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栓塞术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的影响
1
作者 易田康 伍业 +2 位作者 伍博 罗国忠 唐震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74-0078,共5页
研究介入栓塞术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用于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以及实际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90例在我院治疗并且经过医生诊断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人员,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个... 研究介入栓塞术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用于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以及实际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90例在我院治疗并且经过医生诊断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人员,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个组,每一组含有45例,两组参与医学研究的患者均使用介入栓塞术治疗疾病,选用介入栓塞术与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结合的方式对观察组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入院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的血清白介素-6(IL-6)进行对比、比较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以及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结果,评价介入栓塞术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在接受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t=0.429)、TNF-α(t=0.595)以及VEGF水平(t=0.6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IL-6为33.48±6.18 pg/mL,TNF-α为4.26±0.98μg/L,VEGF为124.46±8.64pg/mL,与接受治疗前相比,数据差异有研究价值(p<0.05)。经过两周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之后格拉斯哥的预后量表评分结果更优,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恢复情况较好的人数明显比对照组人数多,并且术后残疾或死亡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介入栓塞术治疗相比,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介入栓塞术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术 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 动脉瘤性蛛网膜 下腔出血
下载PDF
可调压与非可调压分流管治疗aSAH后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3
2
作者 伍业 王政 +3 位作者 易田康 罗国忠 唐震宇 伍博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17-119,共3页
目的观察可调压和非可调压分流管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交通性脑积水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aSAH后交通性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VPS,按照所选用的分流管类型分为可调压分流管组42... 目的观察可调压和非可调压分流管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交通性脑积水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aSAH后交通性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VPS,按照所选用的分流管类型分为可调压分流管组42例、非可调压分流管组57例。采用基弗评分(KS)的脑积水恢复比值(RR)进行疗效评估,同时比较两组病人分流管相关并发症和平均生存时间。结果可调压分流管组短期疗效明显高于非可调压分流管组(P=0.000),而两组分流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调压分流管组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为50.03个月(95%CI:43.31-56.75),非可调压分流管组为30.03个月(95%CI:28.20-43.86),两组生存曲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86,P=0.029)。结论选用可调压分流管的aSAH后脑积水病人生存时间较长,其远期获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交通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性 脑室腹膜分流术 可调压分流管
下载PDF
腰大池置管引流与尼莫地平联合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伍业 易田康 +2 位作者 王政 罗国忠 伍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析腰大池置管引流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中防治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方法 150例接受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对照组患者给予尼... 目的探析腰大池置管引流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中防治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方法 150例接受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间断腰穿释放脑脊液,对比两组患者防治效果。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的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脑脊液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6、9天,观察组脑脊液压力、红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和腰大池置管引流有利于防治术后脑血管痉挛,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置管引流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早期醒脑静联合血管内控制性降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乳酸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伍业 王政 +3 位作者 易田康 罗国忠 唐震宇 伍博 《中国医药导刊》 2018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血管内控制性降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及脑脊液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按不同辅助治疗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醒脑静+血管内控制性降温)31例、对照组(醒脑静+局部亚低温)35例... 目的:观察早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血管内控制性降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及脑脊液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按不同辅助治疗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醒脑静+血管内控制性降温)31例、对照组(醒脑静+局部亚低温)35例。比较两组患者早期脑脊液乳酸含量的变化,同时采用斯堪地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14和30 d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7、14 d,两组S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治疗组SSS评分升高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1)。治疗后1、2、3、4和5 d,两组脑脊液乳酸含量均出现明显下降,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d和7 d,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脑脊液乳酸含量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P=0.000<0.01)。结论:醒脑静联合早期血管内控制性降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乳酸水平、改善预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远期获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 损伤醒脑静 血管内控制性降温 脑脊液乳酸水平
下载PDF
智能控制及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伍业 《自动化应用》 2016年第6期27-28,31,共3页
深入地分析比较了传统非智能控制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的区别,并通过列举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阐述了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系统 智能控制 应用
下载PDF
双微导管技术及LVIS支架辅助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易田康 王政 +1 位作者 伍业 伍博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观察双微导管技术及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茂名市中医院外二科收治的5... 目的观察双微导管技术及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茂名市中医院外二科收治的50例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双微导管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手术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SICAM-1和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9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时的各项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SICAM-1、S100β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分别为(142.32±13.89)mg/L、(1.89±0.31)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74±14.76)mg/L、(2.21±0.4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微导管技术与LVIS支架辅助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效果相当,但双微导管技术更能有效调节血清SICAM-1、S100β表达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颈动脉瘤 急性期 双微导管技术 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 疗效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将乐城区供水水价研究
7
作者 伍业 《城镇供水》 2008年第5期94-95,共2页
实践证明,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水价有助于促进社会节约用水。本文通过多种方法计算出将乐城区合理的基础水价,并对用户的承受能力进行了合理分析,最终确定将乐城区合理的供水价格体系。
关键词 节约用水 城市供水 水价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者脑血管痉挛的缓解效果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易田康 王政 伍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7期106-107,共2页
目的 观察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者脑血管痉挛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06—2014-12收治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0)与B组(n=39)。A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B组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比... 目的 观察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者脑血管痉挛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06—2014-12收治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0)与B组(n=39)。A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B组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比较2组恢复良好率、脑血管痉挛总发生率。结果A组恢复良好率为87.5%,明显高于B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2,P=0.027〈0.05)。2组手术前脑血管痉挛总发生率分别为20.0%(8/40)、20.5%(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5〉0.05);手术后A组脑血管痉挛总发生率为2.5%(1/40),明显低于B组15.4%(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9,P=0.044〈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利于减压及血肿的彻底清除,预后与脑血管痉挛情况缓解更佳,优势明显,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脑血管痉挛 血肿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易田康 王政 +1 位作者 伍业 罗国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0期45-49,共5页
目的:探究血管内介入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颅内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并观察其预后,按照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35)与预后良好组... 目的:探究血管内介入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颅内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并观察其预后,按照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35)与预后良好组(n=85)。比较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Hunt-Hess分级、动脉瘤部位、动脉瘤大小、改良-Fisher分级、是否存在多发性动脉瘤及治疗时机等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动脉瘤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血压史、Hunt-Hess分级、动脉瘤大小、改良-Fisher分级、多发性动脉瘤及治疗时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动脉瘤大小、改良-Fisher分级、多发性动脉瘤及治疗时机是血管内介入颅内aSA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颅内aSAH患者预后受Hunt-Hess分级、动脉瘤大小、改良-Fisher分级、多发性动脉瘤及治疗时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
下载PDF
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易田康 王政 +2 位作者 伍业 伍博 罗国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3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缺血型烟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重建前后的脑血管造影(DSA)结果、并... 目的探讨分析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缺血型烟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重建前后的脑血管造影(DSA)结果、并发症。结果重建后观察组患者的DSA造影结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少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型烟雾病有显著的疗效,并发症较少,再出血的发生几率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血管重建术 缺血型烟雾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易田康 王政 伍业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3期2702-2704,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中,颅内压监测的作用。方法: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为对象,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前者采用颅内压探头对其进行监测,后者则未采用,观察两组患者预后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预后结... 目的:分析研究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中,颅内压监测的作用。方法: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为对象,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前者采用颅内压探头对其进行监测,后者则未采用,观察两组患者预后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预后结果显示,治疗组和观察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15.0%和30.0%,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0.0%和40.0%,前者死亡率远低于后者,预后良好率远高于后者,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颅内压检测对于患者预后有着积极意义,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预后观察
下载PDF
开颅夹闭和血管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易田康 王政 +2 位作者 伍业 伍博 罗国忠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3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治疗脑动脉瘤时采用开颅夹闭和血管栓塞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茂名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动脉瘤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栓栓塞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 目的:分析治疗脑动脉瘤时采用开颅夹闭和血管栓塞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茂名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动脉瘤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栓栓塞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的方法治疗。根据两组患者不同Hunt-Hess分级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治疗后相关并发症、住院的时间、以及动脉瘤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中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间G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动脉瘤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短,安全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血管栓塞 开颅夹闭治疗
下载PDF
自制疝环修补针在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国增 杨利杰 +3 位作者 陈荫曾 伍业 谭静 刘广成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8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疝环修补针在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对436例小儿斜疝采用自制疝环修补针代替雪撬针实施腹腔镜疝内环口高位结扎术。结果:436例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单侧361例6~10... 目的:探讨自制疝环修补针在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对436例小儿斜疝采用自制疝环修补针代替雪撬针实施腹腔镜疝内环口高位结扎术。结果:436例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单侧361例6~10min,嵌顿疝30例15~25min,双侧45例18~20min;术后未见有阴囊水肿及睾丸疼痛及缺血坏死。术后随访3~6个月320例,6~12个月56例,12~24个月40例,24~36个月20例,均获得成功,无复发。结论:自制疝环修补针可替代小儿疝内环口高位结扎专用的雪撬钩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简便、经济、适合在所有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疝环修补针 腹腔镜 斜疝 小儿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脑功能区动静脉畸形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易田康 王政 +1 位作者 伍业 伍博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脑功能区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的脑功能区AVM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2例AVM患者均在显微镜下完全切除畸形血管团,按GOS评分,其...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脑功能区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的脑功能区AVM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2例AVM患者均在显微镜下完全切除畸形血管团,按GOS评分,其中恢复良好54例,轻残1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状态和死亡各1例。结论:在掌握好适应证和手术技能的前提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脑功能区AVM的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区 动静脉畸形 显微手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5
作者 伍博 易田康 +1 位作者 伍业 罗国忠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21期92-94,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后,其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方法选取茂名市中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随... 目的研究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后,其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方法选取茂名市中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4例,晚期(发病72 h后)介入栓塞治疗]与观察组[34例,早期(发病72 h内)介入栓塞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日常生活综合能力,以及术前与术后2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与术前比,术后2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较参照组降低;日常生活综合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均呈升高趋势,观察组较参照组升高;与术前比,术后2周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参照组;血清IL-10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机体内炎症因子的异常情况,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利于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穿颅冲洗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
16
作者 伍博 易田康 +1 位作者 伍业 罗国忠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穿颅冲洗术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于茂名市中医院内科诊疗的96例CS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穿颅冲洗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穿颅冲洗术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于茂名市中医院内科诊疗的96例CS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穿颅冲洗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穿颅冲洗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给药12周。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第12周后以病情伤残情况评分量表(MRS)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RS评分,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颅冲洗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SDH效果确切,且血肿复发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穿颅冲洗术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大量出血的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伍业 易田康 +3 位作者 王政 伍博 罗国忠 莫伟强 《黑龙江中医药》 2017年第6期33-34,共2页
目的:探析老年性高血压大量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015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4例大量出血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患者的手术方法分组,传统组给予传统的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微创... 目的:探析老年性高血压大量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015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4例大量出血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患者的手术方法分组,传统组给予传统的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微创组给予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统计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术后死亡率3.17%低于传统组14.75%,P<0.05;在生存患者中:微创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而两组的术后再出血率差异不明显,P>0.05;微创组术后6个月的ADL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对大量出血的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效果确切,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 大量出血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