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阶段康复护理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英 罗六妹 +2 位作者 伍鹏欢 邹剑莹 陈亿芬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5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康复护理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84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 目的探讨分阶段康复护理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84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分阶段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后为出院时)膝关节活动度。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后为出院时)HSS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护理8周后,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出院时,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HSS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护理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HSS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康复护理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度,提高HSS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分阶段 康复护理 膝关节活动度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三联”用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残余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树伟 姚晓光 +3 位作者 申勇 丁文元 张文武 伍鹏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15-417,共3页
目的观察抗骨质疏松"三联"用药(钙尔奇D+骨化三醇胶丸+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plasty,PVP)或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plasty,PKP)术后残余痛的临床... 目的观察抗骨质疏松"三联"用药(钙尔奇D+骨化三醇胶丸+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plasty,PVP)或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plasty,PKP)术后残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1例,给予"三联"用药治疗。随访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骨密度测量结果,评价治疗效果;研究期间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以评估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51例患者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骨密度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治疗期间有6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4例可耐受,2例因过度敏感给予对症处理。结论抗骨质疏松"三联"用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VP或PKP术后残余痛安全有效,而且能有效改善骨密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新型G型臂X线机下行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 被引量:6
3
作者 伍鹏欢 姚晓光 +3 位作者 申勇 丁文元 张为 王林峰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G型臂X线机下行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18例(193个椎体)的临床数据,按普通C型臂X线机下经单侧椎弓... 目的探讨新型G型臂X线机下行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18例(193个椎体)的临床数据,按普通C型臂X线机下经单侧椎弓根途径行PKP和新型G型臂X线机下经双侧椎弓根途径行PKP分为2组。普通X线机组68例121个椎体,新型X线机组50例72个椎体,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体平均高度、局部Cobb角改善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普通X线机组1例患者因不能耐受,终止手术,余117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普通X线机组手术时间(55±12)min,新型X线机组手术时间(53±14)min,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时VAS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后椎体平均高度及局部Cobb角改变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X线机组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为23.5%,新型X线机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G型臂X线机下行双侧PKP和普通X线机下行单侧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效果同样满意,单侧穿刺时间优势不再明显,而前者具有椎体平均高度恢复及局部Cobb角改变良、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低及X线暴露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磁共振DTI技术在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伍鹏欢 黄成燕 史本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94-296,共3页
DTI技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对周围神经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表明,DTI可以识别早期周围神经的微观病变,可以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治。相较于神经电生理检查、脊髓椎管造影等检查,DTI具有无创、定量评价的优势,有望... DTI技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对周围神经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表明,DTI可以识别早期周围神经的微观病变,可以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治。相较于神经电生理检查、脊髓椎管造影等检查,DTI具有无创、定量评价的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诊断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工具。本文从周围神经DTI值常用参数、感兴趣区域勾画方法、DTI值的测定方法、DTI值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对周围神经显示的应用现状及其局限性等6个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I 周围神经系统 磁共振
下载PDF
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伍鹏欢 袁艾东 史本超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15期19-23,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尽可能确定最佳血小板浓度.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我院骨科及烧伤创面修复科患有伤口不愈合的病人59人纳入研究(最终获得52人...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尽可能确定最佳血小板浓度.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我院骨科及烧伤创面修复科患有伤口不愈合的病人59人纳入研究(最终获得52人病例完整资料),经随机分为A、B、C、D 4组,分别给与不同浓度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记录病人的年龄、性别、伤口术前体积、术后不同时间点的体积及覆盖率等指标,比较各组术后指标的差异性.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各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性别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本研究未发生菌血症、排异反应、创面感染加重、局部异常组织增生等不良反应.各组间年龄、性别、治疗前创面体积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第1、2、3、4周随访时,各组间创面体积、伤口表面覆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每个时间点C组的伤口体积平均值最小,创面平均覆盖率最高.说明C组比其它3组促进伤口愈合能力强.结论:适当浓度的PRP能够促进伤口愈合,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可能会抑制伤口的愈合,这个范围可能是(1500-1800)×10^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伤口愈合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最大圆感兴趣区勾画方法是可靠的颈神经根弥散张量成像测量方法
6
作者 伍鹏欢 严德星 +4 位作者 黄成燕 吴强 李文虎 袁艾东 史本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67-174,共8页
目的 建立可靠的颈神经根感兴趣区(ROI)勾画方法,并对其临床相关性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和20例单节段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由2名影像科医师应用4种ROI勾画方法,分别测量健康志愿者双侧颈5~8神经根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 目的 建立可靠的颈神经根感兴趣区(ROI)勾画方法,并对其临床相关性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和20例单节段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由2名影像科医师应用4种ROI勾画方法,分别测量健康志愿者双侧颈5~8神经根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以及患者的患侧病变节段和健侧相应神经根FA值和ADC值,确定一致性最好的颈神经根ROI勾画方法,同时记录每位受试者的年龄、性别、BMI以及患者的VAS评分和ISNCSCI评分,然后采用最佳方法测量得到的弥散张量成像值,分析其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 最大圆法的一致性最佳;健康者颈神经根FA值与ADC值与患者健侧颈神经根FA值和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侧颈神经根FA值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健康侧FA值和ADC值与患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健康志愿者,测得FA值与ADC值,与年龄有相关性(P<0.05),年龄越大,FA值越小,ADC值越大,但是与BMI无相关性;对于患者,VAS评分与患侧ADC值呈正相关(P<0.05),与患侧FA/患侧ADC比值呈负相关(P<0.05),ISNCSCI评分与患侧FA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最大圆ROI勾画方法是可靠的颈神经根弥散张量成像测量方法;患者神经根性痛越明显,则ADC值越大,FA/患侧ADC比值越小;颈椎神经功能越好,则FA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感兴趣区域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ACL重建、半腱肌转位悬吊治疗急性ACL合并MCL损伤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伍鹏欢 袁艾东 +2 位作者 胡争波 成冬 李文虎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7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半腱肌转位悬吊治疗急性ACL合并膝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急性ACL断裂并MCL损伤的45例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半腱肌转位悬吊治疗急性ACL合并膝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急性ACL断裂并MCL损伤的45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A组21例为锚钉缝合组,B组24例为半腱肌肌腱转位悬吊组。A组男17例,女4例;年龄20~55岁,平均(32.4±15.6)岁。B组男18例,女6例;年龄18~52岁,平均(31.6±16.3)岁。分别在术后3、6、12、24个月对患者随访评估,记录膝关节内侧关节间隙宽度、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结果40例纳入最终分析,A组18例,B组22例,随访时间24~32个月,平均(27.6±4.3)个月。术前A组内侧关节间隙宽度、Lysholm评分、IKDC评分分别为(10.3±2.2)mm、(35.5±3.7)分、(35.8±4.3)分,B组分别为(10.8±1.4)mm、(34.4±2.7)分、(39.5±6.4)分。术后2年,A组的随访各指标为(3.5±0.2)mm、(91.6±2.1)分、(83.0±3.4)分,B组为(1.9±0.1)mm、(93.9±1.3)分、(85.0±3.6)分。术后两组各期随访指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内侧间隙宽度比较,A组各同期指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同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L重建、半腱肌转位悬吊治疗急性ACL合并MCL损伤,创伤小、操作简单,可以获得较好的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内侧副韧带 半腱肌 手术效果
下载PDF
1035例韶关地区老年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伍鹏欢 何正言 +2 位作者 钟志年 何轩 袁艾东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4期10-11,14,共3页
目的:分析2017年至2019年广东省韶关市1035例老年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60岁)骨折患者,统计骨折部位构成情况,并分析年龄、性别构成比例。结果:共收集老年骨折患者1035例,男性349例... 目的:分析2017年至2019年广东省韶关市1035例老年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60岁)骨折患者,统计骨折部位构成情况,并分析年龄、性别构成比例。结果:共收集老年骨折患者1035例,男性349例,女性686例,男女比例1∶1.97。71~80岁年龄组骨折例数所占比例最大,91岁以上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小。胸腰椎在骨折部位中所占比例最大,踝关节所占比例最小,排在第二、三、四位部位分别是尺桡骨远端、股骨近端、肱骨近端。跌倒伤在致伤原因中最常见,在股骨近端骨折、尺桡骨远端骨折、胸腰椎骨折中所占比例分别是46.5%、67.2%及86.4.%。结论:对于老年骨折,应以预防为基础,重点预防骨质疏松和跌倒伤,定期检查骨密度,强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加强老年人平衡训练,安装防跌倒装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折 流行病学 特征
下载PDF
骨水泥椎体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9
作者 伍鹏欢 李文虎 +1 位作者 袁艾东 何正言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20期3-5,共3页
目的:通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综合治疗与单纯骨水泥成形术的对比研究,探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与唑来膦酸联合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 目的:通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综合治疗与单纯骨水泥成形术的对比研究,探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与唑来膦酸联合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43例)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纯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和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唑来膦酸处理.随访时间为术后1周、1、6个月,根据疼痛评分(VAS)及骨密度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且观察手术并发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以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2组术后1周、1、6个月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术前及术后1周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8.00±1.00分、3.76±0.89分,观察组分别为8.18-±1.01分、3.68±0.95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2.09±0.75分、1.23±0.43分,与对照组的3.14±0.79分、2.81±0.6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对照组术后6个月BMD为(0.739±0.058)g/cm2,术前为(0.728±0.56)g/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BMD为(0.810±0.030)g/cm2,与术前(0.716±0.061)g/cm2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骨密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实施骨水泥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效果良好,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提高骨密度,降低椎体再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髌旁外侧入路在中重度外翻膝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艾东 钟志年 +3 位作者 何正言 梅浩 伍鹏欢 李文虎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髌旁外侧入路行中重度外翻膝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及近期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对12例膝外翻畸形患者采用膝关节髌旁外侧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按Krackow分型:Ⅰ型10例10膝,Ⅱ型2例2膝;参照股胫角(femoro-tibial... 目的探讨采用髌旁外侧入路行中重度外翻膝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及近期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对12例膝外翻畸形患者采用膝关节髌旁外侧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按Krackow分型:Ⅰ型10例10膝,Ⅱ型2例2膝;参照股胫角(femoro-tibial angles,FTA)临床分级均为中、重度外翻畸形(>15°)。术后3、6、12、24、36个月门诊随诊,采用K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12例患者外翻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股胫角(FTA)由术前平均(18.6°±4.7°)恢复到(8.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2,P<0.05)。术后平均随访18.6(12~36)个月。术后3个月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93.6°±17.8°)提高到(116.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2,P<0.05);KSS临床评分及功能评分由术前(48.5±11.6)分及(43.5±11.5)分分别提高到(85.6±7.9)分及(88.2±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21,t=10.305,P<0.05)。结论采用髌旁外侧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矫治中、重度外翻膝的一种良好的手术入路,能很好地显露外侧挛缩结构,方便行外侧韧带及软组织结构的有效松解;关节囊“Z”字成形切开可解决髌骨的松解和外侧软组织覆盖的矛盾,有效缓解腓总神经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外翻 髌旁外侧入路
下载PDF
含PBMC自体PRP在四肢软组织非急性感染创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11
作者 胡争波 李文虎 +5 位作者 袁艾东 张浩波 蓝文兴 赖勇斌 伍鹏欢 陈铮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含单核细胞(PMBC)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在四肢非急性感染创面中的治疗作用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四肢非急性感染创面病例共87例,分为三组,非PRP治疗组(n=33)、自体PRP治疗组(n=28)、含PMBC自... 目的:探讨含单核细胞(PMBC)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在四肢非急性感染创面中的治疗作用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四肢非急性感染创面病例共87例,分为三组,非PRP治疗组(n=33)、自体PRP治疗组(n=28)、含PMBC自体PRP治疗组(n=26)。通过收集患者的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全血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球蛋白比(A/G)、病原体构成、抗生素使用种类和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临床愈合出院率等分析评价含PMBC自体PRP在治疗四肢软组织非急性感染创面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前的炎症指标WBC、ESR、hs-CRP、PCT、A/G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首次复查时,与非PRP组比较,自体PRP组和含PMBC自体PRP组,hs-CRP、PCT和A/G恢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病例虽然在抗生素使用种类、手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出院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自体PRP组的手术次数少、创面愈合时间短、创面愈合出院率高,且抗生素使用时间少、住院时间短和住院总费用少;其中含PBMC自体PRP最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自体PRP在治疗四肢非急性感染创面时,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总费用;含PMBC自体PRP能更好地促进创面修复,具有潜在的抗菌消炎效果,可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单核细胞 创面 感染
下载PDF
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7
12
作者 张文武 申勇 +4 位作者 姚晓光 张英泽 丁文元 马树伟 伍鹏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7-492,共6页
[目的]通过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与短节段固定术式的对比研究,探讨长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8年1月一2011年12月采用后路长节段固定与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的61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的临... [目的]通过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与短节段固定术式的对比研究,探讨长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8年1月一2011年12月采用后路长节段固定与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的61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为长节段组(24例)和短节段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内固定失败率等指标。神经功能采用ASIA分级评定。[结果]长节段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短节段组(P〈0.05)。随访14~32个月,平均20.2个月。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分级、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比及矢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长节段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及矢状面Cobb角优于短节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短节段组内固定失败5例,长节段组未发现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后路长、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长节段固定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较短节段明显增加,但在维持伤椎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方面,远期效果优于短节段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融合术 长节段 短节段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半月板损伤的前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胡争波 李文虎 +6 位作者 袁艾东 张浩波 蓝文兴 赖勇斌 何轩 蔡广荣 伍鹏欢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9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慢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病程大于6个月的慢性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压痛点注射PRP治疗。每周注射1次,每次每膝2 ml,共3~6次,首次注射后...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慢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病程大于6个月的慢性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压痛点注射PRP治疗。每周注射1次,每次每膝2 ml,共3~6次,首次注射后膝关节制动3周,随访3~6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痛评分(VAS)、半月板旋转试验(McMurray试验)、MRI影像Stoller损伤分级评估疗效、观察并发症发生率。Lysholm评分、VAS评分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McMurray试验、MRI影像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35例37膝47个半月板,年龄24~71岁,平均(56±13)岁;病程6~112个月,平均(48±33)个月。本组病例在其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1月、2月、3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分别为(65. 1±4. 8)、(68. 8±5. 1)、(71. 6±4. 8)、(72. 5±4.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8. 5,P <0. 01);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膝关节痛VAS评分分别为(4. 3±0. 9)、(2. 4±0.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 22,P <0. 01);治疗前膝关节McMurray试验阳性、可疑阳性、阴性分别为41、6、0,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6、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 53,P <0. 01);半月板损伤按Stoller分度,治疗前0、Ⅰ、Ⅱ、Ⅲ度分别为0、4、36、7例,治疗3个月后为6、26、1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 25,P <0. 01),总有效率为74. 47%(35/47)。在并发症方面,共有10. 81%(4/37); MRI提示膝关节内积液增加,但无特殊不适;另有8. 51%(4/47);出现注射深后处疼痛,经热敷处理后缓解;均未见针道感染。结论 PRP治疗可促进膝关节慢性半月板损伤愈合,能缓解疼痛,改善体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使用时注意注射方法和技巧,避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膝损伤 富血小板血浆 注射 关节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