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数标记与量词同现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伍雅清 胡明先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9-356,共8页
本文讨论了汉语、日语和韩语中复数标记与量词共现的现象。文章指出,量词性语言中的量词体现了名词的可数性特征。复数标记是将名词切分为非个体化群组来计数,而量词将名词个体化。复数标记与量词若要共现,量词必须位于带有复数标记的... 本文讨论了汉语、日语和韩语中复数标记与量词共现的现象。文章指出,量词性语言中的量词体现了名词的可数性特征。复数标记是将名词切分为非个体化群组来计数,而量词将名词个体化。复数标记与量词若要共现,量词必须位于带有复数标记的名词词组之后。因为只有这样,复数标记的非个体化群组与量词的个体化才能兼容。日语和韩语中格助词导致"数+量"结构前移形成"数+量+格+名+复"的表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 复数标记 非个体化群组 个体化
下载PDF
在分布式形态学框架下的名物化现象再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伍雅清 杨彤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3-482,共10页
在分布式形态学的框架下,名词化与名物化结构均由句法生成,其差别取决于轻动词v的隐现。名词化结构生成真正的名词;名物化结构内含动词性投射vP,允准vP附加语的嫁接。名物化结构的差异取决于轻动词v,词根和内论元。文章给大部分名物化... 在分布式形态学的框架下,名词化与名物化结构均由句法生成,其差别取决于轻动词v的隐现。名词化结构生成真正的名词;名物化结构内含动词性投射vP,允准vP附加语的嫁接。名物化结构的差异取决于轻动词v,词根和内论元。文章给大部分名物化结构的生成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物化 分布式形态学 轻动词 语段
下载PDF
特殊疑问句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伍雅清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5-107,共33页
本文对有关特殊疑问句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介绍。如特殊疑问词的解释、WH-词和量词的关系、在原位的WH-词和逻辑式移动的关系、多项WH-疑问句的研究和WH-词的功能特征等。
关键词 特殊疑问句 逻辑式 在原位的WH-词 与话语连接WH-词 功能特征 多项WH-疑问句
下载PDF
多项WH-问句中WH-词的功能解释 被引量:5
4
作者 伍雅清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24,共11页
本文分析了汉语WH-问句中一直不被语言学界重视的问题即多项WH-问句中WH-词的解释问题。文章首先对英语多项WH-问句中的WH-词的解释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如成对的答案,第一个WH-词的语义特征,多项WH-问句和WH-词与全称量词结合的句子的... 本文分析了汉语WH-问句中一直不被语言学界重视的问题即多项WH-问句中WH-词的解释问题。文章首先对英语多项WH-问句中的WH-词的解释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如成对的答案,第一个WH-词的语义特征,多项WH-问句和WH-词与全称量词结合的句子的相似性等。在此基础上我们用汉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汉语的典型多项WH-问句的解释和英语中的结论相同,但由于汉语多项WH-问句中的一些特殊性,如存在句、“都”字句以及汉语WH-词与英语WH-词的性质上的区别,对英语中多项WH-词的解释并不完全适用于汉语。多项WH-问句的语义表征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问句 英语 解释 存在句 语义特征 语言学 句子 相同 语义表征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学这壶水为什么烧不开? 被引量:8
5
作者 伍雅清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80,共4页
大学公共英语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可以看出,这门课程却不太成功。大学英语教学不太成功,其中原因有语言谱系差异、语言输入不地道、教学方法缺乏个性、语言教师对语言习得认识谬误、大学生对... 大学公共英语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可以看出,这门课程却不太成功。大学英语教学不太成功,其中原因有语言谱系差异、语言输入不地道、教学方法缺乏个性、语言教师对语言习得认识谬误、大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满意。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对大学英语教育有更深刻的认知,在提供地道语言输入、个性化分级教学、多渠道拓宽师生国际交流等方面做出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语言 输入 计划
下载PDF
否定与汉语WH一词的语义解释 被引量:5
6
作者 伍雅清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5-378,共14页
本文对受否定词成分统领的WH一词是不定词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受否定词成分统领的WH一词的内在语义特征、问句的性质、问句与答语的关系决定了WH一词的疑问/非疑问区别。本文依据Kuno&Takami(1993,1997)... 本文对受否定词成分统领的WH一词是不定词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受否定词成分统领的WH一词的内在语义特征、问句的性质、问句与答语的关系决定了WH一词的疑问/非疑问区别。本文依据Kuno&Takami(1993,1997)的分析,提出了“WH一词充任否定焦点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汉语WH一词进行解释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 焦点 成分统领 允准语 与话语连接的WH一词 分类语义学
下载PDF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7
7
作者 伍雅清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5,共6页
本文旨在澄清有关英汉语比较问题的一些误解或错误观念,展望了我国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第一部分是关于如何与国外语言学接轨的问题,指出我们应该淡化功利思想,致力于理论建设。第二部分是关于英汉语比较研究中如何增强科学意识... 本文旨在澄清有关英汉语比较问题的一些误解或错误观念,展望了我国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第一部分是关于如何与国外语言学接轨的问题,指出我们应该淡化功利思想,致力于理论建设。第二部分是关于英汉语比较研究中如何增强科学意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语言学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语言实证的必要性,还是语言观念的必要性 被引量:5
8
作者 伍雅清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6,79,共8页
本文讨论语言研究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即概念的必要性和事实的必要性之间的张力问题。文章比较我国语言研究传统和生成语法在语言研究方法论上的差异 ,并就其中的原因进行探讨。文章指出 ,我国语言研究从根本上说是倚重语言事实 ,... 本文讨论语言研究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即概念的必要性和事实的必要性之间的张力问题。文章比较我国语言研究传统和生成语法在语言研究方法论上的差异 ,并就其中的原因进行探讨。文章指出 ,我国语言研究从根本上说是倚重语言事实 ,而生成语法则更强调观念上的必要性。生成语法的近期发展既体现了观念上的一致性 ,也体现了观念上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上的必要性 事实的必要性 观念上的一致性 观念变更
下载PDF
语言研究中的“两张皮”问题 被引量:6
9
作者 伍雅清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6-72,共7页
本文讨论我国语言学界的所谓“两张皮”的问题。主要分析了“两张皮”产生的背景 ,介绍了现在比较引人注目的以解释为目的的语言研究现象 ,并对汉语界和外 (英 )
关键词 "两张皮" 解释充分性
下载PDF
对语言学批评的批评 被引量:4
10
作者 伍雅清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5-92,共8页
本文就近年来对生成语言学的批评做出回应。提出语言学批评的一些基本条件和理论评价标准,并指出这些批评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舛误。
关键词 生成语言学 语言学批评
下载PDF
单位词是极端WH-词项的允准语 被引量:7
11
作者 伍雅清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3-393,共11页
本文讨论单位词作极端WH-词项的辅助允准问题。文章提出,汉语的单位词有双重功能,一个是作为表示不定NP/WH-短语的辅助允准语,一个是作为词汇语类。我们将要证明,单位词和WH-短语特征的相互作用以及对WH-问句回答的特性决定单位词是否... 本文讨论单位词作极端WH-词项的辅助允准问题。文章提出,汉语的单位词有双重功能,一个是作为表示不定NP/WH-短语的辅助允准语,一个是作为词汇语类。我们将要证明,单位词和WH-短语特征的相互作用以及对WH-问句回答的特性决定单位词是否出现。单位词作WH-词的允准语不是一项独立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词 极端WH-词项 允准语 汉语 句法
全文增补中
谓语动词事件变量的允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稼辉 伍雅清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5-406,共12页
事件语义学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谓语动词的事件变量受存在量化约束。文章对句子的语义和句子间的语义蕴含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1)动词短语指称独元集时,谓语动词的事件变量实现为特定事件,不受存在量化约束;2)只有当动词短语指称多元... 事件语义学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谓语动词的事件变量受存在量化约束。文章对句子的语义和句子间的语义蕴含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1)动词短语指称独元集时,谓语动词的事件变量实现为特定事件,不受存在量化约束;2)只有当动词短语指称多元集合时,谓语动词的事件变量才受存在量化约束。文章还考察了湘方言中湘阴话的助词'嘚'的存在量化意义,以及它对共现动词短语的语义限制,为上述发现提供了跨语言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变量 存在量化 特定事件 多元集合 独元集
下载PDF
句法标签与最简合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烈祥 伍雅清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28,共5页
句法标签内生于合并操作,标签依据标签算法获得相应标签值,但标签算法具有二义性和取值冲突。一些修正方案以词汇中心主义为理论前提,将标签看作句法实体,不能最终解决标签算法中的潜在冲突。依据强势最简论和分布形态,句法合并只... 句法标签内生于合并操作,标签依据标签算法获得相应标签值,但标签算法具有二义性和取值冲突。一些修正方案以词汇中心主义为理论前提,将标签看作句法实体,不能最终解决标签算法中的潜在冲突。依据强势最简论和分布形态,句法合并只是两个对象的组合,标签不是句法运算的组成部分,而是合并输出在接口解读的语义索引,目的是实现句法运算与接口解读的桥接。依据最简合并和最小查询条件,无标签合并输出在接口系统获得恰当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签 标签算法 分布形态 最简合并
下载PDF
英语VP省略结构与平行原则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琪 伍雅清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97-98,共2页
省略结构是语言“表征经济”的体现,英语VP省略是省略的一种。这种结构具有三个典型特征:严格与松散释义歧义、局部性条件、删除性效应。这三个特征都受平行原则制约。
关键词 省略 结构 平行 VP 英语 典型特征 局部性
下载PDF
汉英动结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琼 伍雅清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23,共7页
汉语与英语中的动结结构都是用来描述动态的有终点的事件,享有同一概念结构,其中动词的论元结构和体态都发生了变化。汉英动结结构也存在差异,比如在动态限制条件、直接宾语限制条件和致使—成事变异上都有不同的表现。本文以JimmyLin... 汉语与英语中的动结结构都是用来描述动态的有终点的事件,享有同一概念结构,其中动词的论元结构和体态都发生了变化。汉英动结结构也存在差异,比如在动态限制条件、直接宾语限制条件和致使—成事变异上都有不同的表现。本文以JimmyLin的事件结构理论为基础,结合T.-H.Lin的关于轻动词的假设,提出了新的事件结构理论,认为事件谓词的性质决定事件结构操作发生的层面。汉语的事件谓词是纯语义性的,从而决定了汉语动结结构的事件结构操作是位于显性句法层面;而英语的事件谓词是语素性质,决定了其相关操作发生在词汇—句法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结构 事件结构 论元结构 事件谓词
下载PDF
汉语动结式生成研究述评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静 伍雅清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3-211,共9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近二三十年来生成语法学界对汉语"动结式"的研究,重点介绍针对动结式的形成、论元实现、语义指向、核心动词等问题的讨论。文章首先回顾动结式的来源,然后分别对基于语义、句法、词汇关系结构、事件结构等角度... 本文简要回顾了近二三十年来生成语法学界对汉语"动结式"的研究,重点介绍针对动结式的形成、论元实现、语义指向、核心动词等问题的讨论。文章首先回顾动结式的来源,然后分别对基于语义、句法、词汇关系结构、事件结构等角度的研究作了简要介绍和评论。最后,文章总结了不同视角研究在热点问题上达成的共识与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动结式 词汇关系结构 事件结构
下载PDF
英语差比句的语义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晓 伍雅清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6,共9页
比较句的句法和语义研究是近年来西方语言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可是对我国语言学界来说这一领域还比较陌生,研究成果也不是很多。本文以英语为例,对比较句的句法和语义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文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等级形... 比较句的句法和语义研究是近年来西方语言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可是对我国语言学界来说这一领域还比较陌生,研究成果也不是很多。本文以英语为例,对比较句的句法和语义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文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等级形容词的语义,第二部分介绍比较句的语义及比较句中量词辖域的歧义现象;第三部分介绍词组比较句和子句比较句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 比较句 等级性 程度 程度短语 英语差比句
下载PDF
汉语、苗瑶语、藏缅语之相互标记对比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颖 伍雅清 《外语与翻译》 2018年第1期54-58,共5页
相互结构在世界各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并且不同语言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表达相互意义的编码手段。汉语,苗瑶语和藏缅语同属于汉藏语系,且证明具有同源关系,但在相互结构的表达方式上却不尽相同。通过比较,笔者发现了这三种语言不仅具备一... 相互结构在世界各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并且不同语言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表达相互意义的编码手段。汉语,苗瑶语和藏缅语同属于汉藏语系,且证明具有同源关系,但在相互结构的表达方式上却不尽相同。通过比较,笔者发现了这三种语言不仅具备一些有趣的相同点,而且苗瑶语,藏缅语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编码手段。本文将在类型学视角下,从相互标记编码,重叠式的相互结构以及伴随格三个层面对汉语,苗瑶语和藏缅语中的相互标记进行对比和分析,更好地去找寻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结构编码 苗瑶语 藏缅语 重叠式 伴随格
下载PDF
人文精神和科学主义——语言研究的两种极致 被引量:2
19
作者 伍雅清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共7页
一美籍华裔语言学家王士元先生曾转述他的一位数学家朋友的话说,纵观语言学和数学的发展史,两门科学似乎存在着一大区别,即数学家们总是站在前辈数学家的肩上进一步发展数学,而语言学家们却似乎总是踩在前辈语言学家的脸上.这话自然颇... 一美籍华裔语言学家王士元先生曾转述他的一位数学家朋友的话说,纵观语言学和数学的发展史,两门科学似乎存在着一大区别,即数学家们总是站在前辈数学家的肩上进一步发展数学,而语言学家们却似乎总是踩在前辈语言学家的脸上.这话自然颇为偏颇,语言学跟其他科学一样,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发展了前辈的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发展 科学主义 文化语言学 人文精神 语言研究 结构主义语言学 语言学家 方法论 乔姆斯基 人文性
下载PDF
汉语动词研究的一部力作——《汉语动词句法语义研究》书评
20
作者 伍雅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语言是用来描写真实和可能世界的,而动词是用来完成这个功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语法视角看,动词是句子最核心的成分,动词的词汇信息投射到句子中,其他成分都会围绕动词建构句子的基型,与它产生句法结构关联;从语义视角看,动词是基... 语言是用来描写真实和可能世界的,而动词是用来完成这个功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语法视角看,动词是句子最核心的成分,动词的词汇信息投射到句子中,其他成分都会围绕动词建构句子的基型,与它产生句法结构关联;从语义视角看,动词是基本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词义和用法最为复杂。汉语的动词由于受汉语作为孤立语的影响,缺乏充分的形态变化,因而对语序的依赖程度更大,对搭配的限制更弱,因此其研究更显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汉语动词 词汇信息 基本词汇 句法语义 句法结构 依赖程度 形态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