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检测NT-proBNP、H-FABP和cTnI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6
1
作者 伍树芝 邓胜 +2 位作者 秦伟国 陈健 易斌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312-318,共7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心肌肌钙蛋白I (cTnI)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HF)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312例老年重症HF患者入院时、治疗后第7天、第15天、第30天、第60天及对照...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心肌肌钙蛋白I (cTnI)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HF)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312例老年重症HF患者入院时、治疗后第7天、第15天、第30天、第60天及对照组(76例老年非重症HF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NT-proBNP、H-FABP 和cTnI水平。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 d,记录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其中再入院组110例、死亡组84例)和无MACE组118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3项指标对重症HF诊断和预测死亡风险的价值。采用Kaplan-Meier曲线做生存分析。结果重症HF组入院时NT-proBNP、H-FABP和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H-FABP阳性率为47.1%、cTnI阳性率为4.5%;且NT-proBNP水平与HF患者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Ⅰ~Ⅳ级]呈正相关(r=0.77,P<0.01)。根据ROC曲线选取血清 NT-proBNP、H-FABP 和 cTnI 值分别为4601.50 ng/L、5.16 ng/L 和0.025 ng/mL 及8178.50 ng/L、11.77 ng/L和0.038 ng/mL作为重症HF诊断及死亡预测的临界值,可获最佳诊断价值。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重症HF诊断及死亡预测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P<0.05)。治疗前,MACE组NT-porBNP水平明显高于无MACE组(P<0.05),死亡组H-FABP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组(P<0.05),不同预后组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无MACE组3项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率均>50%,H-FABP恢复正常;治疗后第15天,再入院组3项指标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下降率均<30%,H-FABP仍高于参考区间;死亡组在治疗过程中3项指标水平未降反升,治疗后第7天、第30天cTnI均阳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表明,不同NT-porBNP、H-FABP和cTnI水平的患者生存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定期联合检测NT-proBNP、H-FABP和cTnI水平对重症HF诊断、患者预后和死亡风险评估及疗效监测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I 心力衰竭
下载PDF
血清NT-proBNP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伍树芝 鲁晓红 +2 位作者 谭逵 陈健 易斌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2-316,共5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浓度变化对冠心病(CHD)患者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132例CHD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和3...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浓度变化对冠心病(CHD)患者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132例CHD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和30名健康对照者及3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后第7天、第15天、第30天血清NT-proBN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CHD患者同步作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 d,观察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 CHD不同病变程度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逐渐升高,并与患者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Ⅰ~Ⅳ]呈正相关(r=0.81,P<0.01)。NT-proBNP>1 596.63 ng/L的CHD患者NYHAⅢ~Ⅳ级、心电图ST-T改变、随访期内出现MACE的例数明显高于NT-proBNP≤1 596.63 ng/L者(P<0.01)。ACS患者好转出院组治疗后第7天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继续下降。死亡组治疗过程中血清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治疗后第15天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心力衰竭(HF)恶化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阴性死亡组与cTnI阳性死亡组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与CH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CHD患者早期诊断、预后及死亡风险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CHD患者危险分层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 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血清H-FABP检测对AMI患者诊断及预后和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伍树芝 鲁晓红 +1 位作者 谭逵 陈健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浓度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预后及死亡风险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72例AMI患者、4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30名健康对照者以及64例AMI患者治疗后第3天、第7天...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浓度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预后及死亡风险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72例AMI患者、4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30名健康对照者以及64例AMI患者治疗后第3天、第7天血清H-FAB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 d,观察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 AMI组血清H-FAB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及对照组(P〈0.01)。血清H-FABP水平与cTnI呈正相关(r=0.53,P〈0.01)。AMI组和UAP组H-FABP阳性率明显高于cTnI(P〈0.05)。治疗前,死亡组与非死亡组血清H-FA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无MACE组血清H-FABP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低于正常参考范围,而MACE组和死亡组仍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治疗后第7天,MACE组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并低于正常参考范围;死亡组血清H-FABP水平与治疗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仍高于正常参考范围。AMI患者血清H-FAB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Ⅰ~Ⅳ]呈正相关(r=0.51,P〈0.01)。结论血清H-FABP可作为AMI的一种标志物,对AMI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观察治疗过程中血清H-FABP水平动态变化对AMI患者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Ⅰ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血清NT-proBNP测定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4
作者 伍树芝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53-755,共3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107例HF患者、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28例HF患者经常规抗HF治疗第3天、第7天、第15天时的血清NT-proBNP...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107例HF患者、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28例HF患者经常规抗HF治疗第3天、第7天、第15天时的血清NT-pro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F组心功能Ⅰ~Ⅳ级[按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为(308.31±39.64)、(510.57±92.58)、(2 297.81±290.12)、(5 630.85±393.87)ng/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00 ng/L),且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HF程度加重呈指数增加[相关系数(r)=0.76,P〈0.01]。HF患者治疗3 d后血清NT-ProBNP的水平开始明显降低(P〈0.01),第7天、第15天血清NT-ProBNP水平继续下降,且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相对应。治疗后3个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血清NT-proBNP水平下降幅度与NYHAⅢ~Ⅳ级患者分级下降例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0.53、0.77,P〈0.01)。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是反映心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对HF的诊断、严重程度和疗效评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 心力衰竭 血清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5
5
作者 伍树芝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60-26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法测定112例冠心病患者和11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112例冠心病组...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法测定112例冠心病患者和11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112例冠心病组的TBIL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C、TG/HDL-C、LDC-C/HDL-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清低胆红素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冠状动脉疾病 高脂血症
下载PDF
游离脂肪酸升高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伍树芝 《中国医药指南》 2006年第6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与血清游离脂肪酸升高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游离脂肪酸升高与某些疾病的相关关系提供依据。方法:检测108例游离脂肪酸升高的病人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和血糖指标。结果:FFA升高与5项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TB... 目的:探讨与血清游离脂肪酸升高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游离脂肪酸升高与某些疾病的相关关系提供依据。方法:检测108例游离脂肪酸升高的病人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和血糖指标。结果:FFA升高与5项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TBA极显著相关(P≤0.01),与肾功能指标中的UA呈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探讨游离脂肪酸升高对肝脏疾病、脂代谢异常和肾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cy、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键 伍树芝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3期2834-283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变化及对其诊断和预后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201例老年ACS患者以及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的42例老年体检者为...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变化及对其诊断和预后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201例老年ACS患者以及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的42例老年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和循环酶法分别检测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结果不同病变程度ACS患者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与ACS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对ACS诊断、预后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半胱氨酸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患者C-反应蛋白与游离脂肪酸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键 伍树芝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8期10-11,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和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游离脂肪酸(FFAs)的变化及相关性,探讨C-反应蛋白和游离脂肪酸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51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有血管并...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和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游离脂肪酸(FFAs)的变化及相关性,探讨C-反应蛋白和游离脂肪酸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51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有血管并发症组,65例老年2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及6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用酶法测定这三组患者的血清FFA、TG、TC、BS、BUN和HDL-C的浓度。并将C-反应蛋白与FFAs浓度和血糖作相关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血清CRP、FFAs、TG、TC、BS和BUN较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型糖尿病伴有血管并发症组患者CRP与FFAs呈正相关(r=0.490,P<0.05)。无并发症组患者的FFA和CRP呈正相关(r=0.112,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中CRP和FFAs浓度升高,CRP与FFAs一样可作为非特异性血管并发症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CRP FFAS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证候演变规律及其与性激素、骨密度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唐建明 吴兆黎 +2 位作者 彭玲湘 伍树芝 洪秀琴 《湖南中医杂志》 2008年第6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其与性激素、骨密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128例POP患者,将其分为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非肾虚(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血瘀),每半年进行1次辨证分型、骨密度和血清睾酮(T)、...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其与性激素、骨密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128例POP患者,将其分为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非肾虚(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血瘀),每半年进行1次辨证分型、骨密度和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测定。结果:POP症状表现出现最多的是腰膝酸痛(63.3%),其次为脱发齿摇(57.8%),耳鸣或耳聋(54.7%);证型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密度随非肾虚、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依次下降,其中肾阳虚较非肾虚和肾气虚显著下降(P<0.05);性激素T、T/E2水平随非肾虚、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依次降低,其中肾阴虚、肾阳虚较非肾虚显著降低(P<0.05),而E2水平则随之增高。结论:POP证型以肾虚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证候 性激素 骨密度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病人S100B蛋白、NSE、Hcy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8
10
作者 孙文霞 彭丹 伍树芝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7期2773-2776,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病人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马王堆院区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08例,作为ACI组,选择同...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病人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马王堆院区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08例,作为ACI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S100B蛋白、NSE、Hcy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NIHSS评分将108例ACI病人分为轻型梗死组(32例)、中型梗死组(62例)、重型梗死组(14例),根据患病后是否并发意识障碍分为伴意识障碍组(22例)与不伴意识障碍组(86例)。结果ACI组S100B蛋白、NSE、Hcy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组间S100B蛋白、NSE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00B蛋白、NSE和D-二聚体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30,P=0.000;r=0.420,P=0.002;r=0.458,P=0.001)。伴意识障碍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不伴意识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B蛋白、NSE和D-二聚体可作为评价ACI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Hcy可作为辅助检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S100B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神经功能缺损 意识障碍
下载PDF
血清S100-β蛋白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洪琳 伍树芝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5期2214-2216,2220,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S100-β蛋白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3例ACI患者(ACI组)和50例有类似症状的非ACI患者(对照组)血清,采用固相免疫层析技术测定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来... 目的研究血清S100-β蛋白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3例ACI患者(ACI组)和50例有类似症状的非ACI患者(对照组)血清,采用固相免疫层析技术测定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来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S100-β蛋白与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恢复状态,比较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之间S100-β蛋白水平的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100-β蛋白在ACI的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ACI组S100-β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组之间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β蛋白水平随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而呈上升趋势。S100-β蛋白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73,P=0.000)。预后不良组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β蛋白与mRS评分呈正相关(r=0.668,P=0.000)。ROC曲线显示,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对ACI诊断的AUC=0.809,灵敏度为65.8%,特异度为82.0%;预测预后不良的AUC=0.905,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90.5%。结论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可作为评价ACI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且对ACI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但S100-β蛋白单独测定对ACI的诊断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Β蛋白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100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文霞 伍树芝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由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的相似及临床医生认知不足,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SC)常被误诊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或胆管癌(CC)等胆汁淤积性疾病,而采取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因此对IgG4-SC的准确认识非常重要。目前,对IgG4-SC的... 目的由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的相似及临床医生认知不足,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SC)常被误诊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或胆管癌(CC)等胆汁淤积性疾病,而采取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因此对IgG4-SC的准确认识非常重要。目前,对IgG4-SC的临床研究比较缺乏,文献多为零星的临床病例报道,缺乏系统总结。我们通过汇总分析国内报道的病例,探讨了IgG4-SC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以“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2019年9月前公开发表的文献,并提取相关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误诊情况、治疗和预后等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纳入25篇文献,包括10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4∶1,平均发病年龄为(58.8±12.3)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黄疸(85%)和腹痛(53%);94.2%(81/86)患者血清IgG4水平增高,33%患者血清CA19-9升高;影像学表现为胆总管下段狭窄57例,肝门区胆管狭窄伴肝内胆管扩张15例;34例肝组织检查发现胆囊壁/胆管壁纤维组织增生伴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可见闭塞性静脉炎或席纹状硬化;免疫组化检测,15例显示IgG4+浆细胞>10/HPF;在100例中,12例因误诊为胆管癌而实施手术治疗,61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58例(95%)病情缓解。结论IgG4-SC患者多以梗阻性黄疸和腹痛为主要表现,在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上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胆管癌十分相似,需注意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 临床特征 汇总分析
下载PDF
NT-proBNP对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未来不良心脏事件风险评估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伍树芝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567-572,共6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对老年稳定型冠心病(SCAD)患者未来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将810例老年SCAD患者按随访期内病情转归情况分为非MACE组468例、MACE组342例(包括心源性再入院组200例、非致死...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对老年稳定型冠心病(SCAD)患者未来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将810例老年SCAD患者按随访期内病情转归情况分为非MACE组468例、MACE组342例(包括心源性再入院组200例、非致死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1例、死亡组81例);按MACE发生时间顺序分为近期MACE组180例和远期MACE组162例。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所有入选患者和40名健康对照者以及入选患者随访期间的第3个月、第6个月及第12个月血清NT-pro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患者平均随访24个月,观察随访期间发生的MACE。结果初次住院时,MACE组及非MACE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ACE组NT-proBNP水平高于非MACE组(P<0.01),近期MACE组高于远期MACE组(P<0.05);死亡组及非致死AMI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再入院组(P<0.05)。且NT-proBNP水平与患者再入院和发生AMI的时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59(P=0.00)、-0.458(P=0.026)]。随着NT-proBNP水平的增高,不同NT-proBNP水平组的MACE发生率相应增高,除NT-proBNP>6 000 ng/L组外,其余各组MAC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CE组发生MACE前的NT-proBNP峰值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死亡组NT-proBNP峰值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P<0.01)。在随访第3个月、第6个月及第12个月,MACE组NT-proBNP水平均高于初次进院时(P<0.01);非MACE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初次进院时(P<0.01),亦明显低于MACE组(P<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表明,不同NT-proBNP水平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不同疾病死亡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SCAD患者未来MACE发生率及其发生时间与初入院时NT-proBNP水平、随访期内NT-proBNP动态变化及其峰值水平密切相关。NT-proBNP检测对老年SCAD未来MACE风险评估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早期肾损害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志伟 丁家崇 +1 位作者 徐佳 伍树芝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5期138-139,共2页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发现早期肾损害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86例),两组均给予咪达普利和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治疗组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每天一次静滴,...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发现早期肾损害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86例),两组均给予咪达普利和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治疗组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每天一次静滴,14d一疗程;观察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MALB、β2-MG、NAG均下降(P<0.01),但治疗组MALB、β2-MG、NAG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延缓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病 微量白蛋白尿 川芎嗪 丹参素
下载PDF
血清NT-proBNP、HFABP和cTnI在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中的表达特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5
作者 伍树芝 陈键 +2 位作者 秦伟国 邓胜 徐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钙蛋白I(cTnI)在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CHD)中的表达特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82例CHD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组(142例)、稳定心绞痛组(SAP)(15...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钙蛋白I(cTnI)在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CHD)中的表达特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82例CHD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组(142例)、稳定心绞痛组(SAP)(151例)、不稳定心绞痛组(UAP)(15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134例)。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582例CHD患者及8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NT-proBNP、HFABP和cTnI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病变程度CHD组血清NT-proBNP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冠脉病变程度加重,NTproBNP水平及阳性率逐渐升高,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HFABP和cTnI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UAP组(P<0.01),UAP组明显高于SAP组(P<0.01),SAP组和SMI组与对照组HFABP和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HFABP和cTnI阳性率均为0。SAP组和SMI组NT-proBNP阳性率明显高于HFABP和cTnI阳性率(P<0.01),UAP组NT-proBNP和HFABP阳性率明显高于cTnI阳性率(P<0.01)。根据ROC曲线选取NT-proBNP为317.23和725.40 ng/L作为SMI和SAP诊断的临界值;选取NT-proBNP、H-FABP和cTnI分别为2 125.40 ng/L、7.86 ng/L和0.085 ng/L及3 984.21 ng/L、14.75 ng/L、1.98 ng/L作为诊断UAP和AMI临界值,可获最佳诊断价值。结论血清NT-proBNP、HFABP和cTnI在不同病变程度CHD中有不同的表达特性,联合检测NT-proBNP、HFABP和cTnI对不同病变程度CHD诊断及CHD分型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I 冠心病
原文传递
血清N端B型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伍树芝 鲁晓红 陈健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1402-1404,共3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方法测定107例HF(NYHAⅠ、Ⅱ、Ⅲ、Ⅳ)患者、30例健康对照者及28例HF患者经常规抗心衰治疗后3、7、15d血清NT-proBNP水平,并进行统计...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方法测定107例HF(NYHAⅠ、Ⅱ、Ⅲ、Ⅳ)患者、30例健康对照者及28例HF患者经常规抗心衰治疗后3、7、15d血清NT-pro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血清NT-proBNP水平在心力衰竭组不同NYHA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增加;(2)不同心血管疾病所致心衰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不尽相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心血管病组,未发生急性心梗的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组血清NT-proBNP水平最低;(3)患者治疗后第3d、第7d、第15d其血清NT-proBNP的浓度水平逐渐下降,且与临床情况的改善相对应,治疗后3个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NT-proBNP浓度的变化幅度与NY-HA分级的变化幅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是反映心功能状态的强有力的客观指标,对HF的诊断、严重程度和疗效评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 血清
原文传递
NT—proBNP检测对老年慢性病患者5年内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伍树芝 邓胜 +1 位作者 秦伟国 陈健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对老年慢性病患者5年内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将765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冠心病(136例)、高血压病(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6例)、2型糖尿病(75例)、脑梗死(76例)、冠心病合并...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对老年慢性病患者5年内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将765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冠心病(136例)、高血压病(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6例)、2型糖尿病(75例)、脑梗死(76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73例)、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1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61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51例)、三种疾病并存者(60例)]按随访期内病情转归情况分为生存组(312例)和死亡组(453例)。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所有入选患者和8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NT—proBNP水平。所有患者随访5年,观察随访期间发生的死亡事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慢性疾病死亡组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其生存组(P〈0.01),死亡患者与生存患者年龄、男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慢性疾病死亡组血清NT—proBNP水平、患者年龄和男性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不同生存时间死亡组患者之间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明显高于生存组和对照组(P〈0.01);随患者生存时间减少,血清NT—proBNP水平逐步升高,NT—proBNP水平与随访期内患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r=-0.369,P=0.00)。根据ROC曲线选取NT-proBNP为1499.50ng/L作为预测老年慢性病患者5年内死亡的临界值,可获最佳诊断价值。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表明,不同NT-proBNP水平组患者5年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NT-proBNP水平升高,患者生存率逐步降低。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对不同老年慢性病患者死亡风险均有预测价值,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血清NT—proBNP水平与老年慢性病患者5年内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密切相关,可作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危险分层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脑/代谢 慢性病 死亡
原文传递
血清NT-proBNP检测对AMI患者预后及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伍树芝 鲁晓红 +1 位作者 谭逵 陈健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浓度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及死亡风险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54例AMI患者、30名健康对照者以及AMI患者治疗后第3d、第7d血清NT-proBNP水平。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浓度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及死亡风险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54例AMI患者、30名健康对照者以及AMI患者治疗后第3d、第7d血清NT-proBNP水平。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 d,观察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 AMI组患者进院时血清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与AMI后患者心功能分级(NYHAⅠ-Ⅳ)呈正相关(r=0.71,P〈0.01)。随心功能分级递增,血清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随访期内发生的MACE明显增多。NYHAⅢ-Ⅳ级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NYHAⅠ-Ⅱ级组(P〈0.01)。治疗前,≤3d死亡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治疗后第3d,4-30d死亡组血清NT-proBNP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亦高于非死亡组(P〈0.05)和31-180 d死亡组(P〉0.05)。治疗后第7d非死亡组血清NT-proBNP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亦明显低于2个死亡组(P〈0.01)。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与AMI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和死亡风险密切相关,观察AMI患者早期血清NT-proBNP水平及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对AMI患者预后和死亡风险评估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原文传递
血清H-FABP与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及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秦伟国 伍树芝 陈健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1117-1119,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6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及稳定...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6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及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8例、健康对照组30例血清H-FABP水平,同时测定血清hs-CRP、CK-MB、cTnI水平,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ACS组血清H-FABP、hs-CRP、CK-MB、cTnI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ACS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与hs-CRP、CK-MB、cTnI呈正相关(r=0.62、0.58、0.53,P<0.01);SAP组、UAP组、AMI组各组间血清H-FABP和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中H-FABP阳性率明显高于hs-CRP、CK-MB cTnI(P<0.01).经治疗病情好转患者血清H-FABP、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H-FABP、hs-CRP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FABP、hs-CRP对ACS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家系中高血压患者及其亲属血脂、血糖的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娜 符晓华 +4 位作者 杜小勇 张勇 罗春香 秦爱平 伍树芝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4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家系中高血压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体重、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个原发性高血压家系成员共84例的资料(血压、体重、腰围、臀围、体重指数(BMI)等资料)并检测血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分...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家系中高血压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体重、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个原发性高血压家系成员共84例的资料(血压、体重、腰围、臀围、体重指数(BMI)等资料)并检测血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分3组:高血压患者组(A组)、正常血压一级亲属组(B组)、正常血压非一级亲属组(孙辈)(C组)。结果:(1)A组的年龄明显大于B、C组,血压增高与年龄显著相关,[3组分别为(57.25±15.96)(48.38±7.95)(35.78±17.84),均P<0.05];(2)3组的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腰围/臀围(WHR)、腹围均无显著差异;3组的体重指数(BMI)>23,属超重,总BMI=23.84±4.13,原发性高血压家系BMI的均值高于正常水平。(3)A组的甘油三酯(TG)>1.7 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IDL-C)>0.8 mmol/L均高于正常水平,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小于0.9 mmol/L,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HDL-C的均值低于正常水平。(4)3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A1(HbA1c)、空腹血胰岛素(FINS)、空腹C肽(cp)、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高血压患者的TG、VIDL-C异常,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家系 一级亲属 血脂 血糖 胰岛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