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干燥方式泽泻汤指纹图谱的建立及2种成分测定 被引量:15
1
作者 伍蕊嗣 姚运秀 +3 位作者 刘钱 杨慧 曾琦璐 刘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05-1910,共6页
目的建立不同干燥方式泽泻汤标准煎液的指纹图谱,并测定2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构建包含9个二级指标的物理指纹图谱;干膏粉末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依利特Su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35℃;流动相乙腈(A)-水(B);体... 目的建立不同干燥方式泽泻汤标准煎液的指纹图谱,并测定2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构建包含9个二级指标的物理指纹图谱;干膏粉末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依利特Su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35℃;流动相乙腈(A)-水(B);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白术内酯Ⅲ220 nm,23-乙酰泽泻醇B 208 nm;进样量10μL。结果减压干燥所得物料为基准,与其余3种干燥方式所得物理指纹谱相似度均值RSD 54.99%;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值RSD 6.54%,4种干燥方式23-乙酰泽泻醇B、白术内酯Ⅲ含有量均值RSD分别为25.48%、25.89%。结论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泽泻汤标准煎液之间存在差异,标准煎液干燥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汤 标准煎液 23-乙酰泽泻醇B 白术内酯Ⅲ 指纹图谱 HPLC
下载PDF
基于一测多评法的白术饮片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7
2
作者 伍蕊嗣 刘涛 +3 位作者 梁悦 周蔚昕 寇强 张佳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361-365,共5页
建立同时测定白术饮片中主要及有效成分(苍术酮、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I)的一测多评法,完善其质量标准.考察了一测多评法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及供试品制备方法后,在一定线性范围内,建立白术内酯III与白术内酯I、苍术酮的相对校正因子;并... 建立同时测定白术饮片中主要及有效成分(苍术酮、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I)的一测多评法,完善其质量标准.考察了一测多评法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及供试品制备方法后,在一定线性范围内,建立白术内酯III与白术内酯I、苍术酮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对一测多评法的方法学、耐用性、系统适应性、色谱峰的定位进行考察;另外为求证一测多评法的科学性,对13批白术饮片同时采用了外标法进行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白术饮片一测多评法的准确度、重复性、稳定性及精密度均较好;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f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1. 6368、f苍术酮/白术内酯Ⅲ=0. 3049);相对保留值较相对时间差能更好地定位色谱峰,RSD <2%;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两法所得数值间RSD <5%.实验表明,一测多评法可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的质量评价方法用于白术饮片的多成分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法 白术 白术内酯III 质量标准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精制冠心片治疗冠心病的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敏 邓萌萌 +3 位作者 伍蕊嗣 周波 韦袆 潘晓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33-2041,共9页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精制冠心片治疗冠心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为限定条件筛选出精制冠心片中各药的化学成分及其蛋白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蛋...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精制冠心片治疗冠心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为限定条件筛选出精制冠心片中各药的化学成分及其蛋白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蛋白靶点规范为相应的基因名称;通过GeneCards数据库与OMIM数据库检索冠心病相关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应用Cytoscape软件建立“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使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对核心靶点NCOA2、ADRB2、PTGS2进行分子对接与可视化处理,根据对接结果阐述精制冠心片治疗冠心病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 筛选出精制冠心片160个有效成分,冠心病1 368个基因靶点,共同靶点112个;这些靶点涉及细胞内信号的正向转导、细胞群的增殖、细胞的积极代谢等生物过程。结论 精制冠心片通过激活PI3K-Akt、MAPK、Akt信号通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调节蛋白质二聚活性、细胞因子活性、信号受体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治疗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冠心病 精制冠心片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次生代谢产物和网络药理学探索黄连及黄连花薹抗菌作用的物质基础及机制差异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慧 朱红梅 +4 位作者 伍蕊嗣 李彩虹 贺英俊 魏瑜 徐玉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3-141,共9页
目的:基于次生代谢产物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连及黄连花薹抗菌作用机制差异。方法:基于超高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检测平台,自建黄连及黄连花薹次生代谢产物数据库(MWDB),通过代谢物信息公共数据库以及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 目的:基于次生代谢产物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连及黄连花薹抗菌作用机制差异。方法:基于超高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检测平台,自建黄连及黄连花薹次生代谢产物数据库(MWDB),通过代谢物信息公共数据库以及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黄连花薹和黄连的次生代谢组差异,筛选含量相对较高的黄连花薹18个代谢产物和11个黄连代谢产物,借助BATMAN-TCM数据库获取成分作用靶点,于UniProt数据库中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通过GeneCards检索抗菌基因,使用Venny平台获得成分和抗菌的交集基因。通过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并通过GraphPad Prism软件和OmicShare数据库绘制柱状图及高级气泡图使结果可视化。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成分-靶标-通路网络,对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对比二者抗菌差异性。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得到黄连发挥抗菌有效活性成分比黄连花薹少5个,抗菌靶点比黄连花薹多55个;预测黄连和黄连花薹对抗菌作用的共同成分为槲皮素和小檗碱;参与抗菌作用的不同关键基因有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过氧化氢酶(CAT);涉及的不同关键通路有疟疾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结论:黄连与黄连花薹主要通过多靶点、多通路的方式发挥抗菌作用,可为黄连和黄连花薹抗菌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同时为黄连花薹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应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次生代谢产物 黄连 黄连花薹 抗菌 超高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
原文传递
五虎凝胶贴膏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敏 邓萌萌 +1 位作者 伍蕊嗣 潘晓鹃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530-2536,共7页
目的建立五虎凝胶贴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白芷、当归、防风、红花、制天南星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同时测定处方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色... 目的建立五虎凝胶贴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白芷、当归、防风、红花、制天南星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同时测定处方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02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8℃;检测波长403,300,254 nm。结果处方中所有药味薄层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6种化合物在各自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6.30%~100.56%,RSD为1.06%~1.65%。结论建立的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分离度好;HPLC测定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五虎凝胶贴膏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虎凝胶贴膏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