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建安赠答诗体式研究——以四言及五言为中心
- 1
-
-
作者
伍梓均
-
机构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
出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0年第5期89-94,共6页
-
文摘
唐前重要文学选本《文选》所选赠答诗为诸类诗歌中最多,凸显赠答诗在唐前阶段的重要,而建安则是赠答诗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所在。建安赠答诗继承自《诗经》以来的写作传统,部分作品以四言体写作,但同时吸收了五言体的特性,使之与前代较为凝滞典质的特性略有不同。与此同时,五言体赠答诗的创作,在数量上也有不少,其中一种倾向就是改写本属于四言体《诗经》的语句,使之更符合时人的审美趣味。从这个角度来看,建安时期的赠答诗,五言体实乃与四言体分流并进。
-
关键词
赠答诗
建安
体式
四言诗
五言诗
-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葛洪《抱朴子》“古诗不如今诗”说考辨
- 2
-
-
作者
伍梓均
-
机构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
出处
《理论界》
2022年第10期102-108,共7页
-
文摘
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提到“古诗”与“今诗”,分别指《诗经》与汉晋诗赋,对于二者孰优,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若从文本出发,可知葛洪对古诗既有肯定又有否定,对今诗的态度亦然。这种看待古诗与今诗的视角实与葛洪的崇古观一致,体现为既不能完全崇古,也不能完全否定崇古。葛洪主张事物的变化应当因时制宜,这又与东晋时期的崇古观完全吻合。
-
关键词
东晋
葛洪
抱朴子
-
Keywords
Eastern Jin Dynasty
Ge Hong
Bao Pu Zi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班固《咏史诗》为歌诗考释
- 3
-
-
作者
伍梓均
-
机构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
出处
《乐府学》
2022年第2期151-164,共14页
-
文摘
班固《咏史诗》一般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文人“徒诗”,本文认为此说似乎不能成立。从传世文献载录的情况来看,班固此诗曾被称作《歌诗》,说明曾以配乐演唱的形式流传。班固《咏史诗》的创作方法颇为特殊,是根据史传内容改写而成,而以这种方式创作的多是汉魏时期用于配乐演唱的歌诗。歌诗由音乐和文辞两部分组成,与《咏史诗》同时的汉魏歌诗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脱离音乐,只余下文辞的部分,看似与“徒诗”无异,但这种特性并非脱离了音乐语境而创作,而应该是在流传过程中脱离了音乐属性,此二者有本质区别。然后世无视班固《咏史诗》的原初形态,忽略其歌诗属性,将其直接视为“徒诗”。
-
关键词
班固
《咏史诗》
歌诗
徒诗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