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脂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1
作者 李鸿鹏 路文斐 +1 位作者 孙琳 伦立民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774-780,共7页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之间潜在临床意义。方法:研究纳入204例研究对象,包括104名DVT患者和100名非DVT患者。本研究收集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现病史、既往史等基本信息,高密度脂蛋白(HDL)...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之间潜在临床意义。方法:研究纳入204例研究对象,包括104名DVT患者和100名非DVT患者。本研究收集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现病史、既往史等基本信息,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 (APOA1)、载脂蛋白B (APOB)等血脂指标的结果,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的结果。应用多变量回归分析,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本研究中,我们特别关注血脂水平与DVT之间的潜在联系。结果:64岁及以下的人群HDL、TG值和两年龄组的APOA1值与患DVT有关(P < 0.05)。其中,64岁及以下的人群中较高的HDL值和两年龄组较高的APOA1值是患DVT的保护因素,即该年龄段的HDL和AOPA1值越高,患DVT的可能性越小。64岁及以下人群较高的TG值是患DVT的危险因素,即TG值越高,该人群患DVT的可能性越高。结论:研究认为HDL水平降低增加了DVT发生的风险,同时APOA1值也是患DVT的保护因素,即高APOA1与DVT风险降低有关,此外TG值是患DVT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高密度脂蛋白 血脂水平
下载PDF
同时携带blaNDM-1和blaKPC-2基因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
2
作者 王笑 王晓慧 +2 位作者 姜美妍 伦立民 朱元祺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某医院儿科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机制和菌株的同源性。方法2021年6月~2021年12月在某医院儿科住院患儿中分离出8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细菌的鉴定和药敏采用VITEK 2系统。基于Illumina和Nanopore... 目的探讨某医院儿科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机制和菌株的同源性。方法2021年6月~2021年12月在某医院儿科住院患儿中分离出8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细菌的鉴定和药敏采用VITEK 2系统。基于Illumina和Nanopore测序平台获得菌株的基因组和质粒序列,然后用软件分析菌株的生物学信息。Xba I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S1核酸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S1-PFGE)和质粒的液相接合试验分别检测菌株的同源性和携带的质粒。结果这8株肺炎克雷伯菌都携带blaNDM-1和blaKPC-2及其他的耐药基因,与呈现的多重耐药表型相符合。依据Tenover规则,这8株菌的PFGE属于相同的克隆群,且多位点序列都属于ST11型。S1-PFGE和测序结果都显示QD1株携带三个质粒,分别命名为P1(携带blaNDM-1)、P2和P3(携带blaKPC-2)。另外,液相接合显示QD1株携带的P1质粒(携带blaNDM-1)可水平传递到大肠埃希菌J53Azi^(R)。结论研究表明这些菌株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是因为携带了blaNDM-1和blaKPC-2基因。经检索,同时携带blaNDM-1和blaKPC-2基因的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在儿科患者中的暴发流行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 blaKPC-2 blaNDM-1 基因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 被引量:5
3
作者 伦立民 于维林 +2 位作者 宋鲁萍 初开秋 姜彩芹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6-408,共3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NE)、多巴胺 (DA)、5′ 羟色胺 (5′ HT)、5 羟吲哚乙酸 (5 HIAA)、高香草酸 (HVA)及多巴柯 (DOPAC) 7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方法 流动相选用柠檬酸 柠檬酸...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NE)、多巴胺 (DA)、5′ 羟色胺 (5′ HT)、5 羟吲哚乙酸 (5 HIAA)、高香草酸 (HVA)及多巴柯 (DOPAC) 7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方法 流动相选用柠檬酸 柠檬酸三钠 甲醇 离子对试剂 EDTA Na2 混合液 (pH 4 .2 ) ;色谱柱采用 30mm× 3mmC18柱 ,用电化学检测器检测。结果 最低检测限为 2~ 30ng/ml,平均回收率为 80 .1%~ 10 7.3%。分别测定 6例正常大鼠及 6例帕金森病 (PD)模型组大鼠的 5种单胺类递质和 12名正常人及 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 3种单胺类递质 ,结果皆有明显区别和升高。结论 此法能满足大鼠PD模型的研究和嗜铬细胞瘤患者实验诊断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胺类神经递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嗜铬细胞瘤 患者 PD 代谢产物 快速检测 多巴 电化学检测器 去甲肾上腺素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英文) 被引量:10
4
作者 伦立民 车琳杰 李世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80-182,共3页
背景: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对实验研究帕金森病和实验诊断嗜铬细胞瘤具有重要意义,是当今的研究热点。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快速测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高香草酸及多巴柯7种单胺类... 背景: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对实验研究帕金森病和实验诊断嗜铬细胞瘤具有重要意义,是当今的研究热点。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快速测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高香草酸及多巴柯7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和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及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海阳分院。对象:实验于2003-10/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和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完成。①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均经CT,MRI或病理切片和临床证实为该病。12例正常对照均为在校大学生,且经查排除高血压、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②选用健康雌性Wistar大白鼠12只,体质量150~18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和帕金森病组,每组大鼠各6只。方法:制备7种物质样品(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高香草酸及多巴柯)的标准色谱图,同时进行样品精密度和回收率的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12例正常对照和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24h尿中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同时以6-羟基多巴胺损毁帕金森病组大鼠大脑一侧前脑束,以监测正常和帕金森病大鼠健侧及损毁侧尾壳核区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释放特点。主要观察指标:①样品精密度和回收率检测结果。②12例正常对照和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24h尿中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测定结果。③各组大鼠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释放特点。结果:12例正常对照和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均获得24h尿中儿茶酚胺类物质检测结果,并进入结果分析。实验动物在实验中无死亡。①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高香草酸及多巴柯7种单胺类物质的线性范围为2~1000μg/L,最低检测限为2~30μg/L,批内精密度为3.0%~8.6%,批间精密度为3.8%~9.7%。多巴胺的平均回收率为107.3%、去甲肾上腺素为89.4%、肾上腺素为80.1%,其余4种物质为89.2%~95.7%。②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24h尿中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其中1例以肾上腺素明显增高为主,另1例以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增高为主,均高于正常人10倍左右。③帕金森病大鼠健侧尾壳核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多巴柯、高香草酸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损毁侧尾壳核内多巴胺、5-羟色胺、多巴柯及高香草酸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5-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含量无明显改变。④帕金森病大鼠健侧尾壳核内多巴胺更新率(多巴柯/多巴胺和高香草酸/多巴胺的比值)升高;损毁侧尾壳核内多巴胺更新速度也加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能满足对大白鼠帕金森病模型的研究和对嗜铬细胞瘤患者实验诊断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液相 生物胺神经递质类 帕金森病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递质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伦立民 于维林 辛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递质 抑制性氨基酸 患者 老年 血浆 脑缺血 兴奋性 水平 变化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7种生物胺和代谢产物 被引量:1
6
作者 伦立民 于维林 +1 位作者 田清武 姜彩芹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5-羟吲哚已酸、高香草酸及多巴可7种生物胺和代谢产物的方法。方法:流动相选用柠檬酸-柠檬酸三钠-甲醇-离子对试剂-EDTA-Na2混合液(pH4.2);色谱柱采用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5-羟吲哚已酸、高香草酸及多巴可7种生物胺和代谢产物的方法。方法:流动相选用柠檬酸-柠檬酸三钠-甲醇-离子对试剂-EDTA-Na2混合液(pH4.2);色谱柱采用30mm×3 mm C18柱,以电化学检测器检测。并以不同的标本预处理方法,分别用于大白鼠帕金森病模型的研究和嗜铬细胞瘤病人的实验诊断中。结果:线性范围在2-1000 ng·mL-1,最低检测限为2-30 ng·mL-1,平均回收率为80.1%-107.3%。并分别对12例正常及12例PD组大鼠的5种生物胺、24例正常及28例嗜铬细胞瘤病人的3种生物胺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结论:方法能满足对大白鼠帕金森病模型的研究和嗜铬细胞瘤病人实验诊断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快速检测 生物胺 代谢产物 5-羟色胺
下载PDF
三维HPLC法测定晚期妊娠者尿E_3、Cr水平结果分析
7
作者 伦立民 田清武 +1 位作者 李荣娟 周淑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2期45-46,共2页
对97例晚期妊娠孕妇采用三维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性、定量测定尿雌醇(E3)、肝酐(Cr),以及时发现妊高征并判断胎儿健康。结果发现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能较好地反映胎盘功能状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 雌三醇 肌酐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5
8
作者 初开秋 周淑华 +2 位作者 伦立民 陈颖 张璞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54-955,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清蛋白(GSP)和血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DM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GSP及空腹血糖(FBG)检测,并对DM患者再进行餐后2h血糖及GSP测定。结果:DM组患者血清中空腹及餐后GSP与对照组之间都有显...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清蛋白(GSP)和血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DM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GSP及空腹血糖(FBG)检测,并对DM患者再进行餐后2h血糖及GSP测定。结果:DM组患者血清中空腹及餐后GSP与对照组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DM组中空腹与餐后GSP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GSP与FBG及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P<0.01,P<0.001)。结论:GSP与血糖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对DM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清蛋白 糖尿病 含量检测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下载PDF
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及转铁蛋白在胃癌术后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意义 被引量:31
9
作者 刘慧琳 张丹 +1 位作者 邓祥竹 伦立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5期113-116,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在胃癌术后患者肠外营养支持中的营养监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手术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于胃癌手术后第1天开...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在胃癌术后患者肠外营养支持中的营养监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手术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于胃癌手术后第1天开始全肠外营养支持(≥5 d)。分别收集入院常规检查时(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6天的血清标本,并检测血清ALB、PA、RBP以及TRF水平的变化。结果 (1)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6天,血清ALB、PA、RBP以及TRF的浓度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术后第1天,血清ALB、PA、RBP以及TRF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术后第6天,血清ALB、PA、RBP以及TRF较手术后第1天均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4)术后第6天,PA、RB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B、TRF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LB、PA、RBP以及TRF可以反映患者营养状况,对胃癌术后患者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前白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 转铁蛋白 全肠外营养
下载PDF
血栓与止血检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于水 伦语 伦立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2期2743-2745,共3页
近年来,血栓与止血作为研究凝、止血机制及其疾病的学科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实验室检验可以用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血栓前状态的预测、易栓症的评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诊断以及对抗凝治疗患者的用药指导等,对于临床... 近年来,血栓与止血作为研究凝、止血机制及其疾病的学科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实验室检验可以用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血栓前状态的预测、易栓症的评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诊断以及对抗凝治疗患者的用药指导等,对于临床意义重大。现就血栓与止血检验的研究进展作如下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止血 综述
下载PDF
强生Vitros 250/350干式生化分析仪的使用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龙强 伦立民 +2 位作者 刘梦阳 王清 李胜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3期1453-1455,共3页
关键词 生化分析仪 实验室技术 质量控制
下载PDF
35例肿瘤开胸患者围手术期血清Cortisol、血浆Ang-Ⅱ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润华 李雨升 +3 位作者 余云云 李馨 郑春喜 伦立民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53-455,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具有手术指征的35例肿瘤患者开胸手术期间应激状态的变化。方法:经临床证实无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垂体瘤及相关影响体内皮质醇(Cortisol)、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疾病且具有手术指征的35例肿瘤开胸患者,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具有手术指征的35例肿瘤患者开胸手术期间应激状态的变化。方法:经临床证实无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垂体瘤及相关影响体内皮质醇(Cortisol)、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疾病且具有手术指征的35例肿瘤开胸患者,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分别测定术前、术中1h、术毕及术后1d血清Cortisol及Ang-Ⅱ的含量,手术期间同时测定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结果:肿瘤开胸患者手术期间血清Cortisol及血浆Ang~Ⅱ存在差异(F=3.184—10.824,P〈0.001—0.05)。麻醉手术期间,Cortisol与心率进行性升高两者有较好的对应性,术毕时达高峰。年龄分组(老年组A组≥60岁),对照组B组〈60岁,除术前收缩压A组明显高于B组外(t=2.099,P〈0.05)其它各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t=-1.887~1.481,P〉0.05)。控制年龄与性别后的相关分析表明,术中1h心率与术中1h Ang-Ⅱ呈正相关(r=0,631,P〈0.01);术毕心率与术毕Cortisol、术毕Ang-Ⅱ呈正相关(r=0.511,P〈0.01;r=0.472,P〈0.05),术毕心率与术毕Cortisol、术毕Ang—Ⅱ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只有术毕Cortisol进入回归方程。Cortisol与Ang-Ⅱ的各期无昆著相关性。结论:手术期问血清Cortisol及血浆Ang-Ⅱ水平明显升高,血清Cortisol在手术应激过程中是一较敏感指标;老年人对手术成激过程反应良好;心率及应激指标水平的升高可能互为因果;开胸手术期间应密切监测开胸患者血清Cortisol及血浆Ang-Ⅱ的水平.作好相应的护理.特别是老年人.以避免或减少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开胸手术 皮质醇 血管紧张素Ⅱ 血压 心率
下载PDF
高血压病人血浆NO和ET水平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瑞霞 傅增泮 +1 位作者 伦立民 聂晶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59-262,共4页
①目的 探讨高血压 (EH)病人血浆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②方法采用比色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对 4 8例EH病人和 30例正常人的血浆NO ,ET水平及心脏结构和功能分别进行检测。③... ①目的 探讨高血压 (EH)病人血浆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②方法采用比色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对 4 8例EH病人和 30例正常人的血浆NO ,ET水平及心脏结构和功能分别进行检测。③结果 EH组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而ET水平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随着血压的升高 ,血浆NO ,ET水平变化愈显著 (F =5 .34,6 .0 1,q =3.6 7~ 5 .4 1,P <0 .0 5 ,0 .0 1)。当出现左房扩大 (LAE)或左室肥厚 (LVH)时 ,血浆NO水平进一步降低 ,而血浆ET水平则进一步升高 (F =5 .2 5 ,6 .86 ,q =3.4 9~ 5 .78,P <0 .0 5 ,0 .0 1)。EH早期出现左室舒张功能损害 ,表现为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A峰升高 (F=3.2 8,q =4 .2 5 ,P <0 .0 5 ) ,E峰及E/A比值降低 (F =4 .0 6 ,3.6 5 ,q =3.87,4 .0 8,P <0 .0 5 )。当出现LVH时 ,左室舒张功能的损害加重。血浆NO水平与E/A比值呈正相关关系 (r =0 .5 1,P <0 .0 0 1) ,与左室质量指数 (LVMI)及收室收缩末期左房内径 (LAD)呈负相关关系 (r =- 0 .38,- 0 .2 6 ,P <0 .0 5 ) ;血浆ET水平与LVMI ,LAD呈正相关 (r =0 .4 8,0 .2 9,P <0 .0 5 ) ,与E/A比值呈负相关 (r =- 0 .31,P <0 .0 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血浆NO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室功能 肥大 左心室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丹 王贺 伦立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6期2287-2289,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完全堵塞或痉挛,心脏局部失去供血而导致的急性大面积心肌细胞坏死。该病病情凶险、变化快、最佳治疗窗口期短,目前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和伤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关键词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 急性心肌梗死 快速诊断 危险分层
下载PDF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以及尿微量清蛋白在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慧琳 伦立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6期2249-2251,共3页
血液中存在一种能与视黄醇结合,并将其运输到机体各个部位的运输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其合成场所在肝脏,并且广泛分布在人体的体液当中.血清RBP的水平能够敏感地反映肾近曲小管的功能改变及程度,还可以对肝功能的早期损害进行检... 血液中存在一种能与视黄醇结合,并将其运输到机体各个部位的运输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其合成场所在肝脏,并且广泛分布在人体的体液当中.血清RBP的水平能够敏感地反映肾近曲小管的功能改变及程度,还可以对肝功能的早期损害进行检测和治疗.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血液中半衰期短,在急性时相反应过程中变化速度较快,因而机体的营养状况的改变就可以通过RBP的检测来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 转铁蛋白 尿微量清蛋白 肠外营养支持
下载PDF
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初开秋 张海平 +1 位作者 于维林 伦立民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早期凋亡的改变与其自身抗体产生的相关性,并探讨淋巴细胞凋亡在LN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最新的Annexin V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flow cy... 目的 探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早期凋亡的改变与其自身抗体产生的相关性,并探讨淋巴细胞凋亡在LN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最新的Annexin V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对LN患者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PBL进行早期凋亡细胞的检测;并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LN患者组自身抗体谱及应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补体C3含量。结果 ①LN患者PBL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7.738,P<0.001)。②LN患者中,能测定出两种以上自身抗体阳性者凋亡率明显高于至多有一种自身抗体阳性者凋亡率(t=5.417,P<0.001);且活动期LN患者PBL凋亡率与补体C3含量呈高度负相关(r=-0.859,P<0.01)。结论LN患者PBL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种凋亡的异常可能是LN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仪 免疫印迹法 免疫浊度法
下载PDF
清蛋白浓度降低对糖化血清蛋白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初开秋 刘蓬蓬 +2 位作者 陈颖 伦立民 杨爱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6,共2页
关键词 糖化血清蛋白 清蛋白 葡萄糖 糖尿病
下载PDF
子宫颈炎的厌氧菌培养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维林 伦立民 +4 位作者 张军 王士珍 陈月香 冷秀梅 王玲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6期54-56,共3页
报告53例子宫颈炎症,患者厌氧菌和需氧菌培养,结果全部阳性,阳性率100%,其中厌氧菌和需氧菌阳性率分别为28.3%和15.1%,混合阳性率56.6%。分离出厌氧菌85株,需氧菌59株。前者以消化链球菌多见,占32.... 报告53例子宫颈炎症,患者厌氧菌和需氧菌培养,结果全部阳性,阳性率100%,其中厌氧菌和需氧菌阳性率分别为28.3%和15.1%,混合阳性率56.6%。分离出厌氧菌85株,需氧菌59株。前者以消化链球菌多见,占32.9%,次为类杆菌(28.2%);后者以葡萄球菌具多,占23.7%,次为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18.6%和16.9%)。并对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炎 细菌 厌氧菌
下载PDF
六类易栓症病人血栓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于水 伦语 +1 位作者 伦立民 高振亮 《齐鲁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507-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ACA)在肾病综合征(NS)、恶性肿瘤、妊娠子痫前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肺栓塞(PE)、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ACL-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ACA)在肾病综合征(NS)、恶性肿瘤、妊娠子痫前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肺栓塞(PE)、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ACL-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对各易栓症组及其对照组的血浆FIB、AT-Ⅲ、D-二聚体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ACA进行测定。结果六类易栓症病人血浆FIB、D-二聚体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正常对照组,AT-Ⅲ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3.23~8.55,P<0.05)。PE和DVT组治疗后FIB、D-二聚体水平均下降,AT-Ⅲ水平升高(t=5.08~8.54,P<0.05)。妊娠子痫前期、SLE、NS组的ACA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χ2=12.42~24.08,P<0.05)。结论血浆FIB、AT-Ⅲ、D-二聚体、ACA水平是反映易栓症病人血栓前状态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栓症 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心磷脂质类
下载PDF
联氨基姜黄素脂质体纳米颗粒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玉国 张凤梅 +2 位作者 王敏 田文霞 伦立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联氨基姜黄素脂质体纳米颗粒(HC-NPs)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HC-NPs,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以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予以脂质体纳米颗粒空载(NPs)、HC... 目的:研究联氨基姜黄素脂质体纳米颗粒(HC-NPs)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HC-NPs,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以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予以脂质体纳米颗粒空载(NPs)、HC-NPs处理。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移行愈合率,并测定相关蛋白Cyclin D1、Bcl-2、Bax、Survivin、MMP-9、p-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HC-NPs处理人乳腺癌MDA-MB-231后,与NPs对照组相比,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M法检测实验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测定有显著差异,P均<0.05。HC-NPs作用于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24h后,细胞周期停滞在G_2期。Transwell法检测到HC-NPs处理后,测定侵袭迁移,与对照组比较,HC-NPs组侵袭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相关蛋白p-STAT3、Cyclin D1、Bcl-2、Survivin、MMP-9的表达情况,HC-NPs组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而Bax明显增高且高于对照组,总STAT3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HC-NPs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机制与下调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联氨基姜黄素脂质体纳米颗粒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