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DD-12硫化态钼基催化剂合成低碳醇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伏义路 卞国柱 +2 位作者 蔡亚宁 潘俊轩 牛玉琴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5,共5页
在5ml固定床反应器中使用KDD-12催化剂由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实验表明,压力、温度、空速等对催化剂合成醇性能影响明显,增加压力、空速可以提高低碳醇的收率和合成醇选择性,对合成低碳醇有利;升高反应温度可提高低碳醇收率... 在5ml固定床反应器中使用KDD-12催化剂由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实验表明,压力、温度、空速等对催化剂合成醇性能影响明显,增加压力、空速可以提高低碳醇的收率和合成醇选择性,对合成低碳醇有利;升高反应温度可提高低碳醇收率,但选择性下降。在385℃,14.0MPa,11000h-1条件下,低碳醇收率为416.7ml/Lcat·h,醇选择性为82%,CH3OH/C2醇=2.77。产物分布符合Schulz-Flory定律。该催化剂活性高,反应稳定性好,抗硫中毒能力强,且具有反应过程中不需补充硫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低碳醇 KDD-12 合成气
下载PDF
不同助剂的硫化MoO_3/ZrO_2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的反应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伏义路 姜明 +2 位作者 卞国柱 杜月中 姜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7-33,共7页
研究了碱金属离子(Li^+、Na^+、K^+、Cs^+)和碱土金属离子(Ca^(2+)、Sr^(2+)、Ba^(2+))为助剂的硫化MoO_3/ZrO_2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的反应性能。碱金属离子(Li^+,K^+)、特别是钾离子为助剂的催化剂比之碱土金属离子助剂具有... 研究了碱金属离子(Li^+、Na^+、K^+、Cs^+)和碱土金属离子(Ca^(2+)、Sr^(2+)、Ba^(2+))为助剂的硫化MoO_3/ZrO_2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的反应性能。碱金属离子(Li^+,K^+)、特别是钾离子为助剂的催化剂比之碱土金属离子助剂具有更好的合成低碳醇的活性和选择性。从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发现,硫化K-MoO_3/ZrO_2的合成低碳醇的活性和选择性强烈依赖于钾助剂的含量和反应条件。合理选择最佳K/Mo比(~0.5原子比)、反应压力、温度和空速可以获得较好的合成醇活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基催化剂 助剂 混合醇 氢化
下载PDF
不同载体上硫化的钼催化剂甲烷化反应与低温氧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伏义路 陆炜杰 +1 位作者 黄志刚 姜家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71-177,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载体γ-Al_2O_3、ZrO_2、CeO_2和La_2O_3上硫化的钼催化剂的甲烷化反应性能,得到甲烷化活性顺序:Mo/ZrO_2>Mo/γ-Al_2O_3>Mo/CoO_2>Mo/La_2O_3;热稳定性顺序:Mo/La_2O_3>Mo/CeO_2>Mo/γ-Al_2O_3>Mo/Zr... 本文研究了不同载体γ-Al_2O_3、ZrO_2、CeO_2和La_2O_3上硫化的钼催化剂的甲烷化反应性能,得到甲烷化活性顺序:Mo/ZrO_2>Mo/γ-Al_2O_3>Mo/CoO_2>Mo/La_2O_3;热稳定性顺序:Mo/La_2O_3>Mo/CeO_2>Mo/γ-Al_2O_3>Mo/ZrO_2。研究了低温氧吸附的预处理条件,并用脉冲色谱法测定了载体,反应前和反应后催化剂的氧吸附量。结果表明反应后低温氧吸附量下降百分数和活性下降百分数有线性关系。讨论了以低温氧吸附与甲烷化活性进行关联的限制和活性中心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催化剂 甲烷化反应 硫化
下载PDF
硫化的MoO_3/γ—Al_2O_3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价态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伏义路 唐曦白 +3 位作者 黄志刚 范崇政 季明荣 吴建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27-332,共6页
本文应用XPS、ESR和TEM等手段研究了硫化的MoO_3/γ-Al_2O_3催化剂样品,在不同钼含量、不同硫化条件以及进行甲烷反应前后,其表面结构和价态的变化规律。观察到硫化时Mo^(+6)。还原为Mo^(+5)和Mo^(+4)的变化过程。硫化除了生成S^(-2)价... 本文应用XPS、ESR和TEM等手段研究了硫化的MoO_3/γ-Al_2O_3催化剂样品,在不同钼含量、不同硫化条件以及进行甲烷反应前后,其表面结构和价态的变化规律。观察到硫化时Mo^(+6)。还原为Mo^(+5)和Mo^(+4)的变化过程。硫化除了生成S^(-2)价态外,还有硫的高价中间态生成。证明了经甲烷化反应后,表面上的MoS_2晶粒明显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催化剂 硫化态 表面结构 价态
下载PDF
低温红外光谱研究CuO/γ-Al_2O_3上CO和NO选择性吸附 被引量:1
5
作者 伏义路 田扬超 林培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9-131,共3页
CuO作为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已应用于氧化、加氢、CO和碳氢化合物的燃烧,N0x还原等多种催化反应中,有关N0、CO在CuO上吸附的红外光谱研究已有一些报导.London和Bell曾研究CO和NO在CuO/SiO_2上的反应,他们根据红外光谱和动力学测量结果... CuO作为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已应用于氧化、加氢、CO和碳氢化合物的燃烧,N0x还原等多种催化反应中,有关N0、CO在CuO上吸附的红外光谱研究已有一些报导.London和Bell曾研究CO和NO在CuO/SiO_2上的反应,他们根据红外光谱和动力学测量结果推测NO主要离解吸附于Cu^0上,而CO则吸附在Cu^+或Cu^(2+)上.Busca在未还原的CuO样品上,观测到CO在Cu^+上的红外吸收峰最强,从而认为体相为CuO的样品,铜在其表面主要由Cu^+并伴以Cu^(2+)构成.本文研究了CuO/γ-Al_2O_3上NO、CO单独、交替和共吸附时的低温红外光谱,证明当NO和CO共存时,NO选择吸附于Cu^(2+)上,而CO选择吸附于Cu^+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 催化剂 CO NO 吸附
下载PDF
CeO_2上CO和CO_2吸附表面体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伏义路 田扬超 项肖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62-468,共7页
应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CO,CO_2等在氧化态和还原态CeO_2上表面吸附体的形成及反应,归属了所观察到的红外吸收带,证实在表面上存在HCO_3^-,HCOO^-,及两种不同键合方式的CO_3^(2-)等表面物种。观察到HCO_3^-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在较高的... 应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CO,CO_2等在氧化态和还原态CeO_2上表面吸附体的形成及反应,归属了所观察到的红外吸收带,证实在表面上存在HCO_3^-,HCOO^-,及两种不同键合方式的CO_3^(2-)等表面物种。观察到HCO_3^-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在较高的温度下稳定,一种在较低温度下稳定。在不同温度下HCOO^-、CO_3^(2-)、HCO_3^-三种表面物种之间可相互转化,在氧化态样品上,CO最终氧化生成CO_2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吸附
下载PDF
掺钾的锰-铈氧化物催化剂结构和甲苯完全氧化反应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伏义路 李正华 单绍纯 《工业催化》 CAS 1994年第2期56-61,共6页
本文研究了负载的铈-锰氧化物上掺钾对甲苯完全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铈锰原子比为2:1以及钾锰原子比为0.4:1时.催化剂活性最好.稳定性实验表明.在250h的时间内活性基本稳定不变.XRD和XPS表征结果显示... 本文研究了负载的铈-锰氧化物上掺钾对甲苯完全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铈锰原子比为2:1以及钾锰原子比为0.4:1时.催化剂活性最好.稳定性实验表明.在250h的时间内活性基本稳定不变.XRD和XPS表征结果显示铈的加入促进了锰的高分散,加入的钾也显示高分散.表面上铈锰的比例与体相基本一致.铈和锰氧化物的Ols峰具有相同的结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甲苯 氧化 结构 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Os/γ-Al_2O_3表面上羰基体和甲酸体反应动力学的红外光谱研究
8
作者 伏义路 L.Kraus H.Knozinger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基于特定红外吸收带强度的测量,比较了在由K_2[OsO_2(OH)_4]制得的Os/γ-Al_2O_3催化剂表面上,羰基体和甲酸体同氢或水的反应速率,证明了:1、γ-Al_2O_3表面上Os的存在极大地增进了甲酸体同氢或水的反应活性,这可能是由于氢或水的活化... 基于特定红外吸收带强度的测量,比较了在由K_2[OsO_2(OH)_4]制得的Os/γ-Al_2O_3催化剂表面上,羰基体和甲酸体同氢或水的反应速率,证明了:1、γ-Al_2O_3表面上Os的存在极大地增进了甲酸体同氢或水的反应活性,这可能是由于氢或水的活化吸附造成的.2、473K时,甲酸体同氢的反应比羰基体同氢的反应快,甲酸体反应的产物之一是CO,因而是CO吸附的逆反应。在此温度下CO加氢反应尚未开始进行,故甲酸体看来不是CO加氢反应的中间体。在更高的温度下,这种比较未能实现。3、在低至323K时,甲酸体仍能以相当快的速率同水反应。473K时测得的甲酸体同水的反应速率远比羰基体同水的反应快,以D_2O代替H_2O的同位素替代实验得到了完全相同的结论。因此认为表面甲酸体很可能是变换反应的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 甲酸 反应动力学 Os/r-Ai2O3
下载PDF
钾盐在烟草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55
9
作者 汪波 屠兢 +4 位作者 俞寿明 伏义路 林培琰 翟曙光 杨晓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3-439,共7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分别在烟草中加入硝酸钾KNO3 、柠檬酸钾K3 C6H5 O7、草酸钾K2 C2 O4及酒石酸钾K2 C4H4O6,并用差热分析 (differentialthermalanalysis,DTA)、程序升温反应在线质谱分析 (temperature programmedreactionmassspectromet...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分别在烟草中加入硝酸钾KNO3 、柠檬酸钾K3 C6H5 O7、草酸钾K2 C2 O4及酒石酸钾K2 C4H4O6,并用差热分析 (differentialthermalanalysis,DTA)、程序升温反应在线质谱分析 (temperature programmedreactionmassspectrometryon lineanaly sis,TPR MS)方法对烟草进行了表征 ,用气相色谱法考察了主流烟气中CO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加入钾盐后 ,CO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在钾盐含量为 0 .2 4 75mmol/g的上述四种烟草样品上 ,烟气中CO含量按空白烟草T >KNO3 /T >K2 C2 O4/T>K3 C6H5 O7/T >K2 C4H4O6/T顺序排列 .DTA给出的低温峰减弱、高温峰增强的结果表明 ,K+ 的加入改变了烟草燃烧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历程 ,从而降低了卷烟的燃烧温度 .通过对TPR MS和DTA结果的联合分析 ,得出由于钾与烟草中的有机组分作用 ,含不同钾盐的烟草燃烧时产生了类似的含钾中间物质 .证实了K+ 对烟草燃烧的作用机理 ,说明了钾盐降低烟草燃烧温度的原因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A TPR-MS CO 差热分析 程序升温反应在线质谱分析 一氧化碳 燃烧温度
下载PDF
含铈、镧低贵金属含量三效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6
10
作者 汪文栋 林培琰 +2 位作者 伏义路 俞寿明 孟明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25-529,共5页
采用 Ce O2 和 La2 O3 的不同 加入方式 ,制备了 一系列 以 Ce O2 和 La2 O3 为助 剂的 低贵 金属含量三 效催化 剂. 用 X R D 和 X P S 对其 结构进 行了表征 ,并进行 了孔结构 测定. 测 试了样品... 采用 Ce O2 和 La2 O3 的不同 加入方式 ,制备了 一系列 以 Ce O2 和 La2 O3 为助 剂的 低贵 金属含量三 效催化 剂. 用 X R D 和 X P S 对其 结构进 行了表征 ,并进行 了孔结构 测定. 测 试了样品 上 C O, C3 H6 和 N Ox 三效 转化的温 度转 化率曲线 和 S 值转 化率曲线 . 结 果表明: 以 机械 混合 加入 Ce O2和 La 2 O3 的样品抗 烧结性 能差,老 化后在 S≤1 区 的 N Ox 和 C3 H6 转化率明 显下降, 但起 燃温 度并不高; 以硝酸 盐水溶液 浸渍法 加入 Ce O2 和 La2 O3 的 样品, Ce 与 La 在样 品表 面均 能高 分散, 并可进入载 体 γ Al2 O3 内孔,均匀 地分布 在样品的 内外表 面,具有良 好的抗 烧结 性能; 以 La2 O3 粉 和浸渍法加 入 Ce O2 的 样品,分 散度也 较高, 这两 种 样品 老化 后 在 S≤1 区 的 N Ox 转 化 率较 高, 后 者的 N Ox 转化 的窗口宽 度优于 其它样品 ,催化性 能也优于 其它样 品. 对催 化剂 老化 前后 的结 构和 三效活性进 行了关 联和初步 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氧化镧 三效催化剂 尾气净化 催化剂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的Ni/ZrO_2-CeO_2-Al_2O_3催化剂对CH_4-CO_2重整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春林 伏义路 卞国柱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7-192,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 负载法制备了相同NiO含量的Ni ZrO2 CeO2 Al2 O3催化剂 ,考察了它们在CH4 CO2 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及稳定性 ,测定了积碳量 .用CO2 程序升温脱附方法测试了它们的CO2 吸附性能 ,用H2 程序升温脱... 采用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 负载法制备了相同NiO含量的Ni ZrO2 CeO2 Al2 O3催化剂 ,考察了它们在CH4 CO2 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及稳定性 ,测定了积碳量 .用CO2 程序升温脱附方法测试了它们的CO2 吸附性能 ,用H2 程序升温脱附方法测试了表面Ni的分散度 .结果表明 ,随温度升高 ,CH4和CO2 转化率降低的顺序是 :溶胶凝胶法≈共沉淀 负载法 >水热合成法 ,并且反应产物中n(CO) n(H2 ) 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水热法和共沉淀 负载法制备的催化剂稳定性好 ,且前者的活性比后者高 ;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催化剂活性较高 ,但易失活 .积碳量大小顺序是 :水热法 >溶胶凝胶法 >共沉淀 负载法 .与其他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 ,水热法制备的催化剂对CO2 的吸附量更大 ,而且积碳主要存在于载体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ZrO2-CeO2-Al2O3催化剂 制备 CH4 CO2 重整反应 催化性能 氧化锆 氧化铈 甲烷 二氧化碳 积碳 热热法 溶胶-凝胶 共沉淀-负载法
下载PDF
Pd/γ-Al_2O_3三效催化剂中CeO_2助剂的作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屠兢 伏义路 林培琰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0-396,共7页
研究了以浸渍法制备的以氧化铈为助剂的Pd/CeO2 Al2 O3催化剂 ,对丙烯和一氧化碳氧化及一氧化氮还原反应的三效催化活性 .主要考察了钯及CeO2 助剂含量对催化剂三效转化活性的影响 ,并对部分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及氧饱... 研究了以浸渍法制备的以氧化铈为助剂的Pd/CeO2 Al2 O3催化剂 ,对丙烯和一氧化碳氧化及一氧化氮还原反应的三效催化活性 .主要考察了钯及CeO2 助剂含量对催化剂三效转化活性的影响 ,并对部分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及氧饱和吸附后NO吸附的程序升温脱附 质谱 (TPD MS)表征 .结果表明 ,在Pd含量 (不大于 1 0 % )较低时 ,增加Pd含量可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适量的CeO2 能使Pd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及富氧条件下的转化活性 ,过量的CeO2 会降低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CeO2 助剂使Pd/CeO2 Al2 O3催化剂中的Pd2 +较易被还原为Pd0 ,并促进Pd上NO的解离吸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效催化剂 氧化铈 表面结构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催化活性 氧化铝 负载型 催化剂 催化助剂
下载PDF
γ辐照法制硫化镍纳米非晶及其晶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卞国柱 殷亚东 +3 位作者 伏义路 吴忠华 胡天斗 刘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5-59,共5页
以γ射线辐照硫代硫酸钠和硫酸镍的混合水溶液,所得沉淀物经乙醇多次清洗后60℃下烘干、将所得粉末样品分别在氮气氛中160—500℃焙烧4h,使用X射线衍射(XRD)及扩展X光吸收精细结构(EXAFS)分析样品的结构.结... 以γ射线辐照硫代硫酸钠和硫酸镍的混合水溶液,所得沉淀物经乙醇多次清洗后60℃下烘干、将所得粉末样品分别在氮气氛中160—500℃焙烧4h,使用X射线衍射(XRD)及扩展X光吸收精细结构(EXAFS)分析样品的结构.结果表明,160℃以下烘于所得样品为纳米非晶,其Ni-S壳层为四配位结构,Ni—S键长为0.221nm.经300℃焙烧后,非晶转变为NIS微晶,Ni-S壳层变为八面体六配位(红镍矿型)结构,Ni—S键长增加至0238nm.进一步提高焙烧温度时,所形成NiS晶粒逐渐长大,对经500℃焙烧样品,X射线衍射检测到很尖锐的对应单一NiS物种的衍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照 硫化镍 纳米粉末 X射线衍射 EXAFS
下载PDF
NO_x储存催化剂Pt/BaAl_2O_4-A1_2O_3的XAFS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新刚 孟明 +4 位作者 林培琰 黄志坚 伏义路 谢亚宁 胡天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72-1076,共5页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在不同载体焙烧温度下,制备了不同Al/Ba原子比的Pt/BaAl2O4-A12O3系列样品。用XRD,XANES,EXAFS,以及NSC(NO_x storage capacity)测定等手段对样品的...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在不同载体焙烧温度下,制备了不同Al/Ba原子比的Pt/BaAl2O4-A12O3系列样品。用XRD,XANES,EXAFS,以及NSC(NO_x storage capacity)测定等手段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NO_x储存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表征.样品中Ba物种是以BaAl2O4和BaCO3两种混合物相的形式存在,且伴随着载体焙烧温度和Ba含量的降低,BaAl2O4物相的分散度变高,NO_x储存活性也随之提高,这表明BaAl2O4相的分散度与样品的NO_x储存性能密切相关,小颗粒的BaAl2O4相是NO_x的主要储存活性中心.在样品中,Pt物种以金属原子簇形式存在.分散度很高,其Pt—Pt壳层配位数较标样Pt粉有显著下降,Pt—Pt键长变短,出现了纳米收缩现象.高分散的小颗粒金属Pt原于簇为捕获和氧化NO_x的主要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x Pt/BaAl2O4-Al2O3 铝酸钡 氧化铝 储存 XAFS 氮氧化物 铂催化剂 发动机 尾气治理 负载型催化剂
下载PDF
Co-K-Mo/γ-Al_2O_3催化剂的合成低碳醇性能及其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卞国柱 马运生 +2 位作者 伏义路 谢亚宁 胡天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06-412,共7页
氧化态K-K-MoO3/γ-Al2O3催化剂中添加Co(NO3)2后在空气中四个不同温度下焙烧再硫化,制得Co-KK-MoO3/γ-Al2O3催化剂,对其CO加氢合成低碳醇的催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运用XRD,LRS及EXAFS等手段对催化剂及其氧化态前躯体的... 氧化态K-K-MoO3/γ-Al2O3催化剂中添加Co(NO3)2后在空气中四个不同温度下焙烧再硫化,制得Co-KK-MoO3/γ-Al2O3催化剂,对其CO加氢合成低碳醇的催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运用XRD,LRS及EXAFS等手段对催化剂及其氧化态前躯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加Co后于500-650℃焙烧制得的催化剂活性较高,且使C2+醇比例增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加Co后350℃焙烧时,Co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覆盖在催化剂的表面,与钾钼物种作用较弱,硫化后Co以八面体配位的硫化物形式存在,焙烧温度升高后,Co组分与钾钼组分的作用增强,硫化后Co主要以四面体配位的硫化物形式存在;当焙烧温度达800℃时,生成了较多的难以被硫化还原的铝酸钴物种.催化剂的合成醇活性与Co的存在形式明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焙烧温度 氧化铝
下载PDF
水蒸汽对Ni/CeO_2-ZrO_2-Al_2O_3催化剂上CO_2+CH_4重整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春林 伏义路 +4 位作者 孟明 卞国柱 谢亚宁 胡天斗 张静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99,共5页
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Ni/CeO2 ZrO2 Al2 O3 催化剂 .进行了添加和不添加水蒸汽的CH4 +CO2 催化重整反应 ,测试了活性和稳定性 ,测量了积碳量 ,并用XAFS手段测试了催化剂Ni的K吸收边 .结果表明 ,在反应过程中有CeAlO3 的生成 ,但积碳是... 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Ni/CeO2 ZrO2 Al2 O3 催化剂 .进行了添加和不添加水蒸汽的CH4 +CO2 催化重整反应 ,测试了活性和稳定性 ,测量了积碳量 ,并用XAFS手段测试了催化剂Ni的K吸收边 .结果表明 ,在反应过程中有CeAlO3 的生成 ,但积碳是无水蒸汽添加的反应活性降低的原因 .反应气中添加水蒸汽能够减少积碳 ,从而提高催化反应的稳定性 .由于碳原子插入Ni晶格 ,无水蒸汽反应后的最近邻Ni Ni配位数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添加了水蒸汽的反应 ,最近邻Ni Ni配位数比反应前减少幅度小 ,这主要是由于在反应气中添加水蒸汽减少了积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CH4重整反应 添加水蒸汽 Ni/CeO2-ZrO2-Al2O3催化剂 XAFS 积碳
下载PDF
Co助剂对稀燃NO_x阱Pt/Ba-Al-O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新刚 孟明 +5 位作者 林培琰 陈加福 伏义路 俞寿明 谢亚宁 胡天斗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7-420,共4页
采用共沉淀 浸渍法制备了Pt/Co Ba Al O催化剂 ,用X射线衍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 ,并在连续流动微型反应器上测定了催化剂对NOx 的储存性能 .载体经过 80 0℃焙烧后 ,Co物种主要... 采用共沉淀 浸渍法制备了Pt/Co Ba Al O催化剂 ,用X射线衍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 ,并在连续流动微型反应器上测定了催化剂对NOx 的储存性能 .载体经过 80 0℃焙烧后 ,Co物种主要以四面体配位的铝酸钴相存在 .在富氧条件下 ,高分散的小颗粒铝酸钴相促进了NO向NO2 的转化 ,大大改善了催化剂对NOx 的储存性能 .铂物种则以小的金属原子簇形式存在 ,分散度很高 .钴助剂的添加改善了氧化铝相的分散度 ,抑制了金属铂原子簇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使铂在催化剂表面分散得更均匀 ,从而有利于N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阱 负载型催化剂 助剂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污染物治理
下载PDF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oMoO_4 超细粒子催化剂 被引量:20
18
作者 鲍骏 卞国柱 伏义路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45-648,共4页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oMoO4 超细粒子催化剂. 使用XRD,BET 和DTA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初始溶液的酸碱性、柠檬酸用量及焙烧温度对粒子晶相、粒径大小及比表面积的影响. 同时,测试了添加助剂钾并经硫化...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oMoO4 超细粒子催化剂. 使用XRD,BET 和DTA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初始溶液的酸碱性、柠檬酸用量及焙烧温度对粒子晶相、粒径大小及比表面积的影响. 同时,测试了添加助剂钾并经硫化的CoMoO4 催化剂上CO 加氢合成低碳醇的反应性能. 结果表明,制备CoMoO4 超细粒子的适宜条件为: 初始溶液pH= 3-5 , 柠檬酸/( 钴+ 钼) 摩尔比等于0-4 . 在此条件下所制得的凝胶经500 ℃热处理后,粒子的比表面积为29-4 m2/g, 粒径约为60 nm , 在合成低碳醇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粒子 低碳醇 制备 一氧化碳 加氢 催化剂
下载PDF
La-Cu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性质和表征 被引量:12
19
作者 林培琰 陈勇 +3 位作者 俞寿明 伏义路 水野哲孝 御园生诚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研究了三个La-Cu氧化物催化剂对CO-O_2和NO-CO反应的催化活性。No.1样品的La/Cu原子比为1.0。No.1附品经H_2还原为No.2样品。No.1样品浸渍50ppmPt后,用H_2还原得样品No.3。对CO-O_2和NO-CO反应活性的次序均为NO.3>NO.2>NO.1。NO.... 研究了三个La-Cu氧化物催化剂对CO-O_2和NO-CO反应的催化活性。No.1样品的La/Cu原子比为1.0。No.1附品经H_2还原为No.2样品。No.1样品浸渍50ppmPt后,用H_2还原得样品No.3。对CO-O_2和NO-CO反应活性的次序均为NO.3>NO.2>NO.1。NO.1样品的主要组成为La_2CuO_4+CuO。No.2,No.3样品是Cu_2O,CuO,La_2O_3的混台物,并含少量Cu。NO.1,2,3的平均表面铜的氧化数分别为1.7,1.5和1.3。测定了O_2不可逆吸附量、在125℃表面“晶格”氧的反应百分数(A_L)以及“晶格”氧开始参与氧化反应的温度(T_L),讨论了活性氧的反应和补充以及氧化反应时可能存在的CU^+-CU^(2+)氧化还原循环。从TPR等实验结果,提出了微量Pt可能高度分散在表面上,削弱了CU^(2+)-O的键能,而使Cu^(2+)在氧化反应中更易被还原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氧化物 La-Cu 催化活性
下载PDF
硫化态Co-Mo-K/AC合成醇催化剂的EXAFS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忠瑞 伏义路 +3 位作者 姜明 胡天斗 刘涛 谢亚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9-153,共5页
采用XRD、EXAFS等手段考察了Co载量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并关联其合成醇活性。活性炭担载的硫化态Co Mo K样品中 ,Mo主要以MoS2 物种形式存在于活性炭的表面上 ,而Co在低Co载量时主要形成“Co Mo S”相 ,在高Co负载量会有部分类Co9S8的... 采用XRD、EXAFS等手段考察了Co载量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并关联其合成醇活性。活性炭担载的硫化态Co Mo K样品中 ,Mo主要以MoS2 物种形式存在于活性炭的表面上 ,而Co在低Co载量时主要形成“Co Mo S”相 ,在高Co负载量会有部分类Co9S8的物相出现。经Co助剂修饰后的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合成醇催化性能 ,Co助剂有利于合成C2 + 醇。Co/Mo原子比为 0 5时 ,表面“Co Mo S”相可能达到饱和 ,合成醇的收率也最高。Co物种是和MoS2 物相以协同的方式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基催化剂 活性炭载体 硫化态 负载型催化剂 XRD 结构 钴助剂 催化活性 EXAFS 合成 低碳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