锻炼、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睡眠质量、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情绪(OR=4.866,95%CI=2.067~3.779)、抑郁情绪(OR=6.038,95%CI=3.278~11.121)、人际关系不良(OR=4.023,95%CI=1.259~3.733)、溺爱型家庭(OR=3.147,95%CI=1.150~8.606)、睡眠质量差(OR=2.168,95%CI=1.259~3.733)、校园霸凌(OR=1.938,95%CI=1.059~3.548)、日常体育锻炼(OR=0.386,95%CI=0.220~0.678)是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学生网络使用问题不容忽视,焦虑和抑郁情绪是其网络成瘾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医学生 网络成瘾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光照治疗情绪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若佳 杨丽 王学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4-670,共7页
光照治疗(light therapy,L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抑郁症、围产期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多种情绪相关疾病。然而,目前光照治疗调节情绪的神经机制尚不明确,光照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其不良反应也尚存争议。光照调节情绪... 光照治疗(light therapy,L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抑郁症、围产期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多种情绪相关疾病。然而,目前光照治疗调节情绪的神经机制尚不明确,光照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其不良反应也尚存争议。光照调节情绪可能与自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ipRGCs)介导的感光通路、时钟基因表达、昼夜节律及睡眠结构改变等有关。现就光照治疗在情绪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其相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为光照治疗情绪相关疾病的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治疗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自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神经环路 昼夜节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