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性大鼠盲肠结扎穿孔与盲肠结扎切除脓毒症模型表型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胥思佳 伍霄雲 +6 位作者 叶兴雨 陈嘉康 贺瑶憬 胡楠 卜舒 罗蓉 刘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60-564,共5页
目的探讨雌性大鼠盲肠结扎切除(CLD)与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模型模拟脓毒症患者表型的差异。方法将31只成年雌性SD大鼠根据脓毒症建模方式不同,随机分为CLP组(n=21)和CLD组(n=10),采用动物代谢分析系统测量两组大鼠的体温、产热量、... 目的探讨雌性大鼠盲肠结扎切除(CLD)与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模型模拟脓毒症患者表型的差异。方法将31只成年雌性SD大鼠根据脓毒症建模方式不同,随机分为CLP组(n=21)和CLD组(n=10),采用动物代谢分析系统测量两组大鼠的体温、产热量、耗氧量、CO_(2)产生量、呼吸商、摄食量与饮水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脂多糖(LPS)浓度。结果CLD组血清LPS浓度、术后16 h内总饮水量,术后第8、9、10、11 h体温,术后第9 h产热量,术后第5、9、10 h耗氧量以及术后第5、8、9、13 h CO_(2)产生量均高于CLP组(P<0.05)。结论在体温、产热量、耗氧量等代谢表型及血清LPS浓度方面,CLD脓毒症模型大鼠比CLP脓毒症模型大鼠更接近脓毒症患者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肠结扎穿孔 盲肠结扎切除 体温 产热量 耗氧量 脂多糖
下载PDF
1起Omicron BA.2.12.1引起的度假区聚集疫情分析
2
作者 李杰 李星星 +7 位作者 张翼 伍霄雲 曾意茹 郑旭丽 何星宇 杨秀程 张宇 周丽君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23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 分析四川省1起旅游度假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调查过程、疫情特点和传播过程,为此类事件的调查和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将2022年7月16日至24日眉山市洪雅县七里坪旅游度假区的新冠肺炎感染者作为调查对象,开展现场流行病学... 目的 分析四川省1起旅游度假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调查过程、疫情特点和传播过程,为此类事件的调查和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将2022年7月16日至24日眉山市洪雅县七里坪旅游度假区的新冠肺炎感染者作为调查对象,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本次疫情共持续9 d,累计报告72例阳性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25例(34.72%);无症状感染者47例(65.28%);感染者主要集中在洪雅县七里坪镇(62例,86.11%),发现方式主要是集中隔离点(44例)和中风险管控区筛查发现(13例);潜伏期为1~6 d,平均为2.9 d。按发病日期计算Rt值在0.70~11.85之间,按报告日期计算Rt值在0.49~23.35之间。本次疫情表现出感染来源明确、传播链条清楚、病毒载量高、家庭及场所聚集性明显、密接排查难度大、人群主要以50岁以上退休老人居多6个特点。结论 本次疫情是Omicron BA.2.12.1在国内引起的首次本土聚集性疫情,发生在避暑胜地,人员多为退休老年人和小孩,活动地点主要为菜市场和家庭,休闲方式主要为打麻将和散步。针对偏远山区旅游度假区由传播速度较快的Omicron BA.2.12.1引起的疫情,综合防控措施的采取可实现在1个潜伏期内控制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Omicron BA.2.12.1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一起经被污染物品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疫情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杰 周丽君 +6 位作者 罗桂英 熊睿 郭建梅 李星星 伍霄雲 陈曦 辛正利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541-1545,共5页
目的分析仁寿县1起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疫情,分析感染途径,为此类事件的调查和处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22年2月24日仁寿县本地新冠肺炎疫情涉及的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描述... 目的分析仁寿县1起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疫情,分析感染途径,为此类事件的调查和处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22年2月24日仁寿县本地新冠肺炎疫情涉及的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采集人员鼻咽拭子和相关环境样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共报告本地确诊病例1例,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为Omicron变异株,与成都、德阳、绵阳病例高度同源;共排查密接接触者10人,次密接接触者42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扩大核酸检测65669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累计采集环境样本1854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划分封控区1个、管控区1个、防范区1个。结论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和环境核酸检测结果、基因测序结果综合分析判断,判断本次Omicron变异株疫情为德阳病例关联疫情,感染途径为高频率的暴露于德阳病例污染的环境。建议制定相关“物传人”的防控标准或规范,综合研判场所传播疫情的风险,分类实施人员排查和场所管理;同时也要加强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Omicron变异株 物传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