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发展苗族文学创作的思考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伍略
-
出处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31-37,共7页
-
文摘
一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来,尽管其间存在着“左”的干扰和破坏,但苗族文学也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学一样,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除了著名老作家沈从文在二十年代就开始创作外,如今活跃在文坛上并且成为骨干力量的苗族作家,绝大多数是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出现和成长起来的,他们结束了在一些地区只有口头文学的历史状况。而在“文革”结束后,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苗族文学的发展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势头,初步形成了苗族作家群。
-
关键词
文学创作
沈从文作品
作家群
五十年代
少数民族文学
兄弟民族
民族民间文学
文化心理
十一届三中全会
积极浪漫主义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止于至善——读《让我们顺水漂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伍略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5-96,共2页
-
文摘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杨村先生的散文集《让我们顺水漂流》,一共收入30篇散文作品,其中有相当的篇章我早已读过,有的是在刊物上未发表之前就读过。最近的一篇《山坳上的村庄》是他被调任柳川镇领导职务停笔数年之后又重新拿起笔来撰写的一篇,寄来要我看看,听听我的意见。我在文中的几个地方替他作了点文字上的改动后将稿子寄与他,并附上我的几点意见。第一,他调任柳川镇工作几年,成天忙于繁杂的行政事务,却仍然没有丧失灵性,令我高兴;第二,文中有几处是"官方思维",是"官方话语",
-
关键词
漂流
几点意见
瓦尔登湖
至善
散文集
梭罗
作品
官方话语
领导职务
行政事务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虎年失踪
被引量:3
- 3
-
-
作者
伍略
-
出处
《民族文学》
1996年第9期4-27,共24页
-
文摘
(一)世间谁最大太阳算最大我们去问太阳我不算最大云才算最大我们去问云我不算最大风才算最大我们去问风我不算最大山才算最大我们去问山我不算最大耗子才算最大我们去问耗子耗子推不脱岁就这么开始名就这么订出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大岭岗一带流传着人与虎认作"父子"后相跟相随在一起生活了好几年的故事。那老虎名叫告劳,那少年名叫告方。"告"并不是他们的姓,而是苗语译音,除是晚辈对于长辈的一种尊称外,但凡已成为历史上的角色,
-
关键词
工作队
公社
测谎器
工作团
寨子
长时间
部长
草坪
蒋介石
护士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评木雕《苗女》
- 4
-
-
作者
伍略
-
机构
苗族
-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1983年第1期216-221,共6页
-
文摘
自木雕《苗女》问世以来,引起很大反响,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方面,它被某些人大加赞赏,《贵州画报》、《新观察》、《美术》等争相刊载①;另一方面,一些汉族的美术工作者,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文艺工作者和少数民族的群众却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反感,乃至抗议。这就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值得重视,尤其是那些为这样一件作品开放绿灯的领导人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关键词
苗族人民
蚩尤
木雕
苗族妇女
民族感情
苗蛮
黄帝族
武王
少数民族
变形美
-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D633.3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两天一夜
- 5
-
-
作者
伍略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0-84,共5页
-
文摘
在贵阳生活了几十年,但距贵阳不远的修文县"修文"二字却始终未能在我的脑子里扎根,而于我早已刻骨铭心的却是"龙场驿"三字。当我还在少年时期由于私塾先生和家父的安排,我就曾经读过王阳明先生的《瘗旅文》,至今还能背得如下几句: 连锋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栖兮……此外,我还读过家里藏书中的一本小册子,石印,直行排版,线装,32刊本。书中讲的是朱明王朝正德皇帝和大太监刘瑾的故事。
-
关键词
王阳明
旅游局
贵阳市
石林
基层工作
民族文学
太虚幻境
景区
红楼梦
布依族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试看上帝与魔鬼谁胜谁负——读韦文扬的《苗山》并序
- 6
-
-
作者
伍略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4-95,共2页
-
文摘
在韦文扬这本《苗山》中短篇小说集中,绝大部分篇章我早已先后读过,有的在未发表之前,有的是在发表之后。此次韦文扬要我为它写个序言,我又重读了一遍,包括两个未曾读过的短篇。在重读的过程中,我忽然想起在歌德的《浮士德》中上帝和魔鬼靡菲斯特打赌的故事。魔鬼认为世上任何人都拒绝不了他的诱惑,上帝否认,并提出以浮士德博士来作实验。当时浮士德博士已经在他的书房里读遍了天下经典,他忽然发现书本里的知识既僵化又枯槁,一无用处。在绝望中,浮士德博士想自杀。正在此时魔鬼给他饮用了魔汁,让他返老还童,到世界各地去游览。在魔鬼的安排下,
-
关键词
浮士德
中短篇小说
上帝
博士
歌德
打赌
序言
重读
诱惑
篇章
-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书序二题
- 7
-
-
作者
伍略
-
出处
《民族文学》
1996年第3期87-90,共4页
-
文摘
对酒当歌——为一本诗集作序年逾花甲的一位退休老教师要出版一本诗集,定名为《荒草萋萋》,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他的"处女"集。诗集以新诗为主,同时也收入一些旧体诗词和散曲。诗部分又分为"大地情"、"校园风"、"乡音"、"七彩人生"等四个小辑。其中有的在取材上或在视角上都有独辟蹊径的构思,无论直抒胸臆或含蓄隐喻,都倾注作者浓浓之情。而旧体诗词和散曲,一共是30多首、阕,其中大部分是咏物、忆友、感时、记事,也有的涉及到某些社会现象。
-
关键词
老教师
旧体诗词
文学作品
生命意识
隐喻
荒草
社会现象
处女
独辟蹊径
退休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南门涨水——《山城拾遗》之八
- 8
-
-
作者
伍略
-
出处
《民族文学》
1992年第12期10-17,27,共9页
-
文摘
(一) 从大端午这天开始,接连七天七夜,那几乎有如蚕豆般大小的雨点,仿佛瓢泼似的从那灰蒙的天空里洒下来,又紧又密。这些雨点子似乎很有力,除了在各种材料制成的屋瓦上击打出一阵阵水雾和震耳欲聋的响声外,还在各种院落的水池和水函里射出密密麻麻的窝点,扯起半寸高的水骨朵子,整个城市仿佛已被罩在一片迷濛的水雾中。三天前,人们似乎被这场百年不遇的大雨吓呆了,街道上突然变得空荡,大多数居民都躲在自家屋里,透过玻璃窗往外探窥。三天过后,
-
关键词
青瓦
屋瓦
小巫
南门河
嘉秀
人生旅途
七天七夜
一片狼藉
河中
副局长
-
分类号
I2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四季莲花落——《山城拾遗》之二
- 9
-
-
作者
伍略
-
出处
《民族文学》
1992年第6期4-21,64,共19页
-
文摘
一这幢带着不少神秘色彩的大楼不知原先是属于哪个部门所有,眼下又属于哪个部门使用,当时我并不清楚,以后我也不想弄清楚。因为要弄清它,我觉得似乎并无多大意义。不过,从房子的构建格式来看,它显然是五十年代的产物,或者换句话说这种建筑格式已经变得相当的老式了。大楼为上下三层,除了那所谓的会议室外,每层楼过道两边的房间都为正方形八平方米的面积。
-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心里便
孟凡
那五
这一天
我不知道
我自己
就这样
第三天
屁股坐
-
分类号
I2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雾
- 10
-
-
作者
伍略
-
出处
《民族文学》
1991年第10期51-55,共5页
-
文摘
这个山寨很小,小到只有十八户人家。半山上,散落着十八幢小屋,茅草盖的顶,泥石筑的墙,仿佛就象那十八只斑鸠雀儿从什么远处飞来,栖息在这片偏坡上。十八幢小屋都开着窄窄的门,都开着小小的窗户,都常常让那些从山谷里漫上来的浓雾涌进屋里。这些雾又白又稠,似乎可以将它们抓在手里,然后将它们捏成一团,在手掌里化掉,化成一掌的水。山脚下是一条大峡谷,一条小河湍湍地流去。在一年里,不论春夏秋冬。
-
关键词
八户
莫勒
月明星稀
半劳力
就这样
声地
人说
塑料壶
采花
第一年
-
分类号
I2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老人
- 11
-
-
作者
伍略
-
出处
《民族文学》
1991年第1期32-40,共9页
-
文摘
告娄沙象半截老树桩那样栽在老鹰岩下那块老干田的上坎边,苦苦地思索着,因而一张本来已经变得相当焦黑和枯巴的老脸就显得更加枯焦了。忽然间,他想起了老人们曾经说过:在九十九个人当中有一个人顺着祖宗们的亡魂返回东方老家的那条路线找去,便可以在一个什么地方碰到一个场坝。
-
关键词
九十九
老鹰岩
东方老
三代人
这一天
烤红薯
铁水奔流
种庄稼
四类分子
爬起来
-
分类号
I2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呵,枫叶
- 12
-
-
作者
伍略
-
机构
贵州作协分会 副主席
-
出处
《民族文学》
1990年第4期4-12,共9页
-
文摘
(一)一年一度,古历正月十五一过,当屯上和堡子里的汉家人玩过龙灯之后,在寮告坝周围团转的苗家人就吹起了芦笙。忽然间,在这片河沙坝上就汇集了数万人,跳芦笙、斗牛、赛马和篮球比赛。从正月十六日的开场序幕直到二十日的高潮。
-
关键词
跳芦笙
篮球比赛
芭茅草
凉风习习
寨门
八寨
二字
篮圈
爬起来
鸟声
-
分类号
I2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仰阿莎——苗族叙事诗选编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张讲博
张务娥
唐春芳
伍略
赵钟海
桂舟人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7-120,共4页
-
文摘
《仰阿莎》是流传在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叙事诗。苗语"仰阿莎"是"凉水姑娘"的意思。长诗以拟人手法,塑造了仰阿莎、太阳、月亮等人物形象。全诗大意是:螃蟹挖了井,百鸟扛彩虹来架桥,仰阿莎才从水井里生出来。仰阿莎很美,樱桃花、蜜蜂、画眉等都找她游方。乌云劝太阳娶仰阿莎,并主动做媒。仰阿莎表示"七百挑田我不爱",只爱勤劳善良的人。乌云谎言欺骗,把太阳吹嘘成"扁担不离肩,镰刀不离腰"的庄稼汉,致使她误嫁太阳。太阳重名利,轻别离,结婚不久就丢下仰阿莎,到东海边当理老去了。仰阿莎"六年守空房",寂寞又悲伤,后来同太阳家的长工月亮产生了爱情,一同逃到天边安家,过自由幸福的生活。现选其第五六节。
-
关键词
太阳
月亮
苗族
叙事诗
乌云
谷子
牛腿
樱桃
东海
东方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