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感”:玄言诗的创作情感 被引量:6
1
作者 伍晓蔓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5-147,共3页
与传统诗歌的“应物斯感”不同 ,玄言诗的创作情感可称之为“理感” ,即诗人对玄理的感性热忱和感性体悟。“理感”有以理释情、以性统情两个层次 ,在具体的生成方式中 ,更有以玄对山水一途。它受“言意之辨”的玄学思维方式影响 ,却又... 与传统诗歌的“应物斯感”不同 ,玄言诗的创作情感可称之为“理感” ,即诗人对玄理的感性热忱和感性体悟。“理感”有以理释情、以性统情两个层次 ,在具体的生成方式中 ,更有以玄对山水一途。它受“言意之辨”的玄学思维方式影响 ,却又立足于“情” ,与哲学思辨有本质区别。在诗歌情感的扩大、审美空间的开拓 ,山水审美意识的促发上 ,“理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言诗 创作情感 理感
下载PDF
《江西宗派图》写作年代刍议 被引量:3
2
作者 伍晓蔓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江西宗派图》的写作年代,从南宋起就有少时戏作、绍兴三年两种说法。从其写作的历史语境来看,《宗派图》应该是北宋大观末、政和初的作品。
关键词 吕本中 江西诗派 《江西宗派图》 写作年代 历史语境
下载PDF
从韩驹官样文章看江西诗派的文学品格 被引量:1
3
作者 伍晓蔓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3-107,共5页
通过对徽宗朝在朝与在野文学两大文学阵营的对比、韩驹其人和江西诗派其他诗人的对比、韩驹本人前后期诗歌创作的对比以及不同文论家对韩驹诗风评价的对比等角度,循时代背景、人生态度到诗歌风格的论述次序,透过韩驹的官样文章来考察江... 通过对徽宗朝在朝与在野文学两大文学阵营的对比、韩驹其人和江西诗派其他诗人的对比、韩驹本人前后期诗歌创作的对比以及不同文论家对韩驹诗风评价的对比等角度,循时代背景、人生态度到诗歌风格的论述次序,透过韩驹的官样文章来考察江西诗派的文学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驹 官样文章 江西诗派 文学品格
下载PDF
玄言山水诗新论
4
作者 伍晓蔓 《求索》 CSSCI 2004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玄言山水诗是指那些借助自然山水的描写 ,寄托诗人玄学感悟的诗歌 ,分为时兴诗和登览诗两类。诗人为寻求“消散”、“寄畅”而进入大自然 ,以“理感”的思维方式观照山川万物 ,从而获得“超游”、“超兴” ,这就是玄言山水诗的发生情感... 玄言山水诗是指那些借助自然山水的描写 ,寄托诗人玄学感悟的诗歌 ,分为时兴诗和登览诗两类。诗人为寻求“消散”、“寄畅”而进入大自然 ,以“理感”的思维方式观照山川万物 ,从而获得“超游”、“超兴” ,这就是玄言山水诗的发生情感。在中国文学史上 ,这是山水题材第一次大规模进入诗歌创作。玄言山水诗向谢灵运山水诗的转变内在于其自身的发展理路 ;晋宋之际玄学的衰落 ,促成了独立山水诗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言山水诗 玄言诗 山水诗 理感
下载PDF
粉丝经济背景下偶像对全民公益的拉动作用研究——以新冠肺炎时期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查曹 伍晓蔓 +3 位作者 毕名杨 王欣雨 梁滨 周文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43-47,共5页
新冠肺炎疫情展现了全民公益的庞大规模与广泛影响,兴起以粉丝经济为背景、以偶像为核心的全民公益模式。偶像以其动员力、行动力、捐助力、粉丝力作为该公益模式的核心力量。通过对偶像与全民公益的SWOT分析以及对韩红基金会的实例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展现了全民公益的庞大规模与广泛影响,兴起以粉丝经济为背景、以偶像为核心的全民公益模式。偶像以其动员力、行动力、捐助力、粉丝力作为该公益模式的核心力量。通过对偶像与全民公益的SWOT分析以及对韩红基金会的实例分析,不难发现偶像们基于一定的粉丝基础,利用自身优势对社会主流公益活动积极参与,为公益活动扩大了宣传渠道。粉丝也在偶像的公益引领下广泛参与,由此实现偶像对全民公益的拉动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公益事业得到质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经济 偶像公益 粉丝公益 全民公益 新冠肺炎
下载PDF
深圳口岸出口大蒜的主要输入国及其检疫要求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静 伍晓蔓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75-376,共2页
深圳口岸出口大蒜的主要输入国及其检疫要求周静,伍晓蔓(深圳动植物检疫局518001)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增加,我国大蒜以其质优价廉而深受各国消费者的欢迎,出口量逐年增加,目前已占深圳口岸远洋出口农产品总数的一半... 深圳口岸出口大蒜的主要输入国及其检疫要求周静,伍晓蔓(深圳动植物检疫局518001)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增加,我国大蒜以其质优价廉而深受各国消费者的欢迎,出口量逐年增加,目前已占深圳口岸远洋出口农产品总数的一半以上,输入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出口 检疫 病虫害
下载PDF
时代新声
7
作者 陈子波 伍晓蔓 +13 位作者 斯琴 郑明哲 霍松林 王震宇 胡迎建 杨启宇 沈利斌 叶嘉莹 李维嘉 胡炳生 杨逸明 王蛰堪 曾渊如 滕伟明 《中国韵文学刊》 2006年第4期118-122,共5页
关键词 金缕曲 西湖博览会 蛱蝶 孤山 三台阁 草堂
下载PDF
我省文化界召开欧阳修学术研讨会
8
作者 伍晓蔓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年第2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欧阳修 学术研讨会 北宋 古文运动 文学家
下载PDF
欧阳修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9
作者 伍晓蔓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年第2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欧阳修 学术研讨会 古文运动 人格修养 文学家
下载PDF
完善检疫注册登记制度的建议
10
作者 曹景显 伍晓蔓 《中国进出境动植检》 1996年第2期17-18,共2页
动植物检疫注册登记是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口岸体制改革中强调:“加强前期监管和后续管理,减少中间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检疫注册登记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 植物检疫 登记制度 建议
下载PDF
陆游记梦诗解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伍晓蔓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7,共10页
梦是潜意识的舞台。借用荣格心理学理论进行解读,陆游记的梦,有个体情结的活动,也有人格面具、他者、智慧老人等集体无意识的显影。其记梦诗的空间书写也蕴藏着集体无意识色彩。陆游时常观察和解释自己的梦,也希望通过治心养气的工夫驯... 梦是潜意识的舞台。借用荣格心理学理论进行解读,陆游记的梦,有个体情结的活动,也有人格面具、他者、智慧老人等集体无意识的显影。其记梦诗的空间书写也蕴藏着集体无意识色彩。陆游时常观察和解释自己的梦,也希望通过治心养气的工夫驯化梦境。他的记梦诗主题明确,结构清晰,情节合理,叙事有序,格律标准,显示出特有的书写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记梦诗 荣格 情结 集体无意识
原文传递
北宋末山谷后学的双重整合与《江西宗派图》 被引量:3
12
作者 伍晓蔓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78,共7页
江西宗派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宗派图》,是北宋末期一个带文学流派性质的诗人群体。以地缘为基础的南昌—临川—建昌诗人群体和以诗学思想为基础的符离—临川诗人群体的双重整合,是其发展的主导线索。大观年间,以徐俯为首的豫章诗社和... 江西宗派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宗派图》,是北宋末期一个带文学流派性质的诗人群体。以地缘为基础的南昌—临川—建昌诗人群体和以诗学思想为基础的符离—临川诗人群体的双重整合,是其发展的主导线索。大观年间,以徐俯为首的豫章诗社和吕本中发起的“东”字韵诗唱和,带来北宋末期山谷后学“同作并和”的繁荣局面,成为《江西宗派图》绘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宗派图》 宋末 重整 后学 山谷 诗人群体 文学流派 诗学思想 吕本中 “东” 临川 唱和 韵诗 诗社
原文传递
北宋末临川诗人群体及其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伍晓蔓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62,共7页
北宋末以谢逸、谢邁为领袖的临川诗人群体,是一个以临川诗人为主体,以饶节、汪革等游于外地的临川诗人为外围成员的地域性诗人群体。这些诗人定期或不定期聚会,以分韵赋诗为主要唱酬方法,积极参与国内的诗文酬唱与学术交往,诗风清苦、... 北宋末以谢逸、谢邁为领袖的临川诗人群体,是一个以临川诗人为主体,以饶节、汪革等游于外地的临川诗人为外围成员的地域性诗人群体。这些诗人定期或不定期聚会,以分韵赋诗为主要唱酬方法,积极参与国内的诗文酬唱与学术交往,诗风清苦、瘦硬。他们促进了分韵赋诗这一唱酬方式的发展,也参与了江西诗派的形成、时代诗学趣味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川 诗人群体 分韵 江西诗派
原文传递
“渔父家风”与江西诗派 被引量:1
14
作者 伍晓蔓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3-90,共8页
"渔父家风"化自禅门颂古"钓鱼船上显家风",它出现在北宋中期以降文人渔父诗词中,借禅宗渔父喻写士大夫渔隐梦想。俞紫芝是"渔父家风"之始作俑者,黄庭坚是其实际命名人。后者以"渔父家风"比自... "渔父家风"化自禅门颂古"钓鱼船上显家风",它出现在北宋中期以降文人渔父诗词中,借禅宗渔父喻写士大夫渔隐梦想。俞紫芝是"渔父家风"之始作俑者,黄庭坚是其实际命名人。后者以"渔父家风"比自家门风,得到后学响应。浸淫着文字禅方法、文字禅态度和文字禅境界的"渔父家风",体现了山谷诗学的内在气质,标识了江西诗派的文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父家风 文字禅 俞紫芝 黄庭坚 江西诗派
原文传递
从《庐山远公话》看早期话本的文学渊源
15
作者 伍晓蔓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88,共4页
《庐山远公话》是早期的话本。作为佛教题材的作品,佛教的思想和内容在话本中化为结构情节的因素,但也有例外:有一段关于《涅槃经疏钞》的宣讲,并非故事结构的必要成分。它为我们留下唐代“俗讲”的生动样本,也指给我们话本起源的蛛丝... 《庐山远公话》是早期的话本。作为佛教题材的作品,佛教的思想和内容在话本中化为结构情节的因素,但也有例外:有一段关于《涅槃经疏钞》的宣讲,并非故事结构的必要成分。它为我们留下唐代“俗讲”的生动样本,也指给我们话本起源的蛛丝马迹———说话的中间,有某种讲经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本 俗讲 经文 《庐山远公话》 文学渊源 佛教 《涅架经疏钞》
原文传递
《唱道与乐情: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
16
作者 伍晓蔓 周裕锴 周忠强 《中国文学年鉴》 2015年第1期967-968,共2页
《唱道与乐情: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系“宋代佛教文学研究丛书”之一种,由伍晓蔓、周裕锴合作完成。在宋代的禅宗文献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关“渔父词”的记载。而在一些禅师的语录或文集中,也留下不少标名为《渔父词》的作品。由此可... 《唱道与乐情: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系“宋代佛教文学研究丛书”之一种,由伍晓蔓、周裕锴合作完成。在宋代的禅宗文献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关“渔父词”的记载。而在一些禅师的语录或文集中,也留下不少标名为《渔父词》的作品。由此可见,渔父词是中国宋代禅宗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现象。《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试图通过对禅宗《渔父词》的词调名称、功能、类型等问题的考察,揭示出俗曲与禅词的关系、禅和子词与士大夫词的关系,同时是书还提供了有关宋词辑佚和词调起源的原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父词》 词研究 禅宗 宋代 文学研究 士大夫词 原始材料 词调
原文传递
支遁“即色空”义探微
17
作者 伍曉蔓 《新国学》 2012年第1期74-82,共9页
东晋般若学兴盛。般若,指观照空理的智慧,般若思想兴起于印度南方,为大乘空宗之学。其经典东漠末期传入中囡,支娄迦认译十卷、三十品《道行般若经》,后人稍为《小品》,为《般若经》的最早译本。
关键词 东漠 中囡 般若经 时期 译本 经典 空理 三国 色空 后人
原文传递
江西和江湖:不同的意義場域——唐宋變革視野中的宋詩體派觀察
18
作者 伍曉蔓 《新国学》 2016年第1期69-82,共14页
本文在唐宋變革說視野下探討了宋代詩學從江西向江湖詩風的轉變。和接續了元祐文化正脉的江西派詩人相比,江湖詩人無統系可依傍,無正宗可傳承。他們爲士階層之冗餘者,其寫作趣味由深刻、典雅、崇高轉向淺切、世俗、瑣細。推動江湖詩派... 本文在唐宋變革說視野下探討了宋代詩學從江西向江湖詩風的轉變。和接續了元祐文化正脉的江西派詩人相比,江湖詩人無統系可依傍,無正宗可傳承。他們爲士階層之冗餘者,其寫作趣味由深刻、典雅、崇高轉向淺切、世俗、瑣細。推動江湖詩派出現的,不是士大夫階層的文學觀、道德觀,而是市場這隻無形的手。士大夫的詩統是唐宋以來不懈的文化建構,當它失落之後,極厚的文化積澱使詩人聚集在出版業這一新興的文化產業下,形成新的詩派。江西到江湖,兩個詩派,不僅是詩歌風格不同,最根本的區别,在於'中唐—北宋''南宋元明清'兩個時段的建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詩派 江湖詩派 唐宋變革論 宋詩體派
原文传递
論《碧岩錄》的禪宗公案詮釋學
19
作者 伍曉蔓 《新国学》 2022年第2期89-105,共17页
宋代公案襌和西方的哲學詮釋學有相似的問題意識,進路卻不相同。圓悟克勤《碧岩錄》在詮釋公案時建立了理解的循環,又斬斷這個循環。其語言持“轉字訣”,從“説明”轉向“機用”。《碧岩錄》是課堂筆記而非案頭文字,其記錄的課堂作爲表... 宋代公案襌和西方的哲學詮釋學有相似的問題意識,進路卻不相同。圓悟克勤《碧岩錄》在詮釋公案時建立了理解的循環,又斬斷這個循環。其語言持“轉字訣”,從“説明”轉向“機用”。《碧岩錄》是課堂筆記而非案頭文字,其記錄的課堂作爲表演藝術的開示有不可複製的現場感。《碧岩錄》還探討了理解和交流是否可能,何以可能,及詮釋的邊界等詮釋學意義上的問題。探討這些問題能更好地理解公案襌,理解“看話襌”對公案襌的繼承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岩錄 圓悟克勤 禪宗 公案 詮釋學
原文传递
超然臺賦詠:文本生發及意義賦予
20
作者 伍曉蔓 《新国学》 2020年第1期59-72,共14页
超然臺賦詠是北宋盛行的亭臺樓閣集體賦詠的典型個案。熙寧八年(1075),蘇軾在密州修葺城北舊臺,蘇轍爲之命名"超然",使這個建築有了人文的意義。圍繞超然臺,蘇轍作賦,蘇軾作記,蘇軾並寄自己創作的《超然臺記》請諸友同賦。文... 超然臺賦詠是北宋盛行的亭臺樓閣集體賦詠的典型個案。熙寧八年(1075),蘇軾在密州修葺城北舊臺,蘇轍爲之命名"超然",使這個建築有了人文的意義。圍繞超然臺,蘇轍作賦,蘇軾作記,蘇軾並寄自己創作的《超然臺記》請諸友同賦。文彥博、司馬光、文同、鮮于侁、李清臣等寄來詩賦,張耒登臨現場創作。諸友的賦詠圍繞超然臺、超然這個名字、蘇軾這個人以及作者和蘇軾之間的關係等主題,在地理空間、情感空間和精神空間中展開,各具特點。這種賦予建築物意義的活動,也是以文會友的活動,包括精神志趣的交流及情感連結。經過這次賦詠,大地留下名勝,文學史留下名作,士大夫公共文化空間被重新建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然臺 蘇軾 蘇轍 亭臺樓閣賦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