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酒精浓醪发酵中液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8
1
作者 伍时华 蒋常德 +3 位作者 易弋 黄翠姬 徐雅飞 童张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81-383,共3页
利用木薯进行酒精浓醪发酵,对其中液化过程中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液化条件为:液化pH值5.0~6.0,液化酶加入量为10U/g木薯粉,液化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05℃、2h。
关键词 木薯 酒精 浓醪发酵 液化酶 糖化酶
下载PDF
原生质体融合选育L-亮氨酸高产菌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伍时华 张健 +3 位作者 方杰 刘淑云 陈宁 张克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9-23,共5页
以黄色短杆菌TQ5 35 1(Met- +Ile- + 2 TAr+SGr)和TQ5 35 6(Met- +Ile- +α ABr+ β HLr)为亲株 ,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定向选育出一株L 亮氨酸高产菌TQ980 6(Met- +IleL + 2 TAr+SGr+α ABr+ β HLr) ,该菌株经 5L罐分批发酵 64h... 以黄色短杆菌TQ5 35 1(Met- +Ile- + 2 TAr+SGr)和TQ5 35 6(Met- +Ile- +α ABr+ β HLr)为亲株 ,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定向选育出一株L 亮氨酸高产菌TQ980 6(Met- +IleL + 2 TAr+SGr+α ABr+ β HLr) ,该菌株经 5L罐分批发酵 64h产L 亮氨酸2 2 7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短杆菌 原生质体融合 L-亮氨酸 生产菌 选育 发酵
下载PDF
酸乳菌种分离纯化方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伍时华 黄翠姬 +1 位作者 石媛靖 邱月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2-166,共5页
本文研究了在脱脂乳中保藏的发酵酸乳菌种的分离纯化方法。确定了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分离纯化培养基为改良MRS,以10-2稀释度划线分离法在烛缸中厌氧培养可以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添加2%的玉米浆后有利于纯菌株的生长;采用涂布分离... 本文研究了在脱脂乳中保藏的发酵酸乳菌种的分离纯化方法。确定了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分离纯化培养基为改良MRS,以10-2稀释度划线分离法在烛缸中厌氧培养可以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添加2%的玉米浆后有利于纯菌株的生长;采用涂布分离法和真空袋培养,在链球菌基础培养基上可很好地分离出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的纯菌株。经鉴定所分离出菌株为纯种后,采用斜面保藏在不含乳基质的培养基上,在15d内可以保持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业种 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 酸乳 分离纯化
下载PDF
地衣酚法定量测定发酵液中D-核糖的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伍时华 张健 +3 位作者 方杰 刘淑云 陈宁 张克旭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55-58,62,共5页
本文确定了地衣酚法定量测定发酵液中 D-核糖的最佳条件 :发酵液稀释液 3m l (控制 D-核糖量在 30~ 6 0 μg) ,0 .1% Fe Cl3浓盐酸溶液 3m l,1%地衣酚乙醇溶液 0 .3ml,沸水中水浴显色 40 m in,水冷 10 min后于室温6 0 min内测定吸光度 ... 本文确定了地衣酚法定量测定发酵液中 D-核糖的最佳条件 :发酵液稀释液 3m l (控制 D-核糖量在 30~ 6 0 μg) ,0 .1% Fe Cl3浓盐酸溶液 3m l,1%地衣酚乙醇溶液 0 .3ml,沸水中水浴显色 40 m in,水冷 10 min后于室温6 0 min内测定吸光度 A6 70 nm值。根据 D-核糖测定标准曲线之回归方程 y=0 .0 0 7x,即可求得发酵液 D-核糖浓度(m g/ ml) X=0 .0 476× A× n.。实验表明 ,发酵培养基成分 (葡萄糖、玉米浆、硫酸铵、碳酸钙 ) ,经 10 0 0倍稀释后对 D-核糖测定结果干扰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酚法 定量测定 发醇液 D-核糖
下载PDF
L-亮氨酸发酵培养基优化试验 被引量:6
5
作者 伍时华 徐雅飞 +2 位作者 张健 廖兰 黄翠姬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2-696,701,共6页
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从L-亮氨酸基础发酵培养基的10种成分中筛选出5种重要成分,然应用响应面分析试验确定5种重要成分的最适用量。培养基优化后摇瓶分批发酵72h产L-亮氨酸18.
关键词 L-亮氨酸 发酵培养基 优化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木霉T-1和酵母菌混和发酵生产发酵蔗渣饲料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伍时华 廖兰 +2 位作者 黄翠姬 容元平 徐雅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为拓展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探索新途径。[方法]通过对木霉与酵母菌混合协同发酵生产蔗渣发酵饲料的研究,确立了由20%木霉T-1、10%扣囊拟内孢霉酵母E-1803组成的混合发酵体系;接种时先接种T-1,24 h后再接种E-1803液体种子,28℃... [目的]为拓展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探索新途径。[方法]通过对木霉与酵母菌混合协同发酵生产蔗渣发酵饲料的研究,确立了由20%木霉T-1、10%扣囊拟内孢霉酵母E-1803组成的混合发酵体系;接种时先接种T-1,24 h后再接种E-1803液体种子,28℃恒温静置培养。固态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蔗渣∶麸皮∶豆饼=5∶3∶2;(NH4)2SO41%,KH2PO40.2%,料水比1.0∶4.0。[结果]根据此工艺所得蔗渣发酵饲料分别含有5.78%可溶性还原糖、19.45%蛋白质及26.17%的粗纤维;其蛋白质含量比原发酵培养基提高了38.73%,粗纤维降解率40.46%。[结论]该产品具有较好的产品外观和风味,建议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酵母菌 蔗渣 发酵 饲料
下载PDF
L-亮氨酸摇瓶补料分批发酵实验 被引量:8
7
作者 伍时华 廖兰 +2 位作者 黄翠姬 梅春芬 韦福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0-132,共3页
进行了补葡萄糖、补醋酸铵和硫酸铵和全组分补料的摇瓶补料分批发酵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以初始葡萄糖浓度为50g/L,初始醋酸铵和硫酸铵浓度分别为10g/L,于发酵过程第24h起每隔12h分4次补加全组分发酵培养基,摇瓶发酵72h产L-亮氨酸21.32g/L。
关键词 L-亮氨酸 补料分批发酵
下载PDF
高校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
8
作者 佀再勇 龙秀锋 +4 位作者 赵早亚 牛福星 伍时华 黄翠姬 易弋 《轻工科技》 2023年第2期173-175,共3页
微生物学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课程,本课程具有应用范围广、抽象性强和内容更新快的特点,在微生物学课堂上,常出现学生厌学、被动学习的现象。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针对目前高校微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 微生物学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课程,本课程具有应用范围广、抽象性强和内容更新快的特点,在微生物学课堂上,常出现学生厌学、被动学习的现象。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针对目前高校微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激发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三方面对微生物学课堂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米酒液态发酵糖化过程的研究
9
作者 郭婷婷 吴军 +3 位作者 伍时华 龙秀锋 牛福星 易弋 《大众科技》 2023年第11期58-62,75,共6页
糖化是液态发酵的重要步骤,糖化酶与糖化曲均可使液化液进一步糖化,但糖化酶与糖化曲的糖化效果与产物含量有所不同。文章以籼米为原料,利用液态发酵技术,探究米酒液态发酵糖化过程中糖化酶和糖化曲的选择、糖化过程中使用透气膜与牛皮... 糖化是液态发酵的重要步骤,糖化酶与糖化曲均可使液化液进一步糖化,但糖化酶与糖化曲的糖化效果与产物含量有所不同。文章以籼米为原料,利用液态发酵技术,探究米酒液态发酵糖化过程中糖化酶和糖化曲的选择、糖化过程中使用透气膜与牛皮纸加透气膜封口的选择、糖化曲的选择与用量,以及糖化过程中葡萄糖、乳酸和乙酸等物质的积累情况。结果表明,糖化曲糖化效果更佳。糖化条件:透气膜封口,复合糖化曲糖化,复合糖化曲添加量为2.0%。在此条件下所得糖化液还原糖质量浓度为163.135 g/L,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59.00 0g/L,乳酸质量浓度为9.875 g/L,乙酸质量浓度为6.931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酒 液态发酵 糖化 糖化曲 糖化酶
下载PDF
从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伍时华 路敏 童张法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9-14,共6页
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主要通过发酵法生产。综述了几种主要的从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法——钙盐法、离子交换吸附法、溶剂萃取法和膜分离法的原理、优缺点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发酵液 柠檬酸 提取
下载PDF
发酵液L—精氨酸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伍时华 俞海青 +3 位作者 方杰 刘淑云 陈宁 张克旭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1年第4期12-15,共4页
本文确立了用α—萘酚与双乙酰的混合液作为显色刺来定量测定发酵液L—精氨酸的最佳测定条件:经适当稀释的L—精氨酸发酵液(10~100μg/3ml)3ml,依次加入14%NaOH溶液0.5ml、标准显色液1.5ml、正丙醇1.0ml,40℃水浴显色10min后,用自来... 本文确立了用α—萘酚与双乙酰的混合液作为显色刺来定量测定发酵液L—精氨酸的最佳测定条件:经适当稀释的L—精氨酸发酵液(10~100μg/3ml)3ml,依次加入14%NaOH溶液0.5ml、标准显色液1.5ml、正丙醇1.0ml,40℃水浴显色10min后,用自来水冷却5min,于室温下5~45min内测定OD_(530)值。根据L—精氨酸测定标准曲线,得出发酵液中L—精氨酸含量的计算公式为:X=0.034×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萘酚 双乙酰法 定量测定 发酵液 L-精氨酸
下载PDF
高产漆酶菌株Irpex lacteus TY-3的分离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12
作者 马振花 伍时华 +2 位作者 唐业祥 臧猛 龙秀锋 《化工管理》 2023年第23期33-36,40,共5页
漆酶具有特殊的催化能力,能降解木质素和腐殖质等,在染料降解及脱色、生物漂白与制浆和食品工业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高产漆酶的菌株,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并命名为Irpex lacteus TY-... 漆酶具有特殊的催化能力,能降解木质素和腐殖质等,在染料降解及脱色、生物漂白与制浆和食品工业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高产漆酶的菌株,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并命名为Irpex lacteus TY-3。文章对菌株TY-3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菌漆酶酶活最适温度为35℃,热稳定性在20~30℃条件下最好;最适pH值为2.5,在2.0~3.0之间维持着较高的酶活,但pH值超过3.0后酶活急剧下降;Co^(2+)、Mg^(2+)、Zn^(2+)、Cu^(2+)、Ag^(+)金属离子对漆酶与ABTS反应有激活作用,其中Co^(2+)、Mg^(2+)作用最明显,而Fe^(2+)对漆酶和底物ABTS反应有严重的抑制作用。文章的研究结果丰富了产漆酶微生物的种质资源库,为漆酶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筛选 白囊耙齿菌 酶学性质
下载PDF
发酵液L-亮氨酸的定量测定方法研究——纸色谱-薄层扫描测定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伍时华 李军生 +2 位作者 余炜 陈宁 张克旭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将纸色谱和薄层扫描相结合,建立一种比较简便、快速、准确地定量测定发酵液L-亮氨酸含量的新方法。发酵液预处理后,用纸色谱分离、茚三酮显色,得到L-亮氨酸色斑;用岛津CS-930薄层扫描仪测定L-亮氨酸标样和发酵液样品的色斑峰面积后,计... 将纸色谱和薄层扫描相结合,建立一种比较简便、快速、准确地定量测定发酵液L-亮氨酸含量的新方法。发酵液预处理后,用纸色谱分离、茚三酮显色,得到L-亮氨酸色斑;用岛津CS-930薄层扫描仪测定L-亮氨酸标样和发酵液样品的色斑峰面积后,计算出发酵液L-亮氨酸含量。结果表明,本方法的重现性和准确性较高,适用于大批量测定发酵液中的L-亮氨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液 L-亮氨酸 定量测定 纸色谱-薄层扫描法 回收率 高速氨基酸分析仪
下载PDF
L-亮氨酸高产菌的代谢控制育种 被引量:12
14
作者 伍时华 方杰 陈宁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1年第3期W027-W030,共4页
简述了L 亮氨酸的结构、性质、用途和生产方法及L 亮氨酸高产菌的育种实例 ;讨论了L 亮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代谢调节机制及其应具有的生化特征 ;重点阐述了采用代谢控制手段如何选育L 亮氨酸高产菌的育种战略 ,推理出L
关键词 L-亮氨酸 代谢调节机制 育种 高产菌株
下载PDF
L-亮氨酸发酵种子培养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伍时华 路敏 +1 位作者 张健 黄翠姬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38-42,共5页
应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确定L-亮氨酸发酵的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应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种子培养条件。试验结果显示,以培养基初始pH 7.0、500 mL圆底三角瓶装液量50 mL、摇瓶转速为220 r/m in,28℃恒温振荡培养36h的种子接种量为10%,摇瓶分... 应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确定L-亮氨酸发酵的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应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种子培养条件。试验结果显示,以培养基初始pH 7.0、500 mL圆底三角瓶装液量50 mL、摇瓶转速为220 r/m in,28℃恒温振荡培养36h的种子接种量为10%,摇瓶分批发酵72 h产L-亮氨酸16.5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亮氨酸 发酵 种子培养
下载PDF
L-亮氨酸摇瓶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伍时华 黄翠姬 +3 位作者 徐雅飞 廖兰 颜灿金 李益乾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9-32,共4页
应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发酵培养基pH值、发酵温度、摇瓶装液量、摇瓶转速等发酵培养条件对L-亮氨酸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500 mL三角瓶装液量50 mL,置旋转摇床上转速220 r/m in,pH 7.0、培养温度28℃,发酵72 h,产L-亮氨酸18.54 g/L。
关键词 L-亮氨酸 摇瓶发酵 培养条件
下载PDF
霉菌培养新方法—膜液界面培养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伍时华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67-71,共5页
本文综述了日本学者 Ogaw a 等人所建立的一种培养霉菌的新方法- - 膜液界面培养法。该方法是在一简便的培养装置中, 利用一层多孔膜作为分隔, 让霉菌生长在膜表面上, 与空气充分接触,而膜的另一面则与液体培养基接触, 目... 本文综述了日本学者 Ogaw a 等人所建立的一种培养霉菌的新方法- - 膜液界面培养法。该方法是在一简便的培养装置中, 利用一层多孔膜作为分隔, 让霉菌生长在膜表面上, 与空气充分接触,而膜的另一面则与液体培养基接触, 目的产物透过膜孔积累于培养液中。应用该方法培养米曲霉产生中性蛋白酶和曲酸, 实验结果表明, 其目的产物形成量明显高于常规的摇瓶培养法, 并且, 通过定时更换培养基而无须重新接种即可进行长期培养, 分批积累与收获目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膜液界面培养法 摇瓶培养法
下载PDF
蔗糖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新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利军 孔红星 +2 位作者 伍时华 邹福声 陈林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7-369,共3页
方法基于在酸性条件下,蔗糖水解生成果糖和葡萄糖,果糖受热破坏后,其产物在285nm处有较大的紫外吸收。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条件,并建立了测定蔗糖的新紫外分光光度法;其线性范围为0.27~31.2μg/mL,摩尔吸光系数ε为9.63×103L·... 方法基于在酸性条件下,蔗糖水解生成果糖和葡萄糖,果糖受热破坏后,其产物在285nm处有较大的紫外吸收。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条件,并建立了测定蔗糖的新紫外分光光度法;其线性范围为0.27~31.2μg/mL,摩尔吸光系数ε为9.63×103L·mol-1·cm-1。该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用于甘蔗汁中蔗糖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对蔗糖水解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测定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果糖
下载PDF
木薯粉与糖蜜混合发酵柠檬酸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易弋 伍时华 +2 位作者 蒋常德 黄翠姬 黎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95-397,共3页
利用木薯粉进行柠檬酸发酵,研究了发酵温度、起始糖浓度、起始pH值、摇瓶发酵的装液体积对柠檬酸发酵的影响,确定了柠檬酸批式发酵的优化条件,即:35℃的发酵温度,50ml的摇瓶发酵装液体积,5.0的发酵起始pH值,12%的起始糖浓度。在此优化... 利用木薯粉进行柠檬酸发酵,研究了发酵温度、起始糖浓度、起始pH值、摇瓶发酵的装液体积对柠檬酸发酵的影响,确定了柠檬酸批式发酵的优化条件,即:35℃的发酵温度,50ml的摇瓶发酵装液体积,5.0的发酵起始pH值,12%的起始糖浓度。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了木薯粉与糖蜜混合配比的发酵实验,最终确定了木薯粉与糖蜜混合的最佳配比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粉 糖蜜 混合发酵 柠檬酸
下载PDF
木薯粉酒精浓醪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2
20
作者 易弋 黎娅 +1 位作者 伍时华 黄翠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1-63,69,共4页
以木薯粉为原料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在前期优化液化糖化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培养基成分以及温度,pH值等条件对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液化糖化条件下进行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氮源和无机盐的最适添加量为尿素0.25%(w/w),MgSO4&#... 以木薯粉为原料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在前期优化液化糖化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培养基成分以及温度,pH值等条件对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液化糖化条件下进行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氮源和无机盐的最适添加量为尿素0.25%(w/w),MgSO4·7H2O0.45g/L,KH2PO41.50g/L,CaCl20.20g/L,发酵最适温度为33℃,最适初始pH4.5,酵母接种量10%(v/v),发酵时间48h。在此条件下发酵成熟醪酒精浓度高达17.2%(v/v),淀粉利用率达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酒精 浓醪发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