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荔浦方言的“着” |
伍和忠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9
|
|
2
|
荔浦方言的“V一下子”与“V一下子看” |
伍和忠
|
《广西社会科学》
|
2002 |
4
|
|
3
|
中古汉语半虚化的“去” |
伍和忠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4
|
“缩略生义”脞议 |
伍和忠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3
|
|
5
|
上古汉语表“经验”的手段 |
伍和忠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6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简称为何不同? |
伍和忠
|
《学语文》
|
2003 |
2
|
|
7
|
汉字的形体演变与简化问题 |
伍和忠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8
|
汉语和汉藏语系其他语言“经验体”的标记 |
伍和忠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9
|
汉语表“体”助词研究述要 |
伍和忠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0
|
荔浦方言双音名词的AAB式重叠 |
伍和忠
|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1
|
荔浦方言的“NP_1NP_1未V_1,NP_2NP_2未V_2”句式 |
伍和忠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2
|
广西粤方言“完成体”的表达形式 |
伍和忠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3
|
语言之养、写作能力及其他 |
伍和忠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4
|
上古汉语表“经验”的一种特殊形式 |
伍和忠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5
|
经典诵读——沟通语言与文学的桥梁 |
伍和忠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6
|
语言学与文学类课程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照与沟通 |
伍和忠
|
《高教论坛》
|
2015 |
0 |
|
17
|
荔浦方言与其他一些汉语方言“着”的特殊表“体”功能 |
伍和忠
|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8
|
湘南蓝山竹管寺土话音系 |
黄红英
伍和忠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9
|
民谣:符号的所指与能指 |
常国萍
伍和忠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0 |
|
20
|
柳城县六塘壮语新词语初探 |
兰雪香
李秀文
伍和忠
|
《百色学院学报》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