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误服含铅偏方致急性铅中毒病例报道 被引量:3
1
作者 任薇如 周家青 彭莉君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9年第4期248-249,共2页
报道1例因误服偏方引起急性铅中毒的诊治经过。患者服用偏方后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贫血及中毒性肝病,给予驱铅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缓解。通过该患者的诊治经过,总结生活性铅中毒的防治经验。
关键词 急性铅中毒 偏方 贫血 中毒性肝病
下载PDF
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吕素娟 朱焕玲 +5 位作者 李向龙 任薇如 郑素萍 吴俣 牛挺 刘霆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7-291,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econd-generation TKI)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十年来在我院门诊接受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97例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1例患者为慢性期,2... 目的回顾性分析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econd-generation TKI)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十年来在我院门诊接受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97例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1例患者为慢性期,26例为加速期,10例为急变期。74例患者于伊马替尼(IM)耐药或不耐受后接受二代TKI治疗,其中57例患者接受尼洛替尼(NIL)治疗,17例患者接受达沙替尼(DAS)治疗;20例患者诊断后即接受二代TKI治疗,其中19例患者接受NIL治疗,1例患者接受DAS治疗;还有3例患者接受二代TKI合并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及化疗等治疗。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患者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反应,评价治疗反应及疗效,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随访结束时总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和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MMR)率分别为97.9%、63.9%、60.0%、44.3%,其中除CHR率外,MCyR、CCyR、MMR率慢性期患者均优于进展期(加速期+急变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1年、2年、3年和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90.6±3.0)%、(80.1±4.5)%、(77.5±5.0)%和(64.6±9.3)%;1年、2年、3年和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81.1±4.0)%、(64.4±5.3)%、(56.4±6.0)%和(46.2±8.2)%;1年、2年、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7.4±3.4)%、(73.2±4.9)%、(68.9±5.5)%和(57.4±8.7)%,其中慢性期患者总OS、EFS和PFS率均优于进展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代TKI一线治疗获得CHR、MCyR、CCyR、MMR率分别是100%、95%、95%、70%,二线治疗获得的则分别是97.3%、56.8%、48.6%、36.5%,其中除CHR率外,MCyR、CCyR、MMR率一线治疗均优于二线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代TKI治疗CML疗效及预后较好,且一线较二线治疗、慢性期较进展期更能使患者明显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尼洛替尼 达沙替尼
原文传递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期老年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任薇如 吕素娟 +2 位作者 任娜娜 李向龙 朱焕玲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71-47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华西医院血液内科就诊的发病年龄≥60岁且接受TKI治疗的慢性期CMI。老年患者共计52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回顾性分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华西医院血液内科就诊的发病年龄≥60岁且接受TKI治疗的慢性期CMI。老年患者共计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3例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选择伊马替尼(IM)治疗,2例患者一线治疗方案选择二代TKI尼洛替尼(NIL)治疗,其余17例患者接受IM治疗前经过干扰素治疗。对其治疗反应、总体生存(OS)、无事件生存(EFS)、伴随疾病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TKI治疗老年CML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随访结束时,所有患者累积完全血液学缓解(CHR)、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和主要分子学缓解(MMR)率分别为100.0%(52/52)、82.7%(43/52)、80.8%(42/52)和71.2%(37/52)。所有患者1、5和10年0S率分别为100.0%、95.1%和75.3%,EFS率分别为92.3%、73.3%和51.4%。②25例患者诊断为CMI。时存在伴随疾病,所有52例患者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评分均≤2分。32例CCI评分=0分与20例CCI评分〉0分的患者相比,累积CCyR、MCyR、MMR率,以及Ⅲ~Ⅳ级血液学与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48、0.525、0.021、0.288、0.519,P〉0.05)。③50例接受IM治疗患者中,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6.0%(8/50)、28.0%(14/50)及18.0%(9/50),Ⅲ~Ⅳ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14/50),5例(10.0%,5/50)患者因为IM不耐受而选择二代TKI治疗。结论TKI对慢性期CML老年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轻微的伴随疾病不影响疾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系 慢性 BCR—ABL阳性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老年人 药物相关副作用及 不良反应 共病现象
原文传递
一个类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家系及其分子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吕素娟 任薇如 +1 位作者 朱焕玲 刘霆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07-811,共5页
目的报告一个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家系并探索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收集该家系临床资料,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法进行遗传性血液病和血小板功能相关近600种基因突变筛查。采用RT-PCR及一代测序法检测先证者及其父母RASGRP2基因部分转录本... 目的报告一个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家系并探索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收集该家系临床资料,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法进行遗传性血液病和血小板功能相关近600种基因突变筛查。采用RT-PCR及一代测序法检测先证者及其父母RASGRP2基因部分转录本序列。结果该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家系临床表现符合变异型血小板无力症,表现为反复皮肤黏膜严重出血,先证者血小板对多种不同浓度的生理性诱聚剂反应低下甚至缺如。先证者未检出整合素α IIbB3基因突变,而存在RASGRP2IVS3.1C〉G纯合突变,其父母均为该位点杂合突变。先证者在扩增区检测出2种转录本,功能型RASGRP2蛋白对应的正常转录本未检出,其父母同时存在正常转录本及异常转录本,但以正常转录本为主。结论RASGRP2基因IVS3-1C〉G纯合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先证者发生血小板功能障碍陛出血的原因。RASGRP2基因IVS3.1C〉G突变导致RASGRP2异常剪接,发挥激活Rapl的RASGRP2蛋白缺失,进而导致血小板功能障碍。本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RASGRP2基因异常导致血小板功能障碍性出血,也是国际上首次报道该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 RASGRP2基因 剪接突变
原文传递
伊马替尼致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任娜娜 雷秀娟 +2 位作者 任薇如 王业 朱焕玲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致间质性肺疾病(ILD)的诊治策略,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更换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临床参考,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择2016年6月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例伊马替尼致ILD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于...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致间质性肺疾病(ILD)的诊治策略,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更换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临床参考,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择2016年6月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例伊马替尼致ILD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于2015年12月15日被确诊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随后持续接受伊马替尼治疗。患者本次入院时,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医学影像学、肺穿刺活组织等检查,并且依据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病史与用药史进行诊断。患者于2016年7月6日停用伊马替尼,并于2016年7月29日接受口服泼尼松30 mg/d治疗,随后逐渐减量直至停用,共计治疗6个月。2016年12月20日起,患者开始接受口服尼洛替尼300 mg/次,2次/d治疗CML,并随访(截至2017年9月5日)以监测疗效。回顾性分析本例患者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经过,并且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①本例患者入院后,骨髓细胞形态学、遗传学检查等结果均未见显著异常。胸部高分辨率(HR)CT结果显示,双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弥漫性分布多个毛玻璃影、小片影及纤维条索影。肺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显示,慢性炎症改变伴纤维组织增生。②本例患者被诊断为伊马替尼致ILD。③本例患者停用伊马替尼并应用泼尼松治疗后,其咳嗽、气促症状显著减轻,6周后复查胸部HRCT结果显示,双肺病灶显著减少。换用尼洛替尼6个月后,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遗传学检查、HRCT结果均未见显著异常,并且达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及深度分子学缓解。随访结果显示,患者耐受良好。结论CML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呼吸困难症状需要考虑伊马替尼致ILD的可能。临床上早期诊断、及时停用伊马替尼,以及必要时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均可以有效改善伊马替尼致ILD患者的预后。对本例伊马替尼致ILD患者换用尼洛替尼后,耐受良好,CML治疗反应佳,或许可以为CML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间质性肺疾病 糖皮质激素 尼洛替尼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