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地区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在早、晚季的差异特征
1
作者 邹积祥 杨陶陶 +2 位作者 伍龙梅 包晓哲 张彬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为明确华南双季稻区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在早、晚季的差异特征,以6个早晚兼用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按当地高产栽培条件在早、晚季种植,测定其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等。结果表明,早晚兼用型水稻在早、晚季种... 为明确华南双季稻区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在早、晚季的差异特征,以6个早晚兼用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按当地高产栽培条件在早、晚季种植,测定其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等。结果表明,早晚兼用型水稻在早、晚季种植时产量分别为6.68~7.91 t/hm^(2)和5.72~6.11 t/hm^(2);早季产量显著高于晚季,平均增幅为1.53 t/hm^(2)。相关分析表明,较高的早季产量与其有效穗数和粒重的提高有关。早、晚季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吸收差异显著;相对于晚季,早季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吸收平均提高25.0%和29.5%。另外,早、晚季产量与其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吸收显著正相关。早晚兼用型水稻在早季种植时具有较高的产量、物质生产和氮素吸收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华南地区早晚兼用型水稻的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晚兼用型水稻 ‘丝苗米’ 产量 干物质积累 氮素吸收
下载PDF
孕穗期和灌浆期水分胁迫及复水对桂两优2号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伍龙梅 陈德威 +6 位作者 卢李威 黄敏 张玉 徐世宏 唐国荣 田绿苗 江立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5-960,共6页
【目的】探讨桂两优2号在水分胁迫及复水下的生理效应、产量及其构成,明确桂两优2号的水分胁迫阈值,为桂两优2号的节水灌溉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桂两优2号在孕穗期和灌浆期设正常灌溉(CK)和4个水分胁迫处理,即土壤含... 【目的】探讨桂两优2号在水分胁迫及复水下的生理效应、产量及其构成,明确桂两优2号的水分胁迫阈值,为桂两优2号的节水灌溉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桂两优2号在孕穗期和灌浆期设正常灌溉(CK)和4个水分胁迫处理,即土壤含水量分别为饱和含水量90%~100%(T1)、80%~90%(T2)、70%~80%(T3)、60%~70%(T4)。在水分胁迫处理后15 d和复水后10 d采样测定生理指标,成熟期测定产量。【结果】相对于CK,桂两优2号在孕穗期受不同程度水分胁迫15 d后,水稻叶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叶绿素相对含量(SPDA值)均不断提高,其中以T4处理最高,分别为7.53μmol/gFW、36.55 mg/gFW、11.30 mg/gFW和39.08,极显著提高21.84%、57.00%、61.20%和20.36%,而以T1处理最低;复水10 d后,T2处理丙二醛、T3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及T4处理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幅最大,分别极显著提高16.09%、54.23%、33.96%和11.31%;两个时期均以T2处理的叶片脯氨酸最高。在灌浆期受不同程度水分胁迫15 d后,叶片丙二醛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以T2处理最高;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则不断上升且以T4处理最高;复水10 d后,叶片丙二醛、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T1处理稍高于CK但均低于其他处理;两个时期的叶片脯氨酸随着胁迫程度加强而不断降低。在孕穗期和灌浆期进行水分胁迫后,T1处理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综合表现最好,产量较CK分别增加18.15%和10.92%,而其他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综合表现均不如对照。【结论】轻微水分胁迫可提高桂两优2号的抗旱能力并在复水后可获得较好的补偿效应;桂两优2号在孕穗期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高于灌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两优2号 孕穗期 灌浆期 水分胁迫 生理变化 产量构成
下载PDF
直播稻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伍龙梅 张悦 +8 位作者 刘妍 邹积祥 杨陶陶 包晓哲 黄庆 陈青春 蒋耀智 梁巧丽 张彬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直播是一种重要的水稻种植方式,因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和显著提高水稻种植的综合效益等优点,在国内外应用广泛。本文详述了国内外直播稻发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介绍了生产上主要存在的湿润直播、水直播和旱直播三种种植方式。从产量、... 直播是一种重要的水稻种植方式,因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和显著提高水稻种植的综合效益等优点,在国内外应用广泛。本文详述了国内外直播稻发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介绍了生产上主要存在的湿润直播、水直播和旱直播三种种植方式。从产量、杂草防治和抗倒伏特性分析了直播稻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适宜品种培育、氮肥施用、抗倒伏、杂草防治、农机农艺配套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展望了直播稻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直播稻的高产抗倒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倒伏 机械化种植 杂草危害
下载PDF
桂两优2号对水分胁迫及复水的生态生理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伍龙梅 徐世宏 +5 位作者 曾富兰 卢李威 张玉 唐国荣 陈德威 江立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共5页
为探究水稻孕穗期和灌浆期对水分胁迫响应的差异,以桂两优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孕穗期和灌浆期进行水分胁迫及复水处理,研究其对水稻根系形态特征,叶片SOD、POD、CAT活性,成熟期株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及复... 为探究水稻孕穗期和灌浆期对水分胁迫响应的差异,以桂两优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孕穗期和灌浆期进行水分胁迫及复水处理,研究其对水稻根系形态特征,叶片SOD、POD、CAT活性,成熟期株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及复水后,水稻根长、根数、根鲜重发生明显变化,影响成熟期株高及干物质的积累,使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升高。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生理的影响与水分胁迫程度及生育时期有关,适当水分胁迫不会影响水稻的生长生理。孕穗期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比灌浆期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穗期 灌浆期 水分胁迫 抗氧化酶
下载PDF
孕穗期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对桂两优2号生理指标的影响(摘要)
5
作者 伍龙梅 唐国荣 江立庚 《中国稻米》 2013年第4期156-156,共1页
孕穗期是水稻对水分需求十分敏感的时期。为了降低水稻生产的水分使用量,提高水稻生产的水分利用效率,探讨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水稻叶片生理机制的变化,采用国际水稻研究所常规培养液配方进行桂两优2号盆栽试验,在水稻孕穗期,
关键词 水分胁迫 PEG-6000 孕穗期 生理指标 国际水稻研究所 水稻生产 摘要 模拟
下载PDF
超级杂交籼稻抗倒能力比较及其对氮素的响应 被引量:32
6
作者 吴晓然 张巫军 +7 位作者 伍龙梅 翁飞 李刚华 刘正辉 唐设 丁承强 王绍华 丁艳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705-2717,共13页
【目的】比较不同抗倒性超级杂交籼稻抗倒伏性差异及其原因,并分析氮素影响超级杂交籼稻抗倒性的生理机制,以期为水稻高产抗倒伏品种选育与栽培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超级杂交籼稻Y两优2号(抗倒伏品种)和Ⅱ优084(易倒伏品种)为材料... 【目的】比较不同抗倒性超级杂交籼稻抗倒伏性差异及其原因,并分析氮素影响超级杂交籼稻抗倒性的生理机制,以期为水稻高产抗倒伏品种选育与栽培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超级杂交籼稻Y两优2号(抗倒伏品种)和Ⅱ优084(易倒伏品种)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2012年设置0、150和300 kg·hm-2 3个氮肥水平,2013年设置135、270和405 kg·hm-2 3个氮水平,比较不同处理倒伏发生率,并从力学、形态学和生理学指标等方面分析倒伏差异的原因。【结果】Y两优2号产量达11.7 t·hm-2,较Ⅱ优084高9.45%。这主要归因于Y两优2号较高的穗粒数及颖花量,二者分别较Ⅱ优084高28.0%和31.8%。与Ⅱ优084比较,Y两优2号成熟期田间倒伏率明显减少,倒伏指数下降19.0%,差异达显著水平,原因是Y两优2号基部节间显著缩短,茎壁明显增厚,叶鞘单位长度干重显著提高,从而弥补了茎秆粗度方面的劣势;其基部节间单位长度茎干重虽略有降低,但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导致茎秆弯曲应力和折断弯矩显著增加,抗倒伏性提高。随施氮量增加,超级杂交籼稻基部节间茎秆折断弯矩显著降低,导致倒伏指数显著上升。大幅增加氮肥水平显著降低了抽穗期单茎鞘干重和灌浆后期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叶鞘干重,从而使得茎秆质量变劣,且叶鞘对茎秆的保护和支持能力降低;此外,基部节间茎、鞘中木质素含量明显降低,茎秆弯曲应力和折断弯矩随之下降,倒伏风险增加。Ⅱ优084在较低的施氮水平下,折断弯矩大幅降低,甚至低于Y两优2号高氮水平,导致倒伏指数明显上升,尽管增加氮素用量未能显著增加其倒伏率,却较大幅度地降低了产量。【结论】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增加茎壁厚度以弥补茎秆粗度不足的劣势,增加叶鞘充实程度,提高对茎秆的保护和支撑作用,是增强超级杂交籼稻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性的主要途径。氮素主要通过降低基部节间叶鞘充实程度及茎秆中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特别是木质素的含量,从而降低茎秆强度,增加倒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籼稻 抗倒伏 氮素 茎秆强度 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水稻根系空间分布特性的数学模拟及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玉 秦华东 +9 位作者 黄敏 李忠 杨彩玲 汪妮娜 姬秋梅 张婧 伍龙梅 农文寿 董心普 江立庚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4-308,共5页
为了明确水稻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性,通过根箱试验,获取水稻根系坐标数据,采用方程Y=a(1-bX)(Y为根系累积长度,X为横向分布距离或纵向分布深度)建立根系纵向和根系横向分布模型,并利用模型分析田间水分管理对水稻根系生长及分布的... 为了明确水稻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性,通过根箱试验,获取水稻根系坐标数据,采用方程Y=a(1-bX)(Y为根系累积长度,X为横向分布距离或纵向分布深度)建立根系纵向和根系横向分布模型,并利用模型分析田间水分管理对水稻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分蘖期和成熟期,约88%的根系分布在10 cm深度土层内,60%~70%根系分布在10 cm的横向范围内,其纵向和横向累积长度的变化均可用方程Y=a(1-bX)模拟.水分管理影响水稻根系生长数量和纵向分布,但不影响根系横向分布.间隙灌溉水稻根系分别比湿润灌溉和水层灌溉水稻根系分布深0.6和3.5 cm,根系长度分别比湿润灌溉、水层灌溉水稻多19.8%与26.4%,根系数量分别比湿润灌溉、水层灌溉水稻多28.3%及21.0%.平均角度的变化具有同样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构型 分布模型 水分管理
下载PDF
开放式增温对华南双季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陶陶 邹积祥 +4 位作者 伍龙梅 包晓哲 江瑜 张楠 张彬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7,共12页
【目的】华南双季稻区是我国优质籼稻的主产区之一,研究气候变暖对华南双季稻稻米品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稻田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对早稻(合丰丝苗,2020年;粤禾丝苗,2021年)和晚稻(粤禾丝苗,2020和2021年)进行全生育期昼夜... 【目的】华南双季稻区是我国优质籼稻的主产区之一,研究气候变暖对华南双季稻稻米品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稻田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对早稻(合丰丝苗,2020年;粤禾丝苗,2021年)和晚稻(粤禾丝苗,2020和2021年)进行全生育期昼夜不间断增温处理,分析增温对早、晚稻加工、外观、营养和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与不增温处理相比,增温(早稻,1.5~1.8℃;晚稻1.9~2.0℃)对早、晚稻糙米率均无显著影响。增温条件下,早稻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显著降低,而晚稻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无显著变化。增温对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影响在早、晚稻之间呈相反趋势;增温显著提高早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而降低晚稻垩白粒率。增温条件下,早、晚稻直链淀粉含量均显著降低,而蛋白质含量呈升高趋势。此外,增温提高早、晚稻稻米峰值黏度和米饭黏性,降低其消减值及晚稻糊化温度和米饭硬度。相关分析表明,增温条件下,早、晚稻糊化特性和米饭质构的改变主要与直链淀粉含量的降低有关。【结论】增温导致早稻加工和外观品质变差,而有利于改善其营养和食味品质。增温条件下,晚稻外观、营养和食味品质均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双季稻 稻米品质
下载PDF
早晚兼用型水稻稻米品质在早、晚季的差异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陶陶 韦佳 +5 位作者 邹积祥 伍龙梅 包晓哲 黄庆 陈青春 张彬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43-1851,共9页
为明确华南地区早晚兼用型水稻稻米品质在早、晚季的差异特征,以6个早晚兼用型水稻品种(美香占2号、象牙香占、19香、南晶香占、二广香占3号、莉香占)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大田栽培条件下早、晚季稻米的加工、外观、蒸煮和食味品质等指标... 为明确华南地区早晚兼用型水稻稻米品质在早、晚季的差异特征,以6个早晚兼用型水稻品种(美香占2号、象牙香占、19香、南晶香占、二广香占3号、莉香占)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大田栽培条件下早、晚季稻米的加工、外观、蒸煮和食味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早季相比,晚季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平均降低4.8、2.5、2.4、0.7和0.8个百分点,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平均提高5.6和0.9个百分点。早晚兼用型水稻加工和外观品质、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在早、晚季的差异与其灌浆期的温度相关。与早季相比,晚季稻米峰值黏度、崩解值和糊化温度分别平均降低10.7%、19.5%和1.60℃,消减值平均升高32.4%。另外,晚季米饭硬度、黏性、咀嚼性和食味值均整体显著高于早季,平均增幅分别为36.7%、37.1%、37.5%和10.3%。早晚兼用型水稻糊化特性、米饭质构和食味值在早、晚季的差异与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相关。综上,早晚兼用型水稻在早、晚季种植时的加工和外观品质、稻米糊化特性、米饭质构和食味值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与灌浆期温度和稻米组分变化有关。本研究结果可为华南双季稻,特别是“丝苗米”的品种选育、优质栽培及产品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晚兼用型水稻 加工品质 外观品质 蒸煮食味品质
下载PDF
广西水稻旱直播技术及应用研究(摘要)
10
作者 张婧 姬秋梅 +4 位作者 董心普 汪妮娜 农文寿 伍龙梅 江立庚 《中国稻米》 2013年第4期162-162,共1页
水稻旱直播是一项节约农业用水、节省劳动力、缩短生育期并且具有较高氮肥利用率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也较为久远。目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并加入到精确农业的行列。广西的气候条... 水稻旱直播是一项节约农业用水、节省劳动力、缩短生育期并且具有较高氮肥利用率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也较为久远。目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并加入到精确农业的行列。广西的气候条件适宜发展旱直播,但是目前推广面积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技术 水稻 广西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 应用 氮肥利用率 农业用水
下载PDF
华南稻区不同水稻品种耐淹出苗能力及秧苗素质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伍龙梅 张彬 +6 位作者 黄庆 邹积祥 李惠芬 包晓哲 杨陶陶 张悦 陈青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0期141-147,共7页
【目的】评价不同水稻品种淹水直播方式下的耐淹出苗能力以及淹后的秧苗素质。【方法】以前期初筛获得的11份耐淹性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进行大田淹水直播(淹水5 cm)处理,以湿润直播作为对照,研究淹水直播条件下的出苗率、秧苗期的单株... 【目的】评价不同水稻品种淹水直播方式下的耐淹出苗能力以及淹后的秧苗素质。【方法】以前期初筛获得的11份耐淹性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进行大田淹水直播(淹水5 cm)处理,以湿润直播作为对照,研究淹水直播条件下的出苗率、秧苗期的单株分蘖数、株高、茎高、叶龄、根冠比等主要秧苗素质,比较分析了不同水稻品种对淹水直播的出苗率以及农艺性状的响应差异。以淹水直播和湿润直播条件下各农艺性状为基础数据,对秧苗期的秧苗素质进行比较。【结果】淹水直播对出苗率和秧苗期的根冠比影响较大,出苗率可作为评价淹水直播条件下耐淹出苗能力的重要指标。以出苗率作聚类分析评价各品种的耐淹出苗能力,筛选出吊黎望、朝安龙眼两个耐淹出苗能力强的材料。淹水直播25 d后,各品种秧苗期的单株分蘖数、叶龄减少,根冠比增加,株高和茎高则表现为耐淹出苗能力强的品种呈降低趋势,而耐淹出苗能力弱的品种则相反。【结论】淹水直播显著影响直播稻的出苗率,影响水稻秧苗期的农艺性状,其中对秧苗期根冠比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淹水直播 耐淹 秧苗期 秧苗素质 出苗率
下载PDF
幼穗分化期氮肥用量降低水稻遮光减产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伍龙梅 李惠芬 +4 位作者 黄庆 邹积祥 张彬 包晓哲 李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18-26,共9页
【目的】探讨水稻幼穗分化期氮肥用量对遮光导致的水稻减产效应的作用,为水稻遭遇寡照稳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级稻品种桂农占为试验材料,幼穗分化期氮肥用量0kg/hm^2(N0)、22.5kg/hm^2(N1)、37.5kg/hm^2(N2)和52.5kg/hm^2(... 【目的】探讨水稻幼穗分化期氮肥用量对遮光导致的水稻减产效应的作用,为水稻遭遇寡照稳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级稻品种桂农占为试验材料,幼穗分化期氮肥用量0kg/hm^2(N0)、22.5kg/hm^2(N1)、37.5kg/hm^2(N2)和52.5kg/hm^2(N3)为主区,幼穗分化二期至成熟期不遮光(S0)、幼穗分化二期至齐穗期遮光(S1)、齐穗期至成熟期遮光(S2)、幼穗分化二期至成熟期遮光(S3)为副区,进行大田裂区试验,研究幼穗分化期氮肥不同用量与幼穗分化后不同遮光时间对水稻生育进程、茎蘖特征、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均表现为处理S0>S1>S2>S3。相较于S0,处理S1、S2和S3分别减产32.0%、52.7%、67.8%,且差异显著;增施氮肥降低了遮光导致的减产幅度,在S1、S2、S3处理下,处理N2和N3水稻产量较N1分别提高3.9%和4.3%、4.4%和6.8%、0.9%和3.1%;同时分析发现增施氮肥延长了遮光处理下水稻的籽粒灌浆期,减少了成穗率、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的降低幅度。【结论】增施穗肥氮素用量可延长幼穗分化期后遭遇寡照水稻的籽粒灌浆期,降低遮光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遮光导致的水稻减产效应。其中增施氮肥对S2处理的稳产效果最好,其次为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幼穗分化期 遮光 氮肥 产量及构成
下载PDF
中微量元素肥料对超级杂交籼稻株型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伍龙梅 李惠芬 +4 位作者 张彬 黄庆 邹积祥 刘怀珍 陈荣彬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8期1-6,共6页
为探究中微量元素肥料对超级杂交籼稻株型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超级稻品种‘天优3618’为试验材料,分别在2014年的早季和晚季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4个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量处理,即CK (0 kg/hm^2)、T1 (375 kg/hm^2)、T2 (750 kg/... 为探究中微量元素肥料对超级杂交籼稻株型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超级稻品种‘天优3618’为试验材料,分别在2014年的早季和晚季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4个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量处理,即CK (0 kg/hm^2)、T1 (375 kg/hm^2)、T2 (750 kg/hm^2)和T3 (1125 kg/hm^2),测定并分析株型(上三叶叶长和叶宽、剑叶叶厚、剑叶开张角)、倒1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结果表明: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2014年早稻叶长、叶厚,叶宽呈增加趋势,说明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影响叶片形态。另外,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叶绿素相对含量呈增加趋势、上三叶开张角呈下降趋势,对群体干物质积累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分析原因发现,超级杂交籼稻的株型和干物质积累不仅与施用肥料元素的种类有关,还与肥料元素间的配合施用、土壤基础地力等因素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微量元素肥料375 kg/hm^2施用量处理对株型和干物质积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继续增加中微量元素肥料用量对株型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籼稻 中微量元素 株型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乐昌市一季优质丝苗米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惠芬 邹积祥 +5 位作者 张彬 黄庆 伍龙梅 王丰 张金道 陈青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6期13-15,共3页
基于多点多年大田试验及技术示范效果,针对目前乐昌市水稻的发展状况及技术需求,配套和集成一季优质丝苗米绿色栽培技术规程,包括播前准备、播种育秧、大田管理、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区域优质丝苗米的绿色丰产高... 基于多点多年大田试验及技术示范效果,针对目前乐昌市水稻的发展状况及技术需求,配套和集成一季优质丝苗米绿色栽培技术规程,包括播前准备、播种育秧、大田管理、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区域优质丝苗米的绿色丰产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支撑,也为粤北其他山区优质稻的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苗米 栽培技术 绿色 广东乐昌
下载PDF
广东省适宜机插水稻品种筛选与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悦 邹积祥 +6 位作者 刘妍 张彬 黄庆 伍龙梅 杨陶陶 包晓哲 陈青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9期151-160,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水稻机插模式下的丰产性和稻米品质,筛选适宜广东种植的机插水稻品种并构建适宜机插水稻品种选育评价体系。【方法】选择广东主栽的14个水稻品种,以手插为对照,进行两年三季机插水稻试验,以产量和品质为一级指标,...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水稻机插模式下的丰产性和稻米品质,筛选适宜广东种植的机插水稻品种并构建适宜机插水稻品种选育评价体系。【方法】选择广东主栽的14个水稻品种,以手插为对照,进行两年三季机插水稻试验,以产量和品质为一级指标,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度为二级指标,开展量化评价研究。【结果】与手插相比,机插水稻的产量降低16.3%,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则分别提高1.3、1.4、3.47、0.89个百分点,透明度也提高0.1;机插的产量和稻米品质下降或增加幅度存在季节差异,其中两年三季14个品种机插的产量较手插平均分别低11.1%、18.8%和17.3%;产量和稻米品质机插适宜性评分显示,14个品种中粤禾丝苗、粤银软占、合丰丝苗和黄华占等4个品种评分最高;产量构成因子与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机插适宜性与干物质积累、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显著相关,且与干物质积累和结实率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与手插相比,机插处理合丰丝苗、粤禾丝苗、粤银软占、黄华占减产幅度较小,广8优金占、粤禾丝苗、粤银软占、南晶香占加工外观品质较优;显示粤禾丝苗、粤银软占、合丰丝苗和黄华占机插适宜性评分最高,适合在广东推广应用。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供适宜机插水稻品种选育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品质 机插适宜性 品种筛选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不同种植模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浩 伍龙梅 +5 位作者 黄庆 邹积祥 何瑞毓 黄海鹏 王天平 林鸿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1期8-17,共10页
【目的】以南方双季稻区不同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模式碳足迹研究基础上,结合经济效益对各种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制定农业生产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农业固碳减排提供新思路、新途径。【方法】利用水稻、油料作物、蔬菜作物的... 【目的】以南方双季稻区不同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模式碳足迹研究基础上,结合经济效益对各种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制定农业生产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农业固碳减排提供新思路、新途径。【方法】利用水稻、油料作物、蔬菜作物的产值、生产成本投入等统计数据,对间接碳排放(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机械)部分计算不同种植模式的碳足迹,分析各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一熟模式中中稻碳足迹最高[947.8 kg/hm^(2)(CO_(2)-eq)]、早稻最低[927.4 kg/hm^(2)(CO_(2)-eq)],各地区中稻碳足迹以浙江最高[1057.3kg/hm^(2)(CO_(2)-eq)]、海南最低[747.8 kg/hm^(2)(CO_(2)-eq)];一熟、二熟、三熟种植模式平均碳足迹分别为939.0、2910.1和3961.8 kg/hm^(2)(CO_(2)-eq),农资投入中以肥料碳足迹所占比例最大、平均为60.2%;不同种植模式中,三熟模式产值最高、为13.0万元/hm^(2),早稻的成本利润率最低、为-11.2%;各模式碳足迹和生产成本构成相似,但是各因子占比差异较大,差异最大的是肥料和劳动力。【结论】三熟模式产值最高,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有较好作用,但其碳足迹也比一熟、二熟模式高。碳足迹和产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三熟模式平均单位净利润碳足迹最低。减少化肥使用量是降低南方双季稻区碳足迹的关键途径,而降低人工成本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气候变化 生命周期法 种植模式 南方双季稻区
下载PDF
“双季稻+”种植模式在南方双季稻区推广的SWOT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浩 黄庆 +5 位作者 伍龙梅 张彬 何瑞毓 黄海鹏 林鸿生 王天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12期250-254,共5页
近40年来(1980-2019年)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播种面积不断下降,尤其是双季稻下降速度更快。在早稻、双季晚稻的基础上再“+”一季作物,如马铃薯、油菜、黑麦草、蔬菜等,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南方地区的光温水热资源,而且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 近40年来(1980-2019年)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播种面积不断下降,尤其是双季稻下降速度更快。在早稻、双季晚稻的基础上再“+”一季作物,如马铃薯、油菜、黑麦草、蔬菜等,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南方地区的光温水热资源,而且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并提升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双季稻+”种植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同时存在生产成本高、收益率变幅大、规模经营难度大、受气象因素影响大等劣势,也存在农民种植意愿降低、农村缺少青壮年劳动力、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推广不畅等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种植模式 SWOT分析 对策措施
下载PDF
氮肥和栽植密度对超级稻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张悦 邹积祥 +6 位作者 张彬 伍龙梅 黄庆 陆秀明 包晓哲 杨陶陶 陈青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9期161-171,共11页
【目的】明确氮肥和栽植密度对水稻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了解不同品种适宜的栽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以期为超级稻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超级稻品种深优9516和荣优225为试验材料,设置24×10^(4)(D1)、27×1... 【目的】明确氮肥和栽植密度对水稻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了解不同品种适宜的栽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以期为超级稻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超级稻品种深优9516和荣优225为试验材料,设置24×10^(4)(D1)、27×10^(4)(D2)、30×10^(4)穴/hm^(2)(D3)3个栽植密度,以及0(N0)、120(N1)、150(N2)、180 kg/hm^(2)(N3)4个施氮量,共12个处理。在水稻关键生育期测定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测定产量及构成因子。【结果】与N0处理相比,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表现为N3>N2>N1>N0,两个品种在早季、晚季关键生育时期(分蘖期、幼穗分化期、齐穗期)表现一致。与D1处理相比,株高、LAI、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表现为D3>D2>D1。比较产量发现早稻深优9516经N1D3处理、荣优225经N3D3处理,晚稻深优9516经N3D1处理、荣优225经N2D3处理产量最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株高、LAI、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与施氮量、栽植密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氮肥和密度具有互作效应,其中氮密互作对株高、LAI、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数、产量具有正效应。【结论】结合水稻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特征,深优9516宜采用纯氮施用量180 kg/hm^(2)(N3)、密度27×10^(4)穴/hm^(2)(D2)组合,荣优225宜采用纯氮施用量180 kg/hm^(2)(N3)、密度30×10^(4)穴/hm^(2)(D3)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氮量 密度 产量 氮密互作 减氮增产 群体结构
下载PDF
老年性便秘治疗的探讨
19
作者 伍龙梅 《内蒙古中医药》 2007年第2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便秘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桂柳07150选育与生产应用性能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李威 卢文祥 伍龙梅 《甘蔗糖业》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甘蔗新品种桂柳07150(柳城07-150)由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选育,品种是以粤糖85-177为母本,ROC22为父本的杂交后代,2019年5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经试验和大面积生产表证,该品种具有株型好、生长势强、早中熟、高产、高... 甘蔗新品种桂柳07150(柳城07-150)由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选育,品种是以粤糖85-177为母本,ROC22为父本的杂交后代,2019年5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经试验和大面积生产表证,该品种具有株型好、生长势强、早中熟、高产、高糖、抗倒、宿根性好、适应性强等优良农艺性状;全国甘蔗品种第11轮联合区试(广西柳州、来宾和云南开远等7个点)结果表明,平均蔗径产量增产10.97%,蔗糖分增加0.33%(绝对值),建议该品种可作为桂中蔗区及其相类似蔗区替代ROC22的优势竞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种 桂柳07150 选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