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部分地区断奶前犊牛贾第虫感染调查和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但佳明 欧红萍 +9 位作者 严光文 田一男 魏斌 涂蕊 肖启程 唐丽 杨亭玉 彭广能 王永刚 钟志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16-1121,共6页
为调查四川部分地区断奶前犊牛贾第虫感染和基因亚型分布情况,采集了278份断奶前犊牛(1月龄以下)新鲜粪便,采用饱和蔗糖漂浮法处理样品并提取DNA,经巢式PCR扩增β-giaidin(bg)、tpi和gdh基因,对阳性样品贾第虫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 为调查四川部分地区断奶前犊牛贾第虫感染和基因亚型分布情况,采集了278份断奶前犊牛(1月龄以下)新鲜粪便,采用饱和蔗糖漂浮法处理样品并提取DNA,经巢式PCR扩增β-giaidin(bg)、tpi和gdh基因,对阳性样品贾第虫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四川部分地区断奶前犊牛贾第虫总感染率为9.35%(26/278)。bg、tpi和gdh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本次分离的贾第虫种类均为集聚体E。多位点基因序列和进化树分析显示,基于bg、tpi和gdh三个基因位点均分别鉴定出7种亚型,分别发现3、2、2种新基因亚型(bg:E13、E14、E16;tpi:E21、E24;gdh:E18、E19)。本研究表明,四川地区断奶前犊牛存在贾第虫感染,虫种类型主要为集聚体E,同时该型在四川地区遗传多样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第虫 断奶前犊牛 集聚体E
下载PDF
Wnt信号配体种类及其在骨代谢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肖启程 严光文 +6 位作者 田一男 魏斌 涂蕊 但佳明 彭广能 王玉飞 钟志军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3-619,共7页
Wnt信号通路是一个复杂的蛋白质作用网络,在骨质代谢病和癌症研究等方面至关重要。目前为止,该信号通路中已发现19种Wnt信号配体,它们在调控骨代谢(破骨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细胞增殖与分化、肿瘤形成中发挥作用。本文对Wnt配体的种类... Wnt信号通路是一个复杂的蛋白质作用网络,在骨质代谢病和癌症研究等方面至关重要。目前为止,该信号通路中已发现19种Wnt信号配体,它们在调控骨代谢(破骨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细胞增殖与分化、肿瘤形成中发挥作用。本文对Wnt配体的种类以及其在骨代谢方面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为详细了解Wnt信号通路中Wnt信号配体在骨代谢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配体 WNT信号通路 骨代谢 骨吸收 骨生成
下载PDF
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以及整合子–基因盒检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魏斌 欧红萍 +9 位作者 严光文 田一男 但佳明 涂蕊 肖启程 朱子琦 唐丽 杨亭玉 彭广能 钟志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2,共7页
【目的】了解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耐药性以及整合子携带情况。【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30株分离自腹泻犬的大肠埃希菌进行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PCR检测菌株中是否携带Ⅰ、Ⅱ、Ⅲ型整合酶基因,对携带有整合酶... 【目的】了解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耐药性以及整合子携带情况。【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30株分离自腹泻犬的大肠埃希菌进行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PCR检测菌株中是否携带Ⅰ、Ⅱ、Ⅲ型整合酶基因,对携带有整合酶基因的阳性菌株进一步检测sul1、qac EΔ1基因以及可变区基因盒携带情况。【结果】30株分离株对19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共产生18种耐药谱,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90.00%、83.33%、66.67%和63.33%;对其余药物耐药性较低,耐药率低于14.00%;11株分离株含有Ⅰ型整合酶基因且均携带sul1和qacEΔ1基因,未检出Ⅱ型和Ⅲ型整合酶基因;Ⅰ型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有2株扩增出1 879 bp的耐药基因盒:dfrA12+orfF+aadA2。【结论】本次检测的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呈不同水平的耐药性;基因盒介导的耐药性与菌株的耐药表型存在部分相关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与Ⅰ型整合子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K-B纸片法 整合子–基因盒
下载PDF
犬源大肠埃希菌系统进化分群及相关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子琦 魏斌 +10 位作者 但佳明 蒋绍齐 黄晓山 刘海峰 周紫峣 马晓平 彭广能 王玉飞 黄克和 钟志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6-512,共7页
【目的】探究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系统进化分群以及17种毒力因子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对成都地区分离的30株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进行菌株系统进化分群鉴定,同时对17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系统进化分群结果显示,30株分离株中... 【目的】探究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系统进化分群以及17种毒力因子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对成都地区分离的30株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进行菌株系统进化分群鉴定,同时对17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系统进化分群结果显示,30株分离株中A群系占53.33%(16/30),B1群系占23.33%(7/30),D群系占23.33%(7/30),未检出B2群系。17种毒力基因中fimC检出率最高(96.67%,29/30);其次为sitA(66.67%,20/30)、ompT(46.67%,14/30)、iss(16.67%,5/30)、fyuA(16.67%,5/30)、Irp2(16.67%,5/30)、iroN(13.33%,4/30);未检出毒力基因papA、tsh、hlyF、hlyA、cvaC、astA、estA、estB、eaeA和elt。【结论】成都地区分离的30株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系统进化分群多样,毒力基因检出率高且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系统进化分群 毒力基因 犬源
下载PDF
布鲁氏菌IV型分泌蛋白及其参与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肖启程 田一男 +6 位作者 彭广能 李平 魏斌 涂蕊 但佳明 任志华 钟志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9-1035,1040,共8页
布鲁氏菌是一种胞内致病菌,主要寄生于宿主的滋养层细胞和巨噬细胞,能感染人、家畜和野生动物。动物感染后引起母畜的流产和公畜的睾丸炎等症状,而人感染后则引起关节疼痛、乏力、发热及肝脾肿大等症状。布鲁氏菌在与宿主的对抗中依赖... 布鲁氏菌是一种胞内致病菌,主要寄生于宿主的滋养层细胞和巨噬细胞,能感染人、家畜和野生动物。动物感染后引起母畜的流产和公畜的睾丸炎等症状,而人感染后则引起关节疼痛、乏力、发热及肝脾肿大等症状。布鲁氏菌在与宿主的对抗中依赖免疫逃避机制,帮助布鲁氏菌"伪装"起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进而在细胞内大量繁殖,引起机体的持续感染。由于该机制的存在,使得目前对布鲁氏菌病的治疗存在诸多困难。IV型分泌系统(T4SS)是布鲁氏菌的一种关键毒力因子,其所分泌的效应蛋白帮助调节布鲁氏菌在胞内的生存以及感染时的免疫应答。本文中,我们对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相关蛋白及其参与免疫应答的研究进行综述,尤其对VirB操纵子所介导的IV型分泌系统产生的分泌效应蛋白与宿主免疫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分泌蛋白 免疫应答
下载PDF
四川省部分地区成年山羊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调查与基因分型研究
6
作者 涂蕊 但佳明 +9 位作者 严光文 郑静 田一男 肖启程 魏斌 周紫峣 刘海峰 杨亭玉 彭广能 钟志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64,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部分地区成年山羊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感染情况以及感染虫种基因型。【方法】在四川省12个养殖场采集了342份成年山羊的新鲜粪便,采用多位点基因分型技术,通过巢式PCR扩增bg、tpi和gdh基因位点,对阳性样品的PCR... 【目的】了解四川省部分地区成年山羊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感染情况以及感染虫种基因型。【方法】在四川省12个养殖场采集了342份成年山羊的新鲜粪便,采用多位点基因分型技术,通过巢式PCR扩增bg、tpi和gdh基因位点,对阳性样品的PCR产物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342份成年山羊粪样中贾第虫的总感染率为14.91%(51/342)。所有阳性样品感染的虫种基因型均为集聚体E。51份阳性样品在bg、tpi和gdh这3个基因位点分别成功鉴定出4(E5、E8、E17、E18)、2(E2、E4)和2(E3、E4)种基因亚型,并且在bg位点发现了2种新的基因亚型(E17、E18)。【结论】四川省部分地区成年山羊存在较为严重的贾第虫感染,虫种类型主要为集聚体E,且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山羊 贾第虫 多位点基因分型技术 集聚体E
下载PDF
西南部分地区圈养非人灵长类贾第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多位点基因序列分析
7
作者 田一男 魏斌 +8 位作者 李平 黄祥 李威 涂蕊 但佳明 袁莉 杨亭玉 彭广能 钟志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6-370,共5页
为了解西南部分地区非人灵长类贾第虫的感染情况及其集聚体和基因亚型分布,收集了西南地区部分动物园、养殖场以及试验动物养殖基地的207份猕猴、长臂猿、金丝猴和食蟹猴新鲜粪便,采用饱和蔗糖漂浮法处理样品,提取DNA,经巢式PCR扩增β-g... 为了解西南部分地区非人灵长类贾第虫的感染情况及其集聚体和基因亚型分布,收集了西南地区部分动物园、养殖场以及试验动物养殖基地的207份猕猴、长臂猿、金丝猴和食蟹猴新鲜粪便,采用饱和蔗糖漂浮法处理样品,提取DNA,经巢式PCR扩增β-giardin(bg)、tpi和gdh基因,扩增产物经测序后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西南部分地区圈养非人灵长类贾第虫感染率为7.73%(16/207),16份阳性样品均为集聚体B(assemblage B)。感染的品种包括猕猴、长臂猿及食蟹猴。长臂猿感染率最高(38.89%),不同品种非人灵长类贾第虫感染率差异极显著(P<0.01)。所有阳性样品均成功扩增出bg、tpi和gdh三个基因的特异性产物。多位点基因序列分析和种系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bg及tpi基因位点多态性变异明显,gdh位点多态性变异较小。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西南部分地区非人灵长类所携带的贾第虫具有人兽共患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灵长类 贾第虫 BG TPI GDH 感染率
下载PDF
犬瘟热病毒原液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魏斌 田一男 +8 位作者 李平 石梅 曹雪峰 肖启程 涂蕊 但佳明 杨亭玉 彭广能 钟志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19-1826,共8页
为建立一种不提取病毒RNA,直接采用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样本上清液中犬瘟热病毒的方法。通过扩增CDV的NP基因部分片段构建重组质粒,建立Taq 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检测;比较了提取核酸后... 为建立一种不提取病毒RNA,直接采用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样本上清液中犬瘟热病毒的方法。通过扩增CDV的NP基因部分片段构建重组质粒,建立Taq 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检测;比较了提取核酸后进行荧光定量RT-PCR与不提取核酸对原液进行荧光定量RT-PCR检测的结果,最后对疑似CDV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CDV质粒Taq Man荧光定量PCR检测灵敏度比普通PCR灵敏度高1 000倍。将核酸提取液和病毒原液稀释后用该研究建立的方法进行检测,最小检测稀释倍数分别为10~7和10~5,表明提取核酸后样本中的有效c DNA浓度比直接使用病毒原液检测高100倍。特异性和重复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且重复性较高。对97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建立的方法共检出60份阳性,阳性检出率高于普通RT-PCR和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板,提取核酸法与原液法的一致率为100%。标准曲线分析表明,当病毒含量高于10~2拷贝·μL^(-1)时,与普通RT-PCR以及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板相比,CDV原液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阳性检出率更高、准确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病毒原液 TAQ Man荧光定量RT-PCR 特异性 重复性
下载PDF
四川省奶牛犊牛隐孢子虫流行情况及其分子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贾丁 但佳明 +8 位作者 孙燕 罗静怡 朱子琦 张雪萍 刘海峰 周紫峣 马晓平 彭广能 钟志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2-427,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部分地区断奶前奶牛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其分子特征。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在四川省10个地区的11个奶牛场(规模化养殖7个,散养4个)采集1月龄内断奶前牛犊的新鲜粪样。采用改良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处理粪样,提取粪样DNA... 目的了解四川部分地区断奶前奶牛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其分子特征。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在四川省10个地区的11个奶牛场(规模化养殖7个,散养4个)采集1月龄内断奶前牛犊的新鲜粪样。采用改良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处理粪样,提取粪样DNA,巢式PCR扩增隐抱子虫小亚基核糖体核苷酸(SSU rRNA)基因,以扩增阳性数计算隐孢子虫感染率,分析不同养殖模式感染率差异。感染率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SSU rRNA基因测序后提交GenBank中进行BLAST比对,鉴定扩增序列所属的虫种,采用MEGA7邻接法构建基于SSU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对SSUrRNA序列比对确定为微小隐孢子虫的样品,扩增相对分子质量(Mr)为60000的糖蛋白基因(gp60),鉴定基因亚型。结果共调查牛犊278头,采集粪样278份。SSU rRNA基因检测隐抱子虫阳性40份,总感染率为14.4%。11个养殖场中10个存在隐抱子虫感染,其中感染率最高为绵阳1场,为35.7%(10/28),其次为阿坝(35%,7/20)和资阳(30.8%,8/26),最低为眉山(0)。10个检测阳性的养殖场牛犊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模化和散养养殖场的牛犊感染率分别为17.4%(34/195)和7.2%(6/83)(P<0.05)。隐抱子虫感染阳性的共40头牛犊中,感染牛隐抱子虫、微小隐抱子虫、瑞氏隐抱子虫分别为28、7、5头。40条隐孢子虫序列剔除相同的序列后共获得10条序列(ABC881、AYC6953,AYC6969,CDC16111,CDC16117,DYC014,MYC116、MYC117、MYC126、ZYC6874,GenBank登录号:MF671870至MF671879)。序列比对结果显示,AYC6953,AYC6969.CDC16117,ZYC6874序列与牛隐抱子虫(JX515546)—致性均为99%;DYC014序列与瑞氏隐孢子虫(HQ179574)一致性为99%;MYC126与牛隐抱子虫(JX416366)—致性为99%;ABC881与微小隐抱子虫(AH006572),CDC16111与瑞氏隐孢子虫(HQ179574),MYC116与牛隐抱子虫(HQ179573),MYC117与牛隐抱子虫(MH166335)的一致性均为100%,在系统进化树上显示为同一分支。7份鉴定为微小隐孢子虫样品的gp60基因亚型分析结果均为DdA15G1,与已报道的宁夏分离株(KM067092)—致性为100%结论四川省部分地区断奶前牛犊存在隐孢子虫感染,感染虫种为牛隐孢子虫、微小隐孢子虫、瑞氏隐孢子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小亚基核糖体核苷酸 巢式PCR 断奶前牛犊 四川
原文传递
不同养殖模式下山羊隐孢子虫感染分析及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平 涂蕊 +8 位作者 曹婧 但佳明 王玉珊 郑静 朱子琦 张雪萍 贾丁 彭广能 钟志军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94,共4页
为探讨四川部分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成年山羊隐孢子虫的感染差异以及感染虫种基因型,分别采集了规模化养殖模式和散养模式各6个养殖场共342份新鲜粪便,采用改良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处理后提取粪便DNA,经套式PCR扩增18S rRNA基因,产物测序... 为探讨四川部分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成年山羊隐孢子虫的感染差异以及感染虫种基因型,分别采集了规模化养殖模式和散养模式各6个养殖场共342份新鲜粪便,采用改良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处理后提取粪便DNA,经套式PCR扩增18S rRNA基因,产物测序后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采样地区山羊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4.7%,12个养殖场中4个养殖场(名山、纳溪、邻水和双流)存在隐孢子虫感染,感染率2.5%~19.2%,且4个隐孢子虫感染阳性场均为散养模式。序列分析表明,感染虫种为肖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xiaoi)和猪隐孢子虫(C.suis),并以肖氏隐孢子虫为主(68.7%)。本试验初步表明,规模化养殖模式和散养模式下山羊隐孢子虫感染存在差异(P<0.01);首次在成年山羊中检出猪隐孢子虫虫种,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猪隐孢子虫序列与人源猪隐孢子虫序列完全一致,提示此次分离的羊源猪隐孢子虫为人兽共患隐孢子虫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基因型 成年山羊 养殖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