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林下植被多样性和果实产量推测沙棘林抚育时间——以庆阳市北部半干旱区为例
1
作者 任锦涛 张文欢 +1 位作者 冯永吉 殷姣姣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1期86-88,共3页
以庆阳市沙棘主产区华池县北部的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林龄(3 a、7 a、10 a、13 a)沙棘人工林,设置样地,分别进行林下植被种类、数量和沙棘果实产量调查,并以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和沙棘果实产量为衡量指标,得出在庆... 以庆阳市沙棘主产区华池县北部的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林龄(3 a、7 a、10 a、13 a)沙棘人工林,设置样地,分别进行林下植被种类、数量和沙棘果实产量调查,并以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和沙棘果实产量为衡量指标,得出在庆阳市北部半干旱地区,沙棘人工林在林龄大于7 a后就应进行人工抚育,降低林分密度和覆盖度,以获得较高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和沙棘果实产量,达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生物多样性 产量
下载PDF
基于改进DINO的牧场杂草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钟斌 杨珺 +1 位作者 刘毅 任锦涛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6-163,共8页
针对传统杂草识别方法对与牧草有相似特征的杂草的识别精度低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INO检测网络的牧场杂草检测模型。为了增强有效特征和精确位置信息的提取,并减少无效信息的干扰,在端到端模型DINO的主干网络ResNet中加入结合空间... 针对传统杂草识别方法对与牧草有相似特征的杂草的识别精度低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INO检测网络的牧场杂草检测模型。为了增强有效特征和精确位置信息的提取,并减少无效信息的干扰,在端到端模型DINO的主干网络ResNet中加入结合空间注意力和通道注意力的CBAM-G注意力机制模块;通过增加网络深度,让主干网络可以提取到更深层次的目标特征;引入更加轻量化的SFPN模块,替换了算法中原有的特征融合模块;最后为了提高特征提取网络与Transformer的稳定度和检测性能,在模型特征提取网络中加入高斯误差线性单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检测模型在Kaggle的牧场杂草数据集上的像素精度AP50达到了95.89%,AP75达到了89.23%,相较于原始模型可以更好地利用多尺度特征信息,并提升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识别 DINO ResNet 特征融合 TRANSFORMER
下载PDF
钝化剂乙酰水杨酸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任锦涛 陈青 +3 位作者 霍宇 吴治昕 余春燕 翟光美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2-1050,共9页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和低廉的制备成本,成为目前光伏领域内的研究热点。然而,钙钛矿薄膜表面和晶界处存在大量缺陷,这易于导致载流子非辐射复合,并进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本工作通过在两步法...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和低廉的制备成本,成为目前光伏领域内的研究热点。然而,钙钛矿薄膜表面和晶界处存在大量缺陷,这易于导致载流子非辐射复合,并进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本工作通过在两步法制备钙钛矿的铅盐前驱液中引入钝化剂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ASA),利用吸收/光致发光光谱、扫描电镜和电学测试等技术手段研究了ASA分子对钙钛矿薄膜质量与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ASA分子可以通过路易斯酸碱相互作用增大钙钛矿晶粒尺寸,并有效降低钙钛矿薄膜的缺陷密度;当ASA的浓度为2.5 mmol/L时,所制得的钙钛矿电池取得了19.83%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明显高于对照器件的转换效率(17.47%)。本工作首次报道了ASA对钙钛矿薄膜缺陷的良好钝化效果,并为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有机-无机杂化 金属卤化物 乙酰水杨酸 缺陷钝化 两步沉积 添加剂 光电转换
下载PDF
碘化钾对两步法制备钙钛矿薄膜及其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高领伟 翟光美 +6 位作者 任锦涛 陈青 员政宽 梅伏洪 王英民 余春燕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8-848,共11页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因具有光电转化效率高和制备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备受关注。钙钛矿薄膜中的缺陷是限制钙钛矿电池性能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而缺陷调控又依赖于薄膜制备方法的发展和进步。两步法是制备钙钛矿薄膜和电池的主要...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因具有光电转化效率高和制备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备受关注。钙钛矿薄膜中的缺陷是限制钙钛矿电池性能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而缺陷调控又依赖于薄膜制备方法的发展和进步。两步法是制备钙钛矿薄膜和电池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目前对在两步法前驱液中引入添加剂如何影响钙钛矿薄膜结晶过程和缺陷密度的认识不足。本工作致力于利用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学测试等技术手段研究在两步法的铅盐溶液中引入碘化钾(KI)对卤化铅溶液、钙钛矿转化、缺陷密度和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KI的引入有利于高碘配位数铅碘配合物的生成,促进卤化铅向钙钛矿相的室温转化,并有效降低钙钛矿薄膜中的缺陷密度,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从无KI时的17.49%提高到19.17%。本工作的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两步法制备钙钛矿过程中结晶规律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钙钛矿薄膜质量和器件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碘化钾 两步法 缺陷钝化 碘铅酸盐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车架有限元模态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任锦涛 李建军 杜明轩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第10期141-142,162,共3页
文章针对CTX BJ1151VPFG-S车型,在ANSYS仿真平台下对车架系统参数进行了整体设计,并完成了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确保车架的总成性能与匹配性。
关键词 ANSYS仿真 静力学分析 模态分析
下载PDF
籽晶层对氧化锡纳米棒生长质量及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勇 翟光美 +5 位作者 郑露露 高领伟 陈青 任锦涛 郁军 许并社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5-62,共8页
利用SnCl_(2)·2H_(2)O和SnO_(2)纳米粒子为籽晶层前驱体分别生长SnO_(2)纳米棒,并作为电子传输层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综合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稳态光... 利用SnCl_(2)·2H_(2)O和SnO_(2)纳米粒子为籽晶层前驱体分别生长SnO_(2)纳米棒,并作为电子传输层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综合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稳态光致发光光谱(PL)和伏安特性曲线(J-V)等表征技术,分析研究籽晶层前驱体对SnO_(2)纳米棒薄膜和钙钛矿薄膜的形貌、结构、光学性质、SnO_(2)/钙钛矿界面间的电荷转移能力以及电池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nO_(2)纳米粒子相比SnCl_(2)·2H_(2)O能够形成更致密的籽晶层,从而更易于生长出平整、均匀的SnO_(2)纳米棒薄膜。沉积于以SnO_(2)纳米粒子为籽晶层的SnO_(2)纳米棒上的钙钛矿有源层具有更好的结晶质量和更强的光吸收性能,所制备电池的最高效率达到12.93%。本工作表明SnO_(2)纳米粒子是一种优异的生长SnO_(2)纳米棒薄膜的籽晶层材料,为制备高性能的基于一维电子传输材料的钙钛矿电池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SnO_(2)纳米棒 电子传输层 SnCl_(2)·2H_(2)O SnO_(2)纳米粒子胶体
下载PDF
聊红槐在庆阳的扦插试验
7
作者 任锦涛 王远东 《西北园艺(综合)》 2020年第4期28-29,共2页
聊红槐,又名速红槐、速生红花国槐,是国槐的变异品种,观赏价值高,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2015年引入庆阳市,在庆阳生长表现良好。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庆阳市西峰区彭原乡下庄村。该地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属于典型的... 聊红槐,又名速红槐、速生红花国槐,是国槐的变异品种,观赏价值高,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2015年引入庆阳市,在庆阳生长表现良好。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庆阳市西峰区彭原乡下庄村。该地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塬区,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400~600 mm,平均蒸发量1542 mm,年平均气温10℃,极端低温22.4℃,极端高温38.3℃,年无霜期160~180天。1.2试验材料试验选择1~2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木质化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气候 年平均气温 极端高温 极端低温 庆阳 扦插试验 变异品种
下载PDF
陇东旱塬区聊红槐栽培管理技术
8
作者 任锦涛 《现代园艺》 2020年第15期84-84,115,共2页
重点从砧木苗培育、嫁接繁育、大苗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聊红槐在陇东旱塬区的育苗、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陇东地区以及周边气候类似区域聊红槐栽植推广的人员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陇东 聊红槐 育苗 栽培
下载PDF
核桃幼树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正军 任锦涛 朱岩峰 《山西果树》 2016年第5期4-6,共3页
在庆阳市环县木钵镇核桃适生区,选择2年生核桃幼树,选取具有代表性核桃幼园4个,测定30cm深处土壤大量元素养分,分析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根据土壤养分现状,结合核桃需肥规律及生产经验确定基础施肥量,设置7个不同施肥配方,进行田间施肥试... 在庆阳市环县木钵镇核桃适生区,选择2年生核桃幼树,选取具有代表性核桃幼园4个,测定30cm深处土壤大量元素养分,分析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根据土壤养分现状,结合核桃需肥规律及生产经验确定基础施肥量,设置7个不同施肥配方,进行田间施肥试验。测定核桃树体生长,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2年生核桃幼树来讲,在土壤钾养分丰足的情况下,对氮、磷肥的需求量较大,建议施肥量为每株磷酸二氢铵225g,并配合每株施用36g硫酸铜和45g硫酸锌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幼树 配方施肥 试验
下载PDF
陇东山地低产核桃林改造技术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佳佳 王远东 +1 位作者 任锦涛 朱岩峰 《山西果树》 2015年第2期6-7,共2页
针对陇东山地核桃林长期疏于管理、管理技术落后、效益低下的现状,于2012-2014年连续3年对山地成龄低产核桃林(园)开展了整形修剪、树体扩盘、施肥、树盘覆草等改造技术试验。经实地观测各项生长、形态和产量指标,应用SPSS软件对观测数... 针对陇东山地核桃林长期疏于管理、管理技术落后、效益低下的现状,于2012-2014年连续3年对山地成龄低产核桃林(园)开展了整形修剪、树体扩盘、施肥、树盘覆草等改造技术试验。经实地观测各项生长、形态和产量指标,应用SPSS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对低产核桃林综合应用上述改造技术措施,可使树体的生长、产量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提高,改造效果极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核桃 低产林 改造技术
下载PDF
吲哚丁酸高效促进沙棘嫩枝扦插成活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欢 殷姣姣 +2 位作者 任锦涛 张正军 冯永吉 《甘肃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1-3,15,共4页
为提升沙棘林生态与经济效益,提高雌株占比,保持母株优良性状。以本地实生沙棘为对象,采用4种生根剂3个质量浓度水平、3个插穗长度、4个采集插穗日期开展沙棘嫩枝扦插试验,测定成活率评价效果。结果表明:7月中上旬采集插穗,插穗长15 cm... 为提升沙棘林生态与经济效益,提高雌株占比,保持母株优良性状。以本地实生沙棘为对象,采用4种生根剂3个质量浓度水平、3个插穗长度、4个采集插穗日期开展沙棘嫩枝扦插试验,测定成活率评价效果。结果表明:7月中上旬采集插穗,插穗长15 cm,吲哚丁酸400~500 mg/L或双吉尔6号400 mg/L处理,插穗成活效果最佳,成活率可接近或超过85%,可以在育苗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嫩枝扦插
下载PDF
兼用构树硬枝扦插育苗试验
12
作者 张文欢 李伟 +3 位作者 殷姣姣 冯永吉 任锦涛 何聪阳 《林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7期95-97,共3页
为解决材饲兼用型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扦插育苗技术难题,短期内提供大量优质苗木,并保持母本原有的优良性状。本文以引进栽植构树‘饲构1号’为试验对象,采用3个扦插日期、3种生根试剂2种浓度处理水平、3种插穗粗度2种浓度处... 为解决材饲兼用型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扦插育苗技术难题,短期内提供大量优质苗木,并保持母本原有的优良性状。本文以引进栽植构树‘饲构1号’为试验对象,采用3个扦插日期、3种生根试剂2种浓度处理水平、3种插穗粗度2种浓度处理水平开展构树硬枝扦插育苗试验,测定成活率、生根量、根长及苗高评价效果。结果表明:3月下旬扦插,插穗粗度0.6~1.2 cm,吲哚丁酸200 mg/L处理,扦插成活与生根效果最优,成活率达86.00%,生根量达11.97条,根长达41.00 cm,苗高达95.67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硬枝扦插 兼用型
原文传递
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个果用型沙棘品种
13
作者 殷姣姣 张正军 +2 位作者 任锦涛 张文欢 冯永吉 《林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8期100-103,共4页
在庆阳市引进栽植‘深秋红’‘实优1号’、中亚沙棘3个果用型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中国沙棘为对照,开展物候期观测、生长量和果实性状分析,并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本地区域推... 在庆阳市引进栽植‘深秋红’‘实优1号’、中亚沙棘3个果用型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中国沙棘为对照,开展物候期观测、生长量和果实性状分析,并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本地区域推广的优良品种,调整当地沙棘栽培品种结构,更好地促进沙棘产业发展。结果表明:引进的3个沙棘品种在试验地均能正常生长,生态习性方面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综合评价‘实优1号’、中亚沙棘的总隶属函数值均大于对照中国沙棘,适宜在本地区推广栽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属函数法 果用型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 生长性状 果实性状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多控制模型嵌入的智能汽车防撞虚拟仿真 被引量:2
14
作者 仝秋红 柴国庆 +4 位作者 赵华东 高越 张勇 任锦涛 冯明明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284,共12页
针对智能汽车行驶安全距离监测与防撞试验高成本、高危险性以及试验结果难以观察的问题,研究了智能汽车安全距离监测与防撞的虚拟仿真;应用Visual Studio 2015、3Dmax、Unity3D等虚拟仿真技术在虚拟制动控制系统中进行了可嵌入多控制模... 针对智能汽车行驶安全距离监测与防撞试验高成本、高危险性以及试验结果难以观察的问题,研究了智能汽车安全距离监测与防撞的虚拟仿真;应用Visual Studio 2015、3Dmax、Unity3D等虚拟仿真技术在虚拟制动控制系统中进行了可嵌入多控制模型的自动驾驶汽车行车安全距离监测和防撞虚拟仿真试验,测试了不同制动模型的防撞应用效果;以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和制动力学特征为基础建立了虚拟整车模型及其制动系统模型,根据路面附着系数和不同道路材质建立了虚拟试验道路模型和试验场景等虚拟环境,开发了试验电子设备仿真模型,实现了多虚拟控制器嵌入,研究了基础模型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的嵌入与仿真效果;通过设计接口将虚拟软硬件设计效果与仿真试验过程相关联,并采用动画渲染直观展现,同时应用内存优化实现了在网络版访问服务器中进行虚拟仿真试验;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仿真系统,并对比了实车试验数据与2种模型的仿真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速情况下,基础模型计算的安全距离与实车试验所测安全距离的相对误差为2.49%,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安全距离与实车试验所测安全距离的相对误差为2.07%;在高速情况下,因为传感器不稳定的原因,基础模型计算的安全距离与实车试验所测安全距离的相对误差为10.03%,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安全距离与实车试验所测安全距离的相对误差为10.35%。由此可见,该仿真系统可使高风险的碰撞试验在虚拟环境下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虚拟仿真 防撞 安全距离 制动系统 附着系数 BP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庆阳市乡土树种资源调查与利用评价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正军 殷姣姣 +1 位作者 徐建民 任锦涛 《林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1期82-85,共4页
通过调查统计及参考《庆阳市林业志》等有关文献资料,研究确定庆阳市乡土树种有38科82属188种,国家级保护及珍稀濒危树种6种,庆阳市特有树种5种,提出具有较高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乡土树种22种并评价排序,作为优先开发利用乡土树种资源的... 通过调查统计及参考《庆阳市林业志》等有关文献资料,研究确定庆阳市乡土树种有38科82属188种,国家级保护及珍稀濒危树种6种,庆阳市特有树种5种,提出具有较高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乡土树种22种并评价排序,作为优先开发利用乡土树种资源的等级标准,为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乡土树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树种 调查研究 评价利用
原文传递
庆阳市聊红槐嫁接试验初报
16
作者 刘佳佳 任锦涛 《林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5期42-44,共3页
为了探索出繁育聊红槐苗木的理想方法,通过利用嵌芽接、"T"型芽接和劈接等嫁接方法进行多组重复试验,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培育的苗木萌芽率、成活率和地径、树高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4月中上旬3种嫁接方法的嫁接成活率最高,分别为92.2%... 为了探索出繁育聊红槐苗木的理想方法,通过利用嵌芽接、"T"型芽接和劈接等嫁接方法进行多组重复试验,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培育的苗木萌芽率、成活率和地径、树高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4月中上旬3种嫁接方法的嫁接成活率最高,分别为92.2%、87.8%、68.9%,随着树体萌动、木质化开始,芽体成活率逐渐降低。在嫁接萌芽率和成活率上,嵌芽接与"T"型芽接无显著性差异,与劈接有极显著性差异;在地径和树高生长上,嵌芽接与劈接均有极显著性差异,与"T"型芽接均有显著性差异。嵌芽接培育的苗木成活率为92.2%,地径为1.36cm,苗高为161.8cm,"T"型芽接聊红槐嫁接成活率为87.8%,地径为1.31cm,树高为153.2cm。因此,聊红槐在庆阳地区最适宜嫁接时间是4月中上旬,最佳嫁接方法是嵌芽接,其次是"T"型芽接,该绿化树种可在庆阳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红槐 SOPHORA JAPONICA LiaoHong 嫁接试验 成活率 地径 树高
原文传递
陇东地区元宝槭种子育苗技术
17
作者 徐建民 殷姣姣 +1 位作者 任锦涛 李守辉 《林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8期22-23,共2页
分析了陇东地区元宝槭(Acer truncatum)绿化造林苗木的需求和现状,实践总结了当地气候环境条件下,元宝槭种子的采集处理、整床播种、苗期管理、移植培育等相关技术要点,为条件相近区域从事苗木种子繁育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元宝槭 ACER truncatum 露地育苗 陇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