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月瓜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伍沙沙 王延 +5 位作者 徐婷 杨燕飞 梁潇 丁晓丽 刘晓龙 钱海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163-165,174,共4页
[目的]研究八月瓜对四氯化碳(CCl 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八月瓜低、中、高剂量组以及护肝片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1 h后,采用腹腔注射0.1%CCl 4建... [目的]研究八月瓜对四氯化碳(CCl 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八月瓜低、中、高剂量组以及护肝片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1 h后,采用腹腔注射0.1%CCl 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八月瓜对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影响;测定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八月瓜各剂量组可降低ALT、AST、AKP、γ-GT、LDH和MDA水平,提高GSH活性,改善肝组织病变。[结论]八月瓜能改善CCl 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瓜 四氯化碳 肝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化合物Q-1对TNF-α诱导的MH7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伍沙沙 王延 +2 位作者 徐婷 刘晓龙 钱海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54-1558,共5页
目的基于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探讨化合物Q-1对MH7A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株(MH7A)作为实验对象,采用CCK-8法测定化合物Q-1对MH7A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化合物Q-1对MH7A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 目的基于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探讨化合物Q-1对MH7A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株(MH7A)作为实验对象,采用CCK-8法测定化合物Q-1对MH7A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化合物Q-1对MH7A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NF-α溶液作为诱导剂,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p65、p-p65、IκBα、p-IκBα、p38、p-p38、ERK、p-ERK、JNK、p-JNK蛋白的表达。结果(1)不同浓度化合物Q-1明显抑制MH7A细胞活力;(2)化合物Q-1明显抑制MH7A细胞的迁移;(3)化合物Q-1明显降低细胞上清液中的TNF-α、IL-6含量;(4)化合物Q-1可明显下调TNF-α引起的p65、p-p65、p-IκBα、p38、p-p38蛋白表达水平,对IκBα、ERK、p-ERK、JNK、p-JNK蛋白无明显影响。结论化合物Q-1可明显抑制MH7A细胞增殖,减少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下调由TNF-α引起的p65、p-p65、IκBα、p-IκBα、p38、p-p38蛋白表达,可能的作用机制与NF-κB和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Q-1 MH7A 类风湿关节炎 TNF-Α NF-ΚB信号通路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伍沙沙 王延 +2 位作者 徐婷 刘晓龙 钱海兵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2年第2期43-47,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非常复杂,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尚未被阐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是血管翳交界处最常见的细胞类型,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角度入手,探讨当前类风...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非常复杂,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尚未被阐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是血管翳交界处最常见的细胞类型,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角度入手,探讨当前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认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血管翳生成、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形成的重要病理过程。一些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能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和炎性介质的分泌,诱导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防治类风湿关节炎,应重视与炎症相关通路的研究以及遗传研究;同时,开发中药作为新的治疗药物也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炎症 血管生成 骨破坏 中医药
下载PDF
山腊梅叶挥发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延 伍沙沙 +4 位作者 徐婷 饶光玲 刘晓龙 李亚锋 钱海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山腊梅叶挥发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叶组、山腊梅叶挥发油高剂量和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皆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2... [目的]探讨山腊梅叶挥发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叶组、山腊梅叶挥发油高剂量和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皆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2VO)复制VD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和旷场试验测定大鼠的认知功能,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变化,并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平台穿越次数减少(P<0.01)、垂直得分和水平得分下降(P<0.05)、SOD活性降低(P<0.01)、MDA含量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腊梅叶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多(P<0.05)、垂直得分和水平得分增高(P<0.05),血清指标SOD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下降(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山腊梅叶挥发油高、低剂量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较完整,排列相对密集有序。[结论]山腊梅叶挥发油具有改善大鼠血管性痴呆认知障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纠正大鼠脑组织氧化/抗氧化失衡,保护脑组织免于氧化损伤,并减轻海马区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腊梅叶 挥发油 血管性痴呆 认知障碍 改善作用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苗药铁筷子抗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延 徐婷 +2 位作者 伍沙沙 刘晓龙 钱海兵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8-1129,共12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探究铁筷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挖掘结合SwissADME获取铁筷子的化学成分,基于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其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TTD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缺血性脑...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探究铁筷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挖掘结合SwissADME获取铁筷子的化学成分,基于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其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TTD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靶点。采用STRING和Metascape数据库对筷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交集靶点进行GO分析、KEGG通路分析、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和模块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可视化处理。结果铁筷子中筛选出活性成分19个,调节140个靶点,其中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成分13个,与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交集靶点54个,涉及42条通路(P<0.01),其中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为关键通路;经PPI分析得出NOS3、SRC、PPARG可能是铁筷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靶点;通过铁筷子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发现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活性成分为山蜡梅碱、反-氧化芳樟醇、9-十六烯酸,这些成分能同时调节7个及7个以上靶点。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铁筷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筷子 缺血性脑卒中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下载PDF
贵州獐牙菜抗小鼠脂肪肝作用研究
6
作者 郭佳晨 沈开静 +3 位作者 王延 徐婷 伍沙沙 钱海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贵州獐牙菜对高脂饮食所致的小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基础饲料78.39%+胆固醇10%+猪油10%+蛋黄粉10%+丙硫氧嘧啶0.61%)连续喂养28 d KM小鼠建立脂肪肝模型。用贵州獐牙菜水煎液灌胃给药28 d后,摘...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贵州獐牙菜对高脂饮食所致的小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基础饲料78.39%+胆固醇10%+猪油10%+蛋黄粉10%+丙硫氧嘧啶0.61%)连续喂养28 d KM小鼠建立脂肪肝模型。用贵州獐牙菜水煎液灌胃给药28 d后,摘取小鼠肝脏观察制作石蜡切片和HE染色,比较各小鼠肝细胞的病理学变化;并测定小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结果]根据HE染色和切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肝脏细胞结构变性;且模型组的血清TC、TG、LDL-C指数明显升高,HDL-C指数降低。贵州獐牙菜组的HE染色切片与模型组相比病理程度减轻,血清TC、TG、LDL-C指数表达量降低,HDL-C指数升高。[结论]贵州獐牙菜具有抗小鼠高脂血症及缓解脂肪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獐牙菜 高血脂 脂肪肝 防治
下载PDF
茜草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及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徐婷 王延 +4 位作者 伍沙沙 王治坤 冉春花 刘晓龙 钱海兵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2-139,共8页
目的:探讨茜草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并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对其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进行预测,为进一步探究茜草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30 U/kg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记录小鼠心电图;使用小... 目的:探讨茜草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并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对其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进行预测,为进一步探究茜草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30 U/kg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记录小鼠心电图;使用小鼠血清检测CK、LDH、SOD、MDA、T-AOC的含量;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情况;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茜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根据2个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通过Gencards、OMIM、TTD、DRUGBANK数据库获取疾病主要靶点,进行生物过程及通路的信息分析。结果:茜草1、2、4 g/kg可以降低心肌梗死模型小鼠血清LDH、MDA含量(P<0.05),升高CK、SOD活力、T-AOC含量(P<0.05),使升高的ST段降低,改善心肌梗死。茜草防治心肌梗死的核心活性成分为β-谷甾醇、7-羟基-8-甲基-4-乙烯基-9、10-二氢菲-1-羧酸、(2R,3R,4S)-4-(4-羟基-3-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2,3-二羟甲基-四氢化萘-6-ol、木酮,核心靶点有PTGS2、PTGS1、PRKCA、RXRA、NCOA2,其防治心肌梗死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心肌细胞的肾上腺素信号传导通路、PI3K信号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茜草具有防治心肌梗死作用,且与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提高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网络药理学预测β-谷甾醇为茜草防治心肌梗死的主要成分,作用机制与心肌细胞的肾上腺素信号传导通路、PI3K信号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 心肌梗死 网络药理学 靶点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铁筷子醇提物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及机制
8
作者 徐婷 陈铭 +3 位作者 王延 伍沙沙 刘晓龙 钱海兵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014-2023,共10页
目的:探讨铁筷子醇提物(TKZC)防治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探究TKZC防治MI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通过查找文献获取TKZC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可能作用靶点,根据2个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 目的:探讨铁筷子醇提物(TKZC)防治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探究TKZC防治MI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通过查找文献获取TKZC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可能作用靶点,根据2个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通过Genecards、OMIM、TTD、DRUGBANK数据库获取疾病主要靶点,后续进行生物过程及通路的信息分析。TKZC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动物实验,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IκB-α、NF-κBp65、NF-κBp50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行相关作用靶点的验证。结果:TKZC防治MI的核心活性成分为丁香酸、异嗪皮啶-7-O-β-D-葡萄糖苷、异嗪皮啶、东莨菪内酯;核心靶点有PPARG、MAPK14、AKT1、F2、SRC;防治MI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与MAPK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TKZC可以下调IκB-α、NF-κBp65和NF-κBp50 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起到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结论:网络药理学预测丁香酸为TKZC防治MI的主要成分,其防治MI的作用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作用靶点可能与IκB-α、NF-κBp65和NF-κBp50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筷子醇提物 心肌梗死 网络药理学 NF-κ 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实践十号返回式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空间实验管理系统
9
作者 薛长斌 +13 位作者 安军社 吕良庆 耿浩 吴琦 周莉 王蔚 梁显锋 徐海涛 何鑫 于敬波 上官芝 邓永生 习颖慧 伍沙沙 《中国科技成果》 2020年第15期18-19,共2页
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发射的四颗空间科学卫星之一,是我国首颗专门开展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卫星,装载了19项25台科学实验装置,开展了28项科学实验任... 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发射的四颗空间科学卫星之一,是我国首颗专门开展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卫星,装载了19项25台科学实验装置,开展了28项科学实验任务,其成功有力地提高了我国微重力科学及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为未来空间环境的开发利用提供创新知识,对促进我国空间科学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命科学 空间科学 科学实验卫星 中国科学院 返回式 整体水平 未来空间 实验管理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