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形象与电影叙事的先与后 被引量:1
1
作者 任茹文 《艺术广角》 2015年第3期79-84,共6页
国家形象诉求与文化身份建构的焦虑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土地》《红高粱》等新民俗电影进入国际电影视野并屡获大奖,中国电影以更为开放和活跃的姿态对海外观众形成了特殊的感召力。尽管中国影片在世界电影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依然不多,... 国家形象诉求与文化身份建构的焦虑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土地》《红高粱》等新民俗电影进入国际电影视野并屡获大奖,中国电影以更为开放和活跃的姿态对海外观众形成了特殊的感召力。尽管中国影片在世界电影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依然不多,但作为东方文化代表,在世界电影中的结构性地位越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叙事 国家形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电影 东方文化 《红高粱》 《黄土地》 身份建构
下载PDF
见到一个人和这个纹丝不动的世界对抗——艾伟长篇小说《风和日丽》座谈会纪要
2
作者 任茹文 南志刚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0-165,共6页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座谈会 艾伟 《当代作家评论》 纪要 对抗 世界 人和
下载PDF
病女·良妇·女革命家——论20世纪女性话语流变史中的三个互文形象
3
作者 任茹文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6期39-44,共6页
20世纪中国文学中莎菲、白流苏和林道静三个女性形象的生存背景、性格内涵及命运道路表现迥异,然而这三个人物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女性话语流变史中具有承接、对应和比照的互文关系,白流苏和林道静在个人主义的反叛道路上均是莎菲的延续... 20世纪中国文学中莎菲、白流苏和林道静三个女性形象的生存背景、性格内涵及命运道路表现迥异,然而这三个人物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女性话语流变史中具有承接、对应和比照的互文关系,白流苏和林道静在个人主义的反叛道路上均是莎菲的延续,同时这两个形象又分别展示了女奴时代终结后女性道路的两种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女 良妇 女革命家 女性话语 互文性
下载PDF
乡村君子·阶级本位·儒文化──姜尚公老爷与白嘉轩比照论
4
作者 任茹文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1-16,共6页
文本中形象迥异的姜尚公老爷与白嘉轩,如果两者被还原到生活的原生态中去,其实同为代表儒文化典型人格的乡村地主,这两个人物的平行与影响比照生动地影射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次重要转型——一次是从文化反思的“文学革命”转向阶... 文本中形象迥异的姜尚公老爷与白嘉轩,如果两者被还原到生活的原生态中去,其实同为代表儒文化典型人格的乡村地主,这两个人物的平行与影响比照生动地影射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次重要转型——一次是从文化反思的“文学革命”转向阶级化的“革命文学”;另一次是从无产阶级狂飙文学重新转向对汉文化的倡扬与重构.巴人这部烙有鲜明时代痕迹的作品,折射着文学史的两面:不忘反思儒文化人格与心理,同时阶级分析的意识形态理念开始渗入并强化.文本与人物因为这两重意义而获得历史性的审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人 姜尚公老爷形象 白嘉轩形象 乡村地主 阶级本位 伦理本位 小说 陈忠实 《姜尚公老爷列传》 《白鹿原》
下载PDF
从小说到电影——《活着》中土地意象的电影符号转换
5
作者 王梦秋 任茹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0期36-40,共5页
余华的小说《活着》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后,在情节、视角、意象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其中,小说中贯穿始终的"土地"这一重大意象变成了电影中的"皮影"尤其令人关注。论文试从《活着》在小说与电影中所强调的生存基... 余华的小说《活着》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后,在情节、视角、意象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其中,小说中贯穿始终的"土地"这一重大意象变成了电影中的"皮影"尤其令人关注。论文试从《活着》在小说与电影中所强调的生存基础、历史情感以及各自艺术形式的表达来分析土地与皮影这两大生命意象,进而看出《活着》从小说走向电影在内容上的精神化、意义上的狂欢化和形式上的光影化这三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着》 土地 皮影 转变
下载PDF
《在回归与流浪之间——论后新时期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转型及其艺术表现》(硕士学位论文)
6
作者 任茹文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7-,共1页
本文旨在寻绎后新时期文学中人文精神的转型及其艺术表现。全文共三编。上编 :后新时期文学生成的历史语境。可归纳为两个断裂和一个确定 :它与新时期初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双重弃绝与超越 ,它从民族寓言和宏伟话语的遮蔽状态达到对... 本文旨在寻绎后新时期文学中人文精神的转型及其艺术表现。全文共三编。上编 :后新时期文学生成的历史语境。可归纳为两个断裂和一个确定 :它与新时期初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双重弃绝与超越 ,它从民族寓言和宏伟话语的遮蔽状态达到对人类本体性生存的人文探索 ;同时 ,工商业社会新的人文关系作为一种确定性力量极大地影响了其生成与发展。中编 :众声喧哗。后新时期文坛的杂语呈现 ,从文本入手分析了犬儒叙事、焦虑叙事、诗性叙事、日常叙事四种叙事方式 ,共时态地呈现了后新时期文坛众声喧哗的人文精神表现。下编 :寻找金杯。后新时期文坛的人文承传 ,首先对作为背景的九十年代人文精神讨论作一深度梳理 ,分析其产生的深刻历史机缘、矛盾焦点和它所达到的思想与实践程度。本编重点在于从主体价值、审美倾向与文本叙事成熟度三个方面 ,探寻后新时期文学所经历的变迁、起伏和涨落及这些变化与人文探索之间的关系 ,它显示了人类为了改善自身的人文环境而进行的自苦的冒险 ,作家的这种精神在后新时期文学中得到了生动的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新时期文学 人文精神 文坛
下载PDF
论《青春之歌》的创作心理 被引量:5
7
作者 任茹文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50,共7页
本文具体分析了杨沫创作《青春之歌》心理过程的三要素:落寞中年的追忆青春心理、死亡与疾病威胁下的价值观停滞、外倾气质与自我实现欲。这三要素建立起作家个人的心理逻辑和精神脉络,以此呈现出作家、文本与时代语境间的内在联系。本... 本文具体分析了杨沫创作《青春之歌》心理过程的三要素:落寞中年的追忆青春心理、死亡与疾病威胁下的价值观停滞、外倾气质与自我实现欲。这三要素建立起作家个人的心理逻辑和精神脉络,以此呈现出作家、文本与时代语境间的内在联系。本文认为"十七年"意识形态的规训虽是普遍性的,但因作家个人的差异,所引致的创作结果则可能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之歌》 创作心理 “十七年” 青春心理 心理过程 自我实现 心理逻辑 时代语境
原文传递
经典的意义与我们时代文学的病——从《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谈起 被引量:2
8
作者 任茹文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50,共4页
我的文学经典观相当程度上受教于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以下简称《西方正典》)一书,尤其是其开篇《经典悲歌》一文。关于经典,这无疑是一本拨云见日的好书,在这个消费主义和机械复制盛行、意义深... 我的文学经典观相当程度上受教于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以下简称《西方正典》)一书,尤其是其开篇《经典悲歌》一文。关于经典,这无疑是一本拨云见日的好书,在这个消费主义和机械复制盛行、意义深度消解、文学秩序紊乱的时代,它助我重建了关于文学的标准、信念和方向感,它助我在优劣中甄别、在混乱中澄清,在一地鸡毛的无序中寻找当下作品与过去、未来的普遍连接点。我们先从《西方正典》的两段话谈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正典 西方 作品 作家 意义 机械复制 消费主义
原文传递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陌生异族形象 被引量:1
9
作者 任茹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33,共9页
本文以张爱玲小说的陌生异族形象入手探究其族裔情感与文化立场;试辨析有争议的经典文本《连环套》的深层寓意,说明张爱玲小说与五四余脉、殖民地生活经验与中国伤痕史之间的潜在张力;通过过去未曾得到足够注意的在美创作分析,进而说明... 本文以张爱玲小说的陌生异族形象入手探究其族裔情感与文化立场;试辨析有争议的经典文本《连环套》的深层寓意,说明张爱玲小说与五四余脉、殖民地生活经验与中国伤痕史之间的潜在张力;通过过去未曾得到足够注意的在美创作分析,进而说明张爱玲所代表的20世纪下半叶华语文学的离散写作所延续的新文学传统与族裔书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双语写作 中国意识 五四余脉 族裔书写
原文传递
创作者生命力的三个镜像——从一个方面论曹禺剧中三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茹文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3-65,共3页
《雷雨》中的蘩漪是曹禺塑造的第一位女性形象,标志着一个二十三岁青年的青春诗学。在华丽阴冷的周公馆里沉默度过十八年青春时光后,作为一个在冷落和压制的环境中顽强挺过来的中年妇人,蘩漪以超乎寻常的破坏力量,诠释了全剧的“雷... 《雷雨》中的蘩漪是曹禺塑造的第一位女性形象,标志着一个二十三岁青年的青春诗学。在华丽阴冷的周公馆里沉默度过十八年青春时光后,作为一个在冷落和压制的环境中顽强挺过来的中年妇人,蘩漪以超乎寻常的破坏力量,诠释了全剧的“雷雨”色彩和“五四”个性。从人生表相看来,蘩漪是个弱者;但我们很快就发现将同情施于她并不合适,经过对家庭压抑的抗争,蘩漪的生命力丝毫没有减退,相反,“对于她,一切都倒咽下去,做成有力的内在的生命。……所谓热情者也,到了表现的时候,反而冷静到象叫你走进了坟窟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形象 生命 曹禺 创作者 镜像 《雷雨》 “五四” 蘩漪
原文传递
后期张爱玲与中国新文学传统
11
作者 任茹文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6年第4期31-35,共5页
后期张爱玲并未"过早结束",而是尚未被充分注意和开掘。张爱玲以五十载不间断的写作变迁、以上海香港洛杉矶等地不停歇的空间转移、以灵活转换于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双语写作能力,诠释了自初登文坛即被誉为"有能力向外国... 后期张爱玲并未"过早结束",而是尚未被充分注意和开掘。张爱玲以五十载不间断的写作变迁、以上海香港洛杉矶等地不停歇的空间转移、以灵活转换于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双语写作能力,诠释了自初登文坛即被誉为"有能力向外国人诠释中国人"的世界性作家形象。这一形象的复原和阐释有赖于对其在美创作、包括对其于20世纪70年代重新将预期读者放回华语读者圈之后所创作小说进行对比阅读和深入辨析。其后期小说《五四遗事》《小团圆》《雷峰塔》等、尤其是威尔逊公司所出世界作家文库《作家自白》中,显示出作为中国新文学承传者的张爱玲与远近文学传统之间隐秘而伟大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期张爱玲 双语写作《作家自白》 家族书写 新文学传统
原文传递
浙江当代文学总体特色与文化成因
12
作者 任茹文 《中文学术前沿》 2011年第1期163-169,共7页
浙江当代文学贯穿着深刻的知识分子人文传统、批判性反思与超越性书写。文本综论浙江文学雅士文化与民本传统的兼容、开放流动的地域特性和和回望故乡的审美特点,进而在此基础上阐释城乡格局转换、现代文明的文化失落、民族焦虑与抗争... 浙江当代文学贯穿着深刻的知识分子人文传统、批判性反思与超越性书写。文本综论浙江文学雅士文化与民本传统的兼容、开放流动的地域特性和和回望故乡的审美特点,进而在此基础上阐释城乡格局转换、现代文明的文化失落、民族焦虑与抗争是其文化成因的三方面深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当代文学 总体特色 文化成因
原文传递
从曾敏之研究看陆士清教授的学术风格与人文品格
13
作者 任茹文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3年第4期21-23,共3页
贯穿陆士清教授学术生涯过半的曾敏之研究,体现陆教授作为学者的学术风格和人文品格,学者与研究对象之间长久的相互促进、启发和激励的学术关系,是华文文学研究开创期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形成了华文文学开路人学术成就晚期登顶的特有现象... 贯穿陆士清教授学术生涯过半的曾敏之研究,体现陆教授作为学者的学术风格和人文品格,学者与研究对象之间长久的相互促进、启发和激励的学术关系,是华文文学研究开创期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形成了华文文学开路人学术成就晚期登顶的特有现象。陆士清教授的曾敏之研究是始终紧扣曾敏之先生的文学特征和对华文文学的历史推动作用展开的,体现了研究者出色的审美品格和超前的历史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风格 人文品格 审美品格 历史眼光 陆士清研究
原文传递
后期张爱玲的文学场与创作动力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茹文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9年第4期77-83,共7页
后期张爱玲的意义在于文本现象,更在文学活动与文化心理。本文通过梳理张爱玲后期四十年创作的三个阶段,论述参与构建其各阶段文学场域的主因,探讨社会政治等外部因素与作家内在文学观念的互动调适过程,分析由此影响的各阶段文本差异性... 后期张爱玲的意义在于文本现象,更在文学活动与文化心理。本文通过梳理张爱玲后期四十年创作的三个阶段,论述参与构建其各阶段文学场域的主因,探讨社会政治等外部因素与作家内在文学观念的互动调适过程,分析由此影响的各阶段文本差异性的生成。张爱玲的数次转向,客观上受到文学场域的作用与影响,同时她也顺势利导文学场的作用力使其后期创作峰回路转。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需在各种断裂和差异中重建其关联与影响的逻辑线索才能发现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后期创作 文学场 动力
原文传递
从《重访边城》看1960-1980年代张爱玲的创作心境与语境——兼谈张爱玲的自译与改写
15
作者 任茹文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8-178,共11页
英中两个版本的《重访边城》是后期张爱玲(1955-1995)双语创作的重要文本。英文版《重返边城》(A Return to the Frontier)是张爱玲1963年3月发表在美国The Reporter双周刊上的游记。1982年前后,在洛杉矶处于半隐居状态的张爱玲用中文... 英中两个版本的《重访边城》是后期张爱玲(1955-1995)双语创作的重要文本。英文版《重返边城》(A Return to the Frontier)是张爱玲1963年3月发表在美国The Reporter双周刊上的游记。1982年前后,在洛杉矶处于半隐居状态的张爱玲用中文将其重新译写为《重访边城》。以赴美后唯一一次短暂港台经历为背景所创作的英文首作与中文译写,使这篇散文在张爱玲后期创作中尤为特别和具典型意义。两个版本连接起张爱玲在美前10余年的英文创作与最后20年回归中文创作的阶段变迁史。对比英中两个版本的译写差异,可借此明辨后期张爱玲内在心境和外在语境相互作用的文本生成过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1960-1980年代的张爱玲与文化中国的情感重建与深度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访边城》 自译与改写 文本生成过程 情感重建
原文传递
气质、情怀和一种生命观——论《给燕子留个门》兼及其他
16
作者 任茹文 《文学港》 2013年第9期107-109,共3页
平民风与淡泊气相比于其他文学体裁,散文侧重于抒发主体的内心体验和真实情感,大凡优秀的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精神和人格的反映,是作者自由心灵和真实表达的产物。散文的背后站着一个人,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散文离作者自己最近,反映出... 平民风与淡泊气相比于其他文学体裁,散文侧重于抒发主体的内心体验和真实情感,大凡优秀的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精神和人格的反映,是作者自由心灵和真实表达的产物。散文的背后站着一个人,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散文离作者自己最近,反映出的生活图景和精神肖像最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体裁 生命观 乡村生活 乡村世界 刘亮程 文化立场 弱小者 人生感悟 文眼 宇宙精神
原文传递
我看雷默小说
17
作者 任茹文 《文学港》 2011年第1期125-129,共5页
一、精神:从生活现场出逃雷默的小说读起来有股冷气,这股理性来自思考的理性和智慧的力度,他的小说绝不是冬日暖阳下的软性读物。读他的小说,会发现,小说主人公大多是在出逃的准备中、流浪的旅途中,或。
关键词 小说家 作家 文学 内心生活 张爱玲 精神病院 边缘人 黑暗 作品 理性
原文传递
让那些沉默的女性开口说话——论蔡康《红颜宿命:古籍中的女性》
18
作者 任茹文 《文学港》 2011年第2期126-128,共3页
蔡康的新作《红颜宿命——古籍中的女性》是一本生动、有趣而十分严谨的书,应该说,我们很难准确描述它的面貌和性质。总体来说,它具有学术随笔的严肃性,但在很多时候它又流露出某种新历史小说铺演的生动性。书中篇目单独成文。
关键词 女性 宿命 古籍 作者分析 杜十娘 新历史小说 李清照 阎婆惜 文学作品 学术随笔
原文传递
九如巷张家小五
19
作者 任茹文 《苏州杂志》 2006年第5期53-57,共5页
张家小五已经八十八岁,成了张家老五。第一次见到沈从文在《扇陀》和《一个农夫的故事》两篇小说后所写的“为张家小五辑”是在1997年初夏,当时只顾着沉浸在故事里,瞄一眼就过去了;昨天冒着大雨找到九如巷三号见到了七十多年前的“张家... 张家小五已经八十八岁,成了张家老五。第一次见到沈从文在《扇陀》和《一个农夫的故事》两篇小说后所写的“为张家小五辑”是在1997年初夏,当时只顾着沉浸在故事里,瞄一眼就过去了;昨天冒着大雨找到九如巷三号见到了七十多年前的“张家小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 苏州 张兆和 父亲 抗战 照片 故事 变迁 水蜜桃 家庭
原文传递
海蛟先生:浙人的散文路,你沿着走
20
作者 任茹文 《文学港》 2017年第7期147-149,共3页
恋上文学,恐无退路。一生最长百年,终将化为虚无,靠什么让我们恋战此生脱离虚无?人生的宴席终将散去,现世里的同道和知己毕竟有限,只有文字留下来在我们离开后替我们等那惺惺相惜的后来人。海蛟钟情于寒霜与玫瑰交错的道路,倾力... 恋上文学,恐无退路。一生最长百年,终将化为虚无,靠什么让我们恋战此生脱离虚无?人生的宴席终将散去,现世里的同道和知己毕竟有限,只有文字留下来在我们离开后替我们等那惺惺相惜的后来人。海蛟钟情于寒霜与玫瑰交错的道路,倾力于刻写生命里爱与痛的交织,“踏着荆棘,脚下才能开出莲花来”。我们在文字中邂逅散文中的浙人鲁迅、周作人、朱自清、郁达夫,或许还有苏青。将来.也定有人在文字中邂逅你,浙入的散文路,你该继续沿着这样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文字 周作人 朱自清 郁达夫 虚无 文学 鲁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