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奥米克戎株对心脏外科围术期相关因素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仲昭澎 孙广龙 +3 位作者 伯平 迟立群 李平 尤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138-1142,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奥米克戎株(Omicron Variant of Sars-Cov-2)对心脏外科围术期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自2022年12月12日至2023年1月19日期间,安贞医院心外科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104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相关情况,根据...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奥米克戎株(Omicron Variant of Sars-Cov-2)对心脏外科围术期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自2022年12月12日至2023年1月19日期间,安贞医院心外科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104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相关情况,根据病原学转阴至手术日之间的天数,并根据天数分组,对新型冠状相关并发症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其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本研究中共出现3例死亡患者,死亡原因2例是核酸复阳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发的低氧血症,1例是循环衰竭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转阴<1周组在在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方面显著长于其他各组;早期手术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二次气管插管及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方面均显著高于晚期手术组。结论:新型冠状奥米克戎株“阳康”早期内行心脏手术可能会影响预后;尤其是病原学转阴<14d患者在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二次气管插管及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方面风险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奥米克戎株 心脏外科围术期
下载PDF
机械牵张对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的心肌细胞成熟的影响
2
作者 戴越 周帆 +3 位作者 郑建伟 穆军升 伯平 尤斌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3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目的通过使用标准的化学定义和基于小分子诱导方案(chemically defined medium,3 components,CDM3)获得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的心肌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hiPSC-CMs),进一步对其施加机... 目的通过使用标准的化学定义和基于小分子诱导方案(chemically defined medium,3 components,CDM3)获得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的心肌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hiPSC-CMs),进一步对其施加机械牵张,探讨机械牵张对hiPSC-CMs成熟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复苏、培养和鉴定hiPSCs后,将hiPSCs接种到覆有基质胶的传统培养皿上。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通过DAPI荧光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通过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荧光进行hiPSCs干性鉴定,在细胞汇合度达到80%时更换CDM3分化培养基,分化6 d后将获得的hiPSC-CMs分为对照组和机械牵张组,拉伸结束后重新种板培养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通过DAPI荧光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通过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和肌球蛋白轻链2V(myosin light chain 2V,MLC2V)荧光进行hiPSC-CMs心肌细胞标志物鉴定,Piezo1荧光进行潜在机制研究。结果hiPSCs培养24 h免疫荧光显示:OCT4发出绿色荧光,hiPSCs保持干性。DAPI发出蓝色荧光:细胞呈克隆生长,细胞形态均一。机械牵张结束后重新种板培养,24 h后免疫荧光显示机械牵张组较对照组心肌标志物cTnT和MLC2V表达增高(P<0.05);机械牵张组较对照组机械敏感型离子通道Piezo1蛋白表达增高(P<0.05)。结论机械牵张可以促进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心肌细胞的成熟,这可能与Piezo1蛋白表达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M3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的心肌细胞 机械牵张 Piezo1 心肌梗死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3
作者 伯平 张健群 +2 位作者 孟旭 黄国辉 刘岳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总结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4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中度或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其中相对性关闭不全12例,器质性关闭不全2例。行三尖瓣成形术4例,均使用人工瓣环成形;行三尖瓣置换... 目的总结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4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中度或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其中相对性关闭不全12例,器质性关闭不全2例。行三尖瓣成形术4例,均使用人工瓣环成形;行三尖瓣置换术10例,其中置换生物瓣6例,双叶机械瓣4例。在心脏不停跳下手术4例,常规心脏停搏手术10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用升压药维持循环,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室均明显缩小,右心室前后径(22.5±5.6mm)较术前(31.9±5.9mm)明显减小(P<0.001)。随访14例,随访时间1.8±1.3年,心功能级2例、级9例,级2例,1例于术后4年因心力衰竭死亡。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后远期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经外科矫治后疗效满意,合理掌握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和良好的围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置换术后 外科治疗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三尖瓣成形术 三尖瓣置换术 双叶机械瓣 心脏不停跳 超声心动图 围术期治疗 治疗经验 疾病患者 心脏瓣膜 人工瓣环 停搏手术 手术死亡 术后复查 随访时间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延伸入右心房内肿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4
作者 伯平 张建群 +2 位作者 孙衍庆 甘辉立 郑斯宏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 总结膈下肿瘤蔓延至右心房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自 1991年 5月~ 2 0 0 2年 11月外科治疗膈下肿瘤蔓延至右心房 6例 ,病变来源于子宫平滑肌瘤 3例 ,子宫间质肉瘤 1例 ,下腔静脉粘液肉瘤 1例 ,肾平滑肌肉瘤 1例。 5例完整切除... 目的 总结膈下肿瘤蔓延至右心房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自 1991年 5月~ 2 0 0 2年 11月外科治疗膈下肿瘤蔓延至右心房 6例 ,病变来源于子宫平滑肌瘤 3例 ,子宫间质肉瘤 1例 ,下腔静脉粘液肉瘤 1例 ,肾平滑肌肉瘤 1例。 5例完整切除右心房和下腔静脉内肿瘤 ,1例部分切除。 结果 无手术死亡 ,1例粘液肉瘤患者部分切除肿瘤术后 5个月死亡 ,其余患者随诊 5个月~ 3年 ,下腔静脉内无肿瘤复发 ,无明显症状。 结论 膈下肿瘤蔓延至右心房应积极手术治疗 ,手术尽量完整切除肿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房 膈下肿瘤 外科治疗 临床资料 心外科疾病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器质性三尖瓣病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伯平 周其文 +4 位作者 陈英淳 陈宝田 宫殿富 张力田 孙衍庆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6年第4期193-194,共2页
报告1987年5月~1995年6月手术治疗风心病器质性三尖瓣病变42例。31例施行瓣膜成形术,11例施行瓣膜置换术。手术死亡1例,远期随诊38例,2例远期死亡。成形者远期复诊25例,6例仍有右心衰或超声心动图检测三尖... 报告1987年5月~1995年6月手术治疗风心病器质性三尖瓣病变42例。31例施行瓣膜成形术,11例施行瓣膜置换术。手术死亡1例,远期随诊38例,2例远期死亡。成形者远期复诊25例,6例仍有右心衰或超声心动图检测三尖瓣返流在中度以上。三尖瓣置换者远期无右心衰表现,人工瓣功能良好。作者认为多数器质性三尖瓣病变可用成形术矫治,但如瓣叶明显增厚、变形及成形不满意者应积极行瓣膜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三尖瓣病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三瓣联合置换术4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伯平 陈宝田 宫殿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19-20,共2页
本文报告从1991年6月~1993年4月共施行4例三瓣联合置换术。男女各2例,年龄26~50岁,术前心功能Ⅳ级3例,Ⅲ级1例。均选用双叶机械瓣置换、术后随访3月~26月,心功能均为Ⅰ、Ⅱ级。对三瓣联合置换指征,手术技... 本文报告从1991年6月~1993年4月共施行4例三瓣联合置换术。男女各2例,年龄26~50岁,术前心功能Ⅳ级3例,Ⅲ级1例。均选用双叶机械瓣置换、术后随访3月~26月,心功能均为Ⅰ、Ⅱ级。对三瓣联合置换指征,手术技术和围术期处理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瓣联合置换术 心脏外科手术 心脏瓣膜病
下载PDF
左心室功能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手术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伯平 陈宝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78-80,共3页
作者观察50例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手术疗效并进行远期随访。结果显示术后死亡及远期心功能差者术前心室多严重扩大,收缩功能下降,术后心功能良好者术前心室多为轻~中度扩大,收缩功能较好。术前心室功能是决定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观察50例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手术疗效并进行远期随访。结果显示术后死亡及远期心功能差者术前心室多严重扩大,收缩功能下降,术后心功能良好者术前心室多为轻~中度扩大,收缩功能较好。术前心室功能是决定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左室收缩期内径是预测手术疗效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 心室功能 外科手术 预后
下载PDF
心脏直视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的诊断治疗
8
作者 伯平 陈宝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160-161,共2页
本文报告13例心脏直视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占同期心脏直视手术的0.34%。作者认为,瓣膜置换术、心功能差及大心脏是易发生因素。迟发性心包填塞一经诊断应积极处理。
关键词 心包填塞 心内直视术
下载PDF
部分性房室通道的外科治疗(附60例报道)
9
作者 伯平 陈宝田 +1 位作者 周其文 杨能善 《心肺血管学报》 1992年第1期7-8,共2页
本文报导60例部分性房室通道外科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并对其诊断、手术要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作者认为二尖瓣的良好修复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 房室通道 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心脏移植后排异的非侵入性诊断
10
作者 伯平 周其文 《心肺血管学报》 1992年第1期55-56,共2页
自Barnard 1967年首次成功地施行人体心脏移植以来,心脏移植手术已广泛开展,成为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心脏移植后排异反应与感染是决定术后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心脏移植后排异的最可靠诊断方法是心肌活检。但活检作为侵入性检查... 自Barnard 1967年首次成功地施行人体心脏移植以来,心脏移植手术已广泛开展,成为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心脏移植后排异反应与感染是决定术后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心脏移植后排异的最可靠诊断方法是心肌活检。但活检作为侵入性检查,有一定并发症,而且检查费时,不易经常施行,对部分病例不易做到早期诊断。因此人们为寻找无创简便的诊断方法,不断进行着探索,现就目前主要的无创诊断方法及其应用价值作一简介。周围血细胞免疫监测(CIM) 心脏移植后排异是细胞免疫反应。排异反应时细胞免疫的激活,常导致周围血淋巴细胞的变化、因而通过周围血可进行排异反应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排异反应 无创伤诊断
下载PDF
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3
11
作者 曹向戎 张健群 +3 位作者 伯平 李继勇 孙衍庆 黄国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 :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991年 10月至 2 0 0 1年 5月我院收治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患者 6例 ,第 1例患者术前拟诊为右心房粘液瘤 ,术中发现右心房肿物系下腔静脉肿物的延伸 ,仅切除了右... 目的 :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991年 10月至 2 0 0 1年 5月我院收治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患者 6例 ,第 1例患者术前拟诊为右心房粘液瘤 ,术中发现右心房肿物系下腔静脉肿物的延伸 ,仅切除了右心房内肿物 ,未进行二期手术。其余 5例术前应用超声心动图及腹部B超检查明确诊断 ,选择分期手术 ,一期胸腹联合切口 ,体外循环深低温暂停循环下切除心腔、下腔静脉及髂静脉肿瘤 ,3例二期切除子宫病变 ,行盆腔清扫术 ,2例未再接受妇科手术。结果 :第 1例患者术后 1年 6个月后死亡 ,其余 5例随访至今良好。结论 :对多发性子宫肌瘤或右心房肿物患者应警惕该病 ,结合超声心动图及腹部B超检查可确诊。一期胸腹联合切口切除右侧心腔、下腔静脉及髂静脉内肿瘤 ,二期切除子宫病变组织进行盆腔清扫术 ,可获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平滑肌瘤 超声心动图 B超 治疗 右侧心腔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保留瓣下结构方法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继勇 张健群 +2 位作者 伯平 张富恩 赵爽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529-534,共6页
目的:总结不同保留瓣下结构方法在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和体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7月,102例以二尖瓣病变为主的患者,实施了保留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 目的:总结不同保留瓣下结构方法在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和体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7月,102例以二尖瓣病变为主的患者,实施了保留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均置换的机械瓣膜),其中男性48例,女性54例,年龄22 ~ 67岁,平均(46±10.1)岁,术前诊断二尖瓣狭窄为主22例,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5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24例,合并三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38例,合并心房颤动35例,合并左心房血栓3例.术前射血分数(EF) 33%~ 65%,平均(52±8.2)%.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Ⅱ级7例、Ⅲ级76例、Ⅳ级19例.同期选择行保留后叶及瓣下结构以及不保留瓣膜和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各102例作为对照组.三组患者术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保留全瓣组无围手术期死亡;保留后叶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1.96%),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1例死于肺部感染;不保留组术后早期死亡5例(4.90%),3例死于左心室后壁破裂,2例死于严重低心排.术后6个月心脏超声随访结果显示保留全瓣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保留后叶组和不保留组有改善,其中LVEF和LVES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全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近期效果优良,适合各种类型的二尖瓣病变,主要是以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的病变.该方法操作上较为复杂,适合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保留后叶适合二尖瓣狭窄为主,瓣环偏小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保留全瓣及瓣下结构 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三尖瓣置换术围术期及中长期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甘辉立 张健群 +6 位作者 王胜洵 周其文 孔晴宇 郑斯宏 伯平 黄国晖 陈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49-254,共6页
目的评价三尖瓣置换术围术期及中长期疗效,并比较在三尖瓣位置生物瓣和机械瓣置换的相对优缺点和适应证,以提高该类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4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128例行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疗效及中长期随访结果,并按首... 目的评价三尖瓣置换术围术期及中长期疗效,并比较在三尖瓣位置生物瓣和机械瓣置换的相对优缺点和适应证,以提高该类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4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128例行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疗效及中长期随访结果,并按首次三尖瓣置换所采用的瓣膜种类不同分为机械瓣组(89例)和生物瓣组(39例)。采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该类患者的中长期生存率和中长期人工瓣膜相关事件(包括血栓栓塞和人工瓣膜血栓形成、抗凝相关性出血、人工瓣膜毁损事件)的发生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对三尖瓣置换患者早期、晚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围术期死亡19例(14.84%)。随访103例(94.5%),6例失访,随访时间4.93±2.92年,随访期间死亡11例(10.7%)。生物瓣组10年生存率为65.6%±17.4%,机械瓣组为68.7%±10.8%(Log-rank检验,χ2=0.74,P=0.390)。生物瓣组5年无血栓栓塞事件率为92.3%±7.4%,机械瓣组为87.1%±4.6%(Log-rank检验,χ2=0.962,P=0.327)。生物瓣组和机械瓣组10年无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0%和79.7%±9.7%(Log-rank检验,χ2=1.483,P=0.223)。9例患者行再次三尖瓣置换术,生物瓣组7年无再次手术率为71.1%±18.0%,机械瓣组10年无再次手术率为78.8%±10.2%(Log-rank检验,χ2=2.76,P=0.096)。Binary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三尖瓣置换术前有心脏手术史、腹水是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术前有腹水、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Ⅲ/Ⅳ级、置换多个瓣膜为晚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重度三尖瓣反流,应该较早或较积极地施行三尖瓣手术,以防止右心功能进行性衰竭,而影响三尖瓣置换术的近期及中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在三尖瓣置换术中,机械瓣和生物瓣有相似的中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置换术 机械瓣 生物瓣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手术同期施行瓣膜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穆军升 张健群 +6 位作者 伯平 顾承雄 黄方炯 孟旭 李温斌 张宏家 王盛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81-181,188,共2页
关键词 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手术 临床分析 同期施行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心脏瓣膜病变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假性室壁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5
作者 甘辉立 张健群 +5 位作者 赵映 杨俊峰 顾承雄 黄方炯 伯平 周其文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评价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假性室壁瘤(LVPA)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5月至2007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7例LVPA患者的术前诊断、围术期和中长期随访结果。7例患者分别通过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造影、多... 目的评价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假性室壁瘤(LVPA)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5月至2007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7例LVPA患者的术前诊断、围术期和中长期随访结果。7例患者分别通过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造影、多排CT(MSCT)/磁共振成像(MRI)对LVPA的部位、大小和瘤颈特征进行诊断。6例患者依据LVPA部位、形态、合并畸形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直接缝闭法、补片修补法和三明治夹层缝合法进行手术治疗,同期修补合并的畸形,并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术前确诊6例,术中确诊1例。1例尚未及手术,死于LVPA破裂所致的心脏压塞,住院死亡率为14.3%(1/7)。6例手术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术后随访6例,随访时间2个月~13年,晚期死亡1例,于术后4年死于心脏破裂。生存的5例患者随访中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3%~52%,未发现LVPA复发。心功能分级(NYHA)I级3例,Ⅱ级2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造影、MSCT或MRI是诊断LVPA的有效方法。手术治疗是LVPA的有效治疗方法,依据LVPA部位、形态和合并畸形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围术期和中长期效果良好。但应注意防止出现LVPA再发和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假性室壁瘤 心肌梗死 外科治疗 诊断
下载PDF
80岁以上老年患者心脏手术7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穆军升 周帆 +8 位作者 张健群 顾承雄 黄方炯 孟旭 张宏家 伯平 尤斌 李温彬 王盛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对80岁以上患者心脏手术结果资料进行临床分析,评价临床选择标准和手术疗效。方法:2002年7月至2009年5月接受心脏手术的≥80岁患者77例,其中瓣膜病7例,冠心病65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大血管病等4例。结果:66例患者手术后痊愈出院,治... 目的:对80岁以上患者心脏手术结果资料进行临床分析,评价临床选择标准和手术疗效。方法:2002年7月至2009年5月接受心脏手术的≥80岁患者77例,其中瓣膜病7例,冠心病65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大血管病等4例。结果:66例患者手术后痊愈出院,治愈率85.7%。手术死亡11例,全部为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病死率为14.3%,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心衰)7例,呼吸衰竭3例,大出血1例。重症监护室时间为(3.5±3.3)d,住院时间为(25.1±13.1)d。并发症发生率为32.5%。结论:虽然80岁以上心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手术死亡率高,但是手术使患者摆脱心脏疾病症状,8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心脏手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老年 心脏外科手术 生存率
下载PDF
心脏外伤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继勇 张健群 +3 位作者 陈宝田 伯平 顾承雄 杨能善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心脏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89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18例心脏外伤患者,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6~55岁,平均(24.4±8.5)岁,刀刺伤10例,车祸伤5例,枪伤3例;急诊入院9例,门诊入院9例。其中诊断创伤性室间隔缺... 目的:总结分析心脏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89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18例心脏外伤患者,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6~55岁,平均(24.4±8.5)岁,刀刺伤10例,车祸伤5例,枪伤3例;急诊入院9例,门诊入院9例。其中诊断创伤性室间隔缺损7例。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死亡。结论:心脏外伤应尽快确定诊断,即刻手术,提高抢救成功率。合并的室间隔缺损或瓣膜病变,如果不危及患者生命,可以择期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伤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牛红星 穆军升 +1 位作者 张健群 伯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能力,用于心肌补片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方法:分离C57/BSL小鼠BMSCs,全培养差速贴壁法,经过贴壁培养至第3代,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标志(CD34、CD45、...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能力,用于心肌补片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方法:分离C57/BSL小鼠BMSCs,全培养差速贴壁法,经过贴壁培养至第3代,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标志(CD34、CD45、CD73、CD90),经10μmol/L的5-氮杂胞苷诱导细胞,24 h后更换完全培养基培养,2 w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心肌钙蛋白T(cTnT)和连接素蛋白43(CX43)的表达。结果:流式鉴定结果显示CD34、CD45阴性,CD73强阳性,CD90弱阳性。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诱导后细胞高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cTnT,连接素蛋白CX43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结论:5-aza可以诱导BMSCs大量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和细胞连接素蛋白(CX43),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为干细胞移植治疗小鼠心梗提供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样细胞 5-氮杂胞苷 免疫荧光
下载PDF
左旋精氨酸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晓川 伯平 +2 位作者 谢进生 杨宁 宋士秋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819-821,共3页
目的观察左旋精氨酸(L-Arg)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4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L-Arg组(B组),A组患者于主动脉开放时经上肢静脉滴入5... 目的观察左旋精氨酸(L-Arg)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4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L-Arg组(B组),A组患者于主动脉开放时经上肢静脉滴入5%葡萄糖注射液50ml;B组患者给予L-Arg,总量为200mg/kg,于主动脉开放时经上肢静脉滴入,30 min内滴完。分别于转流前(T_0)、开放主动脉后30 min(T_1)、CPB后6h(T_2)和24h(T_3)采集患者动脉血测定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钙蛋白T(cTnT)浓度、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2组内不同时点血浆cTnT、SOD、MDA、IL-6及TNF-α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MDA水平T_2与T_1比较及B组SOD水平T_3与T_2比较除外,P均<0.05),2组间比较T_0、T_1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_3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L-Arg可显著降低血浆cTnT、TNF-α、IL-6和MDA的上升幅度,提高SOD活性(P<0.05)。结论 L-Arg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精氨酸 体外循环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小主动脉瓣环患者机械瓣置换术后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继勇 张健群 +2 位作者 伯平 曹向戎 陈宝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观察小主动脉瓣环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后中期疗效和心功能恢复情况,探讨小口径瓣膜的使用范围。方法1990年7月至2003年6月共对62例患者施行19号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19mm瓣膜组),同时选择62例同期置换21号以上机械瓣膜患者做对照(2... 目的观察小主动脉瓣环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后中期疗效和心功能恢复情况,探讨小口径瓣膜的使用范围。方法1990年7月至2003年6月共对62例患者施行19号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19mm瓣膜组),同时选择62例同期置换21号以上机械瓣膜患者做对照(21mm瓣膜组);术后随访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指标,采用Kaplan-Meier分析生存曲线计算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mm瓣膜组中有38例主动脉瓣区仍存在Ⅱ级以上杂音,心电图检查18例有ST段改变,术后11例仍存在胸闷、胸痛症状,术后心功能Ⅱ级33例,Ⅲ级29例;21mm瓣膜组术后心电图检查6例有ST段改变,术后3例有胸闷症状,偶尔有胸痛不适6例,术后心功能Ⅱ级48例,Ⅲ级1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两组患者术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主动脉跨瓣压差等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5年与术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mm瓣膜组术后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3.5%、74.2%;21mm瓣膜组术后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5.2%、79.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0.110)。结论小口径主动脉瓣置换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和中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小主动脉瓣环 中期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